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和,董元夫,顾保阳,刘泽东[1](2019)在《香花槐的特性及在临沂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香花槐是近几年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优良观赏树种之一,在山东省临沂市的景观绿化中有广泛的应用。针对香花槐在临沂市的引种种植情况、生长特性进行分析,总结了香花槐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主要栽植形式。以此为香花槐在华北地区的引种、栽培及应用提供一定依据。
王玲[2](2018)在《香花槐嫁接育苗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对香花槐嫁接育苗技术进行了概述,采用成活率高的刺槐做砧木,在距离根基25cm高度上,采用硬枝劈接法进行了嫁接育苗试验,接后适时除砧萌和解绑,结果表明:接后的第23年即可作为商品大苗出圃。
温爱存[3](2017)在《黄土高原沟壑区香花槐栽培管理技术》文中指出文章从香花槐性状、选地和整地、苗木选择与处理、造林密度、栽植、浇灌、施肥等6个方面论述了黄土高原沟壑区香花槐栽培管理技术。
高爱玲,高丽玲[4](2016)在《香花槐在干旱地区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前景》文中指出阐述了定西地区香花槐种植的自然环境以及香花槐的生物学特性,对其生长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该树种在干旱地区城市园林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马晓龙,耿利,包颖[5](2015)在《在吉林省引种香花槐的可行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长春引种栽培的香花槐为对象,调查其在引种地的有关性状,并分析在吉林省引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6 a生植株平均树高为4.5 m,平均胸径4.0 cm;枯死枝干与干梢现象逐年减少,抗寒性有所提高。2014年第1次花期27 d,盛花期11 d,第2次花期10 d,盛花期不明显,花量稀少。2015年第1次花期37 d,盛花期17 d,第2次花期19d,盛花期同样不明显,花量稀少。可在吉林省辖区哈大铁路以东适宜香花槐生长的地区、且小气候条件优越的地段进行引种栽培试验。
王晓秋,卢瑞雪[6](2015)在《香花槐的生长习性及种植前景》文中研究表明引进种植的香花槐,生长迅速,抗害虫、抗污染能力强。在少花的夏季,一串串花红色艳、呈下垂状的总状花序于每年5月、7月两次怒放、倒挂在绿色的枝叶间,随风摇曳,醉煞游人。栽植前景极为广阔。
杨朝乾,吴川[7](2014)在《黄金槐的插皮嫁接技术和园林景观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介绍黄金槐的插皮嫁接技术,以及嫁接后的管理,包括温度、光照、修剪和病虫害等,提高黄金槐的成活率。不仅具有四季景观观赏价值,同时在园林绿化中用途颇广,是道路、风景区等园林绿化的珍品,不可多得的彩叶树种之一。
徐世明,曹羽,王华芳[8](2013)在《香花槐无性繁殖与植株再生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香花槐是一种耐旱树种,具有开花不结实、耐旱性强、根和茎萌蘖能力强等特点。香花槐植株繁殖方式有多种,其中无性繁殖与植株再生不受季节限制、繁殖速度快、效率高,是充分利用该树种优良特性的生物工程技术基础。为优化香花槐组织培养体系,综述各阶段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重点分析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
黄生林[9](2013)在《滨海盐碱地景观绿化植物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飞跃发展的时期,迅猛的发展对于国家整体的基础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土地资源的稀缺更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保护耕地、开垦荒地以及围海造陆等方法在不断的实施和推广。我国大中型城市大多位于滨海地区,这就让围海造陆在我国更具有可行性;同时,大中型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更有利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家和城市的发展。在生境恶劣的滨海盐碱土上进行绿地景观建设是十分困难和艰巨的工作。在此,本文以宁波杭州湾新区为例,通过大量相关文献的综合、盐碱地治理成功案例的收集,并进行实地调查取样,详细论述滨海城市开发盐碱地景观绿化建设问题。论文首先解析了“盐碱土”及“盐生植物”概念,介绍了相关的分类,综述了国内外研究治理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然后通过对杭州湾新区的自然条件、地质地貌、植被情况、经济状况等方面翔实背景资料的分析,总结出该研究区绿地景观建设的“三大”主要限制因素,即“植物”、“土壤”和“水”。同时也指出了该区域绿地景观建设的优势所在:有利的国家政策导向及经济支撑、优越的地理区位、丰富的土地资源。随后从杭州湾新区盐碱地景观绿化的总体思路,以及先后经历的纯客土种植、纯原土种植、客土与原土相结合种植三个阶段具体的盐碱地治理措施出发,对其经济技术成本和景观效果分别作了对比分析。通过对杭州湾新区盐碱地景观绿化植物的调查研究表明,滨海盐碱地的绿化虽然难度大,但只要遵循水盐运动的规律,根据绿化的功能要求和立地条件,用合理的治盐技术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技术,滨海盐碱地景观绿化园林植物盐碱地原土种植,实现绿化和美化是可以办到的。同时通过研究,筛选出一批适合盐碱地绿化的景观植物。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对杭州湾新区景观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而且可为更大范围的滨海地区盐碱土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借鉴。
庞晓燕[10](2012)在《香花槐的苗木繁育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要阐述了香花槐的经济价值、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从选地、整地、种植、苗木管理、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控根、种根贮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香花槐的埋根育苗技术,并针对市场上苗木掺假现象,介绍了香花槐的苗木鉴定方法,为香花槐的苗木生产提供了科学支撑。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观赏刺槐的主要特性 |
| 1.1 植物学特性 |
| 1.2 生态特性 (抗污染) |
| 1.3 观赏特性 |
| 2 观赏刺槐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形式 |
| 2.1 林植 |
| 2.2 群植 |
| 2.3 孤植 |
| 2.4 列植 |
| 2.5 专类种植 |
| 3 结语 |
| 1 引言 |
| 2 整地作床 |
| 3 砧木的准备 |
| 3.1 选根催芽 |
| 3.2 埋根 |
| 3.3 除萌 |
| 3.4 苗期管理 |
| 4 嫁接技术 |
| 4.1 材料准备 |
| 4.2 嫁接适期 |
| 4.3 嫁接方法与操作 |
| 5 嫁接后管理 |
| 5.1 检查成活 |
| 5.2 破膜 |
| 5.3 除萌抹芽 |
| 5.4 解除绑缚材料 |
| 5.5 病虫防治 |
| 5.6 水肥管理 |
| 6 结语 |
| 1 香花槐生物学特性 |
| 2 栽培 |
| 3 管理 |
| 4 园林绿化 |
| 1 生物学特性 |
| 2 香花槐的生长状况 |
| 3 香花槐的应用前景 |
| 1引种概况 |
| 1.1长春市气候 |
| 1.2试验地基本状况 |
| 1.3长春引种效果 |
| 2吉林省引种栽培的可行性 |
| 2.1适宜引种区域 |
| 2.2适宜生长的小气候生境 |
| 3小结 |
| 1 生物学特性 |
| 2 香花槐的繁殖方法 |
| 3 种植时间 |
| 4 结语 |
| 1插皮嫁接技术要点 |
| 1.1砧木及接穗材料的选择 |
| 1.1.1砧木 |
| 1.1.2接穗 |
| 1.2嫁接技术 |
| 1.2.1嫁接时间 |
| 1.2.2嫁接前准备 |
| 1.3具体操作 |
| 1.4嫁接后管理 |
| 2园林景观应用 |
| 1 香花槐的快速繁殖方式 |
| 2 香花槐的组织培养 |
| 3 香花槐的植株再生体系 |
| 3.1 母株的选择与养护 |
| 3.2 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 |
| 3.2.1 培养基配制 |
| 3.2.2 外植体表面灭菌 |
| 3.3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培养 |
| 3.4 小植株诱导 |
| 3.5 小植株移栽 |
| 3.6 再生植株检测筛选 |
| 3.7 再生植株微型繁殖 |
| 4 香花槐单倍体植株再生 |
| 5 结语 |
| 摘要 |
| Abstract |
| 1 绪论 |
| 1.1 盐碱土概述 |
| 1.1.1 盐碱土的概念 |
| 1.1.2 盐碱土的成因 |
| 1.1.3 盐碱土的分布 |
| 1.2 盐生植物概述 |
| 1.2.1 盐生植物的概念 |
| 1.2.2 盐生植物的分类 |
| 1.2.3 国内盐生植物 |
| 1.2.4 滨海耐盐观赏植物 |
| 1.3 盐碱对植物的危害 |
| 1.3.1 盐害表现 |
| 1.3.2 盐害症状 |
| 1.3.3 盐害等级 |
| 1.3.4 植物的耐盐能力 |
| 1.3.5 土壤含盐量测定 |
| 1.5 盐碱土改良 |
| 1.5.1 盐碱土改良原则 |
| 1.5.2 盐碱土改良方法 |
| 1.6 国内外研究进展 |
| 1.6.1 国外研究进展 |
| 1.6.2 国内研究进展 |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 1.8 研究方法及路线 |
| 2 杭州湾新区概况 |
| 2.1 地理位置 |
| 2.2 气候特点 |
| 2.3 地质地貌 |
| 2.4 植被情况 |
| 2.5 经济状况 |
| 3 杭州湾新区盐碱地治理 |
| 3.1 总体思路 |
| 3.1.1 纯客土种植 |
| 3.1.2 纯原土种植 |
| 3.1.3 应用基质 |
| 3.1.4 客土原土基质相结合种植 |
| 3.2 治土措施 |
| 3.2.1 大区改土 |
| 3.2.2 微区改土 |
| 3.3 树种规划 |
| 3.3.1 树种调查 |
| 3.3.2 树种规划 |
| 3.3.3 种植设计 |
| 3.4 工程施工 |
| 3.4.1 基础建设 |
| 3.4.2 植物栽植 |
| 3.5 绿地养护 |
| 3.5.1 树木养护管理 |
| 3.5.2 地被植物养护管理 |
| 3.5.3 草坪养护管理 |
| 3.6 存在问题及对策 |
| 3.6.1 存在问题 |
| 3.6.2 解决对策 |
| 4 结果与分析 |
| 4.1 绿地分类与植物组成 |
| 4.1.1 道路绿化 |
| 4.1.2 庭院绿化 |
| 4.1.3 小型绿地 |
| 4.1.4 公园 |
| 4.1.5 防护林 |
| 4.1.6 苗圃 |
| 4.1.7 旅游景区 |
| 4.2 植物应用分析 |
| 4.2.1 植物的种类和组成 |
| 4.2.2 观赏特性分析 |
| 4.2.3 植物造景分析 |
| 4.2.4 植物的健康评价 |
| 4.3 绿化植物选择建议 |
| 4.3.1 景观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相结合 |
| 4.3.2 调整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结构 |
| 4.3.3 选择遮荫量大和抗逆性强的树种 |
| 4.3.4 增加使用花大、色艳的植物 |
| 5 结论与建议 |
| 参考文献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 完成的工程项目 |
| 个人简介 |
| 致谢 |
| 附件 |
| 1 香花槐的经济价值 |
| 1.1 观赏价值 |
| 1.2 环保价值 |
| 1.3 其他经济价值 |
| 2 香花槐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
| 2.1 形态特征 |
| 2.2 生物学特性 |
| 3 繁殖方法 |
| 3.1 埋根繁育 |
| 3.1.1 选地 |
| 3.1.2 整地 |
| 3.1.3 种植 |
| 3.1.4 苗木管理 |
| 3.1.5 松土除草 |
| 3.1.6 病虫害防治 |
| 3.1.7 控根 |
| 3.1.8 种根、种苗贮藏越冬 |
| 3.2 枝插法 |
| 3.3 苗木鉴别方法 |
| 3.3.1 红花洋槐替代香花槐 |
| 3.3.2 香花槐嫁接苗 |
| 3.3.3 用刺槐或紫穗槐苗掺假 |
| 4 苗木移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