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伟[1](2021)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策略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迈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技术时代。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也已经成为衡量我国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与特征,探讨了数字化图书馆的优势,并就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王贵选,许明洋[2](2021)在《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发展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各高校图书馆为了更好地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加快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脚步,在新时期,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的转型也就成了各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高校在加强对学生教育的同时,将教育与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进行密切的结合,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高校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还能够推进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水平。本次研究针对新时期各种环境资源的优势,详细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发展建设的现状以及改进的措施。
伍海波,赵奇钊[3](2020)在《数字化图书馆服务过程中的读者权利义务均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文章从分析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的特点入手,通过阐述数字化图书馆服务过程中读者的权利和义务,分析了数字化图书馆服务过程中读者权利义务不均衡的因素,探讨了数字化图书馆服务过程中读者权利义务均衡的对策。数字化图书馆服务过程中,确保读者权利义务均衡有利于提升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层次与水平。
常永亮[4](2020)在《综合医院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探究》文中研究表明综合医院图书馆服务人群庞大,服务对象类别复杂。传统图书馆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图书资源日益增长的借阅需求,需要进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本文从综合医院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意义和建设方针出发,提出了几点对综合医院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发展的看法。
李仁玲,师新颖,王丛珊,陈征,王建岭[5](2020)在《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高校推进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也成为未来图书馆转型发展的主流趋势。加强高校教育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密切结合,则是基于不断推进的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程度。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不仅改变了教育的方式,而且初步突破了固有的教育模式,通过一种更加灵活、更加丰富、更加便捷的学习资源提供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外知识获取和寻求自我进步中得到支持。本文就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对策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数字化教育对高效图书馆建设带来的冲击、挑战和机遇。
姜文彦[6](2020)在《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图书馆逐渐成为传统图书馆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总结了现阶段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分析了我国数字化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并针对发展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梁旭雯[7](2019)在《数字化图书馆品牌建设探讨》文中提出图书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之一,随着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图书馆模式已然无法适应人们的借阅需求,转变图书馆的建设模式已然势在必行。近年来,数字化图书馆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模式,而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品牌已然成为图书馆建设发展中的必经之路。本文将从当前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现状出发,基于数字化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进行对比,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化图书馆品牌建设的策略。
杜胜章[8](2017)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与思考》文中提出当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资源欠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应该注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落实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保证图书馆的馆藏质量,同时还要全面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工作水平,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需求。
李晓蕊[9](2017)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探究——以洛阳市图书馆为例》文中认为本文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在对国内外数字化图书馆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资源共建共享的成功经验,结合洛阳市的实际情况,找出网络环境下洛阳市数字化图书馆在共建共享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洛阳市现有的数字化资源和洛阳市的地区优势,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洛阳市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构建模式和问题,并找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李晓蕊[10](2016)在《新形势下洛阳市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网络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数字化时代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洛阳市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也刻不容缓。从洛阳市数字化图书馆的构建入手,分析洛阳市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和意义。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一、数字化图书馆的特征 |
| (一)资源数字化 |
| (二)传递网络化 |
| (三)信息资源共享化 |
| 二、数字化图书馆的优势 |
| (一)可以实现文献资源数字化信息存储的自由化与便捷化 |
| (二)可以实现文献资源数字化信息传播的链接化与网络化 |
| (三)可以实现文献资源数字化信息的开放与共享 |
| 三、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要点 |
| (一)建设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 |
| (二)注重文献资源数字化资源的整合 |
| (三)搭建可及时扩展和维护的硬件平台 |
| (四)注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软件技术 |
| (五)注重与国内主流数字图书馆的合作 |
| (六)注重数字化图书馆的组织架构重建 |
| 四、结束语 |
| 一、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 (一)管理方式比较落后。 |
| (二)资源建设不足。 |
| (三)人力资源比较落后。 |
| 二、新时期加强高校图书馆发展建设的策略 |
| (一)加强高校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
| (二)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同时提高高校教育资源的整合水平。 |
| (三)开放共享。 |
| 1 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的特点 |
| 1.1 主动型服务 |
| 1.2 个性化服务 |
| 1.3 安全保障型服务 |
| 1.4 突破时空型服务 |
| 2 数字化图书馆服务过程中读者的权利和义务 |
| 3 数字化图书馆服务过程中造成读者权利义务不均衡的因素 |
| 4 数字化图书馆服务过程中解决读者权利义务均衡的对策 |
| 4.1 创新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理念 |
| 4.2 创新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空间 |
| 4.3 创新数字化图书馆服务模式 |
| 4.4 政府、图书馆与读者三位一体,共同维护读者权利义务均衡 |
| 5 结语 |
| 一、综合医院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意义 |
| (一)建设综合医院数字化图书馆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 |
| (二)建设综合医院数字化图书馆可以简化图书借还过程。 |
| 二、综合医院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方针 |
|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 |
| (二)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 |
| (三)图书资源多样性建设。 |
| 三、总结 |
| 一、当前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现状 |
| (一)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
| (二)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
| (三)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
| 二、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对策 |
| (一)推动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
| (二)加强信息安全,提升教育资源整合的技术水平 |
| (三)加强图书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
| 三、结语 |
| 1 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 |
| 1.1 对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观念认识程度较低 |
| 1.2 技术性问题 |
| 1.2.1 文献资源的收集 |
| 1.2.2 文献资源的处理问题 |
| 1.2.3 汉语文献的处理问题 |
| 1.2.4 文献资源的传输和储存问题 |
| 1.3 人才资源的问题 |
| 2 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趋势和发展建议 |
| 2.1 我国数字化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 2.1.1 积极学习先进技术 |
| 2.1.2 借鉴海量数据储存问题 |
| 2.1.3 强调数据信息的标准化 |
| 2.1.4 更加立体化的多角度交流 |
| 2.1.5 构建实践、理论结合体系 |
| 2.2 我国数字化图书馆未来发展建议 |
| 2.2.1 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
| 2.2.2 统一格式、优化网络 |
| 2.2.3 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素养 |
| 3 结语 |
| 一、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发展的现状 |
| 二、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的对比 |
| (一)传统图书馆 |
| (二)数字化图书馆 |
| 三、数字化图书馆品牌建设的策略 |
| (一)数字化图书馆品牌建设要重视对条件的优化 |
| (二)数字化图书馆品牌建设需要有信息资源的支撑 |
| (三)数字化图书馆品牌建设需要重视对人员素质的优化 |
| (四)数字化图书馆品牌建设需要重视宣传工作的开展 |
| 四、结语 |
| 1 现阶段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有待改进的问题探析 |
| 1.1 数字化图书馆资源还有所欠缺 |
| 1.2 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
| 2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有效性措施分析 |
| 2.1 全面落实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
| 2.2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服务水平 |
| 3 结语 |
| 0 引言 |
| 1 国内外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 |
| 1.1 国外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 |
| 1.2 国内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 |
| 2 洛阳市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 3 洛阳市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解决的策略 |
| 1 洛阳市数字化图书馆资源的组成 |
| 1.1 各机构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网站 |
| 1.2 洛阳市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共建共享机构 |
| 2 洛阳市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 |
| 2.1 提升洛阳市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水平 |
| 2.2 满足洛阳市用户的文化需求 |
| 2.3 推动洛阳市地方文化建设 |
| 3 洛阳市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 |
| 4 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