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强[1](2017)在《用低质炉料在冲天炉熔炼铸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质炉料是指氧化严重、不易清除的杂质较多、轻薄细碎的小块度钢铁类炉料。也包括碳含量过高、过低,与要求的铁液成分相差较大的炉料。这些炉料在社会上有大量存在,如机械加工的切削;钢铁冶炼、熔制洒落、飞溅的渣铁;锈蚀严重报废的钢铁制品;轻薄的板料边角;甚至轧钢、锻压脱落的氧化皮、团球矿、海绵铁等。这些物料大部分成分中
张伯明[2](2017)在《铸铁熔炼设备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熔炼的铁液质量及其熔炉提出了要求。从提高铸铁质量、生产批量、降低能源消耗、降低排放、一次性投资和日常运行成本等方面,对铸铁熔炼用的主要设备冲天炉、电炉两大类设备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无论是冲天炉,还是电炉,以及采用的双联工艺,只要采用合适的熔炼工艺并有除烟、除尘措施,都能得到适合浇注铸件的良好铁液。由于我国应用电炉的年限不长,应加强电炉熔炼工艺的研究和掌握,尤其是国内应加强对熔炼炉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推广有效的治理技术和装备。
中国铸造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3](2017)在《铸铁熔炼设备的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熔炼的铁液质量及其熔炉提出了要求。从提高铸铁质量、生产批量、降低能源消耗、降低排放、一次性投资和日常运行成本等方面,对铸铁熔炼用的主要设备冲天炉、电炉两大类设备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无论是冲天炉,还是电炉,以及采用的双联工艺,只要采用合适的熔炼工艺并有除烟、除尘措施,都能得到适合浇注铸件的良好铁液。由于我国应用电炉的年限不长,应加强电炉熔炼工艺的研究和掌握,尤其是国内应加强对熔炼炉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推广有效的治理技术和装备。
杨绍同,杨涛,夏文国,李国钧[4](2014)在《冲天炉-电炉双联熔炼和中频感应电炉熔炼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针对铸铁生产,主要从铁液质量、工艺性能、能源利用、环保、设备投资等几个方面,详细对比分析了冲天炉-电炉双联熔炼和中频感应电炉熔炼两种方法的特点,为铸造厂设计和技改提供依据。在铸造生产过程中,铁水的内在质量对铸件性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故铁水的熔炼是铸造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冲天炉熔炼是传统主流的铁水熔炼方法,具有效率
陈军,王运明,邢继伦[5](2013)在《HT300高强度K15缸体材料的试制》文中研究说明详细分析了影响HT300高强度K15缸体铁液质量的各种因素。对几种试验情况及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通过减少生铁、增加废钢加入量可提高铸件性能;在较高碳、硅含量条件下生产高强度灰铸铁,须设法增加熔炼过程中的石墨晶核,加强孕育以达到均匀石墨、细化石墨、改善石墨形状从而提高铸件性能的目的;适当的合金化可进一步提高基体强度;延迟开箱时间使铸件在砂箱中缓慢冷却可以消除铸造应力,为生产优质铸件提供保证。
杨永录,宋岩,李朝峰[6](2012)在《熔炼技术对灰铸铁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介绍了冲天炉与感应电炉双联熔炼和中频感应电炉熔炼生产灰铸铁件的熔炼技术,并结合生产经验和认识,论述了熔炼技术对灰铸铁件组织性能的重要影响。生产实践证明,稳定的原材料质量,合理的炉料配比,稳定的化学成分,以及高温熔炼和良好孕育是生产高质量灰铸铁件的前提和基础。
龚出群,陆文华[7](2011)在《正确认识和应用现代化冲天炉》文中研究指明以翔实的事例和数据阐述了我国铸铁熔炼技术进展情况及其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和几个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指出加速现代冲天炉熔炼技术的发展、正确运用双联熔炼、提高铸铁材料水平及全面兼顾节能、节材、减排和环保,应成为我国铸造业在新的铁时代由大变强的主流方向。
宋强,王录才,张明[8](2011)在《冲天炉与感应电炉熔炼的对比分析》文中提出冲天炉和中频感应电炉作为铸铁熔炼设备,由于其性能特点不同,适应的生产条件也不同。根据生产条件合理选择熔炼设备,是提高铸铁熔炼技术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本文从熔炼特点、设备投资等方面论述了冲天炉和中频电炉对生产条件的适应性,提出了熔炼设备选择的建议。
郭亚辉,程俊伟,李红玲,包晟[9](2011)在《冲天炉-感应电炉双联熔炼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文中提出冲天炉-感应电炉双联熔炼是铸铁件大批量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的技术。主要阐述了双联熔炼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熔炼温度、过热温度、保温温度与时间对铁液的影响,以及改进铁液质量的措施。
龚出群,陆文华[10](2011)在《正确认识和应用现代化冲天炉》文中研究说明以翔实的事例和数据阐述我国铸铁熔炼技术进展及其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和几个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指出加速现代冲天炉熔炼技术的发展、正确运用双联熔炼、提高铸铁材质水平及全面兼顾节能、节材、减排和环保,应成为我国铸造业在新的铁时代由大变强的主流方向。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低质炉料对熔炼的要求 | 
| 2、炉料的预处理 | 
| 3、冲天炉的结构特点 | 
| (1) 炉身 | 
| 1有效高度偏低 | 
| 2曲线炉膛 | 
| 3深炉釭 | 
| (2) 风口 | 
| 1排数少 | 
| 2大排距 | 
| 3大倾角 | 
| 4数量少 | 
| 5旋转进风 | 
| (3) 出铁口 | 
| (4) 配套设施 | 
| 1配、加料装置 | 
| 2热风装置 | 
| 3水冷装置 | 
| 4烟尘净化装置 | 
| 4、熔炼工艺 | 
| (1) 筑衬 | 
| (2) 批料量 | 
| (3) 送风 | 
| (4) 富氧 | 
| (5) 焦炭选择 | 
| (6) 熔剂 | 
| (7) 出铁出渣 | 
| (8) 炉况观察及故障处理 | 
| 5、炉前处理和双联熔炼 | 
| 1 对“铸铁熔炼”的要求 | 
| 1.1 对熔炼铁液的要求 | 
| 1.2 对熔炼铁液的熔炉提出的要求 | 
| 2 目前国内外铸铁熔炼设备的 (应用) 状况 | 
| 2.1 国内外铸铁熔炼设备的变迁 | 
| 2.2 冲天炉仍是世界上大批量铸铁生产企业的熔炼设备 | 
| 2.2.1 冲天炉总体应用情况 | 
| 2.2.2 各类冲天炉的应用情况 | 
| 2.2.2. 1 冷风冲天炉 | 
| 2.2.2. 2 外热风水冷长炉龄冲天炉 | 
| 2.3 感应电炉熔炼 | 
| 2.3.1 电炉熔炼的特点 | 
| 2.3.2 中小企业应用电炉是正确的 | 
| 2.3.3“双联”熔炼的应用 | 
| 2.4 近年来研发了具有环保特色的各种燃气铸铁熔炼炉 | 
| 2.4.1“燃气回转炉” | 
| 2.4.2“天然气竖炉” | 
| 2.4.3“无焦燃气冲天炉” | 
| 3 各种铸铁熔炼设备和熔炼方式的比较 | 
| 3.1 问题的提出 | 
| 3.1.1 环保方面的要求 | 
| 3.1.2 提高铸铁质量的要求 | 
| 3.1.3 降低能源消耗的要求 | 
| 3.2 各种“铸铁熔炼”设备的对比分析 | 
| 3.2.1 选择铸铁熔炼设备时应考虑的几个主要因素 | 
| 3.2.2 熔炼铁液的质量———对铸铁产品质量的影响 | 
| 3.2.3 冲天炉熔炼能否控制好铁液的质量 | 
| 3.2.4 应根据生产批量来选择铸铁的熔炼设备 | 
| 3.2.5 对环保问题的讨论 | 
| 3.2.6 铸铁熔炼炉能耗的讨论 | 
| 3.2.6. 1 熔炼能耗的理论计算 | 
| 3.2.6. 2 各种铸铁熔炼炉能耗对比 | 
| 3.2.6. 3 2016年中国铸造协会专家委员会对国内中频电炉化铁的实际耗能调研情况。 | 
| 3.2.6. 4 冲天炉的进一步节能措施 | 
| 3.2.7 各种熔炼炉分析比较 | 
| 3.2.7. 1 一次性投资 | 
| 3.2.7. 2 日常运行成本 | 
| 3.2.8 综合分析比较 | 
| 4 几个基本观点和看法 | 
| 1 对“铸铁熔炼”的要求 | 
| 1.1 对熔炼铁液的要求 | 
| 1.2 对熔炼铁液的熔炉提出的要求 | 
| 2 目前国内外铸铁熔炼设备的(应用)状况 | 
| 2.1 国内外铸铁熔炼设备的变迁 | 
| 2.2 冲天炉仍是世界上大批量铸铁生产企业的熔炼设备 | 
| 2.3 感应电炉熔炼 | 
| 2.4 近年来研发了具有环保特色的各种燃气铸铁熔炼炉 | 
| 3 各种铸铁熔炼设备和熔炼方式的比较 | 
| 3.1 问题的提出 | 
| 3.1.1 环保方面的要求 | 
| 3.1.2 提高铸铁质量的要求 | 
| 3.1.3 降低能源消耗的要求 | 
| 3.2 各种“铸铁熔炼”设备的对比分析 | 
| 3.2.1 选择铸铁熔炼设备时应考虑的几个主要因素 | 
| 3.2.2 熔炼铁液的质量――对铸铁产品质量的影响; | 
| 3.2.3 冲天炉熔炼能否控制好铁液的质量 | 
| 3.2.4 应根据生产批量来选择铸铁的熔炼设备 | 
| 3.2.5 对环保问题的讨论 | 
| 3.2.5 铸铁熔炼炉能耗的讨论 | 
| 3.2.6 各种熔炼炉(冲天炉与中频电炉)在一次性投资和日常运行成本方面的分析比较。 | 
| 3.2.7 综合分析比较 | 
| 4 几个基本观点和看法 | 
| 1 试验条件 | 
| 2 试验情况 | 
| 3 试验结果分析 | 
| 3.1 熔炼工艺对铁液质量的影响 | 
| 3.2 提高废钢加入量是获得高强度灰铸铁的有效方法 | 
| 3.3 碳、硅成分的选择 | 
| 3.4 加强孕育 | 
| 3.5 合金化 | 
| 3.5.1 锰 | 
| 3.5.2 铬 | 
| 3.5.3 铜 | 
| 3.5.4 钼 | 
| 4 消除铸件应力 | 
| 5 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 6 结论 | 
| 1 近三十年来我国在铸铁材料及熔炼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成绩 | 
| 2 由铸件产量剧增所引发的思考 | 
| 3 我国铸铁熔炼的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 
| 4 现代热风冲天炉的技术特点及优势[23~43] | 
| 5 几个需要重新认识和值得深究的问题 | 
| 5.1 关于铁液温度 | 
| 5.1.1 浇注温度 | 
| 5.1.2 双联后的出铁温度 (含电炉直熔冷料时的出铁温度) | 
| 5.1.3 各种处理工艺对铁液最佳温度要求 | 
| 5.1.4 铁液的过热温度 | 
| 5.2 冲天炉与电炉铁液的过热问题[46~49] | 
| 5.3 关于铸铁件的化学成分 | 
| 5.4 其他问题 | 
| 6 结束语 | 
| 1 熔炼特点 | 
| 1.1 冶金性能及铁液质量 | 
| 1.2 工艺性能 | 
| 1.3 对环境的影响 | 
| 1.4 设备结构及配套对熔炼的影响 | 
| 2 设备投资 | 
| 3 熔炼设备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