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力[1](2021)在《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优势及其发挥途径》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同时,图书馆拥有的海量馆藏资源和较为完整的服务体系,可以为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然而,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中,图书馆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良好的资源被忽视、闲置和浪费。在当前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巨大优势,为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可以采取提高馆藏资源质量、优化阅读体验环境、提高专业服务能力等途径,以使高校图书馆科学有效参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推动大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
赵敏[2](2021)在《浅谈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很多高校都已经全面开展了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在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相关优势与作用,使得信息素质教育活动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文章先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优势,在明确当前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积极建设图书馆资源、制定分阶段教育模式、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联动、提高教育活动的主动性等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赵娜[3](2020)在《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指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高校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当前,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的背景下,深入地挖掘高校图书馆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动地发挥和释放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图书馆是图书馆的重要类型之一,不仅具有文献信息收集、管理、保存、传递等图书馆的基本功能,还具有突出的教育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从这些基础性功能中延伸出来的。高校图书馆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适应时代发展上不谋而合,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随着历史的变迁,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形式上存在着差异,但无论是古代“书院藏书楼”还是现代高校图书馆,实际发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未间断。高校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馆藏资源的价值引领功能;馆舍环境的文化熏陶功能;专业服务的示范激励功能;规章制度的行为规范功能;引导自学的品格塑造功能。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着育人意识不强;馆藏资源满意度低;服务示范效果不明显;环境熏陶效果欠佳;功能实践不畅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功能认识尚未到位;馆藏资源结构不尽合理;馆员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育人合力机制尚未形成。为充分地挖掘和释放高校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图书馆育人意识;其次,要优化馆藏结构,发挥图书馆育人优势;再次,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第四,要注重文化建设,优化图书馆育人环境;最后,要建立长效机制,凝聚图书馆育人合力。该论文有图23幅,表有2幅,参考文献101篇。
图雅[4](2013)在《浅谈高校图书馆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职能》文中认为高校图书馆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出发,从四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职能进行了分析。
刘屏极[5](2012)在《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着名未来学家Alvin Toffler曾说过,“谁掌握了知识和信息,谁就掌握了支配他人的权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活中充斥着繁多复杂的信息,各种新思想、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只有通过不断的获取信息、应用信息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信息素质已经成为大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工作所必备的能力。2002年1月,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在哈尔滨召开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首次将“文献检索课学术研讨会”更名为“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将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的开设提升到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高度。自此,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基本工作之一,图书馆成为信息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机构。本文对国内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特点;然后阐述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基于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以湖南大学图书馆建设为例,提出了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与途径;最后对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对策建议,以期提高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图书馆具备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多方面优势,还需要加强数字图书馆、网络数据库、信息人才工程和信息服务体系等多方面的建设,以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
林超英[6](2011)在《基于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参与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对馆员素质的提高等进行了探讨。
洪拓夷,曹珍副,吕元康,黄莉娟[7](2010)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图书馆教育功能的延伸与拓展》文中研究说明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主要作用以及图书馆参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图书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陈建英[8](2009)在《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之内在关联解读》文中认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性。具体体现在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等无不息息相关。
刘建民[9](2008)在《浅议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措施。
金福花[10](2008)在《浅议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文中指出阐述了素质教育的含义,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对图书馆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
| (一)素质教育要素的分散化、碎片化 |
| (二)素质教育模式的综合化 |
| 二、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优势 |
| (一)知识成果资源丰富 |
| (二)文化互动氛围浓厚 |
| 三、发挥高校图书馆素质教育优势的具体途径 |
| (一)提高馆藏资源质量 |
| (二)优化阅读体验环境 |
| 第一,优化图书馆室内布局。 |
| 第二,丰富图书馆文化建设。 |
| (三)提高专业服务能力 |
| 一、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优势 |
| 二、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
| 三、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
| (一)积极建设图书馆资源 |
| (二)制定分阶段教育模式 |
| (三)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联动 |
| (四)提高教育活动的主动性 |
| 致谢 |
| 摘要 |
| Abstract |
| 1 绪论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 |
| 2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相关问题概述 |
| 2.1 高校图书馆及其功能 |
| 2.2 高校图书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
| 2.3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历史考察 |
| 3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应然定位 |
| 3.1 馆藏资源的价值引领功能 |
| 3.2 馆舍环境的文化熏陶功能 |
| 3.3 专业服务的示范激励功能 |
| 3.4 规章制度的行为规范功能 |
| 3.5 引导自学的品格塑造功能 |
| 4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调查 |
| 4.1 关于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卷调查 |
| 4.2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
| 4.3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欠佳的原因分析 |
| 5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有效途径 |
| 5.1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图书馆育人意识 |
| 5.2 优化馆藏结构,发挥图书馆育人优势 |
| 5.3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
| 5.4 注重文化建设,优化图书馆育人环境 |
| 5.5 建立长效机制,凝聚图书馆育人合力 |
| 6 结论 |
| 参考文献 |
| 附录一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 附录二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案例实证-以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书香校园,悦读人生”读书节为例 |
| 作者简历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 1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
| 1.1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
| 1.2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
| 2 高校图书馆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职能分析 |
| 2.1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
| 2.2 文化素质教育 |
| 2.3 信息素质教育 |
| 2.4 创新教育 |
| 3 结论 |
| 摘要 |
| Abstract |
| 第一章 绪论 |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实践意义 |
| 一、研究的目的 |
|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 一、信息素质文献综述 |
| 二、信息素质教育文献综述 |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基本思路 |
| 一、研究方法 |
| 二、研究思路 |
| 第二章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概述 |
| 第一节 信息素质的定义 |
| 第二节 信息素质教育的结构与内容 |
| 一、信息素质教育的结构 |
| 二、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 |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特点 |
| 一、以利用学习资源为导向 |
| 二、以实现全面发展为手段 |
| 三、以实践终生学习为目的 |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 第一节 必要性分析 |
| 一、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
| 二、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
| 第二节 可行性分析 |
| 一、图书馆的优势资源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
| 二、管理制度的建设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创新了服务模式 |
|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 |
| 四、教育内容纵深发展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目标 |
| 五、教育方式的演变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开发了新的模式 |
| 六、教育层次的延伸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
| 第一节 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
| 一、发展状况 |
| 二、教育开展情况 |
| 三、师资队伍现状 |
| 四、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 |
| 第二节 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
| 一、意识不强,规划滞后 |
| 二、认识不全,理解有误 |
| 三、内容陈旧,形式单一 |
| 四、方式简单,宣传有限 |
| 五、缺乏合作机制 |
| 六、缺少评价体系 |
|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以湖南大学图书馆建设为例 |
| 第一节 建设文献信息保障系统,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供物质基础 |
| 一、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
| 二、启动特色数据库建设 |
| 三、重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 |
| 四、发展资源共享建设 |
| 第二节 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供技术支持 |
| 一、网络硬件设施建设 |
| 二、软件系统的建设 |
| 三、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设 |
| 四、门户网站的建设 |
| 第三节 提升图书馆员的综合信息素质,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
| 一、建立馆员综合素质培训体系 |
| 二、建立咨询馆员与学科馆员制度 |
| 三、重视提高馆员的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 |
| 第四节 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构筑信息环境 |
| 一、拓展信息服务领域 |
| 二、提高信息服务效率 |
| 三、提升信息服务层次 |
| 第五节 分层次推进信息素质教育,构建新型信息素质教育模式 |
| 一、课程教学的教育模式 |
| 二、培训讲座的教育模式 |
| 第六章 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建议 |
| 第一节 建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支撑体系 |
| 一、加强多层面的合作 |
| 二、加强复合型图书馆建设 |
| 三、加强图书馆员信息素质的培养 |
| 四、重视信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
| 第二节 建设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
| 一、改革传统的文献检索课 |
| 二、开设"信息网络检索与利用"课程 |
| 三、融入与专业课结合的课堂教学 |
| 第三节 搭建网络信息资源教育平台 |
| 一、挖掘深层次的网络资源 |
| 二、提供在线参考咨询服务 |
| 三、开展在线用户培训教育 |
| 第四节 完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
| 第五节 开展各种信息宣传推广活动 |
| 结论 |
| 参考文献 |
| 致谢 |
| 1.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
| 2. 高校图书馆参与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
| 2.1 建立心理素质教育阅览室[3] |
| 2.2 营造良好环境, 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
| 2.3 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服务 |
| 2.4 利用网络建设心理健康虚拟咨询台 |
| 2.4.1 所谓虚拟心理咨询台, 就是读者通过校园网或图书馆网站可以获取心理健康信息资源和提出咨询的信息平台。 |
| 2.4.2 建立心理信息数据库咨询系统。 |
| 3. 不断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7] |
| 1 引言 |
| 2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 3 高校图书馆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 |
| 4 高校图书馆素质教育功能的开发 |
| 4.1 图书馆导读育人 |
| 4.2 图书馆服务育人 |
| 4.3 图书馆环境育人 |
| 4.4 图书馆活动育人 |
| 4.5 图书馆课程育人 |
| 4.6 图书馆管理育人 |
| 4.7 图书馆网络育人 |
| 4.8 图书馆文化育人 |
| 5 结束语 |
|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解读 |
| 二、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关联 |
| 1.高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馆藏图书与员工素质之间的关系 |
| 2.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角色与积极参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
| 3.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与素质教育目标的关系 |
| 三、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之内在关联性解读 |
| 1.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
| 2.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
| 3.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
| 4.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 |
| 5.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
| 6.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 |
|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
| 二、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 |
| 1. 资源优势。 |
| 2. 知识优势。 |
| 3. 环境优势。 |
| 4. 综合优势。 |
| 三、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 1. 高校图书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
| 2. 高校图书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
| 3. 高校图书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
| 4. 高校图书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
| 四、高校图书馆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
| 1. 加强馆藏建设, 丰富导读内容, 寓教育于读书中。 |
| 2.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坚持服务至上思想。 |
| 3. 积极开展思想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 4. 利用网络学习环境,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
| 5. 提高图书馆员素质, 为素质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
| 1 素质教育的含义 |
| 2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优势 |
| 2.1 丰富的馆藏资源 |
| 2.2 优美的读书环境 |
| 2.3 积极主动的服务模式 |
| 3 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策略 |
| 3.1 优化馆藏结构以提高馆藏质量 |
| 3.2 完善图书馆队伍建设 |
| 3.3 加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 |
| 3.4 进行入馆教育以及开设信息检索课 |
| 3.5 不断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