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祥[1](2018)在《焊接作业人员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设备、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焊接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和有害因素不断增加,焊接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生产中的各种风险,从被动防范事故向主动控制危险源头,向安全化方面转变。以人为本,珍爱生命,保护焊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成为职业健康工作的重要任务。
佚名[2](2017)在《氩弧焊对身体的危害及防护》文中研究说明一、氩弧焊的有害因素氩弧焊影响人体的有害因素有三方面:(1)放射性。钍钨极中的钍是放射性元素,但钨极氩弧焊时钍钨极的放射剂量很小,在允许范围之内,危害不大。如果放射性气体或微粒进入人体作为内放射源,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2)高频电磁场。采用高频引弧时,产生的高频电磁场强度在60110V/m之间,超过参考卫生标准(20V/m)数倍。由于时间很短,对人体影响不大。如果频繁起弧,或者把高频振荡器做为
洪桂香[3](2016)在《浅叙施工现场焊接作业的安全生产与个人防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焊接工是一个在机械制造、机械加工和建筑行业中的特殊金属焊接工种,而且又是一个很重要的岗位。焊接工在工作时接触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若防护措施不到位,长期从事焊接作业,极易引发职业病。加之焊工流动性较大,一旦得病后往往牵涉多个企业,导致维权难,提高焊工的职业健康准入门槛显得尤为重要值得重视。1焊接作业的安全生产与个人防护值得关注焊接是制造业的重要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机
孙永令[4](2012)在《电焊作业的危害及预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者经过现场调查和大量翻阅有关书籍发现,电焊作业的危害较为广泛,不容忽视。本文主要阐述一下电焊作业的危害性及如何有效的预防。
王磊[5](2011)在《某大型港口机械制造企业作业环境电焊烟尘暴露水平调查》文中认为[目的]了解上海某大型港口机械制造企业职业卫生状况,作业场所电焊烟尘暴露水平及其特点;针对港口机械制造企业作业特点对电焊烟尘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从而降低电焊工尘肺发病率,保护员工身体健康;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卫生行政部门、企业领导制订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对该企业进行职业卫生情况调查,了解该企业的基本概况、生产工艺特点、职业卫生防护以及管理情况;在满负荷生产状况下,按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对该企业作业环境电焊烟尘以及锰烟浓度进行检测,并对不同作业条件下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根据厂方提供的职业健康体检资料了解该历年电焊工尘肺发病情况,通过尿锰生化指标了解电焊烟尘内暴露水平;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该企业以生产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等大型港口机械设备为主,焊接是其主要生产作业方式。焊接以手工电弧焊为主,作业点多而密集、移动性大,存在有限空间作业是该企业电焊作业的主要特点;2.企业设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并建立了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针对电焊烟尘采取了一定的局部通风和全室通风措施,但防护措施数量不够;配备了个体防护用品,但使用不规范;3.该企业焊接岗位作业环境电焊烟尘及锰烟浓度超标率达到20%以上,有限空间作业环境电焊烟尘和锰烟浓度最高,室内作业其次,室外作业电焊烟尘和锰烟浓度最低;4.对焊接岗位电焊烟尘和锰烟浓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相关性系数为0.9555,p<0.05,锰烟浓度与电焊烟尘浓度呈正相关;5.电焊烟尘超标岗位采取局部吸风除尘措施后,仍存在部分岗位超标,但电焊烟尘浓度与整改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6.该企业发现电焊工尘肺确诊病例12例,疑似尘肺病患者6例,发病员工均来自于室内作业电焊工和有限空间电焊工。室内作业人员尿锰值最高,有限空间其次,与室外作业环境人员尿锰值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室内作业和有限空间作业电焊工尿锰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大型港口机械制造企业部分作业环境电焊烟尘危害严重,防治任务艰巨。作业环境电焊烟尘浓度超标、防尘措施不到位、个体防护用品使用不规范以及电焊工尘肺发病接尘工龄长是可能导致近两年出现电焊工尘肺病例的主要原因;2.大型港口机械制造企业存在不同电焊作业条件,有限空间和室内作业环境电焊烟尘浓度较高,出现的电焊工尘肺病例均来自于室内作业和有限空间作业电焊岗位。室内电焊作业和有限空间电焊作业是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电焊烟尘危害最为严重的环节,也是该企业控制电焊工尘肺病发病的关键控制点,企业应对上述环节加强电焊烟尘的治理和防护。3.合理设置的局部吸风除尘措施结合作业环境的全面通风是较为有效的控制电焊烟尘的方式,但由于该大型港口机械企业的行业特性和焊接作业特点,难以确保电焊烟尘的浓度都控制在卫生标准以内。在无法全面控制电焊烟尘的情况下,必须进一步加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提高认识,严格采取个人防护措施,落实职业健康体检制度,同时加强企业自身监督管理,以防止电焊烟尘对健康造成影响。4.电焊烟尘与锰烟浓度成正相关,在高浓度电焊烟尘作业环境下,锰的接触水平也相应提高,在防治电焊工尘肺的同时还应避免锰中毒的发生。
龙红,杨志军,宫毅辉,梁树[6](2000)在《容器内施焊的烟危害及防护》文中研究说明
本钢劳动卫生研究所[7](1977)在《1184名电焊工体检结果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锰在钢铁工业中被广泛的应用,锰是冶炼锰钢、各种合金钢不可缺少的原料;借助电弧高温熔化焊条和母材焊接金属,以及用乙炔切割锰钢材料均有金属锰的成分,因此,钢铁工业接触锰作业工人占有很大的数量。为保证接触锰作业工人健康,并为防治措施提供一些卫生依据,我们仅对本钢1184名电焊工人进行了体检,受检率90%,同时,对作业环境做了一般调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0 引言 |
| 1 焊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类 |
| 1.1 火灾和爆炸 |
| 1.2 触电 |
| 1.3 灼烫 |
| 1.4 急性中毒 |
| 2 焊接生产作业常用的焊接方法危险性分析 |
| 2.1 手工电弧焊 |
| 2.2 氩弧焊 |
| 2.3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
| 2.4 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 |
| 2.5 碳弧气刨 |
| 2.6 埋弧自动焊 |
| 2.7 气焊和气割 |
| 3 有害因素的防护 |
| 3.1 安全技术措施 |
| 3.2 通风技术措施 |
| 3.3 工艺技术措施 |
| 3.4 管理措施 |
| 3.5 个人安全防护措施 |
| 4 结束语 |
| 一、氩弧焊的有害因素 |
| 二、氩弧焊对身体的危害 |
| 1. 焊工尘肺及肺功能的影响 |
| 2. 锰中毒 |
| 3. 电焊烟热 |
| 4.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 5. 对眼及皮肤的影响 |
| 6.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
| 7. 对体内酶和抗体水平的影响 |
| 三、安全防护措施 |
| 1. 通风措施。 |
| 2. 防护射线措施。 |
| 3. 防护高频的措施。 |
| 4. 其他个人防护措施。 |
| 摘要 |
| Abstract |
| 前言 |
| 第一部分 企业生产状况与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 |
| 第二部分 作业环境电焊烟尘暴露水平调查 |
| 第三部分 电焊烟尘职业健康影响调查 |
| 结论 |
| 建议 |
| 参考文献 |
| 综述 |
| 参考文献 |
| 附件 某大型港口机械制造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表 |
|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