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五味子甲素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五味子甲素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姜南希[1](2021)在《负载五味子醇甲DBM支架的制备及相关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研究五味子醇甲对BMSCs增殖、成骨分化活性的影响,在无菌环境下制备负载五味子醇甲的DBM支架,并研究其相关生物活性,为新型支架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研究方法:1.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从Wistar大鼠双侧股骨和胫骨分离培养出原代BMSCs,连续传代至第2代,对其进行成骨诱导和成脂诱导以及后续实验。2.用浓度不同(0.01μg/ml、0.1μg/ml、1μg/ml、10μg/ml)的五味子醇甲含药培养基培养BMSCs,采用CCK-8法检测五味子醇甲对BMSCs增殖活性的影响;BMSCs成骨诱导后进行ALP染色、ALP活力检测、茜素红染色及Real-time PCR定量检测在成骨诱导后BMSCs的Runx-2、BMP-2、OPN和ALP成骨相关基因转录表达情况,综合评估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最佳药物浓度。3.取牛松质骨体外脱脂、脱钙、脱蛋白后制得DBM支架材料,使用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50μg/ml不同浓度的五味子醇甲溶液处理DBM支架,冷冻干燥法制备负载五味子醇甲的DBM支架。4.将负载五味子醇甲的DBM支架与BMSCs共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载药支架对BMSCs增殖活性的影响;筛选出最佳载药浓度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支架的表面形貌,并对支架的孔隙率、溶胀率、降解速率进行测定。5.在无菌DBM支架及负载五味子醇甲的DBM支架上接种生长情况良好的BMSCs,共培养3d,扫描电镜下观察BMSCs在支架内生长情况;将BMSCs细胞接种到载药前后的DBM支架上,12h后用DAPI染液处理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BMSCs是否黏附在DBM及SCH载药支架上。研究结果:1.从Wistar大鼠双侧股骨和胫骨中成功分离培养出长梭形的BMSCs,经成骨诱导后可见钙结节形成及碱性磷酸酶表达,成脂诱导后可见脂滴。2.在CCK-8细胞增殖检测中,与空白组和10μg/ml浓度组比较,0.01μg/ml、0.1μg/ml和1μg/ml浓度组均促进BMSCs的增殖(P<0.05),0.1μg/ml和1μg/ml浓度组作用更显着;与空白组比较,0.1μg/ml和1μg/ml浓度组均促进BMSCs成骨向分化,与0.1μg/ml组比较,1μg/ml浓度组细胞外钙盐沉积量明显增多,ALP染色更深,ALP活力表达水平更高(P<0.05),Runx-2、BMP-2、OPN和ALP成骨相关基因转录水平更高(P<0.05)。3.DBM支架呈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结构,支架内部孔径大小不一,形状多为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内部孔隙相互交通。与空白组和其他浓度SCH-DBM组比较,20μg/ml修饰的SCH-DBM支架组明显促进BMSCs增殖(P<0.05)。20μg/ml的五味子醇甲改性后,支架孔隙率、溶胀率及降解速率降低(P<0.05)。4.DBM及SCH-DBM支架上均观察到生长情况良好的细胞。DAPI染色后,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呈圆形蓝染结构,在各组支架内部散在呈三维立体结构分布。研究结论:1.成功从Wistar大鼠体内提取出长梭形BMSCs,经成骨诱导和成脂诱导鉴定,其符合BMSCs特征。2.浓度为0.1μg/ml和1μg/ml的五味子醇甲可促进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1μg/ml浓度作用更明显。3.DBM支架及具有五味子醇甲涂层的DBM支架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20μg/ml五味子醇甲修饰的DBM支架能够促进BMSCs增殖活性。

姜南希,王珏,王倩,杨楠,吴佳,李凌锋,张骁,刘志辉[2](2020)在《五味子在骨重建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五味子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可维持骨重建平衡,在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调控破骨细胞活性以及软骨保护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为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提供广阔前景。本文综述五味子及其活性成分在骨重建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其产品开发及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史冬雪[3](2020)在《葛根素激活P38、ERK1/2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多见于老年动物和绝育后动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宠物主人会选择为自己的爱宠做绝育手术,动物绝育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会显着下降,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但长期补充雌激素会增加动物患乳腺癌和对称性脱毛等疾病的风险,因此,研究者力图寻找一种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雌激素替代物。葛根素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与雌激素像似,但无雌激素的副作用。本研究拟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研究葛根素对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所产生的作用,并观察其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进一步通过抑制MC3T3-E1成骨细胞中MAPK信号通路主要成员P38和ERK1/2的活性后,观察比较下游蛋白及MC3T3-E1细胞増殖过程中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明确葛根素对MC3T3-E1细胞的作用机制并阐明其间所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与结果:在MC3T3-E1细胞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0mol/L、10-7mol/L、10-6mol/L、10-5mol/L、10-4mol/L、10-3mol/L)的葛根素,培养24h后收集细胞,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用pNPP法检测各组细胞ALP的活力,结果表明,浓度为10-6mol/L的葛根素对MC3T3-E1细胞增殖和ALP活力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因此,使用浓度为10-6mol/L的葛根素做后续实验。用浓度为10-6mol/L的葛根素作用于MC3T3-E1细胞,分别培养24h、36h、48h和60h。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值情况,结果显示,培养48h时,细胞状态最好。因此,后续实验的细胞培养时间为48h。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葛根素组、葛根素+P38抑制剂组(PUE+SB203580)和葛根素+ERK1/2抑制剂组(PUE+SCH772984),使其作用于MC3T3-E1细胞,培养48h后,分别用CCK-8、pNPP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ALP活力和I型胶原分泌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P-P38和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葛根素组P-P38和P-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葛根素可以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ALP和I型胶原分泌。与葛根素组相比,葛根素+P38抑制剂组能够明显抑制P-P38蛋白的表达,葛根素+ERK1/2抑制剂组能够明显抑制P-ERK1/2蛋白的表达。加入P38和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组都能够明显抑制MC3T3-E1细胞增殖、ALP和I型胶原分泌。结论:葛根素可以通过激活P38、ERK1/2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葛根素可以通过激活P38、ERK1/2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细胞分泌ALP和I型胶原,从而促进MC3T3-E1细胞分化。

陈哲[4](2018)在《糖尿病骨质疏松中医证型及滋肾降糖丸干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一、临床研究部分:本部分研究通过对糖尿病骨质疏松(DOP)患者的中医证型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初步揭示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及与临床资料的关系,为更好地辨证论治该病、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二、实验研究部分:本部分研究在前期研究发现滋肾降糖丸可通过调控Wnt/?-catenin通路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及miRNA对Wnt/?-catenin通路调控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滋肾降糖丸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糖代谢、骨代谢、骨密度及骨组织中靶向Wnt/?-catenin信号通路的miRNA的干预作用,旨在进一步探讨滋肾降糖丸可能通过miRNA靶向Wnt通路从而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的机制,为滋肾降糖丸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一、临床研究部分: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深圳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条件的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时的主要临床症状以及舌脉象按照辨证分型标准统一重新进行辨证分型,并记录其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病程、骨折史、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钙、血磷、骨密度(BMD)等临床资料,最后对辨证分型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二、实验研究部分: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干预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钙、血磷、骨钙素(OC)、?-I型胶原羧基端肽(?-CTX)、骨密度等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并筛选骨组织差异性表达的miRNA,利用生物信息软件预测其下游靶基因,然后筛选出靶向Wnt/?-catenin信号通路的miRNA。最后运用实时定量PCR(qPCR)方法验证筛选出的靶向Wnt通路差异表达的miRNA。结果:一、临床研究部分:(一)本次研究共收集到127例符合条件的DOP患者,其中男性54例(42.5%),女性73例(57.5%),男女比为0.74:1;患者平均年龄66.58岁,年龄主要集中在50-79岁(93.7%)间,平均糖尿病病程9.02年,平均BMI21.05kg/m2;患者中曾有骨折史的有34例(26.8%),无骨折史的有93例(73.2%);患者平均骨密度-3.07,平均FPG8.86mmol/L,平均HbA1c7.64%,平均血钙2.26mmol/L,平均血磷1.13mmol/L。(二)127例患者证型中阴阳两虚最多,共40例(31.5%),其次是气滞血瘀37例(29.1%)、肝肾亏损26例(20.5%)、脾肾阳虚挟瘀14例(11.0%),最少的证型为肾精不足10例(7.9%)。对证型作合并处理后,结果显示肾虚型(肝肾亏损+肾精不足+脾肾阳虚挟瘀+阴阳两虚)较多,共90例(70.9%),非肾虚型(气滞血瘀)共37例(29.1%)。(三)肾虚型与非肾虚型患者比较,二者性别、BMI、FPG、HbA1c、血钙、血磷、骨折史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年龄、糖尿病病程、BMD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肾虚型患者比非肾虚型患者平均年龄更大、平均糖尿病病程更长、平均BMD更低。回归分析结果则显示,年龄和糖尿病病程是肾虚证型的独立影响因素。二、实验研究部分(一)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FPG、HbA1c、血钙、血磷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FPG、HbA1c、血钙、血磷明显降低(P<0.01)。(二)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CTX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CTX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OC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OC明显升高(P<0.01)。(三)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BMD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的BMD明显増加(P<0.05)。(四)Clean tag长度分布结果显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组三组的峰值均集中在22nt。差异表达miRNA筛选结果显示MOD/NOR找到2个显着上调的miRNA,426个显着下调的miRNA;ZSW/MOD找到35个显着上调的miRNA,141个显着下调的miRNA。同时满足MOD/NOR下调而ZSW/MOD上调或MOD/NOR上调而ZSW/MOD下调,筛选得到7个符合条件的miRNA。对上述符合条件的miRNA运用生物信息软件预测其下游靶基因,最后筛选得到5个靶向Wnt/?-catenin信号通路的miRNA。(五)qPCR验证结果显示miR-26a-5p在模型组中的表达相比正常组上调(P<0.05),在中药组的表达相比模型组下调(P<0.05);miR-200c-3p在模型组表达相比正常组上调(P<0.05),在中药组的表达相比模型组下调(P<0.01);miR-124-3p在模型组的表达相比正常组下调(P<0.01),在中药组的表达相比模型组上调(P<0.05);miR-151-5p、miR-138-5p组间表达差异均不显着(P>0.05)。结论:一、临床研究部分: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证型以阴阳两虚相对较多,其次是气滞血瘀、肝肾亏损、脾肾阳虚挟瘀、肾精不足,而合并证型整体分析后则显示以肾虚证型为多,且肾虚型患者比非肾虚型患者的年龄更大、糖尿病病程更长、骨密度更低,其中年龄和糖尿病病程是肾虚证型的独立影响因素。二、实验研究部分:滋肾降糖丸可以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糖代谢、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具有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的作用。滋肾降糖丸可能通过下调靶向Wnt通路的miR-26a-5p、miR-200c-3p以及上调靶向Wnt通路的miR-124-3p对Wnt通路进行调控,进而影响成骨分化的过程,最终实现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的作用。

蔡纪平[5](2018)在《五味子醇甲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的信号通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导致骨密度减低的骨骼疾病,以全身骨量减少,单位体积骨量降低,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沉积减少等为主要特征。表现为骨板变薄,多孔,骨小梁变细、稀少、断裂,骨显微结构的完整性受损,连接性降低。结果导致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在全球范围内,OP已经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代谢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分为I型和II型,I型是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II型是指老年骨质疏松症。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在逐渐延长,女性将有近1/3的寿命在绝经期度过。因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越来越被重视,成为了全世界所关注的社会性疾病。女性绝经期卵巢功能下降,因而导致全身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影响骨代谢,从而形成骨质疏松症。目前临床防治PMOP的主要方法是雌激素替代疗法(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但其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心血管疾病等,使得此法不能广泛应用。近年来许多科研工作者关注具有雌性激素样作用的天然药物成分,并且取得一定成果。现今发现具有雌性激素样作用的天然药物成分主要有黄酮类(黄酮、黄酮醇、异黄酮等)、香豆素类、木脂素类。五味子醇甲(schizandrin),又名五味子素,属于木脂素类化合物。是天然药物五味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药典规定其含量应不少于0.4%。第一部分:五味子醇甲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目的:研究探讨五味子醇甲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1.选用新生(24h以内)SD大鼠颅骨为实验材料,采用改良组织块法,在37℃,5%CO2条件下对大鼠原代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选取第五代以后,细胞生长状态较好的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通过生物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间成骨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采用钙钴法对成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进行染色,对成骨细胞进行鉴定。2.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五味子醇甲对成骨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3.以碱性磷酸酶活性作为成骨细胞分化指标,采用微量酶标法,测定不同浓度五味子醇甲对成骨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结果:1.成骨细胞形态学观察生物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刚接种的成骨细胞呈小圆球形,悬浮于培养基中。24小时后细胞沉降贴壁,呈三角形、多边形,培养72小时后,细胞呈长梭形、条索形,有的呈铺路石状,或融合成片,界限不清。钙钴法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可观察到成骨细胞细胞核为蓝色,酶活性部分呈现棕黑色颗粒状或块状。2.MTT法测定药物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浓度五味子醇甲对成骨细胞作用24 h、36 h、48 h后,与空白组相比,1.0×10-55 mol/L在三个时间段均有促增殖作用(P<0.05),1.0×10-6mol/L在36 h、48 h有促增殖作用(P<0.05),1.0×10-77 mol/L在48 h有促增殖作用(P<0.05)。3.以碱性磷酸酶活性为指标,采用微量酶标法测定药物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不同浓度五味子醇甲对成骨细胞作用48 h、72 h后,与空白组相比,1.0×10-55 mol/L、1.0×10-66 mol/L在两个时间段均有促分化作用(P<0.01)。小结:1.五味子醇甲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2.五味子醇甲具有促进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作用,从而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第二部分:五味子醇甲通过BMP-Smads信号通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分化的研究目的:研究显示,很多信号通路参与成骨细胞的分化,BMP-Smads信号转导通路是成骨细胞分化的主要通路之一,大量研究证实此信号通路参与成骨细胞分化和骨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分泌。本实验通过观察五味子醇甲对成骨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以BMP-Smads信号通路为切入点,对其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方法:1.原代细胞的培养及鉴定的方法同第一部分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qPCR)测定五味子醇甲作用于大鼠成骨细胞后,BMP-/smads信号通路中Osterix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3.采用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测定五味子醇甲作用于大鼠成骨细胞后,BMP-Smads信号通路中smad1/5/9蛋白、p-samd1/9蛋白、Osteri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成骨细胞形态学观察成骨细胞的培养及鉴定的结果同第一部分2.五味子醇甲对大鼠成骨细胞Osterix基因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与对空白组比较,不同浓度的五味子醇甲作用大鼠成骨细胞48 h、72h后,从统计结果来看,在48 h时,五味子醇甲在1.0×10-55 mol和1.0×10-66 mol/L浓度时对Osterix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在72 h时,1.0×10-55 mol/L、1.0×10-66 mol/L以及1.0×10-7mol/L浓度对Osterix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3.一定浓度五味子醇甲对大鼠成骨细胞中的Smad1/5/9、p-Samd1/9、Osterix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1.0×10-55 mol/L浓度的五味子醇甲作用于成骨细胞后在2 h时间点对p-Smad1/9蛋白的表达达到峰值(P<0.05);1.0×10-55 mol/L浓度的五味子醇甲作用于成骨细胞,Smad1/5/9蛋白在12h以后呈逐渐升高趋势;不同浓度的五味子醇甲作用于成骨细胞48 h后,1.0×10-66 mol/L浓度对Osterix蛋白的表达水平最高。小结:1.与空白组比较,五味子醇甲可使Osterix mRNA的表达升高。2.与空白组比较,五味子醇甲可使p-Smad1/9蛋白、Smad1/5/9蛋白、Osterix蛋白的表达升高。第三部分:五味子醇甲分别与异补骨脂素、山奈酚配伍后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目的:在祖国医学的补肾方药和抗骨质疏松方药中,五味子常与补骨脂、菟丝子联用。有研究报道,异补骨脂素(补骨脂中主要化学成分)与山奈酚(菟丝子中主要化学成分)均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本研究探讨五味子醇甲与这两种化合物联用后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1.原代细胞的培养及鉴定的方法同第一部分2.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五味子醇甲分别和不同浓度补骨脂素、山奈酚联用后对成骨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3.采用微量酶标法,测定不同浓度五味子醇甲分别和不同浓度补骨脂素、山奈酚联用后对成骨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结果:1.成骨细胞形态学观察成骨细胞的培养及鉴定的结果同第一部分2.MTT法测定药物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浓度五味子醇甲分别和不同浓度补骨脂素、山奈酚联用,与空白组及单一化合物组相比,有协同增效的作用。3.以碱性磷酸酶活性为指标,采用微量酶标法测定药物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不同浓度五味子醇甲分别和不同浓度补骨脂素、山奈酚联用,与空白组及单一化合物组相比,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小结:五味子醇甲分别和补骨脂素、山奈酚联用后,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较单用一种成分有所增强。结论:五味子醇甲有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BMP-Smads信号通路是其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信号通路之一。

汪海滨[6](2017)在《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成骨细胞中miRNA-204激活PI3K/Akt/Runx2通路促进其增殖和分化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目的:基于miR-204对PI3K/Akt/Runx2通路的调控作用,利用MC3T3-E1细胞进行体外实验,观察三七总皂苷对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分化及功能情况的影响,研究三七总皂苷的作用机制。二、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颅顶前成骨细胞MC3T3-E1,分为四组,即对照组,加入不同浓度的三七总皂苷的处理组,使培养基中三七总皂苷的浓度梯度分别为0、10、20、50mg/L,培养14天后,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每组中MC3T3-E1细胞的形态。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情况,MTT法测定三七总皂苷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三七总皂苷对MC3T3-E1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及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中Ⅰ型胶原COL1A1,骨桥蛋白(Ostepontin,OPN),骨钙蛋白(Bone Gla Protein,BGP)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之后,RT-PCR法检测各组中miR-204,PI3K,Akt,BCL-2和Runx2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中BCL-2,Bax,.Runx2,及磷酸化PI3K和Akt的表达情况。三、结果:1.三七总皂苷在体外培养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1.1细胞形态10、20、50mg/L的三七总皂苷对MC3T3-E1细胞形态并无产生显着的影响。1.2细胞增殖经过24,48,72小时与对照组相比,20及50mg/L三七总皂苷组的细胞增殖明显提升(P<0.05),其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10mg/L处理组在中细胞的增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并无差别。1.3细胞凋亡经过48小时三七总皂苷的刺激培养后,20及50mg/L处理组中细胞的凋亡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0mg/L处理组中细胞的凋亡也显着低于20mg/L处理组。而10mg/L处理组在中细胞的凋亡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并无差别。1.4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经过48小时10、20、50mg/L三七总皂苷的培养后,20及50mg/L处理组中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0mg/L处理组中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也显着高于20mg/L处理组。而10mg/L处理组在中细胞的凋亡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并无差别。1.5成骨标志基因COL1A1,OPN,BGP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经过48小时10、20、50mg/L三七总皂苷的培养后,20及50mg/L处理组中细胞COL1A1,OPN及BGP mRNA水平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0mg/L组中COL1A1,OPN及BGP的表达水平也显着高于20mg/L组。10mg/L处理组在中细胞COL1A1,OPN及BGP水平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略有升高,但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1.6成骨标志基因COL1A1,OPN,BGP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经过48小时10、20、50mg/L三七总皂苷的培养后,20及50mg/L处理组中细胞COL1A1,OPN及BGP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mg/L处理组中COL1A1,OPN及BGP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显着高于20mg/L处理组。而10mg/L处理组中细胞COL1A1,OPN及BGP水平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略有升高,但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七总皂苷抑制MC3T3-E1成骨细胞中miR-204的表达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2.1 BCL-2及Bax mRNA水平表达经过48小时10、20、50mg/L与对照组相比,在mRNA表达水平上,20及50mg/L处理组中BCL-2显着升高,Bax的显着降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0mg/L处理组中BCL-2及Bax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幅度也显着高于20mg/L处理组。而10mg/L处理组中BCL-2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相比也均略有升高,Bax的mRNA表达水平也略有下降低,但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2.2BCL-2及Bax蛋白水平表达经过48小时10、20、50mg/L与对照组相比,在蛋白表达水平上,20及50mg/L处理组中BCL-2显着升高,而Bax显着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0mg/L处理组中BCL-2及Bax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幅度也显着高于20mg/L处理组。而10mg/L处理组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相比也均略有升高,Bax的蛋白表达水平也略有下降低,但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2.3miR-204表达经过48小时10、20、50mg/L与对照组相比,20及50mg/L处理组中miR-204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0mg/L处理组中miR-204的表达水平也显着低于20mg/L处理组。而10mg/L处理组中miR-204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相比也均略有下降,但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增强miR-204表达后,三七总皂苷对MC3T3-E1细胞成骨能力下降 经过48小时50mg/L三七总皂苷的刺激培养后,与未转染miR-204对照组相比,miR-204高表达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降低(P<0.05),PCR结果显示,其细胞中BGP,CoL1A1及OPN水平均显着下降(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信号通路分子PI3K,Akt及Runx2 mRNA水平表达经过48小时10、20、50mg/L与对照组相比,10、20、50mg/L处理组中PI3K及Akt在mRNA层面表达水平并无显着差异(P>0.05),而20mg/L及50mg/L处理组中细胞Runx2mRNA水平显着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0mg/L处理组中Runx2的表达水平也显着高于20mg/L处理组。而10mg/L处理组在中细胞Runx2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略有升高,但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2.6.PI3K,Akt蛋白磷酸化的影响及其对Runx2蛋白表达水平经过半小时10、20、50mg/L与对照组相比,20及50mg/L处理组中p-PI3K,p-Akt显着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0mg/L处理组中p-PI3K,p-Akt也显着高于20mg/L处理组。而10mg/L处理组中p-PI3K,p-Akt与对照组相比均略有升高,但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8小时10、20、50mg/L与对照组相比,20及50mg/L处理组中细胞Runx2蛋白水平显着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0mg/L处理组中Runx2的表达水平也显着高于20mg/L处理组。而10mg/L处理组中Runx2水平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略有升高,但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结论:三七总皂苷可以通过抑制成骨细胞中miR-204激活PI3K/Akt/Runx2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

赵元,郑红霞,徐颖,林娜[7](2017)在《中药植物雌激素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植物雌激素是与人体内源性雌激素17-β-雌二醇结构相似的植物来源的化合物,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引起拟/抗雌激素作用。该文系统梳理了近年国内外已报道的植物雌激素相关文献,其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萜类、甾体类化合物等,具有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相关疾病、癌症及调节大脑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经典雌激素受体通路、表观遗传效应、激活5’-腺苷-磷酸激活蛋白激酶、抑制激酶、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调节凋亡相关的蛋白、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植物雌激素按其功效主要分布在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中,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经典名方主要为补益剂、理气药及和解剂等,该综述以期为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植物雌激素提供一定的参考。

耿丹丹[8](2017)在《香豆素类化合物对大鼠成骨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及ERK信号通路研究》文中提出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质量降低及骨微结构损坏为特征的系统代谢性疾病。根据发病原因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因随着年龄增长必然发生的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第二类为因某些疾病或者药物诱导引起的骨质疏松,即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第三类为因遗传因素或妊娠、哺乳期引起的骨质疏松,即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其中,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最为常见,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是雌激素缺乏、减少后,骨代谢转换亢进,骨吸收超过骨形成从而导致骨量减少。近年来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也越来越多,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造成了不可估计的损失,现阶段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药物多为雌激素替代药,临床研究表明此类药物长期服用可诱发子宫内膜癌、血管栓塞等疾病,不适合患者长期使用。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植物雌激素类药物常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本课题组前期已用大量实验证明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五味子甲/乙素等植物雌激素类药物可以促进大鼠成骨细胞(OB)的增殖及分化,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本实验目的在于研究香豆素类植物雌激素佛手柑内酯对成骨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及BGS3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提高ALP活性的机制,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有效的靶点及理论依据。第一部分:佛手柑内酯对大鼠成骨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目的:探索佛手柑内酯对大鼠成骨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1大鼠成骨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形态学观察;2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佛手柑内酯处理细胞24、48和72 h后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3微量酶标法测定不同浓度佛手柑内酯处理细胞48和72 h后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4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不同浓度佛手柑内酯处理细胞48和72 h后大鼠成骨细胞骨钙素(BGP)的含量;5定量PCR测定不同浓度佛手柑内酯处理细胞48和72 h后大鼠成骨细胞Ⅰ型胶原(collagenⅠ)mRNA的表达量。结果:1大鼠成骨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及鉴定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接种在培养瓶中24 h后,大部分细胞贴壁,细胞贴壁初期形状多样,呈多边形、梭形、长条形,有12个核仁,细胞核大且轮廓清晰,36、48和72 h后,可见细胞密度逐渐增大,由长条形渐变为卵圆形,且细胞间的边界逐渐小时至融合成片。ALP染色后可见大部分区域呈紫色,颜色浅深不同,其染色阳性率为92%。2增殖实验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佛手柑内酯作用于成骨细胞24、48和72 h后,均表现为佛手柑内酯浓度为1.0×10-99 mol/L时,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P<0.05),其中48和72 h时促增殖作用最为显着(P<0.01)。3佛手柑内酯对大鼠成骨细胞ALP活性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佛手柑内酯作用于细胞48 h后,0.3×10-8mol/L,1.0×10-99 mol/L和0.3×10-99 mol/L浓度的佛手柑内酯对成骨细胞ALP的活性均有显着的增强作用(P<0.001),作用72 h后,1.0×10-99 mol/L和0.3×10-99 mol/L浓度的佛手柑内酯均增强了ALP的活性,且增强作用很明显(P<0.001)。4佛手柑内酯对大鼠成骨细胞骨钙素含量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佛手柑内酯作用于细胞48 h后,0.3×10-9mol/L、0.3×10-88 mol/L浓度的佛手柑内酯可明显的促进成骨细胞骨钙素分泌,0.3×10-88 mol/L组最为显着(P<0.001);而给药处理72 h后,1.0×10-8mol/L的佛手柑内酯对成骨细胞骨钙素的分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01)。5佛手柑内酯对大鼠成骨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佛手柑内酯分别作用于大鼠成骨细胞48和72 h后,由统计结果看出,48 h时,0.3×10-88 mol/L的佛手柑内酯对Ⅰ型胶原mRNA表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01);72 h时,0.3×10-99 mol/L的佛手柑内酯对Ⅰ型胶原mRNA表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01)。结论:1一定浓度佛手柑内酯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2佛手柑内酯可提高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骨钙素及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分化。第二部分:BGS3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ALP活性影响的信号通路研究目的:研究BGS3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提高ALP的活性是否与ERK通路有关。方法:1大鼠成骨细胞的原代培养和形态学观察。2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药物处理24、48和72 h后大鼠成骨细胞的生长情况。3微量酶标法测定大鼠成骨细胞在药物处理48和72 h后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4定量PCR测定成骨细胞在药物处理48和72 h后,ALP mRNA表达情况。结果:1大鼠成骨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及鉴定鉴定结果同第一部分2增殖实验对大鼠成骨细胞给药处理24 h时,E2组与PD+E2组、BGS3组与PD+BGS3组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8 h数据表明,与空白组比较,E2和BGS3组均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E2组更加明显(P<0.01),E2组与PD98059+E2组(P<0.001)、BGS3组与PD98059+BGS3组比较(P<0.01),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均可明显抑制雌二醇(E2)和BGS3对大鼠成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72 h的数据同样表明与空白组比较,E2和BGS3组均可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BGS3组最为显着(P<0.001),E2组与PD98059+E2组、BGS3组与PD98059+BGS3组比较,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均可明显抑制雌二醇(E2)和BGS3对大鼠成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P<0.001)。3基于ERK信号转导通路,BGS3对成骨细胞ALP活性的影响按照分组对成骨细胞进行药物处理,48 h时,与空白组比较,E2和BGS3组均可增强成骨细胞ALP的活性(P<0.001),E2组与PD98059+E2组、BGS3组与PD98059+BGS3组比较,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均可明显抑制雌二醇(E2)和BGS3对大鼠成骨细胞ALP活性的增强作用(P<0.001);在72 h时同样发现,与空白组比较,E2和BGS3组均可增强成骨细胞ALP的活性(P<0.001),E2组与PD98059+E2组、BGS3组与PD98059+BGS3组比较,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均可明显抑制雌二醇(E2)和BGS3对大鼠成骨细胞ALP活性的增强作用(P<0.001)。4基于ERK信号转导通路,BGS3对成骨细胞ALP mRNA表达的影响给药处理48 h时,与空白组比较,E2和BGS3组均可促进成骨细胞ALP mRNA的表达,E2组最为显着(P<0.01),E2组与PD98059+E2组、BGS3组与PD98059+BGS3组比较,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均可显着抑制雌二醇(E2)和BGS3对大鼠成骨细胞ALP 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P<0.001);在72 h时同样发现,与空白组比较,E2和BGS3组均可促进成骨细胞ALPmRNA的表达(P<0.05),E2组与PD98059+E2组(P<0.05)、BGS3组与PD98059+BGS3组(P<0.01)比较,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均可明显抑制雌二醇(E2)和BGS3对大鼠成骨细胞ALP 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1 BGS3经ERK信号通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2 BGS3经ERK信号通路增强大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及ALP mRNA的表达。

张方珍[9](2015)在《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探讨》文中认为目的以去卵巢大鼠为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观察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其的作用;并从对骨代谢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1(IL-11)的角度,部分揭示其作用机理,为五味子总木脂素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雌性SD大鼠92只,体重210±20g,SPF级,按体重随机分3组,空白对照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造模组68只。运用戊巴比妥钠45mg/kg对造模组大鼠进行麻醉后,摘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只摘除卵巢周围的少许脂肪组织,不切除卵巢。手术过程中有1只大鼠死亡。术后3周,再将造模组67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12只;阳性对照组14只;五味子总木脂素小剂量组13只,中剂量组14只,大剂量组14只。分组后,开始对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给药:五味子总木脂素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浓度为8.05mg/ml、16.1Omg/ml和32.20mg/ml的五味子总木脂素混悬液,给药体积为12ml/kg体重,给药剂量分别为96.6 mg/kg体重、193.2 mg/kg体重和386.4 mg/kg体重。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浓度为0.015mg/ml的戊酸雌二醇(E2)溶液,给药体积为12ml/kg体重,给药剂量为0.18mg/kg体重。以上各组大鼠给药,每天1次,连续6天,休息1天后,再给药6天,如此给药13周。每周称体重一次,据此调整给药剂量。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按上法灌胃给予等体积的1.07%吐温溶液。给药结束后,各组大鼠用45mg/kg剂量的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处死各组大鼠之后,取左侧股骨运用 Skyscanl 174 X-Ray Microtomograph(micro-CT)进行骨组织形态指标检测,取右侧胫骨,制作脱钙冰冻切片,用于IL-6、IL-11蛋白及mRNA表达检测。实验结果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若数据为正态分布,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处理:方差齐性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方差不齐的则采用Dunnett’sT3检验。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 1-way ANOVA(k samples)进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Stepwise step-down 法。结果1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组织形态指标的影响1.1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体积分数(BV/TV)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五味子总木脂素小、中、大剂量组大鼠股骨BV/TV均显着减少。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BV/TV均显着增加;而小剂量组则无显着性变化。三个剂量组之间比较,中剂量组、大剂量组的BV/TV明显高于小剂量组;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1.2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小梁数量(Tb.N)的影响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五味子总木脂素小、中、大剂量组大鼠股骨Tb.N显着少于假手术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Tb.N均显着增多;小剂量组与之比较,无显着性变化。三个剂量组之间比较,中剂量组、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Tb.N显着增多;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1.3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小梁厚度(Tb.Th)的影响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五味子总木脂素小、中、大剂量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股骨Tb.Th均显着减少。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大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的Tb.Th显着增加;而小剂量组无显着性变化。三个剂量组之间比较,中剂量组、大剂量组的Tb.Th较小剂量组显着增加;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1.4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小梁分离度(Tb.SP)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五味子总木脂素小、中、大剂量组大鼠股骨Tb.SP均显着增加。中剂量组、大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Tb.SP显着减少;小剂量组与之比较,无显着性变化。三个剂量组之间比较,中剂量组、大剂量组的Tb.SP均明显少于小剂量组;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1.5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结构模型指数(SMI)的影响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五味子总木脂素小、中、大剂量组大鼠股骨SMI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SMI明显减少;而小剂量组无显着性差异。三个剂量组之间比较,中剂量组、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SMI均明显减少;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2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胫骨骨髓中IL-6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五味子总木脂素小剂量组大鼠胫骨骨髓中IL-6蛋白及其mRNA表达IOD(积分光密度)均显着增高;而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IL-6蛋白表达IOD无显着差异;中剂量组的IL-6mRNA表达IOD显着增高,但大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IL-6 mRNA表达IOD无显着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IL-6蛋白及其mRNA表达IOD均明显降低;小剂量组的则均无显着性差异。三个剂量组之间比较,中剂量组、大剂量组的IL-6蛋白及其mRNA表达IOD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无显着性变化。3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胫骨骨髓中IL-11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五味子总木脂素小、中剂量组大鼠胫骨骨髓中IL-11蛋白及其mRNA表达IOD均明显增高;大剂量组的IL-11蛋白表达IOD明显增高,而其mRNA表达IOD无显着性差异;阳性对照组的IL-11蛋白及其mRNA表达IOD均无显着性差异。中剂量组、大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的IL-11蛋白及其mRNA表达IOD均低于模型组;小剂量组与之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三个剂量组之间比较,中剂量组、大剂量组的IL-11蛋白及其mRNA表达IOD均较小剂量组显着降低;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变化。结论(1)切除大鼠卵巢可使其股骨BV/TV、Tb.Th和Tb.N显着减少,使Tb.SP和SMI显着增加;而五味子总木脂素可使以上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发生逆转。表明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所致的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治疗作用。(2)五味子总木脂素可使去卵巢所致的大鼠骨髓中增强的IL-6和IL-11蛋白表达减弱,表明该药可通过抑制骨髓中IL-6和IL-11的合成和分泌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赵红霞,鞠大宏,刘梅洁,赵宏艳,王少君,潘静华,张方珍,李岳泽,汪文来[10](2014)在《五味子有效成分药理学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目的:五味子为临床常用中药,已有2000余年的应用历史,近年来对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因此,分别从五味子木脂素、多糖、挥发油、有机酸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

二、五味子甲素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味子甲素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负载五味子醇甲DBM支架的制备及相关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
第1章 引言
    1.1 脱钙骨基质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1.2 五味子醇甲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1.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思路
第2章 BMSCs 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主要试剂的配制
        2.3.2 BMSCs 的分离培养(全骨髓贴壁法)
        2.3.3 BMSCs的传代培养
        2.3.4 BMSCs冻存
        2.3.5 BMSCs复苏
        2.3.6 BMSCs成骨诱导分化
        2.3.6.1 茜素红染色及ALP染色
        2.3.7 BMSCs成脂诱导分化和油红O染色
    2.4 结果
        2.4.1 BMSCs的形态及生长状况
        2.4.2 BMSCs的成骨诱导茜素红染色
        2.4.3 BMSCs的成骨诱导ALP染色
        2.4.4 BMSCs的成脂诱导油红O染色
    2.5 讨论
第3章 五味子醇甲对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CCK-8 细胞增殖实验
        3.2.2 茜素红染色
        3.2.3 细胞ALP染色
        3.2.4 细胞ALP定量检测
        3.2.5 Real-time PCR检测
    3.3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
        3.4.1 细胞增殖情况
        3.4.2 细胞外基质矿化程度
        3.4.3 细胞ALP染色情况
        3.4.4 细胞ALP活性表达水平
        3.4.5 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3.5 讨论
第4章 SCH-DBM支架制备及相关特性测定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DBM 支架及SCH-DBM 支架的制备
        4.2.2 SCH-DBM载药支架对BMSCs增殖的影响
        4.2.3 SCH-DBM支架相关特性测定
        4.2.3.1 支架表面形态观察
        4.2.3.2 支架孔隙率测定
        4.2.3.3 支架溶胀率测定
        4.2.3.4 支架降解率测定
        4.2.3.5 细胞在支架上生长
        4.2.3.6 细胞在支架上的粘附
    4.3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
        4.4.1 SCH-DBM 支架对 BMSCs 增殖活性的影响
        4.4.2 支架的表面形态
        4.4.3 支架孔隙率
        4.4.4 支架溶胀率
        4.4.5 支架降解率
        4.4.6 细胞在支架内生长情况
        4.4.7 细胞在支架上的粘附情况
    4.5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葛根素激活P38、ERK1/2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危害与类别
    2 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
        2.1 内分泌因素
        2.2 营养因素
    3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现状
        3.1 骨吸收抑制剂
        3.2 骨形成促进剂
        3.3 骨矿化物
        3.4 其他机制类药物
    4 葛根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依据与意义
    5 中药与植物雌激素的联系
    6 葛根概述
    7 MAPK信号通路
        7.1 ERK1/2信号通路对成骨细胞的作用
        7.2 P38信号通路对成骨细胞的作用
        7.3 JNK信号通路对成骨细胞的作用
第二章 葛根素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的研究
    前言
    1 材料
        1.1 细胞株
        1.2 试剂
        1.3 仪器
        1.4 试剂配制
    2 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细胞复苏
        2.3 细胞传代培养
        2.4 细胞冻存
        2.5 CCK-8 检测MC3T3-E1 细胞增殖情况
        2.6 pNPP检测MC3T3-E1 细胞合成碱性磷酸酶(ALP)的情况
        2.7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CCK-8检测结果
        3.2 pNPP检测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葛根素激活P38、ERK1/2 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 细胞增殖的研究
    前言
    1 材料
        1.1 细胞株
        1.2 试剂
        1.3 仪器
        1.4 试剂配制
    2 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
        2.3 ELISA检测I型胶原(COL-I)活性
        2.4 CCK-8 检测MC3T3-E1 细胞增殖情况
        2.5 pNPP检测ALP活性
    3 结果
        3.1 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
        3.2 ELISA实验结果
        3.3 CCK-8实验结果
        3.4 pNPP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糖尿病骨质疏松中医证型及滋肾降糖丸干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从肾论治DOP理论探讨
        一、中医学对DOP的认识及研究
        二、DOP从肾论治概况
        三、滋肾降糖丸防治DOP研究概况
    第二节 miRNA调控Wnt/b-catenin通路及与糖尿病骨质疏松相关研究进展
        一、miRNA与Wnt/b-catenin信号通路
        二、Wnt/b-catenin信号通路在骨重建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三、miRNA调控Wnt/b-catenin信号通路在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四、Wnt/b-catenin信号通路与糖尿病骨质疏松的现代医学研究
        五、基于Wnt/b-catenin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的中医药研究
        六、基于Wnt/b-catenin信号通路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的中医药研究
        七、展望
    第三节 基于“肾主骨”理论探讨miRNA对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的意义
        一、miRNA与“肾主骨”理论
        二、miRNA与骨质疏松的发病
        三、miRNA与骨质疏松的诊断
        四、miRNA与OP的防治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中医证型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调查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七、统计方法
    第三节 结果
        一、患者性别、年龄构成及骨折史情况
        二、患者年龄、DM病程、BMI、BMD、FPG、Hb A1c、血钙、血磷情况
        三、患者证型分布及合并情况
        四、肾虚型与非肾虚型患者性别构成比较
        五、肾虚型与非肾虚型患者骨折史比较
        六、肾虚型与非肾虚型患者年龄、DM病程、BMI情况比较
        七、肾虚型与非肾虚型患者BMD、FPG、Hb A1c、血钙、血磷情况比较
        八、Logistic回归分析肾虚独立影响因素
    第四节 讨论
第三章 实验研究:滋肾降糖丸对糖尿病大鼠骨组织miRNA的调控作用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实验动物及饲养
        二、主要药品与试剂
        三、主要仪器和设备
        四、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处理
        五、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六、统计学方法
    第三节 结果
        一、各组大鼠糖代谢情况
        二、各组大鼠钙磷代谢情况
        三、各组大鼠骨转换标志物情况
        四、各组大鼠骨密度情况
        五、Clean tag长度分布
        六、差异表达miRNA筛选结果
        七、反向调控miRNA筛选结果
        八、靶向Wnt通路miRNA筛选结果
        九、qPCR验证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5)五味子醇甲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的信号通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五味子醇甲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五味子醇甲通过BMP-Smads信号通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分化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五味子醇甲分别与异补骨脂素、山奈酚配伍后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五味子的鉴别及其主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成骨细胞中miRNA-204激活PI3K/Akt/Runx2通路促进其增殖和分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三七总皂苷在体外培养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
        2.2 药品及试剂
        2.3 实验细胞
        2.4 细胞培养
        2.5 细胞传代
        2.6 细胞的冻存
        2.7 细胞复苏
        2.8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三七总皂苷对MC3T3-E1细胞形态的影响
        2.9 MTT法测定三七总皂苷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影响
        2.10 流式细胞术测定三七总皂苷对MC3T3-E1细胞凋亡的影响
        2.11 ELISA法测定各组MC3T3-E1细胞上清液中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的水平
        2.12 Real-Time PCR检测MC3T3-E1细胞COL1A1,OPN及BGP核酸表达水平
        2.13 Western blot法检测MC3T3-E1细胞COL1A1,OPN及BGP蛋白表达水平
    三、实验结果
        3.1 不同浓度的三七总皂苷对MC3T3-E1细胞形态的影响
        3.2 不同浓度的三七总皂苷对MC3T3-E1细胞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3.3 不同浓度的三七总皂苷对MC3T3-E1细胞凋亡的影响
        3.4 不同浓度的三七总皂苷对MC3T3-E1细胞培养上清中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影响
        3.5 不同浓度的三七总皂苷对MC3T3-E1细胞中成骨标志基因COL1A1,OPN,BGP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3.6 不同浓度的三七总皂苷对MC3T3-E1细胞中成骨标志基因COL1A1,OPN,BGP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七总皂苷抑制MC3T3-E1成骨细胞中miR-204的表达促进MC3T3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
        2.2 药品及试剂
        2.3 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3.1 不同浓度的三七总皂苷对MC3T3-E1细胞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
        3.2 不同浓度的三七总皂苷对MC3T3-E1细胞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3.3 不同浓度的三七总皂苷对MC3T3-E1细胞中miR-204表达水平的影响
        3.4 不同浓度的三七总皂苷对MC3T3-E1细胞中信号通路分子PI3K,Akt及Runx2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
        3.5 不同浓度的三七总皂苷对MC3T3-E1细胞中信号通路分子PI3K,Akt蛋白磷酸化的影响及其对Runx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药植物雌激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E化学研究
    1.1 黄酮类
    1.2 香豆素类
    1.3 木脂素类
    1.4 萜类
    1.5 甾体类
    1.6 其他类
2 PE药效/药理作用研究
    2.1 PE的有益作用
        2.1.1 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
        2.1.2 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2.1.3 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2.1.4 对代谢性相关疾病的影响
        2.1.5 对癌症的影响
        2.1.6 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2.1.7 其他作用
    2.2 PE可能的副作用
3 PE的作用机制
    3.1 ER作用机制
    3.2 表观遗传效应
    3.3 激活5'-腺苷-磷酸激活蛋白激酶 (AMPK)
    3.4 激酶抑制剂
    3.5 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
    3.6 调节凋亡相关的蛋白
    3.7 抑制核因子κB (NF-κB) 信号通路
    3.8 其他作用机制
4 PE与中药
    4.1 补虚药
    4.2 活血化瘀药
    4.3 清热药
    4.4 解表药
    4.5 利水渗湿药
    4.6 收涩药
    4.7 温里药
5 PE与经典名方
    5.1 补益剂
        5.1.1 左归丸 (ZGW)
        5.1.2 右归丸 (YGW)
        5.1.3 乌鸡白凤丸 (BFP)
        5.1.4 当归补血汤 (DBT)
        5.1.5 四物汤 (SWT)
        5.1.6 芍药甘草汤 (SKT)
        5.1.7 七宝美髯方 (QBMR)
        5.1.8 六味地黄丸
        5.1.9 青娥方 (QEF)
        5.1.1 0 二仙汤 (EXD) [131]
        5.1.1 1 二至丸 (EZW)
    5.2 理气药
    5.3 和解剂
    5.4 治风剂
    5.5 理血剂
6 结语

(8)香豆素类化合物对大鼠成骨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及ERK信号通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佛手柑内酯对大鼠成骨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BGS3 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ALP活性影响的信号通路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可同时防治骨质疏松及动脉硬化的天然产物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文献综述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1 单味中药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
    2 单味中药主要成分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
    3 复方中药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
    4 其他方法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处理
        2.2 指标的检测方法
        2.2.1 骨组织形态指标检测
        2.2.2 胫骨骨髓中IL-6和IL-11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检测
        2.2.2.1 脱钙骨冰冻切片的制作
        2.2.2.2 胫骨骨髓中IL-6和IL-11蛋白表达的检测
        2.2.2.3 胫骨骨髓中IL-6和IL-11 mRNA表达的检测
        2.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组织形态指标的影响
        1.1 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BV/TV的影响
        1.2 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Tb.N的影响
        1.3 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Tb.Th的影响
        1.4 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Tb.SP的影响
        1.5 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SMI的影响
    2 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胫骨骨髓中IL-6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3 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胫骨骨髓中IL-11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讨论
    1 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
    2 五味子总木脂素治疗去卵巢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图

(10)五味子有效成分药理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五味子木脂素
    1.1 对神经系统作用
    1.2 对心脑血管作用
    1.3 对消化系统作用
    1.4 其他作用
2 五味子多糖
    2.1 降血脂作用
    2.2 保肝作用
    2.3 增强机体免疫力
    2.4 抗肿瘤作用
    2.5 生精作用
    2.6 抗疲劳作用
    2.7 降血糖作用
3 五味子挥发油
4 有机酸

四、五味子甲素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负载五味子醇甲DBM支架的制备及相关生物活性研究[D]. 姜南希. 吉林大学, 2021(01)
  • [2]五味子在骨重建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姜南希,王珏,王倩,杨楠,吴佳,李凌锋,张骁,刘志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12)
  • [3]葛根素激活P38、ERK1/2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的研究[D]. 史冬雪.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4]糖尿病骨质疏松中医证型及滋肾降糖丸干预作用研究[D]. 陈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5]五味子醇甲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的信号通路研究[D]. 蔡纪平. 河北医科大学, 2018(12)
  • [6]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成骨细胞中miRNA-204激活PI3K/Akt/Runx2通路促进其增殖和分化的机制研究[D]. 汪海滨.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1)
  • [7]中药植物雌激素的研究进展[J]. 赵元,郑红霞,徐颖,林娜. 中国中药杂志, 2017(18)
  • [8]香豆素类化合物对大鼠成骨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及ERK信号通路研究[D]. 耿丹丹.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1)
  • [9]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探讨[D]. 张方珍.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01)
  • [10]五味子有效成分药理学研究进展[J]. 赵红霞,鞠大宏,刘梅洁,赵宏艳,王少君,潘静华,张方珍,李岳泽,汪文来. 中国医药导刊, 2014(10)


五味子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细胞增殖论文 细胞分化论文 血管支架论文

上一篇:金融理念与文化交流——张家奥与宋子文金融思想的比较
下一篇:新生儿甲亢误诊为胎粪吸入综合征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