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正丽,宋炜,熊逸飞[1](2021)在《大黄鱼绿色高效网箱养殖技术》文中指出大黄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目前养殖模式有传统网箱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围栏养殖和池塘养殖等,最主要养殖模式为网箱养殖。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大背景下,我们积极探索大黄鱼绿色高效网箱养殖技术,在网箱布局、养殖密度、投喂管理等方面不断调整改进,以期推动大黄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靳学波[2](2018)在《北方鱼种网箱越冬技术三要素》文中研究说明养殖户一般采取由鱼种培育成成鱼的方式进行养殖,而北方鱼种网箱越冬则是保证鱼种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否掌握这一技术也直接决定了广大养殖户收益。现结合自己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鱼种网箱越冬主要的管理方法及技术措施,越冬成活率在90%以上。具体技术要点如下。一、沉箱前的准备(一)沉箱区域的选择沉箱区域一般选择安静,远离生活区,避风向阳,管理方便的地方。沉箱区域
蔡焰值,雷晓中,汪亮,陈红连,张娟,王红叶[3](2010)在《斑点叉尾鮰重要疾病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文中研究表明在斑点叉尾鮰的受精卵孵化出鱼苗至鱼种、成鱼饲养过程中,对鮰鱼病毒病、肠道败血症、柱形病、出血性败血症、水霉病、小瓜虫病6种重要病害危害进行调查监测、发病原因与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覃栋明[4](2008)在《规模化网箱养殖奥尼罗非鱼技术》文中指出近几年,随着罗非鱼肉产品出口量的增加,广西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罗非鱼产业化,出台了罗非鱼养殖的扶持政策,各地相继建立了一些罗非鱼加工厂。在广西,奥尼罗非鱼养
周勇[5](2007)在《桃林口水库网箱养鳙越冬试验》文中研究指明鱼种网箱越冬是解决水库渔业鱼种来源问题的有效方式。鱼种投放密度是影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桃林口水库最佳的越冬投放密度为160尾/箱左右,即约3.0kg/m3。
杨弘[6](2006)在《罗非鱼繁殖及养殖技术(三)》文中研究指明
李德梅,张有全,罗利,段崇亮[7](2006)在《建鲤鱼种网箱越冬管理要点》文中指出在我国北方地区网箱养殖建鲤过程中,鱼种网箱越冬管理环节是关系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我们认为越冬管理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1越冬前的管理措施 1.1秋季强化培育鱼种能否安全过冬,与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数量有
张怀礼,韩培芬[8](2003)在《鱼种网箱越冬八措施》文中认为 鱼种网箱越冬,具有易操作、成活率高等优点,是近年来推广的新技术,措施如下: 一、并箱时间:在秋末冬初,水温10℃左右,天气晴朗,风和日暖的日子里并箱。此时并箱,鱼儿比较温驯,摄食不多,操作方便。对鱼体的损伤也小,不会影响鱼的生长。 二、地点选择:鱼种网箱宜放置在避风向阳、水质清新、溶氧高、无污染的湾汊水域。要求水面宽敞,水底较平坦,水深在3米以上,
张可,李平[9](2002)在《鱼种网箱越冬关键措施》文中认为鱼种网箱越冬,具有成本低、易管理、操作方便、好成活等优点。但必须掌握必要的操作和管理技术,才能确保鱼种安全越冬。 1.掌握进箱时间 在秋末冬初水温10℃左右时,选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的日子并箱。 2.选择适宜地点 越冬处要求是避风向阳、溶氧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湖湾库汊水域,水深3米以上,水位稳定,最好还有微流水。 3.合理选用网箱 采用封闭沉下式网箱,规格为4米×7米×2米。网目尺寸与放养鱼种规格相适应,如规格10~14厘米的鱼种网目为2.5~3厘米。箱架一般选用木竿或塑料框架,固定网箱后,再用铁链、石块或陶瓷等沉子调节网箱位置,使其浮于水下某一水层,呈半沉式。 4.鱼种越冬密度 一般每立方米网箱水体可放10~14厘米的鱼种
张可,李平[10](2002)在《鱼种网箱越冬管理措施》文中认为 鱼种网箱越冬,具有成本低、易管理、操作方便、好成活等优点。但必须掌握必要的操作和管理技术,才能确保鱼种安全越冬。 选择适宜地点 越冬处要求是避风向阳,溶氧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湖湾库汊水域,水深3米以上,水位稳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一、养殖海域选择、网箱设置与布局 |
| (一)养殖海域的选择 |
| 1.风浪条件: |
| 2.潮流和水深条件: |
| 3.周边环境与水质条件: |
| (二)网箱的设置 |
| 1.网箱框架: |
| 2.网箱网衣: |
| 3.附属设施: |
| 4.生产配套设施设备: |
| (三)网箱的布局 |
| 二、大黄鱼鱼种绿色高效网箱培育技术 |
| (一)鱼苗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
| 1.网箱选择与张挂: |
| 2.夜灯吊挂: |
| (二)鱼苗的放养 |
| 1. 鱼苗选择: |
| 2. 放养时间: |
| 3. 放养条件: |
| (三)苗种的饲养与管理 |
| 1. 苗种的饲养: |
| 2. 网箱的日常管理: |
| 3. 理化环境与苗种动态观测: |
| (四)鱼种的越冬管理 |
| 1. 越冬前的管理操作: |
| 2. 越冬中期的饲养管理: |
| 3. 越冬后期管理: |
| 三、大黄鱼绿色高效网箱养成技术 |
| (一)鱼种的选择与放养 |
| 1. 放养时间: |
| 2. 鱼种的选择: |
| (二)鱼种的运输 |
| 1. 运输工具: |
| 2. 运输水温和天气: |
| 3. 运输前准备: |
| 4. 运输密度: |
| 5. 运输管理: |
| (三)鱼种的放养 |
| 1. 放养时间: |
| 2. 放养密度: |
| 3. 鱼种的消毒: |
| 4. 注意事项: |
| (四)饲料与投喂 |
| 1. 冰鲜杂鱼饵料及加工: |
| 2. 人工配合饲料: |
| 3. 饲料投喂: |
| 4. 日常管理: |
| (五)商品鱼的收获与运输 |
| 1. 作为冰鲜鱼运销的收获: |
| 2. 作为活鱼运销的收获与运输: |
| 一、沉箱前的准备 |
| (一) 沉箱区域的选择 |
| (二) 鱼体的强化育肥 |
| (三) 放养密度 |
| (四) 放养前网箱处理 |
| (五) 早定箱 |
| 二、沉箱 |
| (一) 沉箱要求 |
| (二) 沉箱方式 |
| (三) 越冬管理 |
| 三、浮箱 |
| 四、小结 |
| 1. 掌握进箱时间 |
| 2. 选择适宜地点 |
| 3. 合理选用网箱 |
| 4. 鱼种越冬密度 |
| 5. 及时分类并箱 |
| 6. 科学设置网箱 |
| 7. 越冬精心管理 |
| 8. 春季及时起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