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春[1](2012)在《中国创业板IPO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市场正式成立。目前,中国创业板的发展时间尚短,很多制度尚需完善,上市股票的年份和数量相对于主板和中小板市场还比较少,且学术界针对中国创业板的理论大都停留在定性的范畴,虽有实证方面的理论,但大都针对中国创业板IPO效应和抑价方面的研究,而对中国创业板IPO绩效方面的实证研究比较少。鉴于此,本文在着重分析中国创业板IPO市场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创业板IPO绩效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中国创业板IPO绩效的因素,建立关于中国创业板IPO绩效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笔者的实证研究,是针对目前中国创业板成立尚短、还不太完善的现实,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希望能为一些投资者、上市公司等提供一些参考。本文首先论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并对国内外有关IPO绩效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介绍了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其次是分析了中国创业板IPO市场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特征;再次是对中国创业板IPO上市企业相关指标的研究设计和资料收集,研究内容以2007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期间的、并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81家公司为样本,同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结合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实际情况,运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检验了中国创业板IPO绩效的情况,最后还选取了9个对中国创业板IPO绩效有影响的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中国创业板IPO绩效与其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创业板IPO绩效在IPO后有下滑的现象;净资产增长率、存货周转率、中国创业板IPO所属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均与代表中国创业板IPO绩效的净资产收益率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资产负债率与中国创业板IPO绩效为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最后论文提出研究结论和建议。
文兴[2](2011)在《两概念三板块不容错过》文中研究表明6月底,股市再次反弹,上证指数收于2758.23点,最近几天的连续反弹却让大盘柳暗花明。虽说反转还言之过早,但反弹行情已然来临。反弹行情下,哪些板块或个股将领涨市场?绩优股将成反弹先锋按照惯例,上市公司会在7月份陆续披露上半年业绩报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喜报频传。业内人士认
李冰[3](2011)在《一季报预告出炉二成公司预忧 预喜公司业绩增长持续性有待考量》文中研究指明在各公司年报披露如火如荼之际,2011年一季报的的大幕又要拉开。4月2日,S*ST光明首家披露一季报净利润3.97亿元,首发扭亏,这或许是个不错的开始。 八成公司业绩预喜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两市共计有9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一季报业绩预告,其中71家预
徐锐[4](2009)在《中小板公司“报喜”比例骤降26个百分点》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年度业绩的“晴雨表”,中小板公司2008年业绩预告的披露工作已于上月底“收官”。随着全球金融危机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行业景气度下滑、市场需求萎缩、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令中小板公司2008年度业绩预期大幅下滑, 52.01%的报喜比例较2007年同期下降逾26个百分点。
徐锐[5](2009)在《业绩预期转向 上市公司后到“预告”报忧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继去年10月之后,上市公司2008年度业绩预告的披露工作日前再现高峰。值得注意的是,与前一阶段(即去年10月)“喜多忧少”的态势不同,岁末年初发布预告的上市公司相关业绩预期不容乐观,整体“报忧”比例高达64%。 本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1日,沪深两市共有776
本报记者 徐锐[6](2008)在《449家公司预告中期业绩“报喜”逾七成》文中指出就在一季报披露大幕落下的同时,上市公司半年度业绩预告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随着449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告,近三成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已初现端倪,其中,海运仓储和机械设备行业更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沪深两市共有449家上市公
徐锐[7](2007)在《473家公司预告全年业绩报喜成“主旋律”》文中研究说明在三季报披露大幕行将落下的同时,上市公司2007年度业绩预告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统计发现,在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和股权投资收益提升等因素影响下,报喜已成为今年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主旋律”。473家进行年度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有358家公司业绩报喜,报喜比例高达75.
周婷[8](2006)在《半年报“增收不增利”》文中提出截至8月3日,沪深两市共有236家公司公布半年报。数据显示,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4%,而净利润却减少6%。分析师指出,受宏观调控影响,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收入增加 盈利下降 根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236家公司共实现主营收入2708?
刘骏,袁立波[9](2004)在《业绩预告晴转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报讯:今日深沪两市业绩预告一改前期喜多忧少之状况。漳泽电力等9家公司仅有1家业绩预喜,1家预盈,其余7家预警或预亏。 漳泽电力(000767)预计1至3季度的净利润将比上年同期增长50%以上。 创智科技(000787)预计1至9月将实现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摘要 |
| ABSTRACT |
| 目录 |
| 第一章 绪论 |
| 1.1 研究背景 |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 1.2.1 研究目的 |
| 1.2.2 研究意义 |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 1.3.1 国外对 IPO 绩效的实证研究 |
| 1.3.2 国内对 IPO 绩效的实证研究 |
| 1.3.3 文献综述小结 |
| 1.4 IPO 的理论基础 |
| 1.4.1 “机会窗口”的理论 |
| 1.4.2 “过度粉饰”的理论 |
| 1.4.3 “代理成本”的理论 |
| 1.5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 1.5.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 1.5.2 本文创新点 |
| 第二章 中国创业板 IPO 市场分析 |
| 2.1 创业板概述 |
| 2.1.1 创业板市场内涵 |
| 2.1.2 中国创业板发展历程分析 |
| 2.1.3 中国创业板 IPO 的动因 |
| 2.1.4 与国外创业板 IPO 比较分析 |
| 2.2 中国创业板 IPO 市场特征分析 |
| 2.2.1 市场规模迅速扩张 |
| 2.2.2 上市企业集中经济发达地区 |
| 2.2.3 高科技企业有集聚现象 |
| 2.2.4 上市企业大多具有风投背景 |
| 2.2.5 经营业绩及成长性分析 |
| 2.3 本章小结 |
| 第三章 研究设计和资料收集 |
| 3.1 研究设计 |
| 3.1.1 研究方法 |
| 3.1.2 研究假设 |
| 3.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 3.3 变量的选择及其定义 |
| 3.3.1 因变量的选取 |
| 3.3.2 自变量的选取 |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 4.1 对中国创业板 IPO 绩效的实证检验 |
| 4.1.1 样本描述 |
| 4.1.2 实证检验分析 |
| 4.2 对中国创业板 IPO 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 4.2.1 描述性统计 |
| 4.2.2 相关性分析 |
| 4.2.3 模型实证检验 |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 5.1 研究结论分析 |
| 5.1.1 对中国创业板 IPO 绩效的研究结论 |
| 5.1.2 对中国创业板 IPO 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 |
| 5.2 政策建议 |
| 结束语 |
| 参考文献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 致谢 |
| 绩优股将成反弹先锋 |
| 创业板结构机会凸显 |
| 股价多被腰斩 |
| 市值遭遇严重缩水 |
| 超跌带来机会 |
| 三大板块有望率先反弹 |
| 银行板块或成反弹主力 |
| 化工板块有超预期惊喜 |
| 食品饮料板块受热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