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雄,蒋仁娇,李伯松,刘青,刘远[1](2022)在《广东地区设施大棚小型西瓜一苗三收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文中指出一苗三收栽培技术不仅提高了设施小型西瓜的产量和效益,还利用小型西瓜抗病性好、再生能力强的优点,减少育苗、定植等栽培环节,延长供应期,达到全年有瓜采的效果,实现了节本增效的目标。本文从品种选择、育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剪蔓再生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设施小型西瓜一苗三收栽培技术,为设施小型西瓜高产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吴健雄,蒋仁娇,李伯松,刘青,刘远[2](2022)在《广东地区设施大棚小型西瓜一苗三收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苗三收栽培技术不仅提高了设施小型西瓜的产量和效益,还利用小型西瓜抗病性好、再生能力强的优点,减少育苗、定植等栽培环节,延长供应期,达到全年有瓜采的效果,实现了节本增效的目标。本文从品种选择、育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剪蔓再生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设施小型西瓜一苗三收栽培技术,为设施小型西瓜高产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杨辽生[3](2009)在《西瓜简易大棚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一棚2畦式爬地栽培、一棚3畦式上架栽培、一棚4畦式上架栽培为主区,株距40cm的2蔓式整枝、株距60cm的3蔓式整枝、或双行各双蔓1瓜、单行四蔓2瓜为主处理,以品种极早熟地雷王、早佳(84—24)、金冠1号为副处理进行西瓜简易大棚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一棚2畦式爬地栽培:株距40cm的2蔓式整枝比株距60cm的3蔓式整枝显着增产增效;高产组合为极早熟地雷王、株距40cm的2蔓式整枝;2)上架栽培比爬地栽培显着增产增效;3)一棚3畦式上架栽培的高产组合是:极早熟地雷王、株距40cm的单行4蔓2瓜;4)一棚3畦式上架栽培比一棚4畦式上架栽培增产不显着;一棚4畦式上架栽培比一棚3畦式上架栽培增效不显着;经济效益高的前6名,均是一棚4畦式上架栽培;5)一棚4畦式以极早熟地雷王、单行4蔓2瓜2行栅栏架为高效组合;6)单行4蔓2瓜比双行各双蔓1瓜增产增效不显着;7)极早熟地雷王比早佳(84—24)和金冠1号体现了较大的增产增效优势,达差异极显着水平。8)金冠1号品种比较耐弱光,适宜于大棚上架密植栽培。9)在生长后期上架栽培的发病很轻,爬地栽培的发病很重,表明上架栽培更适宜于多次采收栽培。10)极早熟地雷王的单瓜最重,果皮最厚;早佳(84—24)次之,金冠1号的果皮最薄,可食率最高。早佳(84—24)、极早熟地雷王同属中果型早熟品种,金冠1号属小果型礼品品种。1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金冠1号优于早佳(84—24)优于极早熟地雷王;12)糖酸比:金冠1号低于早佳(84—24)低于极早熟地雷王;13)裂果率:金冠1号低于极早熟地雷王低于早佳(84—24)。
汤伟,王宜昌,袁士涛,李建华,刘艳[4](2008)在《大棚西瓜、大葱一年两作三收高产栽培技术》文中认为阐述了大棚西瓜、大葱一年两作三收的高产栽培技术。
贾森,郝立冬,戴明,李贺,张春艳,胡畔[5](2015)在《甜玉米种植方式及保护地栽培技术》文中指出对甜玉米的种植方式和保护地栽培技术进行了综述,为甜玉米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杨连勇,李兵,詹远华,陈位平,张忠武,彭元群,康杰[6](2015)在《洞庭湖区西瓜一栽三收套秋延辣椒高产栽培技术》文中指出洞庭湖区利用大棚设施种植西瓜一栽三收,套栽秋延辣椒,实现了省工轻便栽培;这种模式在常德市安乡县、津市市、益阳市南县、岳阳市岳阳县、张家界市城郊等地形成了一定规模,年种植面积达到了700 hm2左右,平均效益达到30万元/hm2。
李明桃[7](2014)在《大棚西瓜高产栽培技术及2013—2014年上海大棚瓜果经济效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从介绍大棚西瓜高产栽培技术出发,分析了2013-2014年上海大棚瓜果经济效益,探讨了2014年6—8月上海地区气候格局状况,并展望了上海地区西瓜种植前景。
赵鑫,岳丕昌,丁建国,罗明英[8](2014)在《2013年国内外西甜瓜栽培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国内外科技文献数据库检索,将国内外有关西甜瓜栽培技术研究的文献搜集、整理、分析,并总结出2013年国内外西甜瓜栽培技术研究的概况,旨在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参考。
祁水琴[9](2012)在《粮经复合型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既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给安全,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生态平衡,进行粮经复合型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主要开展水稻--大棚瓜菜粮经多熟按茬和间作套种技术的研究,进行晚粳稻、优质蔬菜瓜果标准化生产配套农业关键技术组装集成创新,研究全年“二种二收”或“三种三收”的水旱复种轮作技术。水稻大棚多茬复种栽培,进行水旱优势互促,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稳粮增效,具有节约型、循环型的生产效益,瓜果蔬菜可以克服由于土壤引起的连作障碍,水稻可以节省化肥10-20%左右,合计年亩产值可超万元,净收入可达780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着;又可以通过水旱轮作改良地力、调节生态、减轻病虫害、粮菜双利双增的科学机理,十分适合我地平原水稻种植区推广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产地环境 |
| 2 栽培设施及条件 |
| 3 小型西瓜育苗 |
| 3.1 播种时期 |
| 3.2 品种选择 |
| 3.3 种子质量 |
| 3.4 催芽、浸种 |
| 3.5 苗床和育苗基质的准备 |
| 3.6 温度管理 |
| 3.7 光照管理 |
| 3.8 苗期管理 |
| 4 定植前准备 |
| 4.1 整地及施肥 |
| 4.2 铺设地膜与滴灌带 |
| 5 定植 |
| 6 田间管理 |
| 6.1 温度、湿度、光照管理 |
| 6.2 肥水管理 |
| 6.3 植株管理 |
| 6.4 人工辅助授粉 |
| 6.5 选果留果 |
| 6.6 果实管理 |
| 6.7 第1茬小型西瓜的采收 |
| 7 第一、二次剪蔓再生田间管理 |
| 7.1 剪蔓的方法 |
| 7.2 水肥管理 |
| 7.3 留瓜节位 |
| 8 病虫害防治 |
| 1 产地环境 |
| 2 栽培设施及条件 |
| 3 小型西瓜育苗 |
| 3.1 播种时期 |
| 3.2 品种选择 |
| 3.3 种子质量 |
| 3.4 催芽、浸种 |
| 3.5 苗床和育苗基质的准备 |
| 3.6 温度管理 |
| 3.7 光照管理 |
| 3.8 苗期管理 |
| 4 定植前准备 |
| 4.1 整地及施肥 |
| 4.2 铺设地膜与滴灌带 |
| 5 定植 |
| 6 田间管理 |
| 6.1 温度、湿度、光照管理 |
| 6.2 肥水管理 |
| 6.3 植株管理 |
| 6.4 人工辅助授粉 |
| 6.5 选果留果 |
| 6.6 果实管理 |
| 6.7 第1茬小型西瓜的采收 |
| 7 第一、二次剪蔓再生田间管理 |
| 7.1 剪蔓的方法 |
| 7.2 水肥管理 |
| 7.3 留瓜节位 |
| 8 病虫害防治 |
| 摘要 |
| Abstract |
| 1 前言 |
| 1.1 理论依据 |
| 1.1.1 铜仁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 |
| 1.1.2 铜仁地区的西瓜简易塑料大棚栽培技术水平及栽培方式 |
| 1.1.3 铜仁地区的优势条件及限制因素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 2 材料与方法 |
| 2.1 供试材料和种植方法 |
| 2.1.1 一棚2畦式爬地栽培 |
| 2.1.2 一棚3畦式上架栽培 |
| 2.1.3 一棚4畦式上架栽培 |
| 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
| 2.2.1 植物学特性调查 |
| 2.2.2 果实性状调查 |
| 2.2.3 施肥水平及栽培模式调查 |
| 3 结果与分析 |
| 3.1 产量及构成因子 |
| 3.1.1 一棚2畦式爬地栽培 |
| 3.1.2 一棚3畦式上架栽培 |
| 3.1.3 一棚4畦式上架栽培 |
| 3.2 植物学特性 |
| 3.3 抗病性比较 |
| 3.4 果实性状比较 |
| 3.5 造价成本比较 |
| 3.6 经济效益折算 |
| 3.7 施肥水平及栽培模式调查 |
| 4 讨论 |
| 5 结论 |
| 6.高效栽培技术总结 |
| 6.1 中间上架,立体栽培 |
| 6.2 选用良种,严格轮作 |
| 6.3 电热育苗,大钵移栽 |
| 6.3.1 作床铺线,调控检测 |
| 6.3.2 温汤浸种,烘箱催芽 |
| 6.3.3 配制钵土,装钵播种 |
| 6.3.4 拱棚夜帘,栽前炼苗 |
| 6.4 整地施肥,安好滴灌 |
| 6.5 适时定植,加强管理 |
| 6.5.1 伸蔓管理 |
| 6.5.2 保花保果 |
| 6.5.3 膨果管理 |
| 6.5.4 藤蔓摘心,预留新蔓 |
| 6.6 适时采收,争创名牌 |
| 6.6.1 记录积温,瓜熟早采 |
| 6.6.2 卷须干枯,瓜熟可收 |
| 6.6.3 果实听音,娴熟鉴别 |
| 6.6.4 轻采轻放,明码标签 |
| 6.7 割蔓再生,一种多收 |
| 6.7.1 叶面追肥,促发新蔓 |
| 6.7.2 收瓜回缩,割蔓清园 |
| 6.7.3 磷钾结合,配方追肥 |
| 6.7.4 整枝授粉,淘汰歪瓜 |
| 6.7.5 综合预防,治早治小 |
| 6.7.6 清晨采摘,贮运包装 |
| 6.7.7 生产误区,务必注意 |
| 7.主要参考文献 |
| 8.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 9.图版 |
| 致谢 |
| 1 种植模式 |
| 2 品种选择 |
| 3 栽培技术要点 |
| 3.1 西瓜栽培技术 |
| 3.1.1 整地施肥。 |
| 3.1.2 嫁接育苗。 |
| 3.1.3 定植及田间管理。 |
| 3.1.4 适时收获及促结二茬瓜。 |
| 3.2 大葱栽培技术 |
| 3.2.1 育苗及苗期管理。 |
| 3.2.2 整地施肥及定植。 |
| 3.2.3 田间管理。 |
| 3.2.4 收获。 |
| 4 经济效益分析 |
| 4.1 总产值 |
| 4.2 总投资 |
| 4.2.1 一次性生产投入。 |
| 4.2.2 固定资产投入。 |
| 4.3 投入产出比 |
| 1 种植方式 |
| 1.1 单作 |
| 1.2 间作 |
| 1.3 混作 |
| 1.4 套作 |
| 1.5 复种 |
| 2 保护地栽培技术 |
| 2.1 地膜栽培 |
| 2.2 小拱棚栽培 |
| 2.3 育苗移栽 |
| 2.4 塑料大棚栽培 |
| 3结语 |
| 1茬口安排 |
| 2品种选择 |
| 2.1西瓜品种 |
| 2.2辣椒品种 |
| 3主要材料准备与使用方法 |
| 3.1设施准备 |
| 3.2底肥使用 |
| 3.3铺滴管、铺黑膜 |
| 4西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 4.1播种 |
| 4.2苗期管理 |
| 4.3移栽 |
| 4.4第一茬瓜管理 |
| 4.5第二茬瓜管理 |
| 4.6第三茬瓜管理 |
| 4.7整枝摘瓜注意事项 |
| 4.8病虫害防治 |
| 4.9高温期管理 |
| 4.10西瓜清园 |
| 5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 5.1播种 |
| 5.2培育壮苗 |
| 5.3移栽 |
| 5.4田间管理 |
| 5.5整枝抹芽 |
| 5.6适时调控 |
| 5.7病虫害防治 |
| 1 大棚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
| 1.1 幼苗定植前的准备 |
| 1.1.1 耕翻土壤与搭建大棚。 |
| 1.1.2 整地和保温。 |
| 1.2 幼苗适时定植 |
| 2 2013—2014年上海大棚瓜果经济效益分析 |
| 2.1大棚西瓜产量 |
| 2.2上海地区盛夏气候影响西瓜产量 |
| 2.3 大棚栽培及综合农业技术提高西瓜经济效益 |
| 3 2014 年 6—8 月上海地区气候格局状况讨论 |
| 3.1 2014 年出现“北旱南涝”气候格局 |
| 3.2 2013 与 2014 年西瓜生产季节温度有别 |
| 3.3 上海地区 2014 年被江南雨带所控制 |
| 4 上海地区西瓜种植前景展望 |
| 1 国外关于西甜瓜栽培方面的研究进展 |
| 1.1 有关西瓜的主要研究内容 |
| 1.2 有关厚皮甜瓜的主要研究内容 |
| 2 国内关于西甜瓜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 2.1 西瓜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 2.2 厚皮甜瓜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 目次 |
| 致谢 |
| 摘要 |
| 1 引言 |
| 1.1 农作物种植制度的历史变革 |
| 1.2 国内外粮经复合型高效生态产业发展现状 |
| 1.3 粮经复合型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研究的意义 |
| 2 粮经复合型高效生态农业周年多熟复种模式研究 |
| 2.1 开展水稻--大棚瓜菜粮经多熟按茬栽培技术的研究 |
| 2.1.1 茬口安排 |
| 2.1.2 环境要求 |
| 2.1.3 大棚作物栽培关键技术 |
| 2.2 开展水稻--大棚瓜菜类间作套种技术研究 |
| 2.3 本章小结 |
| 3 配套农业关键技术组装集成创新 |
| 3.1 大棚作物后茬晚粳稻栽培技术 |
| 3.1.1 品种选择 |
| 3.1.2 种子处理 |
| 3.1.3 适时播栽 |
| 3.1.4 合理密植 |
| 3.1.5 直播除草 |
| 3.1.6 科学施肥 |
| 3.1.7 水浆管理 |
| 3.1.8 病虫防治 |
| 3.1.9 适时收割 |
| 3.2 早春大棚小型西瓜配套栽培技术 |
| 3.2.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
| 3.2.2 适时积肥,合理密植 |
| 3.2.3 科学管理,适时采收 |
| 3.3 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 |
| 3.3.1 培育壮苗 |
| 3.3.2 定植 |
| 3.3.3 大田管理 |
| 3.3.4 及时采收 |
| 3.4 大棚接黄瓜高产高效技术 |
| 3.4.1 选择良种与种子准备 |
| 3.4.2 确定适宜播种期 |
| 3.4.3 育苗 |
| 3.4.4 嫁接 |
| 3.4.5 嫁接苗管理 |
| 3.4.6 嫁接苗定植 |
| 3.5 本章小结 |
| 4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
| 4.1 经济效益分析 |
| 4.2 社会、生态效益 |
| 4.3 本章小结 |
| 5 粮经复合型种植模式分析 |
| 6 结论 |
| 参考文献 |
| 作者简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