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135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和体检结果分析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放射工作人员135名健康监护体检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董娟聪,程娇,王超,党旭红[1](2022)在《辐射敏感指标在我国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是辐射防护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对于安全利用核能核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关于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敏感指标的检测结果的文献报道,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同时为开展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敏感指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蒋丽,施安琪,时正贤[2](2021)在《2015—2019年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2019年在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2 580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接触组,同时选取2019年在同机构体检的一般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并对比两组人群血常规、血糖、眼晶状体、甲状腺功能等指标检查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接触组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细胞数、血糖、晶状体、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异常率分别为4.07%、1.90%、3.45%、8.53%、5.70%、32.52%、18.95%和2.83%,均高于对照组(P<0.05)。女性白细胞、血红蛋白、中性细胞数、TSH异常率分别为7.04%、6.34%、5.07%和4.51%,均高于男性;女性FT3、FT4异常率分别为6.20%、7.61%,女性FT3、FT4检测值分别为(4.89±0.56)和(15.62±2.44),均低于男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晶状体异常率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加有增高趋势,FT3、FT4的异常率随着年龄、工龄、年份的增加有降低趋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检测值随工龄增加而有增高趋势,FT3、FT4检测值随工龄增加有降低趋势(P<0.05)。不同工种间,各指标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工作人员在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暴露后,对健康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应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加强放射防护。

马纪英,杨学琴[3](2021)在《2020年深圳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检出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全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整体情况,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方法选择2020.1.1—2020.12.31来我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681家医疗机构3 568名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全市未检出1例疑似职业性放射病,目前全部未见异常的检出率范围为2.17%~2.99%,职业禁忌证的检出率范围为1.44%~2.17%,总复查率在13.00%左右,79.48%以上的人员检出其他疾病或异常;异常率比较高的体检项目主要有眼科、肝胆脾胰B超、肝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血压、双肾B超、肾功能;每级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体检结果中眼科的异常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降低,肝胆脾胰B超、血压、双肾B超、肾功能检查结果异常情况总体来讲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深圳市各级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总体可能尚可,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不同工龄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继续完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

毋跃文,李仲修,孙小娜,雷淑钦,麦丽开·阿不力米提,崔军,朱东升,张伟[4](2021)在《新疆医疗机构放射暴露环境与职业健康防护水平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健康管理和服务措施。方法依据2019年国家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收集新疆放射诊疗机构、放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14个地州抽取的88家医院相关信息并对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放射诊疗机构1 314家,放射工作人员7 255人,个人剂量佩戴率为96.14%,职业健康体检率为94.96%;调查88家医院中,三级医院14家(占比为15.91%),二级医院38家(占比为43.19%)、一级及未定级医院36家(占比为40.90%),地市级覆盖率为100%;放射工作人员中男性多于女性;防护用品配备率较高的为铅橡胶围裙,配备数量最少的为铅橡胶手套;不同等级医院在持证率、个人剂量建档率、个人剂量监测率、健康监护建档率及暂时脱离放射工作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97、54.93、42.02、40.79和29.32,P<0.001)。新疆职业健康体检机构共检查放射工作者体检结果显示,甲状腺彩超检查异常率为16.75%,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为0.02%,眼晶体浑浊率为0.47%。结论调查发现新疆地区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和健康监护建档率存在地区差异,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地区职业健康管理和监督检查。

郭绮珊[5](2021)在《电离辐射与临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关联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目前,放射技术已成为现代医学诊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诊疗这种高效、安全、无痛的方法,在诊断治疗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放射工作人员由于特殊职业性在工作过程中难免要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的环境。职业电离辐射依然是影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潜在危险因素。广州市作为国内放射诊疗应用最多的城市之一,随着放射诊疗频次增加,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接受辐射剂量也随之增加。当前状况下的电离辐射与临床放射职业人群健康的剂量效应关系值得深入研究和评估。目的:了解广州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和健康情况;探索低剂量电离辐射暴露与放射职业人群健康之间的关联性,为评价广州市临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情况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10~2019年期间20家广州市三甲医院中从事放射诊断,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结合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的“职业健康体检系统”和“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基本人口学信息、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和年度放射体检结果等资料,建立数据库。1.广州市临床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调查:2011~2019年共有3819名广州市临床放射工作人员满足纳入排除标准。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计测量调查对象的有效剂量,用简单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总体年有效剂量的变化趋势。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工种、不同性别组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的差异。2.广州市临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情况调查:采用现况调查设计,整群抽取1804名2018年广州市在岗临床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依据2018年年有效剂量中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A组(年有效剂量=0.12 m Sv,n=991人),B组(年有效剂量>0.12 m Sv,n=813人);比较不同剂量组间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血压、血糖、血脂代表指标及晶状体、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电离辐射剂量对各项体检指标异常的影响。3.临床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队列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2010~2019年期间共纳入2946名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以首次体检时间为基线,以末次体检时间为离组时间,构建队列。按从事工种将研究对象分成4组:放射诊断组(n=1267人),放射治疗组(n=613人),核医学组(n=252人),介入放射组(n=814人)。外照射个人剂量采用热释光剂量计监测;以年均有效剂量代表受照剂量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随访期间研究对象三项激素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1.广州市临床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调查:2011~2019年间纳入广州市临床放射工作人员3819人,共监测20208人年。年有效剂量>5 m Sv人数在各年间所占比例均<1.00%;2011~2019年间广州市临床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从0.21(0.28)m Sv下降至0.15(0.13)m Sv;总体年有效剂量呈下降趋势;核医学工作人员总体年有效剂量在随访期间均高于其他放射工作人员。除了2011、2012、2014年外,男性放射工作人员总体年有效剂量高于女性。2.广州市临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情况调查:血常规方面(RBC、WBC、Hb和PLT):不同剂量组间四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方面(TSH、T3、T4):年有效剂量B组人员T3水平高于A组(P<0.001)。年有效剂量B组人员ALT水平高于A组(P<0.001)所有研究对象中,晶状体混浊率为9.53%,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率为2.66%;心电图异常率为27.76%;高血压检出率14.63%。多因素分析得出,年有效剂量与血常规相关指标异常、血清学甲状腺相关指标异常、晶状体混浊、心血管相关指标异常、血糖、血脂相关指标异常、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异常无关。3.临床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队列研究:多因素GEE分析得出,放射工作年限与T3、T4水平呈负相关:βT3=-0.015,95%CI:(-0.018,-0.012)nmol/L;βT4=-2.294,95%CI:(-2.426,-2.162)nmol/L;以女性放射工作人员为参照组,男性放射工作人员TSH、T3、T4水平的偏回归系数β值和95%置信区间分别为-0.133(95%CI:-0.215,-0.052)×10-3 U/L、0.127(95%CI:0.106,0.148)nmol/L和1.401(95%CI:0.103,2.700)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年均有效剂量组放射工作人员T3水平高于最低组(P=0.008)。依据性别分层,女性放射工作人员中,从事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和介入放射组T4水平分别比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高4.951nmol/L、6.741 nmol/L和5.191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2011-2019年广州市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总体年有效剂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且呈下降趋势,可能与当前广州市放射诊疗机构及工作人员辐射防护工作到位,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提高有关;从事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最高,提示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是当前广州市放射诊疗机构中放射防护的重点人群。2.横断面调查得出,基于当前较低的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水平,职业低剂量电离辐射可能不会对临床放射工作人员健康造成明显的损伤。广州市临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总体情况良好。3.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临床放射工作人员T3、T4水平随着从事放射工作年数增加而降低;提示电离辐射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内分泌;从事核医学放射工作女性的T4水平比其他放射工种的女性低,考虑与核医学工作辐射暴露风险大,女性甲状腺异常对电离辐射更为敏感有关。应加强对该职业人群进行放射卫生防护宣传教育工作,继续对该人群进行长期个人剂量及职业健康监测。

张哲[6](2021)在《新疆放射诊疗作业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现状及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新疆地区放射诊疗机构、放射设备、放射防护用品、放射质量控制设备及放射工作人员的分布、配置公平性和职业卫生监护现况进行调查,获得新疆地区现有医疗放射资源及利用现况,以期为放射诊疗作业职业卫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研究新疆地区不同放射工种的医务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和工作能力状况,分析探讨影响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的有关因素,根据职业心理健康因素探索促进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并进行干预效果评价,最终为改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及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和工作对策。方法:1)采用普查方法,调查新疆地区14个地州768个放射诊疗机构的放射诊疗资源分布及职业卫生现状,使用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评价配置公平性;2)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新疆地区75个放射诊疗机构共计3372名医务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089份,剔除填写内容不足90%的或连续勾选相同选项超过10项的问卷,最终有效问卷2992份,有效率为88.73%;3)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ffort-Reward Imbalance,ERI)、中式职业倦怠量表(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CMB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工作能力指数问卷(Work Ability Index,WAI),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高血压、糖尿病)和行为习惯特征(吸烟、饮酒)对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和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获得一般人口学特征和行为习惯特征基线一致的研究对象,调查职业特征(岗位类别、放射工种、放射工龄、甲状腺疾病、视觉损害)对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和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4)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3个三级放射诊疗机构的625名医务放射工作人员作为干预对象,分为无干预组(140人)、健康教育干预组(126人)、工作场所干预组(161人)和健康教育+工作场所干预组(198人)。实施干预8个月后再次使用ERI、CMBI、SDS和WAI问卷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调查区域内768个放射诊疗机构均可开展放射诊断项目,42家开展介入放射项目,12家开展放射治疗项目,8家开展核医学项目;2018年共计开展常规X射线诊断686.76万人次,CT诊断249.46万人次,其他X射线诊断21.89万人次,介入治疗7.22万人次,放射治疗9.05万人,核医学诊断10.68万人次,核医学治疗4560人;2)调查区域内每万平方千米放射诊疗机构拥有量为4.63个,每百万人口放射诊疗机构拥有量为35.28个,基于地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放射诊疗机构基尼系数分别为0.47和0.43;每万人口医用放射设备拥有量为0.87台,设备类型主要以DR和口内牙片机居多;基于地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放射诊断类设备和CT的基尼系数小于0.30,基于人口数量的介入放射类设备和DSA的基尼系数在0.30~0.40之间,基于地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核医学类和放射诊疗类设备的基尼系数大于0.50;3)调查区域内每台放射诊断类设备平均配有3.82件放射防护用品,介入放射类设备为23.89件/台,核医学类设备为13.97件/台;除阿克苏地区外,其他地区每家放射诊疗机构配置的放射质控设备远低于1台;4)本次调查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共计5038人,每万人口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拥有量为2.31人,基于地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基尼系数分别是0.29和0.22;2018年职业健康体检率为92.28%,个人剂量监测率为97.41%,放射防护培训率为94.27%;5)新疆地区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发生率为44.20%,不同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婚姻状态、糖尿病、饮酒、工作岗位、放射工种、放射工龄、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间的职业紧张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30岁及以上、男性、中级及以上职称、本科及以上学历、离异或丧偶、患糖尿病、护士、介入放射学、放射工龄5年及以上、患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水平较高(P<0.05);护士、技师和其他岗位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医师的1.623倍、1.421倍和1.643倍,介入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治疗工种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诊断放射学的1.444倍、0.193倍、0.484倍和0.716倍,5~9年放射工龄和10~20年放射工龄的职业紧张风险是放射工龄小于5年的1.560倍和2.226倍,视觉损害的职业紧张风险是无损害的2.233倍;6)新疆地区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发生率为57.2%,其中29.6%为轻度职业倦怠,22.6%为中度职业倦怠,5.0%为重度职业倦怠;不同年龄、学历、糖尿病、工作岗位、放射工种、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间的职业倦怠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30~39岁、本科学历、患糖尿病、护士、诊断放射学、患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水平较高;牙科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治疗工种职业倦怠的风险分别是诊断放射学的0.532倍、0.578倍和0.655倍,5~9年放射工龄的职业倦怠风险是放射工龄小于5年的1.278倍,患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风险是未患病者的1.553倍和2.233倍;7)医务放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不同水平的抑郁(63.17%),51.70%为轻度抑郁,10.23%为中度抑郁,1.24%为重度抑郁;患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抑郁水平高于未患病人群(P<0.05);患甲状腺疾病者的抑郁风险是未患病的1.429倍;8)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中下的占比为42.08%,工作能力优良的占比为57.92%;不同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婚姻状态、糖尿病、放射工种、放射工龄、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间的工作能力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30岁以下、男性、初级及以下职称、研究生学历、未婚、牙科放射学、放射工龄小于5年、无甲状腺疾病和无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水平最好(P<0.05);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和其他放射工种工作能力中下的风险分别是诊断放射学的0.449倍、0.603倍、0.611倍和0.697倍,10~20年放射工龄和大于20年放射工龄的工作能力中下的风险分别是放射工龄小于5年的1.373倍和0.676倍;9)不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等级间的工作能力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职业紧张的放射人员工作能力低下的风险是无职业紧张者的1.855倍;轻度、中度和重度倦怠的医务放射人员工作能力低下的风险分别是无倦怠者的2.225倍、3.734倍和13.355倍;(10)不同干预组间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抑郁和工作能力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不同学历、工作岗位、放射工种和放射工龄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对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不同(P<0.05);工作场所干预和健康教育干预对缓解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抑郁和提高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有效,且以同时实施工作场所干预和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职业紧张和抑郁水平、提高工作能力的效果最佳。结论:1)新疆地区的放射诊疗资源在服务区域面积和服务人口数量的分布均较不公平,整体以北疆在数量和结构上优于南疆为主要特点,其中乌鲁木齐市的放射医疗资源明显优于其他地州;放射诊断类设备在各地区之间的配置达到绝对公平,介入放射类设备在各地区之间的配置达到基本公平,核医学类和放射治疗类设备因费用、操作要求高,难以实现配置的相对公平;放射防护用品配置基本达到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基本要求,但放射质量控制设备配置明显不足;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测指标基本达到国家职业病防治监测相关标准;2)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水平较高;工作岗位、放射工种、放射工龄和职业暴露敏感器官疾病和机能改变等因素均对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心理健康有影响,工作岗位护士、放射工种诊断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放射工龄5年及以上、患甲状腺疾病和有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风险较高,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水平的加剧严重影响了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建议用人单位在持续做好职业健康监测的同时重视心理健康管理工作,通过优化管理流程、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防护意识等措施,缓解不良职业心理情绪,促进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3)工作场所的管理重点为放射场所防护性能、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和电离辐射警示标识,职业健康教育的重点为放射防护基础知识、放射卫生监督工作及法规概述、各放射工种放射防护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需根据职业特点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地制定工作场所安全促进和职业健康教育的干预方案有利于促进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心理健康。

王莉莉[7](2021)在《新疆某地区医疗放射作业职业卫生及其防护知信行的调查》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放射工作人员作业环境情况、职业身心健康状况、放射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待放射防护的态度和行为,为保护放射工作人员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地调查收集该地区放射诊疗机构数以及防护用具和放射仪器情况,收集在该地区定点三甲医院进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体检结果及个人接触剂量;自行设计基本情况调查表、放射工作人员知信行(RP-KAP)调查表以及职业紧张(ERI)调查问卷相结合的综合问卷,依托网络平台,将二维码发放给各县市卫生监督机构督促各医疗单位放射工作人员完成问卷,本研究共回收问卷651份,回收有效问卷634份,有效率97.54%。将数据导入SPSS25.0,使用K-S检验数据正态性,计量资料采用x?s、M(P25,P75)做统计描述,两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Z检验,多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K-W H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回归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1)该地区共有放射诊疗机构152家、放射防护用具1636件、医疗场所放射仪器设备283台。(2)333名医疗放射工作者监测了1332人次,年平均有效剂量为0.34±0.49m Sv/a,眼科和介入科个人剂量值不同(P<0.05)。(3)肝功异常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肾功、甲功、尿的异常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随着BMI升高B超异常检出率逐渐升高(P<0.05),随着工龄增大血压和B超异常检出率逐渐升高(P<0.05),2B组眼科异常检出率最高,2D组B超异常检出率最高(P<0.05),职业紧张组血压、眼科、B超异常检出率高(P<0.05),个人剂量<1m Sv/a的肝功异常检出率高(P<0.05)。(4)男性的肝功ALT、AST、TBIL、DBIL,肾功BUN、Cr、UA,甲状腺功能T3、TSH及血常规WBC、RBC、Hb均高于女性(P<0.05);随着BMI升高肝功ALT、AST,肾功BUN、Cr、UA,血常规WBC、RBC、Hb逐渐升高(P<0.05);不同工龄间肝功、肾功、甲状腺、血常规各指标无差异(P>0.05);肝功AST和甲状腺功能TSH在2C组最高,而血常规RBC、Hb在2C组最低(P<0.05);职业紧张组肾功BUN、UA高,而甲状腺功能T3、TSH和血常规PLT低(P<0.05);个人剂量<1m Sv/a组肝功AST、TP高(P<0.05)。(5)职业紧张检出率为51.3%,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婚姻状况、学历、收入、职称、科室、职业、医院性质、编制、专兼职、平均每周工作时长以及年休假之间职业紧张检出率不同(P<0.05)。(6)付出回报失衡量表得分中,性别、医院性质付出均分有差异(P<0.05);民族、科室、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学历、月收入的付出、回报、内在投入均分不同(P<0.05);职业、婚姻状况、编制、专兼职、休假、职称的付出、内在投入均分不同(P<0.05);不同工龄组付出、回报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医院性质、科室、编制、工龄、休假是医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的主要影响因素。(8)放射防护知识及格率为61.7%,不同民族、收入、科室、职业、编制、周工作时间的及格率有差异(P<0.05)。(9)医疗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态度和行为得分均较高。结论:(1)该地区放射防护用具数量充足、种类齐全,放射仪器能够满足不同级别医院的需求;放射工作人员属于低剂量接触水平,但还是应加强对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防护关注。(2)应该加强对女性、高BMI、工龄长、核医学科及有职业紧张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关注、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检测,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身心健康。(3)职业紧张在医疗放射工作人员中较为普遍,医院性质、科室、编制、工龄、休假是医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对放射工作人员采取干预措施。(4)医疗放射工作人员对放射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不理想,但是对放射防护的态度和行为又较好,应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

章益飞[8](2020)在《盐城市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及辐射防护状况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描述盐城市核技术应用机构辐射防护现状、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水平及健康状况,识别放射防护薄弱环节,降低职业性放射相关疾病和健康损害的发生风险。为探讨长期低剂量辐射的健康损害、改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8年在盐城市选取33家放射诊疗机构和10家工业核技术应用机构为研究现场,机构内全部放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医疗及工业核技术应用机构的140个放射工作场所进行辐射水平监测,对医疗机构的126台射线装置开展质量控制监测。对放射工作人员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法开展外照射个人监测,收集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工龄、职业类别、机构级别的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和体检指标异常情况,评价职业放射暴露的健康效应。结果1.个人剂量监测共监测691名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当量,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315m Sv,96.96%的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低于1m Sv,未发现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水平超过标准规定的限值。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间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574,P<0.001),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的是工业探伤作业人员,其次为介入放射学。从事工业探伤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超过1m Sv的比例最高,放射治疗学、核医学及其他工业应用等工种的年剂量均低于1m Sv。从单位类别分布看,工业核技术应用机构人员年有效剂量最高,三级医院最低,不同级别机构间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113,P<0.001)。工业核技术应用机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超过1m Sv的比例高于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中,一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超过1m Sv的比例最大,随着医院等级的升高,年有效剂量大于1m Sv的人数构成比有降低的趋势。2.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监测共监测140个各类放射工作场所的防护水平,合格率97.9%。X射线行李包检查仪工作场所防护合格率最低,其次为工业X射线探伤、常规X射线摄影及医用X射线透视等设备工作场所,防护合格率在不同设备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62,P=0.341)。常规X射线摄影设备放射工作场所外周围剂量当量率平均值最高,乳腺摄影机房最低,不同设备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3,P=0.914)。工业核技术应用机构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检测合格率低于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检测超标的医疗机构均为一级医院,不同级别机构间防护检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76,P=0.103)。一级医院放射工作场所外周围剂量当量率平均值最高,其次为工业核技术应用机构,二级医院最低,不同级别机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82,P=0.247)。对126台医用射线装置开展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86.51%。CT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最低,其次为常规X射线摄影设备。乳腺摄影机、牙科摄影设备及DSA均未检出不合格指标。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在不同设备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679,P=0.083)。一级医院射线装置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低于二级和三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6,P=0.026)。3.辐射效应监测(1)不同性别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女性工作人员外周血WBC(χ2=3.997,P=0.046)、RDW-CV(χ2=19.929,P<0.001)、PLT(χ2=8.712,P=0.005)、Hbg(χ2=13.548,P<0.001)、MCH(χ2=14.575,P<0.001)、MCHC(χ2=70.420,P<0.001)等血常规指标异常检出率,AST(χ2=4.648,P=0.031)、STB(χ2=6.771,P=0.010)、GGT(χ2=37.833,P<0.001)及Cr(χ2=5.505,P=0.023)等肝肾功能指标异常检出率,尿白细胞(χ2=66.469,P<0.001)、尿维生素C(χ2=21.692,P<0.001)、尿隐血(χ2=23.599,P<0.001)、尿蛋白(χ2=9.577,P=0.003)等尿常规指标异常检出率,以及眼晶状体(χ2=5.214,P=0.027)异常检出率均显着高于男性;男性放射工作人员血压(χ2=16.533,P<0.001)、空腹血糖(χ2=8.583,P=0.003)及腹部彩超(χ2=5.722,P=0.017)异常检出率均显着高于女性。(2)不同年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随着年龄增加,MCV(χ2=13.047,P=0.005)、Hbg(χ2=10.470,P=0.015)、STB(χ2=8.858,P=0.031)、血压(χ2=48.462,P<0.001)、血糖(χ2=55.298,P<0.001)、腹部彩超(χ2=38.966,P<0.001)、眼晶状体(χ2=63.744,P<0.001)等指标异常检出率有增高的趋势,ALT(χ2=37.646,P<0.001)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不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随着工龄的增加,MCV(P=0.010)、空腹血糖(χ2=14.286,P=0.001)、腹部彩超(χ2=16.918,P<0.001)、眼晶体(χ2=21.103,P<0.001)异常检出率呈升高的趋势,不同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从事核医学的放射工作人员NEUT%(χ2=14.258,P=0.012)、RDW-CV(χ2=13.899,P=0.017)、MCHC(χ2=55.780,P<0.001)等血常规指标,以及尿维生素C(χ2=62.452,P<0.001)、尿隐血(χ2=16.947,P=0.006)等尿常规指标异常检出率均显着高于其他职业类别,从事放射治疗学的工作人员尿蛋白阳性检出率显着高于其他工种(χ2=22.480,P=0.001),放射治疗学、核医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检出率高于其他职业类别(χ2=51.077,P<0.001),工业探伤作业人员血压(χ2=27.222,P<0.001)、腹部彩超(χ2=14.865,P=0.010)异常检出率显着高于其他职业类别,工业其他应用人员β2-MG异常检出率显着高于其他职业类别(χ2=11.452,P=0.027),胸片检查异常人员的工种均为工业其他应用,从事诊断放射学的工作人员尿白细胞异常检出率显着高于其他工种的工作人员(χ2=43.773,P<0.001)。(5)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别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三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RDW-CV(χ2=18.089,P=0.001)、MCHC(χ2=77.365,P<0.001)、尿白细胞(χ2=33.962,P<0.001)、尿维生素C(χ2=48.549,P<0.001)、尿隐血(χ2=13.555,P=0.004)、尿蛋白(χ2=14.645,P=0.002)、眼晶体(χ2=34.921,P<0.001)等指标异常率显着高于其他级别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二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β2-MG(P=0.028)、甲状腺彩超(P=0.017)异常检出率显着高于其他级别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一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Cr(P=0.048)、腹部彩超(χ2=12.268,P=0.006)异常检出率显着高于其他级别医疗机构;工业核技术应用机构工作人员NEUT%异常检出率显着高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χ2=10.345,P=0.016),胸片异常均发现在从事工业核技术应用的人员。结论1.本次调查发现,盐城市核技术应用机构的放射防护措施执行较好,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较为安全。未发现个人剂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人均年有效剂量处于较低的水平,无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报告。2.从事工业探伤、介入放射学等工种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及高剂量检出率均高于其他职业类别。工业核技术应用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受照水平高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一级、二级医院辐射暴露水平高于三级医院。研究结果提示应重点关注工业辐射及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职业受照水平和职业健康状态。3.防护检测不合格的放射工作场所均集中于工业核技术应用机构和一级医院,一级医院射线装置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低于二级和三级医院。4.被调查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指标存在异常,提示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可能会对健康产生损害效应,健康检测指标异常率与性别、年龄、工龄、职业类别、机构级别等有关。

陈俐枫,朱宗铭[9](2020)在《常熟市2018年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常熟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分析,了解其一般健康状况。方法取常熟市2018年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放射工作人员共481人为调查对象,对比常熟市2010年至2017年既往数据和2018年部分健康体检人员体检数据。结果 481名放射工作人员中,医务工作者377人(占78.38%),企业劳动者104人(占21.62%,其中90%以上为金属加工行业工业探伤岗位);年龄最小19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37.30±10.51)岁;接害工龄最少1个月,最大48年,平均工龄(10.39±10.28)年。2018年个人剂量最大0.167 mSv,平均(0.053±0.022)mSv,处于历年较低水平。白细胞计数减少8例,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9例,血小板计数减少5例,晶状体浑浊42例,染色体异常10例。眼晶状体浑浊检出率逐年升高(P <0.01),其他各项主要体检数据异常率逐年降低(P <0.01)。2018年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计数减少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 <0.05);白细胞、血小板均值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常熟市放射工作人员电离辐射总体接触水平较低,但也应注意眼晶状体的保护。

董倩倩[10](2019)在《大连市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及健康现状监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现况研究的方法了解大连市放射诊疗医院的总体情况,掌握大连市放射诊疗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现状和医院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现状。分析放射相关人员的个体暴露剂量、健康异常指标分布情况,为制定更合理的防护措施及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水平和健康水平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以大连市哨点监测放射诊疗医院中的417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大连市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中哨点医院提供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个人剂量检测报告》和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存档的《个人剂量检测报告》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报告表》,统一整理核查后录入,建立数据库;使用IBM 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得的计数资料用率和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1.基本情况:纳入本研究的放射诊疗医院中放射工作人员共417人,其中男性269人,女性148人。纳入本研究放射诊疗医院共有30家,其中三级医院数量5个,共304人;二级医院数量6个,共81人;一级及以下医院数量19个,共32人。年龄分布<30岁的56人,3039岁的131人,4049岁的149人,≥50岁的为81人。工龄<10年的有213人,1019年的有90人,≥20年的有114人;从事医用X线诊断的工作人员为328人,从事牙科放射学的16人,从事放射治疗学的24人,从事介入放射学的49人。2.个人健康管理和防护情况:三级放射诊疗医院的个人防护用具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合格率为80%,二级放射诊疗医院为100%,一级及以下放射诊疗医院为100%。个人主要防护用品如铅橡胶围裙共有113件,其中三级为56件,二级为32件,一级及以下为25件;铅橡胶帽子共计125件,其中三级为45件,二级为34件,一级及以下为14件;铅橡胶颈套共计125件,其中三级为65件,二级为37件,一级及以下为23件;而铅防护手套及眼镜总数分别为125件和23付,其中三级医院分别为65件和10付,二级分别为37件和10付,一级及以下为23件和6付。其余防护设备如铅防护屏风、个人剂量报警仪等主要为三级医院配备;本研究放射工作人员培训持证上岗情况分别为三级医院90.1%,二级医院为96.3%,一级及以下医院为96.9%。上岗前培训率及在岗培训率分别为三级医院为25.0%和47.4%,二级医院为17.3%和81.5%,一级及以下医院为9.4%和90.6%。同时各级放射诊疗医院中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均为100%;此外,三级放射诊疗医院体检率为72.7%,二级放射诊疗医院体检率为98.8%,一级及以下放射诊疗医院体检率为100%。3.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及个人暴露剂量水平:经对各级放射诊疗医院调查后发现,各级诊疗医院个人剂量监测率及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建档率均为100%;医用X线诊断工作人员人均年暴露剂量为0.57mSv/a,牙科放射学为0.85mSv/a,放射治疗学为1.00mSv/a,介入放射学为0.84mSv/a。此外,不同级别诊疗医院的人均年剂量有所不同,三级医院人均年剂量为0.70mSv/a,二级医院为0.49mSv/a,一级及未定级医院为0.54mSv/a。4.健康检查异常结果情况:417名放射工作人员按照不同性别、年龄及工龄分类后对体检各指标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血红蛋白、尿常规、肝功能及B超异常发生率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P<0.05);然而不同年龄组中白细胞、胸片、心电图及B超的异常率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工龄分类比较中发现,在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尿常规、心电图及B超的异常率比较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大连市放射诊疗医院整体放射个人防护用品及辅助防护设施配备情况、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建档率、职业健康建档率及体检率均较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2.大连市放射诊疗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培训率略低于国家标准,应加强相关方面的监管力度;3.大连市哨点监测放射诊疗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体检指标中血红蛋白、尿常规、B超的异常率较高。

二、放射工作人员135名健康监护体检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放射工作人员135名健康监护体检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辐射敏感指标在我国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与微核率分析
2 甲状腺功能检查
3 眼晶状体检查
4 其他生物学指标
5 展望

(2)2015—2019年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体检内容
        1.2.2 评价标准
        1.2.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接触组与对照组主要指标异常率比较
    2.2 2015-2019年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不同分组体检主要指标异常情况
    2.3 2015—2019年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不同性别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
    2.4 2015—2019年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不同工龄体检主要指标检测结果
3 讨论

(4)新疆医疗机构放射暴露环境与职业健康防护水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质量控制
        1.2.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新疆放射诊疗机构职业健康管理基本情况
        2.1.1 全疆概况
        2.1.2 个人剂量率和职业健康率地区分布情况
    2.2 调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状况
        2.2.1 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2.2.2 医疗机构及放射工作人员地区分布
        2.2.3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分布
        2.2.4 放射工作人员性别分布
        2.2.5 放射防护配套设备情况
        2.2.6 职业健康管理情况
    2.3 职业健康检查信息情况
3 讨论

(5)电离辐射与临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电离辐射的基本概念
    1.2 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与优势
    1.3 放射诊疗机构中电离辐射的特征与危害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二章 广州市临床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调查
    2.1 研究对象
        2.1.1 样本含量估算
        2.1.2 研究对象纳入排除标准
    2.2 调查内容及方法
        2.2.1 实验仪器与器材
        2.2.2 热释光剂量法检测原理
        2.2.3 实验室个人剂量检测流程
        2.2.4 个人剂量的评估
        2.2.5 质量控制
    2.3 统计分析
    2.4 结果
        2.4.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4.2 个人剂量水平监测结果
        2.4.3 不同工种、性别个人剂量水平比较
    2.5 讨论
    2.6 全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市临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情况调查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资料收集与分组
        3.2.2 调查项目与检查方法
        3.2.3 质量控制
    3.3 统计分析
    3.4 结果
        3.4.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4.2 临床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4.3 临床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激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4.4 临床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4.5 临床放射工作人员心电图异常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4.6 临床放射工作人员高血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4.7 临床放射工作人员血糖、血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4.8 临床放射工作人员肝、肾功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5 讨论
        3.5.1 电离辐射对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3.5.2 电离辐射对甲状腺的影响
        3.5.3 电离辐射对晶状体的影响
        3.5.4 电离辐射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5.5 电离辐射对其他体检指标的影响
    3.6 全章小结
第四章 电离辐射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队列研究
    4.1 研究对象
        4.1.1 样本含量估算
        4.1.2 研究对象纳入排除标准
    4.2 调查内容及方法
        4.2.1 资料收集
        4.2.2 调查方法
    4.3 统计分析
    4.4 结果
        4.4.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描述
        4.4.2 临床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相关激素的单因素GEE分析
        4.4.3 临床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相关激素的多因素GEE分析
        4.4.4 依据不同性别分层TSH、T3、T4 水平的多因素GEE分析
    4.5 讨论
    4.6 全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新疆放射诊疗作业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现状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放射诊疗资源及职业卫生现况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新疆地区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的现况调查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干预及效果评价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放射诊疗工作者职业健康调查问卷
综述 低剂量暴露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及健康管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7)新疆某地区医疗放射作业职业卫生及其防护知信行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作业人员一般情况调查
        2.2 作业现场调查
        2.3 职业健康现状调查
        2.4 职业紧张状况调查
        2.5 放射防护知信行(RP-KAP)调查
    3.质量控制
    4.统计方法
    5.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医疗机构放射人员职业紧张及放射防护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
综述 放射工作人员生理和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8)盐城市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及辐射防护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分析
结果
    1 辐射防护监测
    2 个人剂量监测
    3 辐射效应监测
讨论
    1 辐射防护监测
    2 个人剂量监测
    3 辐射效应监测
    4 研究不足之处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现况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发表论文
致谢

(9)常熟市2018年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1.2.2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主要指标异常检出情况
    2.3 个人剂量监测
    2.4 现场辐射剂量率检测
    2.5 2018年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结果与往年对比情况
    2.6 2018年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结果与对照组体检结果比较
3 讨论

(10)大连市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及健康现状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电离辐射
    1.2 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1.3 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3.1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3.2 对眼睛晶状体的影响
        1.3.3 对皮肤的影响
        1.3.4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4 电离辐射的防护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数据来源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分析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医院及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1.1 医疗医院数量及分级情况
        3.1.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2 个人防护用具、辅助防护设施及健康管理情况
        3.2.1 个人防护用具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情况
        3.2.2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上岗及健康管理情况
    3.3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及个人剂量暴露水平
    3.4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异常结果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放射诊疗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具及辅助防护设施
    4.2 放射诊疗人员的健康管理情况
    4.3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及个人暴露剂量水平
    4.4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异常结果情况
    4.5 电离辐射健康防护的对策建议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作者简介
致谢

四、放射工作人员135名健康监护体检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辐射敏感指标在我国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中的应用[J]. 董娟聪,程娇,王超,党旭红. 中国辐射卫生, 2022(01)
  • [2]2015—2019年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J]. 蒋丽,施安琪,时正贤.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21(06)
  • [3]2020年深圳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检出情况分析[J]. 马纪英,杨学琴. 中国辐射卫生, 2021(05)
  • [4]新疆医疗机构放射暴露环境与职业健康防护水平分析[J]. 毋跃文,李仲修,孙小娜,雷淑钦,麦丽开·阿不力米提,崔军,朱东升,张伟.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1(04)
  • [5]电离辐射与临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关联性研究[D]. 郭绮珊. 广东药科大学, 2021(02)
  • [6]新疆放射诊疗作业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 张哲.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7]新疆某地区医疗放射作业职业卫生及其防护知信行的调查[D]. 王莉莉.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8]盐城市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及辐射防护状况调查[D]. 章益飞.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9]常熟市2018年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J]. 陈俐枫,朱宗铭.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0(01)
  • [10]大连市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及健康现状监测分析[D]. 董倩倩. 吉林大学, 2019(03)


辐射剂量论文 辐射危害论文 职业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体检报告论文

上一篇:深入开展文明优质服务若干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若干理论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