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儿童喉乳头状瘤的围手术期处理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小儿喉乳头状瘤围术期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钟坤根,朱琳,房晓燕,王新,王晓燕[1](2021)在《儿童喉乳头状瘤光动力治疗的麻醉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局部给药光动力疗法治疗儿童喉乳头状瘤的麻醉管理,为临床麻醉提供经验。方法对45例行支撑喉镜下局部给药光动力疗法治疗喉乳头状瘤的患儿,采用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联合间断通气技术,记录入室(T0)、插管后5 min(T1)、置入支撑喉镜后5 min(T2)、敷药后5 min(T3)、照射后5 min(T4)、拔管后5 min(T5)的HR、MAP、SpO2、EtCO2,并统计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麻醉及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为(235.9±32.7)min,麻醉时间为(260.3±36.1)min,拔管时间为(6.7±5.2)min。与T0相比,T3、T4的HR、MAP均降低,T5的SpO2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EtCO2值维持在30~40 mmHg。术后1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1~2分。术后57%(26例)患儿口咽分泌物明显增多。1例患儿拔管后10 min出现气道水肿呼吸困难再次插管后入住ICU。1例气管切开患儿术中间断通气反复插管出现瘤体脱落阻塞气道,迅速夹出瘤体后缓解。结论气管插管联合间断通气技术可安全、有效用于局部给药光动力疗法治疗儿童喉乳头状瘤。

宋娟[2](2020)在《喉乳头状瘤切除术患儿的气道管理现状及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喉乳头状瘤多由人类喉乳头状瘤病毒(HPV)6型和11型感染引起,是儿童最常见的咽喉部良性肿瘤,这类患儿的麻醉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如何控制气道是该手术麻醉的关键。本文主要叙述喉乳头状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麻醉中常用的气道管理策略、麻醉期间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相关处理办法,重点在于探讨目前常用的气道管理技术(自主呼吸、间歇通气呼吸暂停、高频喷射通气、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的通气方案,优缺点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希望能为此类患儿麻醉实践提供参考。

储芳芳[3](2020)在《软式支气管镜术对小儿喉喘鸣的病因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软式支气管镜术对小儿喉喘鸣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因喉喘鸣行软式支气管镜检查的40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2例喉喘鸣患儿经软式支气管镜检查诊断:呼吸道发育异常317例(78.8%),其中先天性喉软骨软化200例(49.7%,包括单发喉软骨软化132例,喉软骨软化合并他气道发育异常68例),除喉软骨软化外其他气道发育异常117例(29.1%);喉部炎症46例(11.5%);呼吸道获得性狭窄28例(7.0%);异物11例(2.7%)。对发现的呼吸道异物11例均在支气管镜术中顺利取出。402例喉喘鸣患儿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胸片、胸部CT、CTA、心脏彩超等影像学资料,诊断为:先天性喉软骨软化335例(83.3%);除喉软骨软化外其他气道发育异常16例(4%),包括声门下及气管狭窄6例,喉占位5例,气管支气管畸形4例,声门下血管瘤1例;喉部炎症35例(8.7%);获得性气道狭窄15例(3.7%),包括先天性心脏病13例,肺动脉吊带1例,纵膈囊肿1例;气管异物1例。先天性喉软骨软化、除喉软骨软化外其他气道发育异常及气道异物经软式支气管镜检出与临床及影像检查检出比一致性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喉软骨软化是喉喘鸣最常见的病因,但其常常合并其他呼吸道发育异常;软式支气管镜检查可以为喉喘鸣患儿病因诊断提供依据,尤其在诊断气道发育异常、气道异物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向磊,郑玉晗,邓绍光[4](2019)在《干扰素治疗复发性小儿喉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复发性小儿喉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小儿喉乳头状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干扰素α-2a,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复发次数及复发时间,两组治疗后炎症相关因子,如:TNF-α、IL-1和hs-CRP水平变化,统计两组整体临床治疗效果,计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相关因子中:TNF-α、IL-1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有效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42.5%。结论针对复发性小儿喉乳头状瘤在实施支撑喉镜治疗同时联合使用干扰素治疗,能显着减少复发次数,避免术后复发,调节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整体临床治疗效果。

马红英,耿智隆,王翻丽,王欢[5](2017)在《重度气道梗阻小儿喉乳头状瘤围术期麻醉体会》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重度气道梗阻小儿喉乳头状瘤围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耳鼻喉科2007-062017-06收治的重度气道梗阻喉乳头状瘤患儿50例,共接受手术117次。记录围术期的麻醉方法并分析麻醉效果。结果:患儿入室后情绪佳,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均顺利完成手术,安全度过围术期。结论:术前充分的心理干预和评估,安全的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方法,合理的麻醉维持,恢复期的密切监测是重度气道梗阻小儿喉乳头状瘤围术期麻醉的关键。

李静洁,杨理巧,石学银[6](2013)在《小儿喉部疾患围术期麻醉管理》文中指出背景小儿喉部疾患病因复杂,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喉梗阻,围术期麻醉管理复杂。目的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小儿喉部疾患围术期麻醉管理进行综述。内容主要从小儿喉部疾患的病因、手术方式、麻醉方法和通气方式进行综述。趋向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因和手术方式选择不同的通气方式和麻醉方法,保证患儿的安全。

冯瑞玲[7](2013)在《小儿喉乳头状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小儿喉乳头状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科2011年1月—2012年6月小儿喉乳头状瘤患儿35例,探讨术前及术后护理的方法。结果通过对患儿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指导患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护理,使患儿顺利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时向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可以使患儿顺利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任晓波,杜晓霞,肖克珍[8](2013)在《小儿喉乳头状瘤伴呼吸困难的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文中指出小儿喉乳头状瘤伴呼吸困难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急、重症之一,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困难有可能会迅速加重,如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而威胁患儿生命。为了使患儿安全度过围术期、顺利出院,同时提高临床护理的针对性和条理性、减少突发情况的发生,我科总结了112例小儿喉乳头状瘤伴呼吸困难的临床护理工作,将患儿从入院、手术到治愈出

朱琼芳,陈旭素,刘辉[9](2012)在《儿童喉乳头状瘤切除术全麻中辅助应用右美托咪啶对苏醒期恢复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预先给予右美托咪啶对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后苏醒期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经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状瘤切除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啶(0.5μg.kg-1)稀释到20 ml,于麻醉诱导时开始微量泵注,20 min注射完毕,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毕患儿均入复苏室,观察二组患儿术后全麻恢复期循环、苏醒情况,躁动评分与发生率,复苏室停留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结果右美托咪啶组患儿在麻醉恢复期平均心率和动脉压与对照组比较更为平稳(p<0.05);右美托咪啶组患儿拔管前后躁动发生率及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点疼痛量表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复苏室停留时间与对照组无差异;二组均无误吸、呼吸困难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减轻儿童喉乳头状瘤切除术后全麻恢复期应激反应。

张华,闫磊,石文剑[10](2011)在《高频通气下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文中研究表明小儿呼吸道乳头状瘤病是小儿常见的喉部良性肿瘤,好发于喉部和(或)气管内。尽管该肿瘤组织学上为良性,但其特殊的生长部位、明显的复发趋势、可能沿整个气管扩散的特征,轻者造成声嘶、失声,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对小儿生命危害极

二、小儿喉乳头状瘤围术期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喉乳头状瘤围术期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喉乳头状瘤光动力治疗的麻醉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2.2 麻醉诱导
        1.2.3 麻醉维持
        1.2.4 麻醉苏醒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儿手术时间(手术开始至手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2)喉乳头状瘤切除术患儿的气道管理现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发病机制
    1.1 病毒感染学说
    1.2 凋亡抑制学说
    1.3 慢性炎症刺激学说
    1.4 雌激素学说
    1.5 血红素氧合酶学说
2 临床表现
3 小儿喉乳头状瘤的治疗
    3.1 支撑喉镜下瘤体切除术
    3.2 药物治疗
4 麻醉方案
    4.1 自主呼吸技术(SRA)
    4.2 间歇通气呼吸暂停麻醉法(AAIV)
    4.3 高频喷射通气(HFJV)
    4.4 气管插管术
    4.5 气管切开术
5 麻醉相关并发症及其处置
    5.1 低氧血症
    5.2 喉痉挛
    5.3 误吸
    5.4 喉炎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小儿喉乳头状瘤麻醉通气方法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3)软式支气管镜术对小儿喉喘鸣的病因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总结
6.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综述 支气管镜术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4)干扰素治疗复发性小儿喉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评定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复发次数及复发时间比较
    2.2 两组治疗后炎症相关因子水平比较
    2.3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3 讨论

(5)重度气道梗阻小儿喉乳头状瘤围术期麻醉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术前评估和检查:
        1.2.2 术前心理干预:
        1.2.3麻醉方法:做
2 结果
    2.1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的情绪反应:
    2.2术中情况:
    2.3 术后情况:
    2.4 术后随访:
3 讨论
    3.1 术前准备:
    3.2 术前心理干预:
    3.3 麻醉诱导:
    3.4 麻醉维持:
    3.5 恢复期:
    3.6 术中其他注意事项:

(7)小儿喉乳头状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2 护理干预
    2.1 术前护理
    2.2 术后护理
    2.3 并发症的观察
    2.4 出院指导

(8)小儿喉乳头状瘤伴呼吸困难的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
    2.1 术前护理及护理思维
        2.1.1 完善术前准备, 保证患儿安全
        2.1.2 加强呼吸观察, 防止呼吸道梗阻
        2.1.3 加强心率观察, 防止心力衰竭
        2.1.4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降低手术风险
        2.1.5 关注患儿家属心理状态
    2.2 术后护理及护理思维
    2.3 出院指导及护理思维提示
        2.3.1 正确判断呼吸困难分度
        2.3.2 客观说明疾病的危害性
3 小结

(9)儿童喉乳头状瘤切除术全麻中辅助应用右美托咪啶对苏醒期恢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
    2.2 右美托咪啶组患儿在麻醉恢复期拔管时、拔管后2分钟平均心率和动脉压与对照组比较更为平稳
    2.3 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呛咳发生例数
    2.4 全麻苏醒期拔管前后躁动发生情况
    2.5 两组患儿拔管后手术部位疼痛情况
    2.6 两组病例吸引的痰液量
3 讨论

四、小儿喉乳头状瘤围术期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喉乳头状瘤光动力治疗的麻醉管理[J]. 钟坤根,朱琳,房晓燕,王新,王晓燕. 转化医学杂志, 2021(05)
  • [2]喉乳头状瘤切除术患儿的气道管理现状及进展[D]. 宋娟.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3]软式支气管镜术对小儿喉喘鸣的病因诊断价值[D]. 储芳芳.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4]干扰素治疗复发性小儿喉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J]. 向磊,郑玉晗,邓绍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13)
  • [5]重度气道梗阻小儿喉乳头状瘤围术期麻醉体会[J]. 马红英,耿智隆,王翻丽,王欢.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7(12)
  • [6]小儿喉部疾患围术期麻醉管理[J]. 李静洁,杨理巧,石学银.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05)
  • [7]小儿喉乳头状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J]. 冯瑞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3(05)
  • [8]小儿喉乳头状瘤伴呼吸困难的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J]. 任晓波,杜晓霞,肖克珍. 护理研究, 2013(03)
  • [9]儿童喉乳头状瘤切除术全麻中辅助应用右美托咪啶对苏醒期恢复的影响[J]. 朱琼芳,陈旭素,刘辉. 现代医院, 2012(10)
  • [10]高频通气下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的麻醉效果[J]. 张华,闫磊,石文剑. 新疆医学, 2011(09)


乳头瘤论文 乳头论文 苏醒论文 呼吸道疾病论文 健康论文

上一篇:以人为镜,知得失——评《大教育家范仲淹》
下一篇:橡胶树叶利用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