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怡[1](2012)在《Windows驱动程序信息库分析与开发研究》文中指出电脑实验室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的重要场所,学生只能通过上机练习才能真正地、透彻地掌握所学知识。尤其我校(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现状,首先,机房涉及面广,事务杂,工作量大。我所工作的环境主要是高等职业技术类学校,着重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也就显示出计算机技术特殊地位和重要性。电脑机房的开放对象主要是学生,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在上课过程中,喜欢随意更改计算机配置,删除系统文件,修改注册表;学生随意使用移动硬盘、U盘等;甚至有学生浏览恶意网站,这些都使计算机安全受到威胁甚至瘫痪,往往给电脑实验室正常上课带来不小的麻烦。为了更好的在工作上有所提高,方便日常的实验室管理,我就对于操作系统的结构和硬件之间的关系所以进一步的了解和探讨,来提早自己业务水平。本文主要讨论了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驱动程序的组成,WINDOWS中安装、查询驱动的原理,分析了WINDOWS的驱动架构。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驱动架构中的INF、VDD、VXD三种文件的内部结构,并在论文最后实现了基于WINDOWS的USB驱动信息库,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如果有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未得到老师的允许直接插入U盘的话,系统会安装U盘驱动文件(已被修改),先提示输入有效的密码,假如输入的密码不符合正确密码,则无法继续安装驱动,并禁止使用U盘。如果输入的密码符合要求则继续安装剩余的驱动文件,并且可以顺利的使用U盘。利用此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额外的在系统中安装某些文件,避免批量安装机房软件的烦恼,另外如果安装的杀毒软件此方法也不会误认为病毒文件,给教学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徐薇菁[2](2006)在《基于uC/OS-Ⅱ的自动开袋机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嵌入式系统是继IT网络技术之后,又一个新兴的技术发展方向。由于嵌入式系统具有体积小、性能强、功耗低、可靠性高、以及面向行业应用的突出特征,目前己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国防、消费电子、网络通信、工业控制和装备制造业等各个领域。 将嵌入式技术与工业控制器相结合的研究是当前工控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并且也取得了一些理论与应用成果。本文以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数字化服装设计与信息技术”项目为工程背景,从基于RTOS的嵌入式工控机的研究出发,讨论了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一个基于ARM和uC/OS-Ⅱ的自动开袋机控制器。这对于提升我国纺织服装加工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一件十分迫切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本文的主要工作: (1)在对多种嵌入式操作系统(RTOS)研究、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对u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提供的功能和在其基础上扩展的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uC/OS-Ⅱ的自动开袋机控制器的实现方案。 (2)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整个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与建模。UML是一种有效的适合于嵌入式系统的可视化分析方法,不仅可以使系统分析设计实现标准化,而且可实现系统需求、分析、设计、编程和测试分别由项目组的各个成员在统一方式下完成,缩短系统的开发周期,也使得系统分析模型在相似系统中的重用成为可能。 (3)控制器的实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在充分考虑了自动开袋机的功能和具体要求后,提出了该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并阐述了它的组成情况。通过具体模块芯片的选择、使用,详细说
刘旭涛,张秀彬,王世新,汤亮,邓炎成[3](2001)在《WINDOWS中DDEML创建程序组与程序项的方法》文中研究说明在安装硬件设备和相应应用程序时 ,在 WIN-DOWS中创建程序组和程序项有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介绍运用 DDEML 在 WINDOWS中创建程序组和程序项的具体实用技术。可供读者参考
王祖臻[4](1999)在《Authorware设计MCAI软件的高级应用技术》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Authorware中设计全中文菜单交互、鼠标控制自由画图、实现MCAI软件中嵌入Web测览器、设计MIDI背景音乐、实现支持动画光标、设计软件光盘运行方式的安装程序等在开发MCAI软件方面的高级应用技术,通过具体范例的设计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吴秋梅[5](1998)在《Windows中更改程序项图标的方法与技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在Windows3.×或Windows95中,各窗口、程序、文件在最小化时均以图标的形式呈现在桌面上。当用户安装一个新软件时,一般情况是在程序管理器窗口中创建一个新的程序组,凡在该软件的程序组窗口中没有自己的图标的程序或文件(统称为程序项),程序管理器将为其设立一个默认的程序项图标。图1所示的图形软件Visio4.0的程序组窗
曲大成,徐国平[6](1997)在《Internet实用讲座(一)——拨号访问Internet的连接设置》文中提出 Internet是一个建立在网络互联之上的全球性网络。它借助于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现全球信息的共享;与传统的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等媒体相比,Internet有着诸多的优势,是一种高级、快捷、方便的通信手段。目前已有为数众多的人群成为Internet网民,使用着Internet所能提供的各种服务。例如使用E-mail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使用Telnet登录到远程主机系统上,运用FTP进行文件的传输,加入到Usenet中讨论各种问题,通过Gopher或WWW检索基于菜单或页面的信息等。
周汝忠[7](1997)在《在Windows 3.x中如何建立多个程序管理器》文中认为
盛钧白[8](1997)在《如何用Forpro建立程序组》文中认为
陆建[9](1996)在《《办公自动化》考核操作部分应试要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陆黎明[10](1996)在《Windows 3.1的若干使用技巧》文中提出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摘要 |
| ABSTRACT |
| 引言 |
| 1 简述WINDOWS系统及驱动信息库 |
| 1.1 WINDOWS系统行业背景 |
| 1.2 WINDOWS系统构造的平台 |
| 1.2.1 环境子系统和子系统动态链接库 |
| 1.2.2 系统支持进程 |
| 1.2.3 内核 |
| 1.2.4 硬件抽象层 |
| 1.2.5 执行体 |
| 1.2.6 设备驱动程序 |
| 1.3 驱动信息库在WINDOWS系统中的重要性 |
| 1.3.1 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
| 2 驱动信息库分析 |
| 2.1 信息库ER实体联系图 |
| 2.2 信息库结构分析 |
| 2.3 信息库关键文件部分描述 |
| 2.3.1 Device Information File |
| 2.3.2 一个具体的安装实例 |
| 2.3.3 VDD文件 |
| 2.3.4 VXD文件 |
| 2.3.5 虚拟设备 |
| 3 认识驱动程序 |
| 3.1 为什么要安装驱动程序 |
| 3.1.1 即插即用(PnP)管理器 |
| 3.1.2 I/O请求包(IRP)驱动程序 |
| 3.2 如何获得驱动程序 |
| 3.2.1 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通用驱动程序 |
| 3.2.2 使用附带的驱动程序盘中提供的驱动程序 |
| 3.2.3 通过Internet下载 |
| 3.3 驱动程序安装的原则与顺序 |
| 3.4 驱动查询方式 |
| 3.5 INF结构 |
| 4 注册表的结构 |
| 4.1 注册表中的键值项数据 |
| 4.2 注册表的备份与恢复 |
| 4.3 注册表的特点 |
| 5 USB设备驱动实例及各功能的实现 |
| 5.1 利用INF文件打开“锁”定的注册表 |
| 5.2 巧妙利用INF文件自动备份重要的文件 |
| 5.3 硬盘(U盘)也需个性化 |
| 5.3.1 DIY一个可爱的图标 |
| 5.3.2 让硬盘能歌善舞 |
| 5.3.3 无人值守安装系统 |
| 5.3.4 将屏保请进右键菜单 |
| 5.3.5 INF文件格式详解 |
| 5.4 USB硬件的性能与特点 |
| 5.5 USB驱动主要内容分析 |
| 5.6 WINDOWS中USB移动存储设备禁用 |
| 结论 |
| 参考文献 |
| 附录A 论文设计代码实例 |
| 致谢 |
| 第1章 序言 |
| 1.1 课题背景 |
| 1.2 研究现状 |
| 1.2.1 嵌入式控制器的实现 |
| 1.2.2 嵌入式操作系统在控制器中的应用 |
| 1.2.3 嵌入式控制器的其他技术 |
| 1.3 研究内容 |
| 1.4 论文结构 |
| 第2章 嵌入式工业控制器的相关技术 |
| 2.1 数字控制技术 |
| 2.2 工业嵌入式控制器 |
| 2.3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 2.3.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 |
| 2.3.2 u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 |
| 2.3.2.1 uC/OS-Ⅱ及其特点 |
| 2.3.2.2 uC/OS-Ⅱ的组成 |
| 2.4 本章小结 |
| 第3章 自动开袋机控制器的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 3.1 控制器的需求分析 |
| 3.1.1 开袋机控制器的要求 |
| 3.1.2 开袋机控制器的功能 |
| 3.2 控制器建模 |
| 3.2.1 系统需求分析 |
| 3.2.1.1 功能性需求 |
| 3.2.1.2 非功能性需求 |
| 3.2.2 控制器的分析 |
| 3.2.2.1 系统结构分析 |
| 3.2.2.2 系统行为分析 |
| 3.3 控制器体系结构 |
| 3.3.1 系统硬件设计结构 |
| 3.3.2 系统软件设计结构 |
| 3.3.3 控制器结构图 |
| 3.4 本章小结 |
| 第4章 自动开袋机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
| 4.1 控制器的微处理器 |
| 4.1.1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择 |
| 4.1.2 S3C44B0X微处理器模块 |
| 4.1.3 控制器硬件模块分析 |
| 4.2 控制器存储器的设计 |
| 4.2.1 BIOS模块 |
| 4.2.2 内存模块 |
| 4.2.3 硬盘模块 |
| 4.3 控制器输入/输出单元的设计 |
| 4.3.1 串行接口模块 |
| 4.3.1.1 S3C44BOX的UART支持 |
| 4.3.1.2 串口的物理层标准 |
| 4.3.1.3 异步串行概念 |
| 4.3.2 以太网(Ethernet)接口模块 |
| 4.3.2.1 以太网协议 |
| 4.3.2.2 RTL8019与CPU的连接 |
| 4.3.2.3 RTL8019与网口的连接 |
| 4.3.3 触摸屏控制模块 |
| 4.3.4 键盘、LED的接口模块 |
| 4.4 控制器扩展组件的设计 |
| 4.4.1 开关量控制模块 |
| 4.4.2 D/A转换模块 |
| 4.5 控制器电源的设计 |
| 4.6 本章小结 |
| 第5章 自动开袋机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
| 5.1 控制器的软件环境 |
| 5.1.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作用 |
| 5.1.2 软件开发环境 |
| 5.2 控制器的交互技术 |
| 5.2.1 控制器的LCD显示 |
| 5.2.1.1 LCD的驱动控制 |
| 5.2.1.2 图形显示原理 |
| 5.2.1.3 控制器的界面 |
| 5.2.2 控制器的触摸屏事件 |
| 5.2.2.1 触摸屏的检测控制 |
| 5.2.2.2 触摸事件 |
| 5.2.3 键盘响应过程 |
| 5.3 其他关键技术 |
| 5.3.1 一种嵌入式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 |
| 5.3.1.1 控制器的文件记录 |
| 5.3.1.2 系统记录的结构 |
| 5.3.1.3 文件记录的使用 |
| 5.3.2 开袋机控制器多任务的实现 |
| 5.4 控制器的调试 |
| 5.4.1 控制器的串口通信 |
| 5.4.2 仿真调试 |
| 5.4.2.1 VC++的串口通信 |
| 5.4.2.2 调试系统的工作过程 |
| 5.5 控制器远程监控的实现 |
| 5.5.1 网络通信原理 |
| 5.5.2 网络监控的控制器端实现 |
| 5.5.2.1 Socket的实现 |
| 5.5.2.2 控制器端的工作过程 |
| 5.5.3 网络监控的PC端实现 |
| 5.6 本章小结 |
| 第6章 嵌入式系统的GUI技术 |
| 6.1 图形用户接口技术 |
| 6.1.1 计算机的GUI系统 |
| 6.1.2 嵌入式系统的GUI应用 |
| 6.2 MiniGUI的应用 |
| 6.2.1 MiniGUI的概述 |
| 6.2.2 MiniGUI的具体应用 |
| 6.3 uC/GUI的移植 |
| 6.3.1 uC/GUI的概述 |
| 6.3.2 uC/GUI在S3C44BOX上的移植 |
| 6.3.2.1 uC/GUI的结构 |
| 6.3.2.2 uC/GUI在S3C44BOX上的的移植过程 |
| 6.4 嵌入式GUI技术的发展 |
| 6.5 本章小结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 7.1 结论 |
| 7.2 展望 |
| 参考文献 |
| 附录一 系统程序流程图 |
| 附录二 控制器硬件电路图 |
| 附录三 部分程序源代码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 致谢 |
| 一、 使用DDEML的一般流程 |
| 1.初始化 |
| 2. 建立会话 |
| 3.处理事务 |
| 二、序实例 |
| 三、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