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中国期刊广场》简介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中国期刊方阵”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张蕾,宋国恺[1](2021)在《对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认识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国内外科技期刊规模数量进行比较,重新认识我国已是"期刊大国"的判断和定位,同时对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的具体目标和任务进行了分析。中科协、中科院、高校是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三大主力。建议要充分发挥这三大主力的作用,在"大培育"中做好"小培育",加速打造独立自主、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数字出版平台。

张艳超[2](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观察杂志社[3](2018)在《征稿启事》文中认为国内统一刊号:CN14-11S5/G2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3799邮发代号:22-101《记者观察》杂志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备案、全国公开发行的大型新闻观察杂志,曾获得华北地区十佳期刊、中国北方地区优秀期刊、全国首届社科类获奖期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等多项荣誉。《记者观察》恪守"关注精英,守望信仰"的办刊理念,为广大读者提供具有权威性、思想性和前瞻性的优质读物,为学术界人士提供展示研究成果的坚实平台。现面向社会征集优质稿件,以下为征稿相关事宜的说明:

张楠[4](2012)在《我国政府部门期刊评价历程及得失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政府部门主持的期刊评估可分为三个阶段。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政府管理部门对期刊评价预期的导向作用、依据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在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呈现以下特征:由注重质量导向转为注重市场导向,评价体系展现出逐步建设的进步历程,经历了不断总结、纠错、调整的过程,对消费类期刊的重视大于学术类期刊、对科技类期刊的重视大于社科类学术期刊、现有期刊评价不能发现和解决学术期刊的根本问题,期刊评奖的负面效应在学术期刊中体现较为明显。

刘雯[5](2007)在《中文专业期刊等级划分的现状分析与探讨——以我馆为例对核心期刊、方阵期刊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中国期刊方阵和中文核心期刊的相关知识,在对两类期刊群体的比较中发现,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许多不同之处,所以,不可混为一谈。以我馆中文期刊在方阵期刊与核心期刊所占比例进行了调查、分析、思考。

黄怡胜[6](2006)在《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期刊方阵期刊——以广东为例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述了核心期刊的形成、筛选过程和现状,也说明了期刊方阵的由来和现在构成。对两类期刊群体的比较可发现,两者在刊源、入选标准、时效、周期和称号的适用范围等方面都不相同,两者不可混为一谈,也不能凭主观喜好厚此薄彼。最后以广东的核心期刊和期刊方阵为例加以具体比较,发现两者的共融度只有18.5%。

杨一琼[7](2005)在《期刊等级划分的情况介绍及理性思考——对核心期刊、方阵期刊、国家级期刊的探讨》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介绍了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国家级期刊的相关知识 ,并就其评价机制作了一些分析和思考

王云娣[8](2004)在《中国期刊方阵和中文核心期刊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中国期刊方阵和中文核心期刊的相关知识 ,对中国期刊方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及中国期刊方阵收录中文核心期刊的情况作了统计比较分析 ,并提出若干思考

张玉霞,王元忠[9](2004)在《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期刊方阵期刊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期刊方阵入围期刊 ,既有相同点 ,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对它们作出比较 ,有利于期刊利用

孙品一,金萍,余学军[10](2004)在《西部高校学报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说明西部高校学报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比率不高 ,入选“中国期刊方阵”期刊的比率不高 ,荣获国家期刊奖的比率不高。为了加快西部高校学报的发展 ,应提高对西部高校学报重要性的认识 ,理顺西部高校学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学报编辑队伍建设 ,改善学报的办刊条件 ,努力提高学报质量

二、“中国期刊方阵”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期刊方阵”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对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认识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重新认识“期刊大国”的判断和定位
2 对“跃居世界第一方阵”的理解和认识
3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思路
    3.1 充分发挥中科协、中科院、高校三大主力的重要作用
    3.2 做好“小培育”,服务“大培育”
    3.3 加速打造独立自主、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数字出版平台

(2)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问题
        二、概念界定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特色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三、生态分析框架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4)我国政府部门期刊评价历程及得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政府部门期刊评价历程及其分期
    1.1 第一阶段:1992年—2000年——期刊界的调整和发展期
        1.1.1 1992年举办“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选”
        1.1.2 1995年进行全国部分社科期刊评奖
        1.1.3 1995年国家教委举行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
        1.1.4 各省开始进行期刊质量评估和分级
        1.1.5 1998年推出首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1.1.6 1999年3月至2000年1月,首届“国家期刊奖”和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评选
        1.1.7 2000年“中国期刊方阵”建设
    1.2 第二阶段:2001年—2005年——期刊界酝酿新的突破期
        1.2.1 中央“两办”2001年“17号”文件和2002年“16号”文件
        1.2.2 2002年召开的十六大对文化体制改革起到直接的加速及推进作用
        1.2.3 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评选
        1.2.4 教育部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
        1.2.5 2003年开始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
        1.2.6 2004年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
    1.3 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进入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新阶段
2 对政府期刊评估的分析评价
    2.1 政府期刊评价呈现由注重质量导向转为注重市场导向的过程
    2.2 政府期刊评价体系展现了逐步建设的进步历程
    2.3 政府期刊评价经历了不断总结、纠错、调整的过程
    2.4 现有期刊评价不能发现和解决学术期刊的根本问题
    2.5 对消费类期刊的重视大于学术类期刊
    2.6 对科技类学术期刊的重视大于社科类学术期刊
    2.7 期刊评奖的负面效应在学术期刊中体现得比较明显
3 结论
    3.1 对以往的总结
    3.2 对今后的展望和建议

(5)中文专业期刊等级划分的现状分析与探讨——以我馆为例对核心期刊、方阵期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学术期刊区分级别的必要性
2 核心期刊
    2.1 概 念
    2.2 发展状况
    2.3 新版本的说明
    2.4 作用和影响
3 方阵期刊
    3.1 什么是方阵期刊
    3.2 “中国期刊方阵”的主要内容
    3.3 期刊封面方阵期刊的图标说明
    3.4 中国科技期刊、社科类期刊入选方阵期刊情况一览表
4 我馆订购的核心期刊与入选期刊方阵情况
    4.1 根据统计数字表明我馆核心期刊状况
    4.2 根据统计数字表明我馆入围方阵期刊状况
5 核心期刊与方阵期刊的比较
    5.1 建立的目的不同
    5.2 两者入选的优秀标准不同
    5.3 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
    5.4 分类与周期不同
6 分析与思考
7 总 论

(6)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期刊方阵期刊——以广东为例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核心期刊
    1.1 核心期刊的概念
    1.2 核心期刊的形成、筛选和现状
        (1) 形成
        (2)筛选
        (3)演进与现状
2 期刊方阵
3 核心期刊和期刊方阵的对比
4 结语

(7)期刊等级划分的情况介绍及理性思考——对核心期刊、方阵期刊、国家级期刊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核心期刊
2 方阵期刊
    2.1 期刊方阵的宝塔型结构示意图
    2.2 各层面期刊学科分布表
3 国家级期刊
4 分析与思考

(8)中国期刊方阵和中文核心期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期刊方阵和中文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2 统计材料与方法
3 中国期刊方阵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统计分析
    3.1 “中国期刊方阵”各学科期刊的分布情况
    3.2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各学科期刊的分布情况
    3.3 “中国期刊方阵”收录各学科中文核心期刊的分布情况
4 几点思考

(9)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期刊方阵期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两者产生的背景分析
    1.1 《总览》的产生具有历史时代性
    1.2 《总览》的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
    1.3 期刊方阵的产生是时代的需要
    1.4 “方阵”的组建使中国期刊转向理性化发展
2 两者筛选结果差异性比较
    2.1 两者筛选的目的不同
    2.2 两者筛选的方法不同
    2.3 两者产生了不同的筛选结果
    2.4两者具有不同的实践效应
3 两者结果运用中的几个原则
    第一, 有所侧重的原则。
    第二, 不唯标准的原则。
    第三, 具体分析评价的原则。

(10)西部高校学报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西部高校学报的现状
    1.1西部高校学报的数量
    1.2 西部高校学报的质量
        1.2.1 西部高校学报进入核心期刊的情况
        1.2.2 西部高校人选“中国期刊方阵”的情况
        1.2.3 西部高校学报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情况
2.西部高校学报的发展策略
    2.1 提高对西部高校学报重要性的认识
    2.2 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3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1) 配备好专职主编。
        2) 建设好专职编辑队伍。
    2.4 改善西部高校学报的办刊条件
    2.5 努力提高西部高校学报质量
        1) 突出优势学科, 办出学报特色
        2) 充分反映本校的教学科研成果
        3) 广开稿源, 面向全国
        4) 充分发挥学报编委的作用

四、“中国期刊方阵”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认识与思考[J]. 张蕾,宋国恺. 科技传播, 2021(14)
  • [2]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征稿启事[J]. 观察杂志社. 记者观察, 2018(12)
  • [4]我国政府部门期刊评价历程及得失分析[J]. 张楠. 出版科学, 2012(02)
  • [5]中文专业期刊等级划分的现状分析与探讨——以我馆为例对核心期刊、方阵期刊的研究[J]. 刘雯. 现代情报, 2007(08)
  • [6]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期刊方阵期刊——以广东为例的对比研究[J]. 黄怡胜.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05)
  • [7]期刊等级划分的情况介绍及理性思考——对核心期刊、方阵期刊、国家级期刊的探讨[J]. 杨一琼. 现代情报, 2005(01)
  • [8]中国期刊方阵和中文核心期刊比较研究[J]. 王云娣. 情报科学, 2004(06)
  • [9]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期刊方阵期刊比较研究[J]. 张玉霞,王元忠. 图书馆, 2004(03)
  • [10]西部高校学报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 孙品一,金萍,余学军. 甘肃社会科学, 2004(02)


中国现状论文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生态位论文 继续教育论文 学历论文

上一篇:正常血钙和高血钙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程中的作用
下一篇:大庆头台油田注水指示曲线的形成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