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范亮,王宜龙,王翊,张树峰,毕思东[1](2019)在《汽车维修专业基于整车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现实中汽修保养工作是在整车上进行,为使学生"零距离"对接企业一线生产实践,构建了基于整车的教学模式,以系统论观点,建立整车教学平台,研究整车教学的组织实施、影响因素、效果评价等,以解决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与企业实践的分离问题,提高汽修专业学生的能力,应对汽车企业的发展需求。
赵俊鑫,葛伟廷,齐洪波,汪记伟,杨万里,王瑞平[2](2018)在《浅析汽车发动机烧机油故障排除与维护》文中提出汽车发动机出现烧机油故障的原因很多,如发动机内部磨损、润滑系统不良等原因都会造成发动机烧机油。文章介绍了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深入分析了发动机烧机油的常见故障现象,并且研究与分析了引起发动机烧机油的原因。旨在更好了解常见的发动机烧机油的故障现象,尽量避免汽车出现发动机烧机油的现象,并且文章有针对性地针对汽车发动机的烧机油故障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排除以及维护的措施。
韩玉思[3](2015)在《提高维修电工专业学生排除故障能力的教学方法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气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气故障已逐步成为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主要因素。要使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保证安全生产,这就需要有一大批既有理论又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合格的维修电工,而合格的维修电工需要通过培训来实现,特别是电工技能培训来实现。熟练地分析、判断、排除电气设备常见故障,是技工院校维修电工专业学生就业必备的技能,因此,提高学生排除故障能力是技工院校维修电工专业教学的主要任务.
钟鸣[4](2014)在《某型发动机品质跟踪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汽车已然成为了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同时也成为了数量最多、最普及、活动范围最广泛、运输量最大的交通工具。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迅速发展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与便捷的交通工具。而发动机对于汽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他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影响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是整个汽车的心脏。其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汽车的品质,决定着市场竞争力及最终的利益。如果发动机烧机油,它将严重危害和影响发动机品质,不仅造成机油浪费,还会造成动力下降,所以作为发动机生产公司需要预防和控制避免该问题的发生。本文通过对烧机油的理论原因查找及总结、结合某公司生产的发动机在售后市场出现烧机油的故障实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进行研究,以达到提高发动机的质量品质的目的。首先,查找及总结烧机油的理论原因;其次,对售后市场反馈的质量信息进行收集、统计及分析:①从故障发生时间、故障机生产日期、故障发生里程、故障发生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故障发生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性;②从各零部件供应商的质量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故障发生是否与某些零部件的质量问题存在一定的联系;③从零部件的配合、装配方法及装配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零部件的装配质量对故障发生的影响。再次,根据理论原因及以上统计分析推断可能的原因;最终,结合实际故障拆解、相关尺寸检测、拆机结果比较、相关数据对比以及实验反复验证,对可能原因进行筛选排除,验证推断是否正确,得到问题发生的根源,并从根本原因出发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进行实验效果验证。通过该研究方法最终完成了原因分析及整改,解决了发动机烧机油的市场质量问题,进而提高了发动机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增加了产品销量、减少了客户抱怨以及降低了公司的经济损失。
郑传权[5](2012)在《贝克曼DXI800发光免疫分析仪的系统原理解析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系统原理进行解析。方法:将样品分析步骤、分析模块、液路模块、空气压力系统等相关模块的运作原理、结构组成等逐个进行详尽的解析,并针对典型故障现象进行应用分析及总结。结果: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并加以注意和改进,使仪器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保障。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日常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应掌握仪器各模块原理,并进行系统分析,才能有效排除仪器典型故障,确保分析仪正常运转。
张殿华[6](2012)在《浅谈《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文中提出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谈了一些体会,并提出了几种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的教学方法。
陈锐[7](2011)在《排除胶印印刷故障的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印刷机的自动化程度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而平版胶印机结构由于引入了水润版系统实行间接印刷,使它的操作技术相对于其他印刷设备而言也更复杂得多,印刷中涉及到物理和化学两方面的内容,因此印刷故障的频繁出现也就不可避免。如何预见和排除胶印印刷故障,是操作者应具备的能力,而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实践的摸索和不断总
韦桂丘[8](2011)在《浅议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实训教学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文中指出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教学途径,文章分析了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对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能力、培养学生对机械生产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和故障排除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孙国琴[9](2009)在《如何提高学生排除电气设备故障的能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培养学生的故障排除能力,首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要采取各种教学途径培养学生排除故障的实际能力,最终使技校学生能排出复杂线路的故障,达到教学大纲的要。
林丰[10](2008)在《浅析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检修》文中研究表明对机械行业来说,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应用非常广泛,对系统的维护将是每个机械类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本文提供了一些常规的维护和检修的方法,供学生在实习中或生产实践中应用。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一、整车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 二、整车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 |
| (一)整车教学平台的构建 |
| (二)整车模式的教学流程 |
| 1. 整车阶段 |
| 2. 局部阶段 |
| 3. 整车阶段 |
| (三)整车教学模式运作需注意的环节 |
| 1. 整车教学的准备工作 |
| 2. 整车教学的组织实施 |
| 3. 整车教学的考核验收 |
| (四)制作学习成果 |
| (五)整车教学的改进完善 |
| 三、整车教学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 (一)教学内容改革 |
| (二)整车实训室建设 |
|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注重教师成长 |
| (四)调动教师与学生“双主”作用 |
| (五)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 |
| 四、整车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 |
| (一)整车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 |
| (二)整车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标准的选项设计 |
| 引言 |
| 1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 |
| 2 发动机烧机油故障现象 |
| 2.1 冒蓝烟 |
| 2.2 有刺鼻气味的烟雾, 有油湿 |
| 2.3 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下降明显 |
| 3 发动机烧机油的原因分析 |
| 3.1 由曲轴连杆机构故障引起 |
| 3.1.1 活塞磨损造成烧机油故障 |
| 3.1.2 活塞环磨损严重 |
| 3.2 气缸磨损 |
| 3.3 配气机构故障 |
| 3.4 机油加注过多 |
| 4 烧机油故障判断与排除 |
| 5 发动机烧机油故障排除以及维护的措施 |
| 5.1 检查漏油 |
| 5.2 检查尾气是否冒蓝烟 |
| 5.3 检查机油压力 |
| 5.4 查看曲轴箱的通风阀 |
| 6 总结 |
| 1 加大专业理论知识授课力度, 提高理论分析能力 |
| 2 采取适合培养学生排故能力的教学方法, 加强故障排除技能 |
| 3 创造真实的实训排故环境, 发挥模拟机床排故台的作用 |
| 摘要 |
| Abstract |
| 目录 |
| 1 引言 |
| 1.1 汽车概述 |
| 1.2 发动机品质的重要意义 |
| 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 2.1 课题来源 |
| 2.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 3 发动机烧机油概述 |
| 3.1 机油概述及作用 |
| 3.2 机油损耗与烧机油 |
| 3.2.1 机油损耗 |
| 3.2.2 烧机油 |
| 3.3 烧机油的表现及判别 |
| 3.3.1 烧机油的故障表现 |
| 3.3.2 烧机油的分类及简单判别 |
| 3.4 烧机油的危害 |
| 4 烧机油的理论原因研究 |
| 4.1 理论研究情况 |
| 4.2 理论原因研究结果分类 |
| 4.2.1 曲柄连杆机构引起烧机油 |
| 4.2.2 气缸套原因及配合间隙引起烧机油 |
| 4.2.3 配气正时机构引起烧机油 |
| 4.2.4 曲轴箱通风系统失效引起烧机油 |
| 4.2.5 机体原因引起烧机油 |
| 4.2.6 机油使用引起烧机油 |
| 4.2.7 空气滤清系统引起烧机油 |
| 4.2.8 驾驶操作引起发动机烧机油 |
| 5 质量问题的信息收集与统计分析 |
| 5.1 收集质量问题基础信息 |
| 5.2 对质量问题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
| 5.2.1 故障问题之机型分布 |
| 5.2.2 故障问题之里程分布 |
| 5.2.3 故障问题之区域分布 |
| 5.2.4 故障问题之配件质量PPM对比 |
| 5.2.5 故障问题之生产日期分布 |
| 6 故障确认及拆解分析 |
| 6.1 建立故障确认及拆解分析流程图 |
| 6.2 发动机性能测试台架 |
| 6.3 机油消耗量试验及判定标准 |
| 6.4 故障拆解典型图片 |
| 6.4.1 缸盖燃烧室积碳严重 |
| 6.4.2 缸盖气道积碳 |
| 6.4.3 火花塞积碳 |
| 6.4.4 曲轴箱缸孔积碳 |
| 6.4.5 活塞积碳、对口或断裂 |
| 6.5 相关检测及气密试验 |
| 6.5.1 气密检测设备(CB304 气门拍打试漏机) |
| 6.5.2 缸孔测量设备(浮标式气动量仪) |
| 6.5.3 三坐标检测设备 |
| 6.6 总结故障的主要原因 |
| 6.6.1 拆解分析故障模式 |
| 6.6.2 故障模式分布 |
| 6.6.3 总结故障的主要原因 |
| 7 深层分析及根源查找 |
| 7.1 气门油封基本结构及密封原理 |
| 7.2 气门油封处漏油原因筛查及排除 |
| 7.2.1 可能导致油封处漏油的原因 |
| 7.2.2 对可能原因进行筛查及排除 |
| 7.2.3 确认问题点 |
| 7.3 气门油封压装问题研究 |
| 7.3.1 气门油封压装问题 |
| 7.3.2 手动压装与自动压装(压装方式对比) |
| 7.3.3 手动压装敲击受力示意图(敲击方式对比) |
| 7.3.4 手动压装(垂直敲击时)油封受力分析 |
| 7.3.5 小结 |
| 7.4 气门油封质量问题研究 |
| 7.4.1 气门油封质量问题 |
| 7.4.2 确认材料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
| 7.4.3 相关项目性能试验(YF01 厂家) |
| 7.4.4 唇口尺寸检测对比(YF01 厂家) |
| 7.4.5 体积变化率检测(YF01 厂家) |
| 7.4.6 小结 |
| 8 整改措施制定与实施 |
| 8.1 整改措施的制定 |
| 8.2 整改措施的实施 |
| 8.2.1 气门油封压装方式更改 |
| 8.2.2 气门油封质量控制 |
| 8.2.3 设计模拟台架进行试验 |
| 9 整改效果跟踪验证 |
| 9.1 整改实施及跟踪时间 |
| 9.2 整改效果跟踪验证 |
| 10 总结 |
| 11 致谢 |
| 12 参考文献 |
| 1 样品分析步骤与运行原理 |
| 2 设备分析模块 |
| 3 液路模块 |
| 4 空气压力系统 |
| 5 典型故障现象分析及排除 |
| 5.1 仪器水汽路模块漏液故障分析及故障排除 |
| 5.2 仪器报冲洗转盘运动错误故障分析及故障排除 |
| 6 结语 |
| 1 目前我校汽车电器设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 1.1 学生的基础差, 尤其是电学部分的基础差。 |
| 1.2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充分调动。 |
| 1.3 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了解不够深入。 |
| 1.4 人为的将教学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 教学内容得不到及时的巩固。 |
| 1.5 专业课教学时间长, 学生对某一部分认识分散。 |
| 2 汽车电器设备教学的安排与目的 |
| 3《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教学方法探究 |
| 3.1 问题情境教学法 |
| 3.2 多媒体教学法 |
| 3.3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
| 3.4 现场教学法 |
| 3.5 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
| 4 教学方法的应用 |
| 4.1 在理论课教学上, 我经常制作和搜集整理一些汽车电器图片及 |
| 4.2 在实践课上, 今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今年购置的汽车电器设备 |
| 一、电器元件的应用和维修能力 |
| 二、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能力 |
| 三、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分析和处理能力 |
| (一) 在模拟装置上练习 |
| (二) 在实际生产设备上练习 |
| 四、总结 |
| 一、加大理论授课力度, 为排除故障提供知识基础 |
| 二、突出故障排除训练, 加强基本故障排除技能 |
| 三、发挥模拟线路板的作用, 培养学生排除复杂电路故障的能力 |
| 1 分析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 |
| 2 液压系统正常运行要件 |
| 3 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