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菲[1](2019)在《惠水县长腊村布依族语言使用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撰写主要是缘于笔者2016年参与的“民族语言调查·贵州省龙里布依语第二土语”课题调研,调查组在贵州省惠水县长腊村就当地布依族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随后又用了一年时间进行网络跟踪调查,本文是在这些调查所获材料的基础上完成的。惠水县长腊村是布依族高度聚居村。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不论是古稀老人,还是牙牙学语的孩童,人们都普遍使用布依语。布依语大多都是自然习得,家庭和整个村寨母语氛围浓郁,当地人对母语有强烈的认同感。长腊村布依语单语人人数较少,且多为七八十岁左右的老人,村民兼用汉语的现象十分普遍。在这个村落里,布依族对汉语、普通话都持有开放的、积极的态度,乐于去学习、使用。本文以田野调查所获材料为基础,将长腊村布依族语言使用情况作为研究个案,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等多种田野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关于长腊村布依族语言使用现状、语言兼用情况、语言态度等方面较为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力求对调查点布依族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语言兼用等情况进行系统且全面的研究。对民族聚居村落语言的研究,有助于加强我们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活的了解,进一步揭示聚居区人民对待母语和兼用语的语言态度;有利于探索在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少数民族群体语言使用的动态发展规律,对民族地区语言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研究,提升了社会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学科价值。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选题缘起和意义、本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方法、调查点以及抽样调查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描述语言使用现状。根据调查的数据,对长腊村布依语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描写,并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等多角度比较了该村村民布依、汉双语能力的差异。第三部分:本文的重点。深入分析长腊村布依族语言态度,主要从对本民族母语、汉语方言、普通话、长辈对晚辈语言选用的态度以及对其他社会成员语言使用的看法这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深入的挖掘。第四部分: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对长腊村布依族语言使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学者及民间团体、语言使用者及语言传承体均提出了相关的保护措施。第五部分:全文结论。总结全文的论述,阐明相关结论,并指出本文的不足。
吴启禄[2](1999)在《贵州省民族语言综述》文中研究指明
陆国器[3](1989)在《我看布依文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2年,恢复试行布依文以来,卓有成效。然而人们对布依文的作用,各执一辞。有的说有用,有的说无用。究竟有无用处,不应以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实践来证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陆国器[4](1988)在《我看布依文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1982年,恢复试行布依文以来,卓有成效。然而人们对布依文的作用,各执一辞。有的说有用,有的说无用。究竟有无用处,不应以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实践来证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摘要 |
| ABSTRACT |
| 第一章 绪论 |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 一、选题缘起 |
| 二、研究意义 |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 一、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的相关研究 |
| 二、布依族语言使用情况的相关研究 |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 一、文献法 |
| 二、田野调查法 |
| 三、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相结合 |
| 第四节 调查背景情况介绍 |
| 一、长腊村概况 |
| 二、抽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 第二章 长腊村布依族语言使用现状及特点 |
| 第一节 长腊村布依族语言使用情况 |
| 一、布依语掌握情况 |
| 二、当地汉语方言掌握情况 |
| 三、汉语普通话掌握情况 |
| 第二节 长腊村布依族语言使用特点 |
| 一、布依族母语使用特点 |
| 二、布依族兼用当地汉语方言和汉语普通话的特点 |
| 三、布依—汉双语能力差异 |
| 第三节 小结 |
| 第三章 长腊村布依族的语言态度及成因分析 |
| 第一节 长腊村布依族的语言态度 |
| 一、对母语的态度 |
| 二、对当地汉语方言的态度 |
| 三、对汉语普通话的态度 |
| 四、长辈对晚辈语言选用的态度 |
| 五、对其他社会成员语言使用的看法 |
| 第二节 语言态度的成因分析 |
| 一、主观因素 |
| 二、客观因素 |
| 三、小结 |
| 第四章 长腊村布依族语言使用的发展前景及保护措施 |
| 第一节 布依族语言使用的发展前景预测 |
| 一、短期发展趋势 |
| 二、长期发展趋势 |
| 三、小结 |
| 第二节 保护母语的对策 |
| 一、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 |
| 二、学者及民间团体 |
| 三、语言使用者和传承主体 |
| 第五章 结语 |
| 第一节 结论 |
| 第二节 本文不足 |
| 参考文献 |
| 一、着作类 |
| 二、期刊论文类 |
| 三、学位论文类 |
| 附录一: 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简明问卷 |
| 一、基本信息 |
| 二、语言使用情况 |
| 三、文字掌握和使用情况 |
| 四、关于语言态度 |
| (一) 语言功能认同 |
| (二) 语言情感认同 |
| 附录二: 重点访谈 |
| 一、对村支书罗朝斌的访谈 |
| 二、对长安小学教师罗朝清的访谈 |
| 致谢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