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昭颖,张勇[1](2021)在《15味有毒中药的心血管毒性作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随着中药应用的不断增加,其所具备的对因治疗、满足个体化用药需求的特点得以体现,在现代药理学对中药有效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推动下,中药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然而,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的普及,其毒性与临床不良反应逐渐引起人们重视。大多数中药材均具有心血管系统毒性,且临床预后较差,这也是多种中药过量使用导致中毒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深入研究中药材的心血管毒性,寻求有效防治手段,对于中医药现代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将洋金花、生附子、砒霜、生天仙子、红粉、生草乌、生马钱子、蟾酥、生千金子、雪上一枝蒿、生川乌、雄黄、轻粉、水银、斑蝥定义为毒性中药。本文就这15味中药的心血管系统毒性以及解毒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后期该毒性中药的安全应用和临床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董志鹏,刘文文,范志敏,邵海燕[2](2020)在《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十例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氧化二砷中毒后可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脏、肝脏、肾脏等多脏器受损,致死量0.8~2.0 mg/kg,急性中毒少见。本文分析10例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吸收三氧化二砷引起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的认识。

付鑫[3](2020)在《三氧化二砷纳米前药用于VX2肝癌模型介入治疗的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效果显着,但是无论是单药或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又或者是作为介入治疗术中药物和放射治疗的增敏剂运用于实体瘤的治疗,都无法达到期望的疗效。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严重的毒副作用(心脏毒性、急性肾衰竭以及消化道毒性等)以及其不合适的药代动力学(快速肾清除率和过低的药物递送效率)。纳米医学发展至今旨在改善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排泄。从而减少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然而,尽管三氧化二砷纳米颗粒提高了药物递送效率,使其更有机会进入肿瘤内。但是其在临床实体瘤治疗依然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并且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目前对于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中的化疗药物是否有用依然存在争议。我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三氧化二砷纳米前药(ATONP),不过它造成的系统毒性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我们合成并表征了 ATONP,并进行了一系列体内外毒性实验确定了其作为VX2肝癌模型兔TACE术中药物的给药剂量。我们通过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血检测血药浓度分析了 ATONP经TACE给药后药物的代谢动力学。术后不同时间点通过收集肿瘤和正常肝脏组织以及排泄物样本,探究了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蓄积、分布情况和药物的排泄途径。最后我们通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及生化检测手段评价了 ATONP作为TACE术中用药的药效及毒性。结果:在预临床TACE的研究中,我们发现,ATONP与碘油混合所形成的乳剂和药物稀释小球(DEB)的原理相似。在闭塞的肿瘤内,ATONP的缓释模式显着降低了血浆中砷的浓度(峰值分别为3.89±0.38μg/L与24.71±2.96 ug/L),从而避免了像ATO那样的“爆发性释放”。伴随着肿瘤内砷的持续释放以及瘤内无机磷的不断消耗,我们发现经TACE方式给药的ATONP组中瘤内砷浓度要远高于同样给药模式下ATO(15.32±1.41 μg/g 比4.90±0.93 μg/g,P<0.01)。同样,对于静脉注射ATONP组而言,其瘤内的砷含量也远不及经动脉给药的纳米粒子组(15.32±1.41 μg/g比0.89±0.53 μg/g,P<0.01)。纳米粒子组肿瘤的坏死率和凋亡率(凋亡等级)显着高于ATO组(66.5±7.1)%比(44.3±3.7)%,P<0.05以及2.62±0.16比2.25±0.14,P<0.01),并无明显肝肾毒性。结论:简而言之,该纳米前药通过无机磷触发药物释放从而提高了 TACE的疗效并减缓了砷所造成的毒性。

钟薇[4](2020)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应用与临床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应用与临床护理。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护理,个体化护理组进行个体化护理。比较效果。结果个体化护理组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0%,χ2=8.103,P <0.05。护理后个体化护理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t分别是6.103和5.0234,P <0.05。个体化护理组白细胞峰值水平、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个体化护理组白细胞峰值水平、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分别是(25.56±3.21)d和(30.14±3.21)d。常规护理组白细胞峰值水平、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分别是(30.87±3.91)d和(35.78±3.55)d,t分别是5.745、6.213,P <0.05。个体化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χ2=7.134,P <0.05,个体化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一共有6例,总发生率20.00%,其中,有2例心电图改变,2例恶心呕吐以及2例肝肾功能损害。常规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一共有12例,总发生率40.00%,其中,有4例心电图改变,4例恶心呕吐以及4例肝肾功能损害。结论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行个体化护理效果确切,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且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更短,白细胞峰值更低,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爱兵,胡文博,王宁宁,安玲,王叶[5](2016)在《西宁地区急性砷中毒对肾脏损害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砷是一种类金属原素,在自然界多以化和物的形式存在,在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或升华生成三氧化二砷(As2O3),俗称砒霜[1]。因此急性砷中毒常称为砒霜中毒。急性砷中毒多因误服或药用过量中毒。生产加工过程吸入其粉末、烟雾或污染皮肤中毒也常见。As2O3经口服550 mg即可中毒,60100 mg即可致死[2]。砷的氧化物和盐类均属于高毒物质,进入体内可与细胞代谢重要的酶结合,使酶失活,影响细胞代

李爱清,戴琴[6](2013)在《1例深度烧伤后外敷中药致急性砷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文中认为三氧化二砷是一种剧毒化学剂。进入体内的砷95%~97%即迅速与体内血红蛋白的珠蛋白结合,于24 h内分布至肝、肾、肺、胃肠道及脾脏中,通过多种机制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心、肝、肾等多脏器受损,严重者可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死;三氧化二砷曾用作外用中药、杀虫剂、杀鼠药、消毒防腐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均有与之接触的机会。药源性砷中毒常有发生,而且容易误诊、漏诊。我科在2012年10月7日收治1例皮肤烧伤后因外敷中药致急性砷中毒的患者,经抢救脱险,现报道如下。

牛一民,樱井彻郎,孙晖,王喜军[7](2011)在《三氧化二砷的代谢途径及毒理机制综述》文中提出三氧化二砷作为剧毒药广为人知,传统中药称其为"砒霜",而从中药砒霜中诞生的亚砷酸注射液其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又为世人所瞩目,但仍伴随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本文主要介绍了三氧化二砷的代谢途径及急慢性毒性机制,提出亚砷酸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机制假设,为研究开发消除不良反应的药物提供依据。

袁岸龙,寇继光,黄文娟,冯爱桥,梅咏华,刘爱林[8](2011)在《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1例的诊断与治疗》文中研究表明

黄斌英,刘华[9](2010)在《批量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文中提出总结了47例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认为重视批量中毒患者的组织与抢救,及时留置胃管洗胃,尽早、足量、合理地使用驱砷剂二巯基丙磺酸钠为主的治疗方案是有效的措施;同时给予症状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和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葛宪民,苏素花,农康[10](2009)在《急性水源性砷中毒的诊断分级与应急救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二、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15味有毒中药的心血管毒性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类
    1.1 洋金花
        1.1.1 洋金花心血管毒性
        1.1.2 洋金花中毒解救
    1.2 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
        1.2.1 毛茛科乌头属植物心血管毒性
        1.2.2 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中毒解救
    1.3 天仙子
        1.3.1 天仙子心血管毒性
        1.3.2 天仙子中毒解救
    1.4 马钱子
        1.4.1 马钱子心血管毒性
        1.4.2 马钱子中毒解救
    1.5 千金子
        1.5.1 千金子心血管毒性
        1.5.2 千金子中毒解救
2 矿物类
    2.1 红粉、轻粉、水银
        2.1.1 红粉、轻粉、水银的心血管毒性
        2.1.2 红粉、轻粉、水银的中毒解救
    2.2 雄黄
        2.2.1 雄黄的心血管毒性
        2.2.2 雄黄的中毒解救
    2.3 砒霜
        2.3.1 砒霜的心血管毒性
        2.3.2 砒霜的中毒解救
3 动物类
    3.1 斑蝥
        3.1.1 斑蝥的心血管毒性
        3.1.2 斑蝥的中毒解救
    3.2 蟾酥
        3.2.1 蟾酥的心血管毒性
        3.2.2 蟾酥的中毒解救
4 讨论

(3)三氧化二砷纳米前药用于VX2肝癌模型介入治疗的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ATONP的制备、表征以及药物体外释放
    2.2 ATONP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2.3 ATONP对兔肝脏急性毒性实验
    2.4 VX2兔肝癌模型的建立
    2.5 TACE手术操作
        2.5.1 碘油与药物混合乳剂的制备
        2.5.2 经导管动脉栓塞
    2.6 VX2肝癌模型TACE治疗的实验方案
        2.6.1 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药物毒性试验
        2.6.2 ATONP消耗肿瘤无机磷实验
        2.6.3 TACE给药后ATONP在肿瘤中的蓄积
        2.6.4 ATONP作为TACE术中用药的疗效评价
    2.7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1.0 ATONP的制备、体外释放及抑制VX2细胞生长的体外研究
        3.1.1 ATONP对兔肝脏急性毒性实验
        3.1.2 兔VX2肝肿瘤的经动脉灌注ATONP栓塞治疗
        3.1.3 血浆中砷和磷的含量
        3.1.4 药物的代谢途径
        3.1.5 第一队列实验的肝肾毒性
        3.1.6 肿瘤内砷的蓄积以及磷的消耗
        3.1.7 药效评价:肿瘤的坏死与凋亡
    3.2 讨论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三氧化二砷用于实体瘤治疗的现状
    第1章 三氧化二砷抗癌的背景
        1.1 砷的历史
        1.2 三氧化二砷的抗癌机制
    第2章 三氧化砷治疗实体瘤的临床试验
        2.1 肝癌
        2.2 其他恶性实体瘤
        2.3 ATO作为放射治疗的增敏药物
        2.4 临床试验小结
    第3章 纳米技术与TACE能否成为ATO治疗实体瘤的有力推手?
        3.1 纳米医学
        3.2 纳米ATO的基础研究
        3.3 介入医学
    第4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应用与临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护理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
    2.2 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
    2.3 白细胞峰值水平、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3 讨论

(5)西宁地区急性砷中毒对肾脏损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1.2方法
    1.3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 1 病理组织观察
    2.2肾功能指标分析
    2.3多元和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7)三氧化二砷的代谢途径及毒理机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As2O3急性中毒
    1.急性砷中毒的症状
    2.急性砷中毒的机制
二、 As2O3慢性中毒
    1.慢性砷中毒的症状
    2.As2O3的代谢途径研究
        (1) 氧化甲基化途径。
        (2) 还原甲基化途径。
    3.慢性砷中毒的机制
        (1) 氧化应激。
        (2) DNA损伤。
        (3) 信号传导通路。
三、 亚砷酸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1.亚砷酸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表现
    2.亚砷酸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机制假设

(8)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1例的诊断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道
2 讨论

(9)批量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及转归
3 抢救与护理
    3.1 批量中毒患者急救的组织与抢救
    3.2 清除毒物, 阻止毒物吸收
    3.3 症状护理
        3.3.1 消化道症状的护理
        3.3.2 神经系统症状的护理
        3.3.3 泌尿系症状的护理
    3.4 药物治疗
    3.5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5.1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
        3.5.2 心律失常的护理
        3.5.3 肝功能损害的护理
    3.6 心理护理

(10)急性水源性砷中毒的诊断分级与应急救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砷的毒性与中毒机制
2 临床表现
3 实验室检查
    3.1 尿砷测定
    3.2 发砷测定
    3.3 血砷
    3.4 临床化验及生化检查
    3.5 电生理检查
    3.6 周围神经活检
4 诊 断
5 应急救治及其预案
6 预防对策

四、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15味有毒中药的心血管毒性作用研究进展[J]. 陈昭颖,张勇. 中国新药杂志, 2021(14)
  • [2]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十例临床特征分析[J]. 董志鹏,刘文文,范志敏,邵海燕.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0(11)
  • [3]三氧化二砷纳米前药用于VX2肝癌模型介入治疗的预临床研究[D]. 付鑫. 南昌大学, 2020(08)
  • [4]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应用与临床护理[J]. 钟薇.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2)
  • [5]西宁地区急性砷中毒对肾脏损害的临床研究[J]. 王爱兵,胡文博,王宁宁,安玲,王叶.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6(01)
  • [6]1例深度烧伤后外敷中药致急性砷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 李爱清,戴琴.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16)
  • [7]三氧化二砷的代谢途径及毒理机制综述[J]. 牛一民,樱井彻郎,孙晖,王喜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02)
  • [8]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1例的诊断与治疗[J]. 袁岸龙,寇继光,黄文娟,冯爱桥,梅咏华,刘爱林. 临床医学, 2011(01)
  • [9]批量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 黄斌英,刘华. 中华护理杂志, 2010(03)
  • [10]急性水源性砷中毒的诊断分级与应急救治研究进展[J]. 葛宪民,苏素花,农康. 广西医学, 2009(11)


砒霜论文 砷中毒论文 药品论文 健康论文

上一篇:论云南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
下一篇:几个“小”问题,一篇大文章——评云南牧业应对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