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全脂豆粕在仔猪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全脂大豆粉在仔猪饲料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刘瑞生[1](2019)在《酶制剂在养猪业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酶是动物机体活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高效生物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可在细胞内或细胞外起催化作用。动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绝大多数反应都是由酶催化进行的,而且机体对代谢的调节作用也要通过酶进行。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生物体内产生的酶提取出来制成产品即为酶制剂。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研究已经有60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在饲料工业中开始应用。大量研究证实,饲料中添加外源酶制剂,能够帮助和促进动物消化吸收,降低饲

于旭华[2](2016)在《降低猪饲料中抗生素使用的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抗生素虽然在饲料工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降低抗生素在饲料中的添加,本文主要从饲料层面简单阐述降低猪饲料中抗生素使用的几种策略,包括采用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低蛋白日粮、采用液态发酵饲料、以及在饲料中选择有效的酶制剂、酸化剂和寡糖等功能性添加剂。

葛庆斌[3](2014)在《大豆作为饲料的利用》文中研究表明1感官质量及加工处理大豆按种皮颜色可分为黄大豆,黑大豆,青大豆,其他大豆和饲用豆(秣食豆)五类。普通黄大豆的种皮呈黄色,籽粒为圆形、椭圆形、扁椭圆形等,表面光滑有光泽,脐为黄色、深褐色或黑色,其中黑大豆则要求呈新鲜一致的黑色,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嗅。大豆的感官质量指标中还要求其异色粒的限度为5%,饲料豆(秣食豆)的限度为1%,且不得掺入其他的物质。大豆的水分含量应在13%以下,脲酶活性不得超过0.4(在30℃±0.5℃和pH值为7的条件下,每分钟每克大豆分解尿素所释放的氨态

豆洪启[4](2013)在《挤压膨化大豆工艺及其品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挤压膨化技术作为国内外发展速度最快的饲料加工新技术,在高效饲料生产中大放异彩。本论文以全脂大豆为主要原料,采用精细水汽调质和膨化温控技术,开发绿色标准化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生产膨化大豆饲料。通过研究不同调质和挤压膨化操作参数对全脂大豆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优化得到最佳的调质和挤压膨化工艺生产膨化大豆。另外,通过未调质直接膨化工艺与调质挤压膨化工艺的对比,得到调质对全脂大豆挤压膨化的影响;最后,本文研究了在直接膨化工艺中,全脂大豆营养特性的变化。首先进行调质工艺的优化研究。选取蒸汽压力、喂料速度、原料粒度作为试验因素,以脲酶活性(UA)和蛋白质溶解度(PS)作为试验指标,经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设计得出最佳的调质参数组合,实验结果显示优化得到的最佳调质条件,即蒸汽压力0.28MPa、喂料速度22r/min、粒度2.0mm。在此条件下,脲酶活性为1.03U/g、蛋白质溶解度为82.72%、调质时间为27s、物料出口温度为94℃。其次进行挤压膨化工艺的优化。选取喂料速度、螺杆转速、机筒温度对调质膨化大豆品质的影响趋势,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以UA和PS为目标参数,确定了调质豆粉挤压膨化最优的工艺参数,即喂料速度13HZ,螺杆转速165r/min,机筒温度140℃。经验证试验结果显示脲酶活性最小值可达到0.06U/g,蛋白质溶解度为72.62%。接着进行直接挤压膨化工艺的优化。未经调质器调质的全脂大豆调节水分后直接挤压膨化,通过控制不同的挤压操作参数,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对工艺进行优化,以脲酶活性、植酸含量和蛋白质溶解度作为参考目标进行分析,得到直接膨化全脂豆粉最佳工艺条件,即物料水分18%、喂料速度21HZ、螺杆转速165r/min、机筒温度142℃,最佳条件下脲酶活性为0.19U/g,植酸含量为0.31%,蛋白质溶解度为76.23%。最后对调质挤压膨化与直接膨化的全脂大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抗营养因子被钝化的程度加强,全脂大豆被加热的程度加强,生熟度显示偏熟。调质后挤压膨化需要的温度低于直接膨化所需的温度,调质为挤压膨化提供了大量的能量,有助于提高膨化的质量。调质挤压膨化产品的外形和色泽较直接膨化产品的外形和色泽要均匀,且鲜黄亮泽,疏松多孔。通过对直接膨化最佳工艺条件下膨化处理的全脂大豆对其营养特性影响的研究。得到在膨化过程中水分和粗纤维损失严重,粗蛋白含量有所增加,粗脂肪含量基本没有变化。

夏素银,董鹰隼,耿超,李凤,刘亚阁[5](2013)在《膨化大豆质量鉴定及其在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大豆中含有抗营养因子,抗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蛋白质的消化;植物凝集素,影响肠壁将胰腺淀粉酶正常吸收后排出体外;脂肪酶和脱氧合酶,分别导致过氧化作用和豆腥味。在众多的大豆饲用类产品加工方法中,热处理法是目前大豆产品加工的最佳方法。

周治平[6](2011)在《膨化大豆代替鱼粉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取体重接近的28日龄断奶的DLY(杜×长×大)仔猪48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8头。6个试验组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相同。用膨化大豆在平衡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的基础上逐渐替换断奶仔猪日粮中的鱼粉。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2、3组之间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试验2、3、4、5、6组之间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试验1组分别与4、5、6组之间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但由于鱼粉的价格居高不下,饲料成本较高。经计算得出试验6组每千克体增重消耗饲料费用最低,比试验1组减少了0.26元。其次为实验5组,比实验1组减少了0.19元。试验结果表明膨化大豆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完全可以取代全部的鱼粉。

彭辉才[7](2008)在《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文中提出发酵豆粕指是通过现代生物发酵技术对原料豆粕进行发酵处理后的产物。其充分消除了大豆抗营养因子,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可以替代血浆蛋白粉、鱼粉、肠膜蛋白和乳清粉等动物性饲料原料,因而成为当前研究开发的热点。本研究采集来自全国8个省区8个厂家生产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8种发酵豆粕样品,用相应的国标测定部分常规成分,测定结果:水分是(8.99±1.24)%、灰分是(6.66±0.40)%、粗蛋白是(51.04±2.21)%、钙是(0.34±0.03)%、总磷是(0.64±0.02)%。抗营养因子测定方面,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凝集素含量极低均未检出,用SDS-PAGE凝胶电泳定性检测大豆抗原中的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和大豆球蛋白(Glycinin),6个样品抗原完全消失,仅2个样品有抗原存在。水溶性蛋白含量是(8.62±5.37)%,酸溶蛋白含量是(2.67±2.46)%,FAA含量是(1.61±1.43)%,大豆肽含量是(1.07±1.07)%。干物质和粗蛋白的体外消化率分别是(76.47±4.44)%和(90.94±3.27)%。经过以上分析后,优选一种没有大豆抗原及其它指标较好的发酵豆粕进行仔猪试验。试验目的就是研究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14日龄,长×大二元哺乳仔猪10窝,分为两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窝约10头。对照组为玉米—豆粕型日粮,豆粕用量是25%,试验组是用发酵豆粕等量替代对照组的豆粕,其它成分完全相同。试验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4日龄至26日龄断奶,试验期12天,对照组和试验组初重分别为(4.28±0.59)kg、(4.33±0.52)kg;末重分别为(6.77±1.13)kg、(7.69±0.69)kg;日增重(ADG)提高35.36%(P<0.05);日采食量(ADFI)提高95.28%(P>0.05);料重比(F/G)提高41.67%(P>0.05);腹泻率降低6.34%(P>0.05)。第二阶段,接着一阶段从断奶开始,试验期28天,试验组日增重提高44.52%(P<0.05);日采食量提高12.17%(P>0.05);料重比降低32.70%(P<0.05);腹泻率降低85.2%(P<0.05)。结论:发酵豆粕是一种消除大部分抗营养因子、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的高蛋白饲料原料,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显着地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

俞晓辉[8](2008)在《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并且大豆以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备受食品和饲料行业的青睐。但是,大豆不能直接用于饲料,因为大豆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严重影响了大豆在饲料中的应用。本研究是利用微生物对大豆进行发酵,去除抗营养因子后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分成四部分:一猪粪样对发酵豆粕体外发酵的影响采用体外厌氧发酵技术比较研究了断奶仔猪和成年猪粪源微生物降解豆粕和发酵豆粕的性质。结果表明:成年猪粪源微生物体外降解豆粕和发酵豆粕均较快(P>0.05),4h时,蛋白降解基本完全,不同处理的发酵液中乳酸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差异不显着。仔猪粪源微生物外降解豆粕和发酵豆粕比较缓慢,8、12、16h时,处理B组(发酵豆粕B)发酵液中乳酸菌数量显着高于处理A组和对照组(P<0.05):12、16、24h时,处理A组(发酵豆粕A)发酵液中大肠杆菌数量显着低于处理B组和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发酵豆粕能促进仔猪粪样中乳酸菌的生长和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对成年猪粪源菌群则无此作用。二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细菌计数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日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乳酸菌、大肠杆菌的影响。以基础日粮作为对照组,以2种发酵豆粕(A和B)替代部分鱼粉作为处理组对26-70日龄的仔猪进行3个阶段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处理组B的仔猪生产性能最好,仔猪末重和平均日增重都显着高于对照组和处理组A(P<0.05),料重比显着低于其他2组(P<0.05),而处理组A的仔猪生产性能最低。各组间仔猪腹泻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处理组A最高为15.00%,处理组B最低为2.31%。发酵豆粕具有促进乳酸菌的增长和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作用,其中发酵豆粕B的作用优于发酵豆粕A。电泳分析表明发酵豆粕B的过敏蛋白明显少于发酵豆粕A和豆粕,特别是β-伴大豆球蛋白的α′亚基在大豆蛋白B中几乎没有.发酵豆粕在仔猪饲料上具有替代鱼粉的潜能.三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采用PCR/GGE技术研究了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豆粕能促进优势菌的富集,且肠道菌群的相似性比较高;添加发酵豆粕能促进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提示:发酵豆粕对仔猪肠道菌群的稳定具有一定的作用。四饲喂发酵豆粕的仔猪粪样对仔猪日粮体外发酵的影响采用体外发酵,研究了饲喂不同发酵豆粕的仔猪,其粪样对日粮发酵的影响。以仔猪日粮作为底物,仔猪粪样作为接种物进行体外发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粪样B对日粮进行发酵后显着提高了干物质消失率,粗蛋白降解率和微生物蛋白量(P<0.05),有利于丁酸的产生。粪样A对日粮进行发酵后显着降低了吲哚的产生(P<0.05),显着提高了粪臭素的产生(P<0.05)。日粮B经发酵后,TVFA和乙酸的产量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果提示:发酵豆粕B有利于增加微生物的发酵活性,发酵豆粕A饲喂仔猪后利于肠道微生物产生粪臭素。

吴莉芳[9](2008)在《大豆蛋白源对不同食性鱼类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以鲤鱼、埃及胡子鲇、草鱼为试验对象,在相同饲养环境条件下,利用去皮豆粕和分离提纯的大豆抗原蛋白分别进行了两个饲养试验。试验Ⅰ:以健康的鲤鱼(体重50.13±0.41g)、埃及胡子鲇(体重22.40±0.30g)、草鱼(体重50.63±0.43g)为试验对象,在三种鱼类幼鱼的饲料中以去皮豆粕分别替代0%、15%、30%、45%、60%的鱼粉蛋白,配制5个等蛋白(鲤鱼36%、埃及胡子鲇40%、草鱼30%)等能(鲤鱼15.2KJ/g、埃及胡子鲇15.8KJ/g、草鱼15.6KJ/g)的半精制饲料。研究去皮豆粕对不同食性鱼类的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肌肉质量和健康状况、消化性能(消化酶活力、肠道组织)的影响。并寻求大豆蛋白在不同食性鱼类饲料中的适宜替代量。结果表明:1对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在鲤鱼饲料中,当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15%、30%、45%时,其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R)、蛋白质效率(PER)、蛋白质沉积率(PPV)高于对照组或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但都显着高于60%组(P<0.05)。因此,本试验条件下,鲤鱼饲料中大豆蛋白对鱼粉蛋白的最大替代量为45%。在埃及胡子鲇的饲料中,15%、30%、45%组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逐渐增加,但都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可是都显着高于60%组(P<0.05)。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埃及胡子鲇饲料中大豆蛋白对鱼粉蛋白的最大替代量为45%。在草鱼的饲料中,各组之间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着(P>0.05);随着大豆蛋白替代水平的增加,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逐渐增加,60%组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开始下降,但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本试验条件下,草鱼饲料中大豆蛋白对鱼粉蛋白的最大替代量为60%。可见,三种鱼类中草鱼对大豆蛋白利用效果最好。此外,不同鱼种对大豆蛋白的利用差异显着(P<0.05),鱼种与饲料的互作效应对鱼类生长及饲料利用影响显着(P<0.05)。2对肌肉质量和健康状况的影响饲料中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肌肉中的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含量有显着影响,对灰分和氨基酸含量影响不显着。随着大豆蛋白替代比例的增加,不同食性鱼类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鲤鱼60%组粗蛋白含量显着下降(P<0.05),埃及胡子鲇和草鱼粗蛋白含量极显着下降(P<0.01);鲤鱼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60%组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埃及胡子鲇和草鱼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三种鱼类肌肉中水分含量呈上升趋势,鲤鱼45%、60%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埃及胡子鲇、草鱼60%组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随着大豆蛋白替代水平的增加,鲤鱼和草鱼各组之间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差异不显着(P>0.05);埃及胡子鲇的氨基酸总量、风味氨基酸总量均呈上升趋势,45%、60%组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必需氨基酸呈上升趋势,45%组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60%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此外,肌肉主要营养成分鱼种之间差异显着(P<0.05),鲤鱼和埃及胡子鲇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草鱼(P<0.05)。三种鱼类之间粗脂肪含量差异显着(P<0.05),鲤鱼最高,草鱼最低。埃及胡子鲇氨基酸含量较高;鱼种与饲料互作效应对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有显着的影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从鱼类血液的主要生化指标来看,在不同食性鱼类的人工配合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大豆蛋白对鱼类健康无不良影响。不同食性鱼类血液主要生化指标差异显着(P<0.05),鱼种与饲料互作对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谷草转氨酶有显着影响(P<0.05)。3对消化性能的影响(消化酶活力)随着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比例的增加,鲤鱼的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力逐渐降低,当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45%时,鲤鱼的后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后肠淀粉酶活力60%组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大豆蛋白对鲤鱼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脂肪酶活力影响不显着(P>0.05)。随着大豆蛋白替代鱼粉比例的增加,埃及胡子鲇胃、肝胰脏、肠道蛋白酶活力逐渐降低,埃及胡子鲇胃大豆蛋白组都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中肠和肝胰脏30%、45%、60%组都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埃及胡子鲇胃、肝胰脏、前肠、中肠各组之间淀粉酶活力差异不显着(P>0.05),后肠45%和60%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大豆蛋白对埃及胡子鲇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脂肪酶活力影响不显着(P>0.05)。随着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增加,草鱼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力逐渐降低,60%组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草鱼肝胰脏淀粉酶活力15%、30%、45%组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6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中肠45%和60%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前肠和后肠大豆蛋白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而大豆蛋白对草鱼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脂肪酶活力影响不显着(P>0.05)。此外,从鱼种与饲料的互作效应来看,大豆蛋白对不同种鱼类的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蛋白酶活力、淀粉酶活力影响显着(P<0.05),对脂肪酶活力影响不显着(P>0.05);鱼种与饲料的互作对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蛋白酶活力和中肠、后肠淀粉酶活力影响显着(P<0.05),对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脂肪酶影响不显着(P>0.05)。4对消化性能的影响(肠道组织)当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45%、60%时,鲤鱼前肠皱襞高度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中肠皱襞高度45%、60%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后肠皱襞高度60%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埃及胡子鲇前肠和后肠皱襞高度30%、45%、60%组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中肠皱襞高度60%组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草鱼前肠、后肠皱襞高度60%组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中肠60%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鲤鱼45%组前肠、60%组后肠,埃及胡子鲇30%组前肠和后肠,草鱼60%组前肠和后肠肠道结构组织完整性被破坏,部分肠绒毛脱落,部分上皮细胞与固有层分离,固有层结缔组织疏松,固有层变宽。在本试验条件下,鲤鱼、埃及胡子鲇、草鱼之间肠重、肠长、肠体指数、肠长指数、前肠、中肠、后肠皱襞高度差异显着(P<0.05),鱼种与饲料互作效应对肠重、前肠、中肠、后肠皱襞高度影响显着(P<0.05)。试验Ⅱ:以健康的鲤鱼(体重31.34±0.29g)、埃及胡子鲇(体重15.14±0.05g)、草鱼(体重50.66±0.26g)为试验对象,以鱼粉和大豆抗原蛋白为蛋白源,每种鱼分别配制3个等蛋白(鲤鱼36%、埃及胡子鲇40%、草鱼30%)等能(鲤鱼15.2KJ/g、埃及胡子鲇15.8KJ/g、草鱼16.0KJ/g)的半精制饲料。其中β-伴大豆球蛋白添加量40mg/g,大豆球蛋白添加量60mg/g,研究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的生长及饲料利用、肌肉质量、消化性能(肠道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鲤鱼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低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埃及胡子鲇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显着下降(P<0.05),蛋白质沉积率极显着下降(P<0.01);草鱼β-伴大豆球蛋白组和大豆球蛋白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极显着下降(P<0.01)。另外,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食性鱼类生长及饲料利用方面,鱼种之间差异显着(P<0.05);鱼种与饲料的互作效应对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影响显着(P<0.05),对特定生长率影响不显着(P>0.05)。2对肌肉质量的影响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肌肉中一般营养成分有显着影响,对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影响不显着。鲤鱼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组粗蛋白含量下降,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粗脂肪和灰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β-伴大豆球蛋白组的水分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大豆球蛋白组的水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组组氨基酸总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埃及胡子鲇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组粗蛋白含量极显着下降(P<0.01),粗脂肪和灰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β-伴大豆球蛋白水分含量极显着增加(P<0.01),大豆球蛋白组水分含量极显着下降(P<0.01)。草鱼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组粗蛋白含量极显着下降(P<0.01),水分、粗脂肪和灰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鱼种之间肌肉一般营养成分差异显着(P<0.05),鱼种与饲料互作对肌肉中水分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显着(P<0.05)。氨基酸总量鱼种之间差异显着(P<0.05),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鱼种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鱼种与饲料互作效应对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影响不显着(P>0.05)。3对消化性能的影响(肠道组织)鲤鱼和埃及胡子鲇中肠和后肠肠道皱襞高度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组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前肠肠道皱襞高度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草鱼前肠、中肠、后肠皱襞高度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组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组肠道组织结构完整性被破坏,部分肠道绒毛脱落,部分上皮细胞与固有层分离,固有层变宽。从鱼种与饲料互作效应来看,本试验条件下,不同种鱼类之间肠重、肠长、肠体指数、肠长指数、前肠、中肠、后肠皱襞高度差异显着(P<0.05)。鱼种与饲料互作效应对前肠、中肠、后肠皱襞高度和肠长影响显着(P<0.05)。

高艳霞[10](2006)在《代乳粉中添加大豆蛋白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采用三种不同加工处理大豆蛋白产品替代部分乳源性蛋白配合犊牛代乳粉,通过犊牛的体重、平均日增重、粗蛋白和粗脂肪消化率及小肠组织形态结构、主要消化酶活性等进行比较,评价不同加工处理大豆蛋白在犊牛代乳粉中的添加效果。并对效果较好的代乳粉进行后继试验,研究了该组犊牛断奶时瘤胃生长发育情况及在断奶后2周内对固体饲料的适应能力,为大豆蛋白在犊牛代乳粉中的应用提供科学试验数据和基础。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不同加工处理大豆蛋白在代乳粉中添加对犊牛断奶前生长和发育的影响。试验用24头犊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牛奶(CK组),全脂大豆粉(MR1)、脱脂大豆粉(MR2)和膨化大豆粉(MR3)为试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断奶前犊牛代乳粉中添加大豆蛋白影响犊牛的生长,饲喂牛奶、MR1、MR2和MR3的犊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39kg/d、0.26kg/d、0.18kg/d和0.26kg/d。添加脱脂大豆粉显着抑制了犊牛早期的生长(P<0.05);犊牛20~25d时,MR3组氮沉积最高为6.82g/d,极显着的高于MR1组(3.43g/d)和MR2组(3.16g/d)(P<0.01):40~45日龄时,MR1和MR3组平均日沉积氮分别为10.84g/d、10.60g/d,显着高于MR2组(6.98g/d)(P<0.05)。(2)代乳粉中添加不同加工处理大豆蛋白使小肠中胰蛋白酶、靡蛋白酶的活性降低(P<0.05),并对小肠形态结构有不利影响,其中MR2组小肠粘膜损伤严重,出现绒毛萎缩和明显的隐窝增生,而添加膨化大豆和全脂大豆粉对犊牛日增重的影响和对照组无差异,对消化酶的活性和肠道形态结构的损伤较轻,能够代替代乳粉中一部分乳源性蛋白。第二部分研究了代乳粉中添加膨化大豆对犊牛断奶后固体饲料的适应能力。48只犊牛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饲喂牛奶和代乳粉为处理,限制采食开食料,于55日龄突然断奶。研究表明:(1)断奶对犊牛产生了一定的应激,干物质采食量下降,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降低,血液中皮质醇和急性蛋白含量伴随断奶迅速升高(P<0.05)。(2)55d饲喂含有膨化大豆代乳粉犊牛的瘤胃粘膜乳头长、密集、颜色较深,瘤胃壁厚,网胃的蜂窝结构已经形成,而饲喂牛奶组犊牛瘤胃组织颜色较浅、粘膜乳头密度较饲喂代乳粉的稀疏,且网胃的蜂窝结构刚建立雏形。(3)断奶前,犊牛瘤胃中乙酸浓度和对照组犊牛相近(P>0.05),而丙酸和丁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均比对照组犊牛高(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1)在断奶前犊牛日粮中加入不同加工处理大豆蛋白,均对犊牛的生长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降低了小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并对犊牛的小肠形态结构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2)断奶前,膨化处理大豆粉组犊牛的日增重和全脂大豆粉组相近,显着高于脱脂豆粉组。一定比例的膨化和加热大豆粉替代乳源蛋白饲喂犊牛,对犊牛早期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因此,加热和膨化处理的大豆粉适宜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3)断奶前犊牛日粮中加入大豆蛋白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犊牛的生长性能,但同时也促进了犊牛瘤网胃的发育,在断奶中对固体饲料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降低了断奶对犊牛的损伤,加速了犊牛的培育。因此,膨化大豆能够替代一定比例的乳蛋白在代乳粉中添加。

二、全脂大豆粉在仔猪饲料中的应用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脂大豆粉在仔猪饲料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酶制剂在养猪业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酶制剂的作用机理
    1.1 补充猪体内消化酶分泌不足, 激活内源酶的分泌
    1.2 破坏植物细胞壁, 提高饲料利用率
    1.3 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提高营养价值
    1.4 促进消化吸收, 减少环境污染
2 酶制剂在养猪业上的研究与应用
    2.1 哺乳仔猪
    2.2 断奶仔猪
    2.3 生长猪
    2.4 肥育猪
    2.5 母猪

(2)降低猪饲料中抗生素使用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采用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日粮
2 使用功能性添加剂
    2.1 酶制剂
    2.2 寡糖的应用
    2.3 酸化剂的应用
3 发酵液态饲料

(3)大豆作为饲料的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感官质量及加工处理
2 动物对生大豆的利用
3 动物对全脂大豆的利用
4 动物对全脂大豆粉的利用

(4)挤压膨化大豆工艺及其品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大豆挤压膨化的技术发展简介
        1.2.1 挤压膨化技术发展
        1.2.2 饲用挤压技术原理
        1.2.3 挤压膨化分类
        1.2.4 挤压膨化的设备
    1.3 挤压膨化调质工艺技术的研究
        1.3.1 大豆调质的概念、机理与作用
        1.3.1.1 大豆调质的概念
        1.3.1.2 大豆调质的机理
        1.3.1.3 大豆调质的作用
        1.3.2 影响大豆调质的主要因素
        1.3.3 大豆调质的加工设备
        1.3.4 调质技术在大豆挤压膨化中的应用前景及趋势
    1.4 挤压膨化大豆在饲料工业上的应用
        1.4.1 挤压膨化大豆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1.4.2 挤压膨化大豆在断奶仔猪饲喂中的应用
        1.4.3 挤压膨化大豆在鸡饲喂中的应用
    1.5 挤压膨化大豆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6.1 调质操作参数对全脂大豆粉品质的影响
        1.6.2 全脂豆粉调质最佳工艺的优化
        1.6.3 调质豆粉挤压膨化参数的优化
        1.6.4 直接膨化全脂豆粉工艺的优化
        1.6.5 挤压膨化对全脂大豆营养特性的影响
第二章 调质操作参数对全脂大豆粉品质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2.3.1 原料成分分析测定方法
        2.2.3.2 尿酶活性的测定
        2.2.3.3 蛋白质溶解度的测定
        2.2.3.4 调质温度的测定
        2.2.3.5 调质滞留时间的测定
        2.2.3.6 湿法膨化全脂大豆的工艺
        2.2.3.7 试验设计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蒸气压力对全脂豆粉品质的影响
        2.3.2 喂料速度对全脂豆粉品质的影响
        2.3.3 原料粒度对全脂豆粉品质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脂大豆粉调质最佳工艺的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3.1 全脂豆粉精细水汽混合调质工艺
        3.2.3.2 调质豆粉品质特性分析
        3.2.3.3 最佳工艺优化实验设计
        3.2.3.4 统计分析
        3.2.3.5 模型验证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3.1 响应面实验分析
        3.3.2 实验设计及结果
        3.3.3 方差分析
        3.3.4 响应值为脲酶活性的分析
        3.3.5 响应值为蛋白质溶解度的分析
        3.3.6 最佳工艺的确定和回归模型的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脂豆粉调质后挤压膨化操作工艺的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2.3.1 膨化豆粉品质特性分析
        4.2.3.2 调质豆粉挤压膨化工艺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单因素实验
        4.3.1.1 喂料速度对膨化豆粉品质的影响
        4.3.1.2 螺杆转速对膨化豆粉品质的影响
        4.3.1.3 机筒温度对膨化豆粉品质的影响
        4.3.2 正交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直接膨化全脂豆粉工艺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2.3.1 脲酶活性测定
        5.2.3.2 蛋白质溶解度测定
        5.2.3.3 植酸含量的测定
        5.2.3.4 全脂豆粉直接挤压膨化工艺
    5.3 直接膨化全脂豆粉工艺的单因素考察结果与讨论
        5.3.1 单因素对直接膨化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5.3.1.1 物料水分对挤压膨化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5.3.1.2 螺杆转速对挤压膨化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5.3.1.3 喂料速度对挤压膨化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5.3.1.4 机筒温度对挤压膨化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5.3.2 单因素对膨化大豆中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
    5.4 响应面法优化直接膨化全脂豆粉工艺参数的结果与讨论
        5.4.1 最佳工艺优化实验设计
        5.4.2 响应面因素及水平的选取
        5.4.3 操作参数对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5.4.4 操作参数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
        5.4.5 最佳工艺的确定和回归模型的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挤压膨化对饲用全脂大豆营养特性的影响
    6.1 引言
    6.2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挤压温度对全脂大豆膨化营养成分的影响
        6.3.2 蛋白质在挤压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6.3.3 粗脂肪在挤压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6.3.4 粗纤维在挤压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膨化大豆质量鉴定及其在配合饲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膨化大豆中营养素含量对膨化大豆品质的影响
    1.1 膨化加工中蛋白质的变化
    1.2 膨化对脂肪的影响
    1.3 膨化加工对淀粉的影响
    1.4 膨化对纤维的影响
    1.5 膨化对维生素的影响
2 膨化大豆在加工方面质量鉴定
    2.1 脲酶测定值在鉴定膨化大豆加工方面的作用
    2.2 蛋白KOH溶解度在鉴定膨化大豆加工方面的作用
3 膨化大豆粉在配合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3.1 膨化大豆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3.1.1 膨化大豆在仔猪饲料中的应用
        3.1.2 膨化大豆在生长肥育猪饲料中的应用
        3.1.3 膨化大豆在母猪饲料中的应用
    3.2 膨化大豆在鸡饲料中的应用
        3.2.1 膨化大豆在肉鸡饲料中的应用
        3.2.2 膨化大豆在蛋鸡饲料中的应用
    3.3 膨化大豆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3.4 膨化大豆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3.5 膨化大豆在特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6)膨化大豆代替鱼粉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试验日粮:
        1.2.1 饲养管理:
        1.2.2 观察指标和方法:
        1.2.2. 1 检测指标:
        1.2.2. 2 方法:
        1.2.3 数据处理: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平均日增重(ADG)
    2.2 平均日采食量(ADFI)
    2.3 料肉比(F/G)
    2.4 腹泻率
    2.5 增重成本
3 讨论
    3.1 对平均日增重(ADG)影响
    3.2 对平均日采食量(ADFI)的影响
    3.3 对料肉比(F/G)的影响
    3.4 对腹泻率的影响
    3.5 对增重成本的影响
4 结论

(7)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发酵豆粕概念及生产工艺
    2 大豆抗营养因子种类
    3 大豆抗营养因子钝化方法
    4 大豆抗营养因子检测技术
    5 水溶蛋白质、酸溶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及大豆肽
    6 肽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7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8 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发酵豆粕常规分析
    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发酵豆粕抗营养因子测定研究
    摘要
    1 抗营养因子种类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碱溶蛋白、水溶蛋白、酸溶蛋白及大豆肽的研究测定
    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体外法分析发酵豆粕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
    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发酵豆粕在仔猪中的试验研究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七章 总论
    7.1 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今后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符号
引言
文献综述
    1 大豆及其蛋白的营养价值和抗营养作用
    2 大豆中抗营养因子消除的方法
    3 早期断奶仔猪胃肠道生理
    4 微生物发酵豆粕对畜禽的营养作用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
    1. 猪粪样对发酵豆粕体外发酵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2. 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细菌计数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3. 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4. 饲喂发酵豆粕的仔猪粪样对仔猪日粮体外发酵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全文结论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大豆蛋白源对不同食性鱼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的目的
        1.2 研究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
        2.2 寻求鱼粉替代品的必要性
        2.3 大豆蛋白源替代鱼粉蛋白的研究进展
        2.4 大豆蛋白源对鱼类的影响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2 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的影响
    试验一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生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饲养管理
        1.3 样品测定与计算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2.2 鱼种与饲料互作效应对不同食性鱼类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3 讨论
        3.1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3.2 大豆蛋白在不同食性鱼类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
        4 小结
    试验二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肌肉主要营养成分及血液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及饲料
        1.2 饲养管理
        1.3 样品的收集与测定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肌肉一般营养成分的影响
        2.2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2.3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血液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
        2.4 鱼种与饲料互作效应对不同食性鱼类肌肉一般营养成分和血液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肌肉一般营养成分的影响
        3.2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3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血液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三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及饲料
        1.2 饲养管理
        1.3 样品收集与测定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2.2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2.3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2.4 鱼种与饲料互作效应对不同食性鱼类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3 讨论
        3.1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3.2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3.3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四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肠道组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及饲料
        1.2 饲养管理
        1.3 样品的收集与切片制作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肠道生长指标的影响
        2.2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2.3 鱼种与饲料互作效应对不同食性鱼类肠道生长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肠道生长指标的影响
        3.2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4 小结
第三章 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的影响
    试验一 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生长的影响
        1 材料方法
        1.1 大豆抗原蛋白的分离提纯
        1.2 试验饲料
        1.3 饲养管理
        1.4 样品测定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2.2 鱼种与饲料互作效应对不同食性鱼类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3 讨论
        3.1 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3.2 鱼种与饲料互作效应对不同食性鱼类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二 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及饲料
        1.2 饲养管理
        1.3 样品的收集与测定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肌肉一般营养成分的影响
        2.2 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 讨论
        3.1 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肌肉一般营养成分的影响
        3.2 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三 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肠道组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及饲料
        1.2 饲养管理
        1.3 样品收集与切片制作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肠道生长指标的影响
        2.2 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2.3 鱼种与饲料互作效应对不同食性鱼类肠道生长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肠道生长指标的影响
        3.2 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
    1 结论
        1.1 大豆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的影响
        1.2 大豆抗原蛋白对不同食性鱼类的影响
    2 创新点
    3 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10)代乳粉中添加大豆蛋白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新生犊牛消化系统的发育规律
        1.2.2 应激对犊牛的影响
        1.2.3 犊牛代乳粉的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4 试验内容与试验方案
        1.4.1 试验内容
        1.4.2 试验路线
第二章 代乳粉中添加不同加工处理大豆粉对犊牛断奶前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2.1.2 试验设计
        2.1.3 样品的采集
        2.1.4 样品分析方法
        2.1.5 数据分析和统计
    2.2 结果
        2.2.1 饲喂不同加工处理大豆蛋白粉对犊牛生长与健康的影响
        2.2.2 饲喂不同加工处理大豆蛋白粉对犊牛消化代谢的影响
        2.2.3 饲喂不同加工处理大豆蛋白粉对犊牛小肠发育的影响
        2.2.4 经济效益
    2.3 分析与讨论
        2.3.1 不同加工处理大豆蛋白对犊牛生长和健康的影响
        2.3.2 不同加工处理大豆粉对犊牛消化代谢的影响
        2.3.3 不同加工处理大豆粉对犊牛消化道发育的影响
        2.3.4 饲喂代乳粉饲养犊牛经济效益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饲喂代乳粉犊牛对断奶后固体日粮的适应性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犊牛的饲养和管理
        3.1.2 样品的采集和测定
        3.1.3 试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犊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变化
        3.2.2 瘤胃发酵参数
        3.2.3 瘤网胃的发育
        3.2.4 血液中代谢物浓度的变化
        3.2.5 血浆中胰岛素和皮质醇和急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3.2.6 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变化
    3.3 分析与讨论
        3.3.1 采食量的变化
        3.3.2 瘤胃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发育
        3.3.3 瘤胃内环境参数的变化
        3.3.4 犊牛血液中应激敏感激素含量的变化
        3.3.5 犊牛血液中代谢物浓度的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总体结论、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1 本研究总体结论
    4.2 本研究创新点
    4.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小肠组织结构切片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全脂大豆粉在仔猪饲料中的应用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酶制剂在养猪业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刘瑞生. 养猪, 2019(01)
  • [2]降低猪饲料中抗生素使用的策略[J]. 于旭华. 广东饲料, 2016(11)
  • [3]大豆作为饲料的利用[J]. 葛庆斌. 养殖技术顾问, 2014(02)
  • [4]挤压膨化大豆工艺及其品质的研究[D]. 豆洪启. 河南工业大学, 2013(04)
  • [5]膨化大豆质量鉴定及其在配合饲料中的应用[J]. 夏素银,董鹰隼,耿超,李凤,刘亚阁. 饲料研究, 2013(02)
  • [6]膨化大豆代替鱼粉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 周治平. 畜禽业, 2011(01)
  • [7]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D]. 彭辉才. 广西大学, 2008(01)
  • [8]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D]. 俞晓辉.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9]大豆蛋白源对不同食性鱼类的影响[D]. 吴莉芳. 吉林农业大学, 2008(11)
  • [10]代乳粉中添加大豆蛋白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D]. 高艳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05)


大豆蛋白论文 对照组论文 豆粕论文 全脂牛奶论文 仔猪论文

上一篇: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伟大贡献
下一篇:大同市干旱对粮食产量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