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琼[1](2018)在《高压氧辅助抗蛇毒血清治疗尖吻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HBO辅助抗蛇毒血清治疗尖吻蝮蛇咬伤的疗效,探讨HBO辅助抗蛇毒血清治疗尖吻蝮蛇咬伤的临床价值,为HBO在蛇咬伤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尖吻蝮蛇咬伤病例临床资料。共纳入61例,根据入院后是否行HBO治疗,分为对照组:抗蛇毒清组(31例),观察组:HBO辅助抗蛇毒血清组(30例)。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Cr、BUrea、APTT、PT、TT、FIB、ALT、AST、CK、CK-MB、LDH、WBC、PLT、Mb、CRP等指标,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胀程度、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BUrea、APTT、TT、ALT、AST、CK、CK-MB、LDH、WBC、Mb、CRP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T治疗前后两组无差异(P>0.05);PLT、FIB升高,且观察组PLT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FIB治疗前后两组无差异(P>0.05);3.观察组一周治愈率(73.33%)高于对照组(45.16%)(P<0.05);观察组病情好转、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HBO辅助抗蛇毒血清治疗尖吻蝮蛇咬伤对肾脏、凝血功能有保护作用,可有效缩短病情好转、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一周治愈率,是辅助治疗尖吻蝮蛇咬伤行之有效的方法。
肖政辉[2](2018)在《儿童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文中认为急性中毒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急症和危重症之一,血液净化在中毒患儿救治中取得了明显疗效。了解急性中毒血液净化治疗常见的模式和机制,熟知血液净化的适应证、禁忌证,结合毒物和各种血液净化模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掌握血液净化的操作流程,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儿童急性中毒抢救成功率。
米元元,邓澜,胡芬,沈自然[3](2015)在《1例砷中毒重症患者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护理》文中研究表明总结1例砷中毒重症患者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护理。整个治疗过程在ICU完成,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全力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针对病情变化给予相应的护理,包括解毒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血液透析及灌流护理;并发症的预防;给予营养支持。同时,医务人员在整个治疗及护理阶段,做好自我防护,避免职业暴露。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日益好转,未发生并发症,顺利转出ICU。
庞飞,周玉宝[4](2012)在《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抢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急性中毒的毒物种类繁多,且大多数目前尚没有特效解毒剂,毒物的清除主要依靠患者自身代谢及通过综合治疗加速排泄。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地清除毒物是急性中毒抢救中的重要课题。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血液净化技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效果良好,逐渐成为急性中毒抢救中主要措施之一。本文将近年来国内HP临床应用的文献进行综述。
高岩[5](2011)在《儿童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文中提出本文综述了抢救儿童急性中毒常用的血液净化模式的机制、特点和效果及血液净化治疗的时机和注意事项。熟知血液净化的适应证、禁忌证,恰当地选择治疗模式,熟练掌握操作过程,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儿童急性中毒抢救成功率。
熊德山,代红梅[6](2010)在《血液灌流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的疗效。方法纳入重症AOPP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血液灌流+内科常规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阿托品用量明显减少,患者清醒时间、ChE恢复正常时间缩短,反跳、病死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综合征(IMS)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灌流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较好,能明显阻止病情发展,提高生存率,适宜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陈捷[7](2010)在《急性砷化氢中毒血液净化治疗概况》文中认为
徐兰[8](2008)在《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79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昏迷时间、阿托品化时间、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品应用总量降低(P<0.05),治愈率提高(P<0.05)。结论:血液灌流能迅速缓解症状,减少阿托品用量,提高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
江卫仙,蒋春英,杨慧琴,戴杏娟[9](2006)在《5例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急救及护理》文中研究指明在对5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过程中,根据病情及时予血液净化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患者有效呼吸,保证充足营养,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同时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使5例患者顺利康复。因此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的过程中,细致、全面的护理工作是关键的一环。
孙咏梅,黄彬,郭娜[10](2003)在《血液灌流串联透析滤过治疗砷化氢中毒1例报告》文中指出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资料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高压氧治疗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
| 1临床资料 |
| 1.1患者资料 |
| 1.2治疗方法和转归 |
| 2护理 |
| 2.1解毒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
| 2.1.1二巯丙磺钠的用药护理 |
| 2.1.2砷反跳现象观察及护理 |
| 2.2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的护理 |
| 2.2.1局部枸橼酸钠抗凝的护理 |
| 2.2.2血液灌流综合征预见性护理 |
| 2.3并发症的预防 |
| 2.3.1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 |
| 2.3.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 |
| 2.3.3营养支持 |
| 2.4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
| 3小结 |
| 1 药物中毒 |
| 1.1 镇静催眠药及抗精神失常药中毒 |
| 1.2 心血管药中毒 |
| 1.3 解热镇痛药 |
| 2 农药中毒 |
| 2.1 有机磷中毒 |
| 2.2 杀虫剂中毒 |
| 2.3 除草剂中毒 |
| 3 杀鼠剂中毒 |
| 4 酒精中毒 |
| 5 一氧化碳中毒 |
| 6 重金属中毒 |
| 7 植物毒素中毒 |
| 8 动物毒素中毒 |
| 9 其他 |
| 1 理化性质和接触机会 |
| 2 中毒机制及临床表现 |
| 2.1 中毒机制 |
| 2.2 临床表现 |
| 3 治疗方法的进展 |
| 3.1 换血疗法联合HD |
| 3.2 HP联合HD |
| 3.3 PE联合HD |
| 4 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