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燕[1](2020)在《一面特号国旗催化“向国旗敬礼”活动创新》文中研究说明最美丽的风景里飘扬着五星红旗,最动听的歌儿中唱着"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在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一面特号国旗深入催化了"向国旗敬礼"活动的创新、系列化开展,培养少先队员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一面特号国旗的缘分2019年10月1日,城南实小的少先队员与国旗的合影登上了《人民日报》。这面长5米、宽3.33米的中国特号国旗,是2018年11月北京天安门国旗班第一任班长、天安门第一套升国旗仪式创始人董立敢赠给学校的珍贵礼物。
哈战荣[2](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历史演进及其规整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庄严的升旗仪式,可以起到凝聚人心、宣示国威、展示国家形象、提振民族精神等作用。人们对国旗的崇敬、对升旗仪式的敬重,也凸显了一个国家公民意识不断提高、逐步社会化的过程。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举行开国大典仪式至今,我国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历经了一个由不够规整到逐步规整、由国人不太关注到极为关注、由极少数人参与到全民参与的演进过程。这一过程,表面上看是国人对待国旗及其升降仪式的态度问题,实为一个国家强盛与否、发达与否的表征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更关注物质层面的满足,还是已经摆脱了物质欠缺的束缚、上升为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激励作用及其持久效应的问题。当前,大多数人,尤其青年人对这一历史过程不太了解,原原本本地把这一历史演进过程呈现给他们,让他们在今昔变化的对比中,了解一个伟大民族的奋起过程,增强他们的爱国之心,以及民族自豪感,意义重大。
武炎龙[3](2002)在《你对升国旗知多少?》文中研究说明
郭毅[4](2000)在《肩扛祖国第一旗——访天安门国旗班第一任班长董立敢》文中提出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她升起的是民族的希望。五星红旗已经在天安门广场上飘扬了五十个春秋,凝结着全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而其中也蕴含着天安门国旗班战士感人肺腑的故事……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一、开国大典:新中国的第一次升旗仪式 (949年1 0 月1日-1949年12月31日) |
| 二、业余人员“兼职”:“一个人的升旗仪式” (1950年1月1日-1977年11月25日) |
| 三、专职人员负责:“两个人的升旗仪式” (1977年1 1 月26日-1983年2月28日) |
| 四、“国旗班”的组建:“三个人的升旗仪式” (1983年3月1日-1991年4月30日) |
| 五、国旗护卫队的成立:“三十六个人的升旗仪式” (1991年5月1日—2017年12月31日) |
| 六、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接任:“六十六个人的升旗仪式” (2018年1月1日—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