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廉臻[1](2021)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将8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对照组采取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血、尿酮体转阴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同时监测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血糖达标时间为(6.73±1.24)h,尿酮体转阴时间为(6.14±2.42)h,血酮体转阴时间为(14.92±2.72)h,低血糖发生率为7.14%;对照组分别为(8.47±0.83)h,(15.03±3.77)h,(31.92±4.03)h,19.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H值为(7.45±0.25),剩余碱为(-4.26±0.37),HCO3-为(18.03±1.25),对照组分别为(7.33±0.17)、(-5.72±0.21)、(15.35±1.7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取胰岛素静脉微泵持续皮下输注能够更快地使血液达标、酮体转阴,纠正动脉血气分析,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刘环,杨西宁,何丽娟,曾琪茜,苏琳[2](2021)在《4种胰岛素给药方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应用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4种胰岛素给药方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e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4种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随机对照试验,经2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筛选、提取信息与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和StataSE 1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总计77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传统Meta分析结果显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在缩短血糖达标时间[WMD=-4.18,95%CI(-6.41,-1.94),P=0.000 2;WMD=-2.03,95%CI(-2.59,-1.48),P<0.000 01]、降低低血糖发生率[RR=0.38,95%CI(0.16,0.94),P=0.04;RR=0.44,95%CI(0.22,0.85),P=0.01]方面均优于皮下注射及静脉输注胰岛素。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就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而言,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过程中最佳胰岛素给药方式,其次是胰岛素泵静脉输注、静脉输注、皮下注射。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及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但仍应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给药方式。

魏秋兰[3](2021)在《ICU胰岛素泵治疗的DKA患者行人文关怀对血糖控制效果的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研究重症加强监护病房(ICU)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行人文关怀对血糖达标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6月该院ICU收治的80例DKA患者,均实施ICU胰岛素泵治疗,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人文关怀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对比患者血糖波动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分析血糖波动情况,护理前,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7.16±1.77)mmol/L低于对照组(8.95±1.5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1,P<0.05);观察组餐后2 h血糖(11.04±2.08)mmol/L低于对照组(13.04±3.2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6,P<0.05);分析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3.15±1.21)d及胰岛素用量(44.98±12.01)mL各项指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80.00%相比,观察97.5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生活质量,观察组社会关系(71.24±0.56)分、精神状态(70.42±0.77)分、躯体功能(67.25±1.21)分、生理功能(69.18±1.06)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开展ICU胰岛素泵治疗及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具有稳定患者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的效果,缩短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邓黎,黄文彩,黄文欢,王少波[4](2021)在《短期胰岛素泵治疗酮症倾向糖尿病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酮症倾向糖尿病组织蛋白酶S(CatS)水平影响及大血管病变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该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包括非酮症倾向患者40例,酮症倾向患者80例,根据酮症倾向患者纳入时GAD抗体阳性与否及有无胰岛素β细胞功能残留分为4组,A组(酮症倾向A-β-)、B组(酮症倾向A-β+)、C组(酮症倾向A+β-)、D组(酮症倾向A+β+)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2周,血糖达标及酮体转阴后,继续服用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降糖,对患者随访2年,比较入院时、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结束时及随访2年患者血糖水平、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CatS水平及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水平。结果各组强化治疗结束时、随访2年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相对入院时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非酮症倾向组患者CatS水平(6.4±1.2)mmol/L显着低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5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0.8±0.2)、(0.9±0.1)、(0.8±0.4)、(0.9±0.3)、(0.9±0.3)mm比入院时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酮症倾向糖尿病,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和CatS水平,改善患者大血管病变。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5](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耿陈珠,伊丽珊,林明星,江言建[6](2021)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率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探究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时选择应用不同给药方式所取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胰岛素应用期间选择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观察组则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症状缓解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低血糖发生概率。结果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血糖指标等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指标等数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6.45%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采取胰岛素治疗期间用药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同,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可以促进血酮体、尿酮体以及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可以有效减少胰岛素整体用药剂量,降低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安全性较高。

吴晓旭[7](2021)在《不同剂量胰岛素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胰岛素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所有患儿入组后均行对症支持处理,联合血钾水平调节,胰岛素使用上,观察组使用小剂量胰岛素注射液0.050.10 U/(kg·h),对照组使用大剂量胰岛素实施冲击治疗0.10.2 U/(kg·h),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电解质(血钠和血钾)水平变化,统计两组酸中毒纠正时间和尿酮体转阴时间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酸中毒纠正时间和尿酮体转阴时间均显着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高渗性昏迷、低血压和低血糖的总比例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小儿,使用小剂量胰岛素相对大剂量胰岛素,其能更快地控制血糖稳定,促进尿酮体转阴,维持电解质平稳,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陈真,李婉卿[8](2021)在《胰岛素泵强化疗法对改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儿童临床症状、降低用药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探讨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儿童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法的效果,主要包括临床症状、降低用药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该院于2019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DKA患儿共62例,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分别为一般组和研究组,其中一般组主要实施常规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则实施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患儿在临床症状上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相关指标恢复时间、用药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明显改善了糖尿病患儿所有指标的恢复时间,减少药物用量,降低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的并发症概率,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王海英[9](2021)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7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36例,分别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和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8%),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血酮体转阴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和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可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能显着改善其病情,相比于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治疗更具优势。

李梅[10](2021)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冠心病患者临床使用胰岛素泵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冠心病患者临床使用胰岛素泵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方便选取该院于2018年4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冠心病患者,随机动态数字表为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常规疗法)、观察组(胰岛素泵疗法)的参考依据,单组包含40例患者,比对分析两组患者的酮体消失时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治疗前后不同时段血糖值以及低血糖、心绞痛与心衰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酮体消失时间(20.31±2.45)h、血糖达标时间(7.23±2.45)d、胰岛素用量(46.25±7.56)U/d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54、8.814、5.80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5.78±1.01)mmol/L、餐后2 h血糖(7.23±1.67)mmol/L、睡前血糖(6.56±3.67)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15、9.158、3.28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冠心病患者临床使用胰岛素泵,支持以少量胰岛素快速纠正血糖值与酮体,而且出现不良情况的风险性较低,对比常规方案有显着的应用价值。

二、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3 讨论

(2)4种胰岛素给药方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应用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3 方法学质量评价
    2.4 传统Meta分析
        2.4.1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与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2.4.2 胰岛素泵静脉输注胰岛素与静脉输注胰岛素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2.4.3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与静脉输注胰岛素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2.4.4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与胰岛素泵静脉输注胰岛素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2.4.5 发表偏倚分析
    2.5 网状Meta分析
        2.5.1 网状关系图
        2.5.2 不一致性检验
        2.5.3 一致性模型下网状Meta分析
        2.5.4 网状Meta分析结果排序
3 讨论

(3)ICU胰岛素泵治疗的DKA患者行人文关怀对血糖控制效果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对比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3 讨论

(4)短期胰岛素泵治疗酮症倾向糖尿病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5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2.2 5组患者IL-6、CRP水平及CatS水平
    2.3 5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对比
3 讨论

(6)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2.3 两组患者临床缓解消失时间对比
    2.4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概率对比
3 讨论

(7)不同剂量胰岛素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评定标准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电解质水平比较
    2.3 两组酸中毒纠正时间和尿酮体转阴时间比较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8)胰岛素泵强化疗法对改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儿童临床症状、降低用药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FPG和CO2CP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效果对比
    2.3 两组患儿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p H恢复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对比
    2.4 两组患儿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9)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方法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2.2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2.3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对比
3.讨论

(1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冠心病患者临床使用胰岛素泵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酮体消失时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对比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不同时段血糖值对比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四、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J]. 廉臻. 中国医药指南, 2021(33)
  • [2]4种胰岛素给药方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应用的Meta分析[J]. 刘环,杨西宁,何丽娟,曾琪茜,苏琳. 循证护理, 2021(15)
  • [3]ICU胰岛素泵治疗的DKA患者行人文关怀对血糖控制效果的分析[J]. 魏秋兰. 糖尿病新世界, 2021(19)
  • [4]短期胰岛素泵治疗酮症倾向糖尿病疗效分析[J]. 邓黎,黄文彩,黄文欢,王少波. 糖尿病新世界, 2021(19)
  • [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6]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率分析[J]. 耿陈珠,伊丽珊,林明星,江言建. 糖尿病新世界, 2021(18)
  • [7]不同剂量胰岛素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J]. 吴晓旭. 糖尿病新世界, 2021(18)
  • [8]胰岛素泵强化疗法对改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儿童临床症状、降低用药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J]. 陈真,李婉卿. 糖尿病新世界, 2021(18)
  • [9]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王海英.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17)
  • [1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冠心病患者临床使用胰岛素泵的疗效分析[J]. 李梅. 中外医疗, 2021(24)


胰岛素泵论文 糖尿病论文 低血糖论文 对照组论文 酮症酸中毒论文

上一篇:领导干部要自律
下一篇:国际钟表展诠释永恒与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