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韬,吴圆琴,王冏珂,曾昕[1](2016)在《口腔寄生虫病》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和逐渐增多的人口流动,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而口腔作为寄生虫难以定植的部位,一旦发生寄生虫感染,更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口腔寄生虫病的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诊治提供信息积累。
邹洋,艾泉山,栗绍刚,谷俊朝[2](2010)在《椎管内猪囊尾蚴病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文中指出目的提高对椎管内脊髓型猪囊尾蚴病的临床诊断治疗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报道4例我院椎管内脊髓型猪囊尾蚴病的诊断治疗,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椎管内脊髓型猪囊尾蚴病发生率低,临床上容易误诊误治,行椎管内探查及囊尾蚴囊肿摘除术,术后送病理证实为猪囊尾蚴感染。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合并抗囊尾蚴药物治疗,以求同时治疗其他部位残留的猪囊尾蚴病。结论椎管内脊髓型猪囊尾蚴病发生率低,临床上容易误诊误治,且以常见病难以解释时,要注意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减少误诊误治。
徐安健,谷俊朝[3](2010)在《囊虫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囊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近年仍有部分地区呈流行趋势。囊虫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引起严重临床症状。本文就近年囊虫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张振英,王晓红[4](2000)在《舌部囊虫病9例报告》文中认为
许隆祺,周长海,蒋则孝,张雪强[5](1998)在《我国囊虫病的临床特征概述》文中指出我国囊虫病的临床特征概述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上海200025)许隆祺周长海蒋则孝张雪强囊虫病的发生和流行是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988年~1992年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中,对囊虫病作了回顾性调查[1],分析所收集的14113例囊虫病...
何一川,黄剑,汪湛[6](1995)在《舌囊虫病46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舌囊虫病46例报告何一川,黄剑,汪湛囊虫病是猪绦虫的幼虫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人为中间宿主,机体的任何部位都可感染。脑囊虫病的发病率高。发生在皮下组织及肌肉组织的囊尾蚴形成结节性包块,可以是1~2个,甚至数千个。在舌肌肉组织常见的是单一的包块,一般无自...
刘玲[7](1990)在《口腔舌部囊虫病三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囊虫病是较常见的疾病,但发生在口腔的囊虫病少见。我院自1982年9月至1986年9月共诊治3例,现报告如下。例1 王某某,男,34岁,工人,河南省开封市人。1985年4月27日就诊。患者有绦虫病史,发现皮下结节20个,其中1个长在舌面上,就诊前一天左侧肢体
段玉芹,许彦枝[8](1987)在《舌猪囊虫病3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舌猪囊虫病临床少见。我们遇到3例,现将一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12岁,汉族。主因舌体前部长出一小肿物1周而就诊。自觉舌有异物感,说话不便,无疼痛。既往体健,无食“米心”猪肉史。口腔颌面部检查:舌体上面中、前1/3交界处可触及约0.8×0.8cm大小肿物,质地中等,活动,与周围界限清楚,表面光滑,
刘履道[9](1987)在《舌猪囊虫病1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患者张××,女,26岁,干部。一年前偶然扪到左侧舌中1/3处有一黄豆大小之包块,无痛,生长缓慢,对咀嚼、语言无影响。近一个月觉肿物增大来院要求手术治疗。曾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工作六年,当过饲养员,有食生瓜果蔬菜史。体检:一般检查未见异常。口腔颌面部检查:舌左侧中1/3处深部可触及一个2×1厘米大小呈椭圆形之肿物,微凸出于舌
王俭[10](1985)在《脑猪囊虫病45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国内自1930年首次报告了本病(1),至今约见报告有1370多例。(1—14、22)作者自1957——1978年共治疗了45例其中10例应用中药治愈。见于我省尚无本病之报道,现就临床表现结合文献作一分析。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口腔寄生虫病的感染途径 |
| 2 口腔寄生虫病的类型和寄生部位 |
| 3 口腔寄生虫病的表现 |
| 3.1 美丽筒线虫病 |
| 3.2 蝇蛆病 |
| 3.3 囊尾幼虫病 |
| 3.4 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 |
| 3.5 利什曼虫病 |
| 3.6 恶丝虫病 |
| 4 寄生虫病的诊断 |
| 5 总结 |
| 1 一般资料及病史 |
| 1.1 一般资料 |
| 1.2 临床表现 |
| 1.3 神经系统检查 |
| 1.4 影像学检查 |
| 1.5 手术证实寄生部位 |
| 2 方法与疗效 |
| 2.1 治疗方法 |
| 2.2 疗效 |
| 3 讨论 |
| 1 囊虫病的诊断 |
| 1.1 临床症状 |
| 1.1.1 神经系统症状 |
| 1.1.2 眼部症状 |
| 1.1.3 皮下及肌肉结节 |
| 1.1.4 其他症状 |
| 1.2. 实验室诊断 |
| 1.2.1 免疫学方法 |
| 1.2.2 基因检测技术 |
| 1.3 影像诊断 |
| 1.3.1 CT诊断 |
| 1.3.2 MRI诊断 |
| 1.3.3 超声诊断 |
| 1.3.4 X线诊断 |
| 1.3.5 脑电图诊断 |
| 2 囊虫病的治疗 |
| 2.1 药物治疗 |
| 2.2 外科治疗 |
| 2.2.1 脑囊虫病的外科治疗 |
| 2.2.2 眼囊虫病的外科治疗 |
| 2.2.3 皮肌型囊虫病及其他部位囊虫病的外科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