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种草养畜,稳粮增收,调结构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种草养畜与稳粮增收调整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亢智鹏[1](2021)在《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的小规模模式及其效果研究 ——以巴彦毛都苏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养牛业在畜牧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随着我国养牛业的快速发展,探讨不同养牛模式的经济效果和生态效应,以及哪一种模式更能带动农牧户增收对养牛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是内蒙古自治区33个牧业旗之一,当地的养牛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是内蒙古黄牛养殖的重要基地之一。本文对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的小规模模式及其效果进行研究,以实地调查研究为支撑,取得了真实有效的第一手资料。对小规模养殖模式进行研究,希望对新时期下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用的建议,对促进我国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科尔沁左翼后旗小规模养殖模式是一种高效的养殖模式,以户为单位,饲料、草场、人力、圈舍等生产资料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的,绿色生态、低成本高产出,产品高质量的畜牧养殖模式。在307户样本养殖户中,269户的饲草料实现了自给自足,占比达87.62%。小规模养殖模式最大的优势是饲草料的自给自足,带来的养殖成本低。同时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有96.41%的养殖户认为,在小规模养殖模式下黄牛养殖的经济效果与前几年相比更好了。在调研中,97%的养殖户认为禁垦、禁牧舍饲以来,当地的草牧场沙化、退化问题有得到改善。截止到2019年,巴彦毛都苏木植被覆盖率达到了70%以上。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有90.87%养殖户认为当地的生态治理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当前,小规模养殖模式下的养殖利润最高,同时小规模养殖模式下的黄牛养殖基本以舍饲禁牧为主,兼顾了黄牛体质健康又绿色,生态效应好。小规模养殖模式有利于在农区、半农半牧区且具有种养结合优势的地方进行复制和推广。目前,当地具有发展黄牛养殖的优势,同时也有存在的问题。如科尔沁左翼后旗整体上存在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不完善、畜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不完善、向生态效益型畜牧业转变速度慢的问题。养殖户方面具有基础设施建不完善、资金投入能力弱、补贴优惠政策少、养殖技术水平低等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政府加大投资和政策补贴力度、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推广适度规模、激发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立健全畜牧业全面支撑体系、推进生态效益型畜牧业建设等建议。

陈耀录,李继明[2](2016)在《定西市安定区旱作农业发展模式及建议》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定西市安定区旱作农业的发展模式,包括兴修梯田、地膜覆盖、种草养畜、改善生态、循环利用等内容,评价了旱作农业发展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总结了旱作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以供参考。

付强,杨芳[3](2013)在《六盘水市草食畜牧业发展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回顾我市六年来发展草食畜牧业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走出了一条适合全市发展草食畜牧业的路子,使得草食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优异的成绩。

颜世臣[4](2010)在《兴安盟牧草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认为描述了优质牧草种植的现状,分析了发展牧草业的市场前景,提出了兴安盟牧草业的发展对策。

徐秀媚[5](2010)在《龙岩市种草养畜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畜牧业是农业主要组成部分,种草养畜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种草养畜有利于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保障肉类食品安全、缓解人畜争地争粮矛盾、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畜牧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本文运用了理论分析、实例研究、文献资料和SWOT等分析方法,分析龙岩市种草养畜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发展种草养畜业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和战略选择。提出龙岩市种草养畜业的发展思路、规划目标和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提出大力发展龙岩市种草养畜业对策建议。首先,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要正确处理好草山草地开发利用和农田种草;耕地常年种草和季节性种草;种草和开发利用;种草养畜和畜种改良的关系。其次,要转变观念,发展草业经济:思维创新,立草为业;组织编制龙岩草业发展规划;设立草业开发与示范基地建设专项基金;创新投入机制,激活草业经济;因地制宜,示范推广。第三,要实施科技兴草,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开展适生牧草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攻关;建立健全牧草育种及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建立质量保障服务体系;实施大户带动,推行种草圈养;创新带头力量,发展龙头企业;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发展环境。

杨极乾[6](2008)在《彭阳县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草畜产业作为彭阳县的3大支柱产业之一,以其投入低、产出高、无污染,且有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等优势,越来越被农民所重视。彭阳县种草历史久远,自然地理条件优越、传统种植经验丰富,特别是近几年实行退耕还林(草)以来,彭阳县立足于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把发展草产业作为农业结构的突破口,作为发展畜牧养殖业的重要前提,按照"稳粮、扩经、增草、强牧"的结构调整战略思路,

刘学剑[7](2006)在《关于加速推广农田种草养畜技术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

敬正书[8](2004)在《调整结构 种草养畜 增收富民——关于洪雅县、夹江县种草养畜情况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随着农业生产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要及时把畜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种植业和加工业进一步发展。积极发展牧区畜牧业,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稳定发展生产,突出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牧业。"根据三中全会精神和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稳粮调结构、

但其明[9](2004)在《种草养畜两结合 实现生态经济效益三赢——对四川省种草养畜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1年,我和有关同志一道,赴甘孜、阿坝、凉山、乐山、眉山、泸州、雅安等市(州)、县,深入乡村,走访农户,对全省种草养畜作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收获很大。总的感受是,通过近年来的积极实践,全省种草养畜已初步形成从种植到加工、依靠养殖转化增值的重要产业。种草养畜已真正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畜牧生产,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班程农,瓦庆荣,卢熙莎[10](2002)在《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 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赴四川省考察农区种草养畜的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索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低耗、节粮型畜牧业的路子,加快我省建立畜牧业大省的建设步伐,2002年3月26日~3月31日,我厅邀请了11个县(市)19名分管农业的政府领导,到四川省重点考察了洪雅、天全两个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区种草养畜的情况。通过考察,既学到了两个县加快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的调整、建设生态农业、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养畜、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又找到了我省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差距,增强了加快建设畜牧业大省的信心。

二、种草养畜与稳粮增收调整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种草养畜与稳粮增收调整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的小规模模式及其效果研究 ——以巴彦毛都苏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文献述评
    (三)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4.技术路线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研究的创新点
        2.研究的不足之处
二、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业发展历程与优势
    (一)科尔沁左翼后旗概况
        1.自然概况
        2.人文概况
        3.经济概况
    (二)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发展概况
        1.黄牛养殖规模
        2.黄牛养殖品种
        3.黄牛养殖区域分布
        4.黄牛养殖的地位作用
    (三)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发展历程
        1.传统品种的畜牧养殖阶段
        2.传统品种的改良养殖阶段
        3.黄牛改良品种的认可度
    (四)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业取得的成就
        1.打造了“科尔沁牛”品牌
        2.探索出了新模式
        3.壮大了养殖规模
        4.推动了经济发展
    (五)科尔沁左翼后旗发展黄牛养殖业的优势
三、科尔沁左翼后旗小规模养殖模式的形成
    (一)传统畜牧模式
        1.传统畜牧模式的演变
        2.传统畜牧模式的特点
        3.传统畜牧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二)小规模养殖模式
        1.小规模养殖模式的内涵
        2.小规模养殖模式的特点
        3.小规模养殖模式的优势
    (三)小规模养殖模式的形成原因
        1.小规模养殖模式的经济效果
        2.小规模养殖模式的生态效应
    (四)小规模养殖模式与传统畜牧模式的对比及推广价值
四、巴彦毛都苏木黄牛养殖实地调查
    (一)研究区基本概况
        1.研究区域的概况与研究点的选择
        2.研究区牧户的基本情况
        3.研究区黄牛养殖的发展情况
    (二)研究区黄牛养殖规模及养殖模式选择
        1.研究区的黄牛头数及结构分布
        2.研究区黄牛养殖模式的选择
    (三)研究区黄牛养殖的经济效果
        1.不同模式的黄牛养殖成本
        2.不同模式的黄牛养殖收入
        3.不同养殖模式的经济效果
    (四)研究区黄牛养殖的生态效应
        1.传统畜牧模式的生态效应
        2.小规模养殖模式的生态效应
五、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一)养殖户层面存在的问题
        1.养殖户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养殖户的资金投入能力弱,得到的政府补贴政策少
        3.养殖户接受新技术的意识弱,整体养殖技术水平不高
        4.养殖户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引起的饲草料不足
    (二)科尔沁左翼后旗整体层面存在的问题
        1.龙头企业对养殖户的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不完善
        2.畜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不完善
        3.生态效益型畜牧业转变速度慢
六、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的对策建议
    (一)养殖户层面的对策建议
        1.完善养殖户基础设施建设
        2.政府要加大对养殖户的资金帮扶,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
        3.提高养殖户养殖技术水平,引进高水平技术人员
        4.推广适度规模的黄牛养殖,不盲目追求“规模化”
    (二)科尔沁左翼后旗整体层面的对策建议
        1.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条
        2.建立健全畜牧业全面支撑体系,提升综合能力水平
        3.推进生态效益型畜牧业建设,提高畜牧业质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科左后旗养牛业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定西市安定区旱作农业发展模式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安定区旱作农业基本现状
2 安定区旱作农业发展模式
    2.1 兴修梯田,全面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2.2 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增产技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2.3 种养结合,建设生态循环经济农业系统
    2.4 加强废旧地膜回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5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发挥市场作用
3 安定区发展旱作农业的做法
    3.1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发展旱作农业的重要基础
    3.2 加强了旱作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推广
    3.3 积极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扩大蔬菜种植面积
4 发展建议

(3)六盘水市草食畜牧业发展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草食畜牧业实施情况
2 主要措施
    2.1 组织措施
        2.1.1 加强组织领导
        2.1.2 强化宣传引导,转变思想观念
        2.1.3 抓项目实施
    2.2 技术措施
        2.2.1 加强技术培训,解决生产难题
        2.2.2 技术干部蹲点指导服务
        2.2.3 优选牧草品种,抓好加工利用
        2.2.4 大抓示范样板
        2.2.5 创新模式、加快发展
        2.2.6 规范化管理、种养效益提高
        2.2.7 进一步加强品种改良点和兽医室的建设
        2.2.8 加强兽医技术服务
3 效益
    3.1 经济效益
    3.2 生态效益度
    3.3 社会效益
4 小结

(4)兴安盟牧草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优质牧草种植的现状
2 发展牧草业市场前景分析
    2.1 发展优质牧草是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2 草产品具有强劲的市场需求
    2.3 发展优质牧草的效益分析
3 兴安盟牧草业的发展对策
    3.1 加强领导, 制定积极的草产业发展政策
    3.2 全面落实畜牧业发展规划, 为优质牧草种植创造有利的条件
    3.3 积极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 大力培植牧草生产加工龙头企业
    3.4 抓好牧草种子繁育和牧草商品基地建设
    3.5 优质高蛋白牧草与农作物秸杆搭配发展农区畜牧业
    3.6 加强综合配套技术和农资供应
    3.7 加大宣传力度, 落实好目标责任制

(5)龙岩市种草养畜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龙岩市种草养畜业现状分析
    2.1 龙岩市情概况
        2.1.1 交通便利的邻海城市
        2.1.2 全国着名的革命老区
        2.1.3 资源丰富的黄金宝地
        2.1.4 风光迷人的旅游胜地
        2.1.5 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
    2.2 龙岩市畜牧业内部结构分析
    2.3 龙岩市草地农业主要生产模式概况
        2.3.1 草地畜牧
        2.3.2 农田轮作
        2.3.3 果茶套种
        2.3.4 林草间作
    2.4 龙岩牧草资源条件现状
    2.5 龙岩种草养草食动物生产现状
        2.5.1 养牛
        2.5.2 养兔
        2.5.3 养羊
    2.6 龙岩种草养猪生产现状
        2.6.1 生猪标准化养殖现状
        2.6.2 "猪-沼-草"生态养猪现状
3. 龙岩市发展种草养畜业的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
        3.1.1 水热条件好,单位面积生产力高
        3.1.2 种草及青饲料优势
        3.1.3 草山草坡易于改造
        3.1.4 种草养畜业市场前景广阔
        3.1.5 产业优势突出
    3.2 劣势分析
        3.2.1 土壤中缺磷,部分地区缺钾
        3.2.2 主要草山草坡地形起伏,交通不便
        3.2.3 畜牧业结构不合理
        3.2.4 牧草供应不均衡
        3.2.5 种草养畜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3.2.6 优质豆科牧草少
    3.3 机遇分析
        3.3.1 种草养畜业的时代机遇
        3.3.2 面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机遇
        3.3.3 面临全球关注食品安全重大机遇
    3.4 挑战分析
        3.4.1 严峻挑战---草食动物肉类产量比重过低
        3.4.2 巨大的挑战---生猪标准化生态养殖
        3.4.3 现实的挑战---建立草业技术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3.5 战略选择
4 龙岩市发展种草养畜的模式选择
    4.1 常年性的种草养畜模式
        4.1.1 品种选择
        4.1.2 以畜定草
        4.1.3 种草模式
    4.2 季节性种草养畜模式
    4.3 可行的种草养畜模式
        4.3.1 适宜兔、鹅的种植模式
        4.3.2 适宜牛、羊的种植模式
    4.4 "猪-沼-草"生态养殖模式
5 种草养畜案例研究
    5.1 龙马原种猪场"猪-沼-草"模式经验与启示
    5.2 漳平市益民生态养殖场经验与启示
    5.3 龙岩市绿河谷农牧有限公司经验与启示
    5.4 福建长富种草养奶牛模式经验与启示
6 龙岩市发展种草养畜业的总体设想
    6.1 发展思路与目标
        6.1.1 发展思路
        6.1.2 规划目标
    6.2 总体规划布局
        6.2.1 中高山地区草地种植业规划布局
        6.2.2 低山丘陵地区草地种植业规划布局
        6.2.3 河谷台地地区草地种植业规划布局
7 龙岩市发展种草养畜业的对策建议
    7.1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7.1.1 草山草地开发利用和农田种草的关系
        7.1.2 耕地常年种草和季节性种草的关系
        7.1.3 种草和开发利用的关系
        7.1.4 种草养畜和畜种改良的关系
    7.2 转变观念,发展草业经济
        7.2.1 思维创新,立草为业
        7.2.2 组织编制龙岩草业发展规划
        7.2.3 设立草业开发与示范基地建设专项基金
        7.2.4 创新投入机制,激活草业经济
        7.2.5 因地制宜,示范推广,推动草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7.3 实施科技兴草,建立技术支撑体系
        7.3.1 开展适生牧草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攻关
        7.3.2 建立健全牧草育种及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
        7.3.3 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
        7.3.4 建立质量保障服务体系
        7.3.5 实施大户带动,推行种草圈养
        7.3.6 创新带头力量,发展龙头企业
        7.3.7 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彭阳县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现状
    1.1 草产业发展对宁夏畜牧业发展贡献突出
    1.2 人工种草发展迅速
    1.3 饲草料加工利用技术全面推广应用
    1.4 规模以上企业带动作用强
    1.5 草产业发展促农增收明显
    1.6 草产业发展为其他农副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样板
2 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够
    2.2 牧草品种不尽合理
    2.3 收获加工手段落后, 产业层次低
    2.4 产业标准不高
    2.5 牧草利用率低, 效益不高
    2.6 退化严重, 发展后劲不足
3 发展草产业的潜力和优势
    3.1 畜牧养殖业使紫花苜蓿成为饲草种植的主要品种
    3.2 项目的带动, 给草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3 市场的需求, 为草产业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4 发展草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4.1 转变思想观念, 努力营造做强草产业的浓厚氛围
    4.2 实施项目带动和草畜平衡战略, 增强发展后劲
    4.3 引进和推广新技术, 促进饲草生产基地建设上规模
    4.4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构建产业化经营新格局
    4.5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优化草产业发展环境
    4.6 大力推广机械收获, 提高牧草质量和效益

四、种草养畜与稳粮增收调整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的小规模模式及其效果研究 ——以巴彦毛都苏木为例[D]. 亢智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定西市安定区旱作农业发展模式及建议[J]. 陈耀录,李继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4)
  • [3]六盘水市草食畜牧业发展回顾[J]. 付强,杨芳. 中国牛业科学, 2013(02)
  • [4]兴安盟牧草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 颜世臣. 当代生态农业, 2010(Z2)
  • [5]龙岩市种草养畜产业发展研究[D]. 徐秀媚.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5)
  • [6]彭阳县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J]. 杨极乾. 宁夏农林科技, 2008(06)
  • [7]关于加速推广农田种草养畜技术的思考[J]. 刘学剑. 饲料世界, 2006(04)
  • [8]调整结构 种草养畜 增收富民——关于洪雅县、夹江县种草养畜情况的调查[A]. 敬正书. 四川草业科技十年进展, 2004
  • [9]种草养畜两结合 实现生态经济效益三赢——对四川省种草养畜情况的调查与思考[A]. 但其明. 四川草业科技十年进展, 2004
  • [10]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 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赴四川省考察农区种草养畜的报告[J]. 班程农,瓦庆荣,卢熙莎. 贵州畜牧兽医, 2002(04)


农业发展论文 畜牧业论文 农业论文 农民论文 三农论文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问题的隐式-显式多步有限元方法
下一篇:有限水体中总氮磷含量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