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中医药治疗衣原体和支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现状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中医药治疗衣原体和支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近况(论文文献综述)

孟倩[1](2020)在《萆薢分清饮对解脲支原体感染所致非淋菌性阴道炎小鼠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利用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感染小鼠,制备非淋菌性阴道炎(non-gonococcal vaginitis,NGV)动物模型,通过萆薢分清饮对NGV小鼠的阴道微生态整体菌群的消长变化、血清免疫因子的改变以及生殖器组织病理变化等指标评价疗效,探索萆薢分清饮治疗NGV疗效机制,为该方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选取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中药金刚藤糖浆组、阳性西药罗红霉素组和萆薢分清饮高剂量组、萆薢分清饮中剂量组、萆薢分清饮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经雌激素预处理后使用Uu感染液接种,制备Uu阴道感染致NGV模型。2.造模成功后除模型组外,各组小鼠分别给予上述药物进行治疗。在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检测各组动物精神状态、体重。取阴道粘膜分泌物进行革兰氏染色,检测各组药物对小鼠阴道微生态的影响。3.给药第0天(造模第7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收集各组小鼠血清,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T细胞群中CD3+、CD4+和CD8+比例变化,探索萆薢分清饮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4.给药第21天后处死小鼠,采集各组小鼠生殖道粘膜样本和血清,HE染色和IL-6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病理学分析萆薢分清饮对Uu所致的NGV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免疫的改善作用。ELISA测定血清中的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及IL-8)水平、抗炎症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水平变化,探索萆薢分清饮对Uu引起的NGV病理损伤所起作用。结果:1.行为学观察:萆薢分清饮可以改善Uu所致的NGV小鼠的精神状态和体重下降等行为学指标,给药第21天,金刚藤糖浆、萆薢分清饮中剂量和高剂量组与西药罗红霉素组相比改善效果好,其中高剂量萆薢分清饮改善效果最优。2.阴道微生态的检测:革兰氏染色结果显示,给药第7天,罗红霉素组对NGV小鼠阴道粘膜革兰氏阳性菌数目抑制作用最佳(P<0.01),但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给药第21天,金刚藤糖浆、中剂量和高剂量萆薢分清饮对NGV小鼠阴道粘膜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均优于罗红霉素组(P<0.01),高剂量萆薢分清饮改善阴道部位细菌感染程度最为明显。3.免疫水平和免疫损伤因子的检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血清T细胞群中CD3+、CD4+和CD4+/CD8+水平降低、CD8+水平升高(P<0.01),萆薢分清饮给药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后,与模型组相比,血清T细胞群中CD3+、CD4+和CD4+/CD8+水平逐渐升高,并且CD8+水平降低(P<0.01)。并且,金刚藤糖浆组、萆薢分清饮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对CD3+、CD4+和CD4+/CD8+水平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罗红霉素组(P<0.01),提示了萆薢分清饮中药制剂对NGV小鼠具有良好的免疫力改善效果,且随着萆薢分清饮剂量增高,改善效果越明显。4.生殖道粘膜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HE染色结果显示萆薢分清饮对Uu所致NGV小鼠的阴道粘膜各层组织具有较好的修护作用,与罗红霉素组相比,萆薢分清饮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明显抑制了阴道壁组织水肿和炎性浸润。IHC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萆薢分清饮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炎症敏感因子IL-6的表达水平较低(P<0.01)。其中萆薢分清饮高剂量组对IL-6的改善效果优于罗红霉素组。ELIS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萆薢分清饮对Uu所致NGV小鼠血清中的促炎因子TNF-α、IL-1β及IL-8的水平具有抑制作用(P<0.01)和抗炎因子IL-4、IL-10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并且萆薢分清饮低、中、高剂量之间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提示了萆薢分清饮在Uu所致NGV模型中所发挥较好的抗炎作用。结论:萆薢分清饮可以改善Uu所致NGV小鼠的一般情况与体重,并且显着降低了NGV小鼠阴道部位革兰氏阳性菌的菌群密集度。通过检测比较各组小鼠的炎症因子以及免疫学指标,结果显示萆薢分清饮也可以改善Uu所致的NGV小鼠型免疫指标和炎症指标的变化,且中、高剂量下的萆薢分清饮对NGV小鼠的治疗效果优于罗红霉素组,且萆薢分清饮高剂量组治疗效果最优,提示萆薢分清饮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与目前临床上抗生素疗法相比,对治疗因解脲支原体感染所致的非淋菌性阴道炎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中医药疗法改善阴道微生态、提高机体免疫力治疗解脲支原体所致的非淋菌性阴道炎提供理论依据。

罗梅,魏绍斌,黄利[2](2019)在《中医药防治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性疾病研究现状与思考》文中认为衣原体感染性疾病影响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是临床治疗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衣原体感染性疾病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日益严峻的衣原体耐药问题及远期后遗症防治研究仍未取得明显突破。中医药防治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有鲜明的特色,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具有协同增效的潜力,并可降低衣原体耐药率及复发率,但也存在中药作用机制研究不深入及临床研究质量较低等方面的不足。本文针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应用现状和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

刘春桃[3](2019)在《云南省某地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了解云南省某地暗娼人群CT、NG感染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暗娼人群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用非概率抽样,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对200名暗娼人群开展一对一问卷调查,同时采集尿液以及宫颈拭子进行CT、NG核酸检测。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完成202名暗娼人群问卷调查,每名调查对象至少完成尿液或宫颈拭子中一份样本的采集,共采集尿液样本196份,宫颈拭子样本199份,并完成实验室核酸检测。1、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5.54±7.33)岁,其中20~29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占49.5%(100/202),民族以少数民族居多,占63.9%(129/202),初中文化程度占53.5%(108/202),未婚者占55.4%(121/202),户籍以本省为主,占 88.6%(179/202)。2、性行为特征:调查对象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7.42±2.14)岁,第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平均年龄为(22.44±6.16)岁,调查对象平均每周接客人数为(2.44±2.31)人。3、CT、NG感染情况:CT感染率为23.27%(47/202),NG感染率为8.91%(18/202),STDs(CT、NG 任一项阳性)感染率为 26.24%(53/202),CT、NG合并感染率为5.94%(12/202)。4、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对象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93.1%(188/202),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85.6%(172/202)。5、求医行为及干预服务情况:22.8%(46/202)的调查对象最近一年曾出现过一种及以上的性病相关症状或体征,其中67.4%(31/46)的人选择到综合医院就诊,17.4%(8/46)的人不作任何处理,15.2%(7/46)的人自己买药。调查对象中89.1%(180/202)的人最近一年至少接受过一种及以上性病健康服务,其中接受过性病知识宣传服务的占71.8%(145/202),接受过安全套的宣传和发放的占68.3%(138/202),最近一年接受过性病咨询或检测的占57.4%(116/202),接受过妇科检查或治疗的占51.0%(103/202),接受过性病检查或治疗的占35.1%(71/202),接受过同伴教育的占24.8%(50/202)。[结论]该地区暗娼人群CT、NG感染率较高,暗娼人群第一次商业性行为年龄较小是CT感染的风险因素;少数民族、第一次性行为年龄较小以及第一次商业性行为年龄较小是NG感染的风险因素。该地区暗娼人群呈现出文化程度偏低以及未婚者所占比例较高等特点。该地区暗娼人群存在就医意识薄弱,就医行为不规范等现象。需进一步加强该地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干预服务工作,建议多部门加强合作,联合娱乐场所业主,进一步提升社区小组能力,加强对暗娼人群的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安全套使用率,动员积极主动检测,规范就医。

史昭[4](2019)在《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脾虚肝郁型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Recurrent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RPID)脾虚肝郁证患者与健康女性单个核细胞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mRNA表达量的差异性,及血清中胱天蛋白酶-1(cysteine aspartate protease-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差异,RPID患者中医证候、体征评分、病程、病情等级、病原体感染与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探讨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RPID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9月—2018年11月妇科门诊诊断为RPID、中医辨证为脾虚肝郁证,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2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妇女18例作为对照组,在获得知情同意后的当天采集血液样本,抽取肘静脉血3ml,其中1ml存于EDTA抗凝采血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目的基因NLRP3mRNA表达水平;另一份2ml存于血清管制成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Caspase-1,IL-1β,IL-18的含量,同时观察组填写症状体征评分表,根据患者意愿取宫颈管分泌物病原体培养支原体,RT-PCR法检测衣原体和淋球菌。结果1.实验室指标检查结果1.1 RT-PCR检查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 mRNA的表达水平:观察组NLRP3mRNA表达水平为0.187±0.171,对照组的NLRP3 mRNA表达水平为0.096±0.109。观察组的NLRP3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ELISA检测血清中Caspase-1,IL-1β,IL-18的含量1.2.1外周血清Caspase-1的表达水平:观察组的Caspase-1的表达水平为12.355±7.515ng/ml,对照组的Caspase-1的表达水平为15.148±9.594 ng/ml。观察组的Caspase-1的表达水平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2外周血清IL-1β的表达水平:观察组的IL-1β的表达水平为7.053±2.217pg/ml,对照组的IL-1β的表达水平为7.958±3.752 pg/ml。观察组的IL-1β的表达水平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外周血清IL-18的表达水平:观察组的IL-18的表达水平为19.617±3.704pg/ml,对照组的IL-18的表达水平为39.544±9.870 pg/ml。观察组的IL-18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相关性分析2.1 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相关因子间相关性分析2.1.1观察组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观察组中,NLRP3mRNA与Caspase-1呈正相关(r=0.141),NLRP3mRNA与IL-1β、IL-18的表达呈负相关(r=-0.213、-0.104),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2对照组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在对照组中,NLRP3mRNA与Caspase-1、IL-1β、IL-18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其中NLRP3mRNA与IL-1β呈正相关(r=0.505),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P3mRNA与Caspase-1、IL-18呈正相关,(r=0.205、0.139),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1与IL-1β呈正相关(r=0.575),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相关因子与中医证候评分、体征评分、病程相关分析观察组NLRP3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体征评分、病程呈正相关(r=0.098、0.219、0.010);Caspase-1与中医证候评分、病程呈负相关(r=-0.153、-0.194),与体征评分呈正相关(r=0.112);IL-1β与中医证候评分呈负相关(r=-0.209),与体征评分、病程呈正相关(r=0.042,0.296);IL-18与中医证候评分、病程呈负相关(r=-0.104、-0.238),与体征评分呈正相关(r=0.015),但相关性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相关指标与病情等级、支原体感染相关分析观察组NLRP3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等级、支原体感染呈正相关(r=0.113、0.430);Caspase-1与病情等级呈负相关(r=-0.252),与支原体感染呈正相关(r=0.233);IL-1β与病情等级、支原体感染呈负相关(r=-0.051、-0.465);IL-18与病情等级几乎无相关性(r=-0.003),与支原体感染呈正相关(r=0.072)。以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NLRP3mRNA、Caspase-1、IL-1β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相关指标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体征评分、病程、病情等级、支原体感染无明显相关性,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脾虚肝郁证RPID中的作用尚不确切。2.观察组IL-18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提示RPID可能与IL-18的低表达有关。3.在对照组中,NLRP3mRNA转录水平与IL-1β、Caspase-1与IL-1β均呈显着正相关,但在观察组中,各指标间无明显相关性。一定程度上提示RPID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失衡有关。

余孙兴,孙美珠,谢艳艳,许颢瀚[5](2019)在《女性健康体检人群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状况的调查》文中指出目的:了解福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感染状况,指导女性健康体检人群在体检时有选择性的筛查,能够更好地指导感染者及时就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福州地区妇女860例,其中支原体检查860例,衣原体检查757例,取宫颈分泌物做Uu(解脲脲原体)、Mh(人型支原体)检测,并对阳性者做药敏试验;取宫颈分泌物做CT(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结果:健康体检者支原体阳性率51.4%,衣原体阳性率2.25%;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Uu+Mh+次之;支原体感染各年龄组阳性率不同。衣原体感染各年龄组阳性率不同,其中18~20岁阳性率0、21~30岁阳性率2.4%(6/247)、31~40岁阳性率1.8%(6/340)、41~50岁阳性率3.5%(4/114)、51~60岁阳性率2.2%(1/45)、61岁以上阳性率0。由于18~20岁和61岁以上支原体感染和衣原体感染总标本数太少不进行统计,支原体感染和衣原体感染都以41~50岁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2.9%和3.5%,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州地区健康体检者支原体感染率高达到51.4%,尤以41~50岁为甚达到62.9%,其双重感染(Uu+Mh+)率达到16.4%;衣原体感染率较低2.25%,41~50岁达到3.5%;女性健康体检中要注重支原体检查和沙眼衣原体检测来提升女性生殖健康、优生优育以及防止性疾病传播均具有重要意义。

闫向前,焦湘,张丹婵,蔡鸿财,杨登科[6](2018)在《晟洁芙克草本抑菌凝胶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晟洁芙克草本抑菌凝胶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九中心医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患者32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162例)与对照组(16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口服阿奇霉素(连续口服3d),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晟洁芙克草本抑菌凝胶(治疗3d)。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21%(151/162)高于对照组82.72%(134/162),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2%(13/162)与对照组6.17%(10/162)间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采取晟洁芙克草本抑菌凝胶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性。

齐伟平[7](2018)在《罗志娟教授治疗解脲支原体所致子宫颈炎的经验方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自拟经验方清解汤联合西药盐酸多西环素片治疗解脲支原体所致子宫颈炎(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证)的临床效果,以期探寻更佳的治疗方案。方法:60例解脲支原体阳性子宫颈炎患者(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实际完成病例各2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西环素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用自拟经验方清解汤,两组患者治疗14天。分别在治疗前和停药后1周、3个月对患者进行观察记录。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评价分析其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变化、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变化、支原体转阴率以及复发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14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与对照组有效率(62.0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17.59±5.08,治疗后积分2.83±1.67;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17.03±3.57,治疗后积分6.97±2.83;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进行组内比较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将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情况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将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情况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组治疗14天后,支原体阳性患者1例,转阴率为96.55%(28/29),对照组治疗后支原体阳性患者8例,转阴率为72.41%(21/29),治疗组支原体转阴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7)在治疗用药期间(14天),治疗组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对照组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对治疗后(停药后1周)复查支原体转阴患者随访,治疗组转阴人数28人,停药后3月复发人数2人,复发率7.14%;对照组转阴人数21人,停药后3月复发人数8人,复发率3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经验方清解汤联合西药盐酸多西环素片,可有效治疗解脲支原体所致子宫颈炎,不仅能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而且提高了解脲支原体的转阴率,远期复发率也有所降低,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安全,值得推广。

郝海霞,董秋梅[8](2017)在《中医药对Ct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文中研究表明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是当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性传播疾病之一。Ct感染性疾病主要引起男女泌尿生殖道感染,治疗上目前仍以抗生素为主,但由于本病病程一般较长,所以患者常出现耐药性高、肝肾损害大的表现。近年有学者提出,应用微生态疗法治疗Ct感染性疾病,这与中医的"扶正祛邪"理论一致。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缩短病程,避免耐药性高、肝肾损害,临床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远期效果好。本文拟就Ct感染性疾病认识和治疗目前取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马毳毳[9](2016)在《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文中研究说明0037广东和海南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新型变种流行状况调查韩燕(中国医科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尹跃平,施美琴…//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20(10).-782783

马毳毳[10](2016)在《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病理生理学》文中指出0001基于沙眼衣原体ompl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测序法用于女性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基因分型陈煜岊(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邓国明,徐鹏…//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5,34(7).-13611366

二、中医药治疗衣原体和支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近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药治疗衣原体和支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萆薢分清饮对解脲支原体感染所致非淋菌性阴道炎小鼠阴道微生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与实验菌种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2.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剂量设计
        2.2 Uu感染液的制备
        2.3 Uu感染致NGV模型的构建
        2.4 检测指标及方法
        2.4.1 小鼠一般情况观察
        2.4.2 小鼠阴道细菌革兰氏染色
        2.4.3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中CD3~+、CD4~+、CD8~+水平
        2.4.4 HE染色检测小鼠阴道粘膜病理学变化
        2.4.5 免疫组化检测小鼠阴道粘膜IL-6表达变化
        2.4.6 ELISA实验检测小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2.5 统计分析
结果与分析
    1.萆薢分清饮对NGV小鼠一般情况影响
    2.萆薢分清饮对NGV小鼠菌群密集度的影响
    3.萆薢分清饮对NGV小鼠阴道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4.萆薢分清饮对NGV小鼠外周血CD3~+、CD4~+、CD8~+水平的影响
    5.萆薢分清饮对NGV小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6.萆薢分清饮对NGV小鼠外周血炎症因子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解脲支原体所致疾病及中西医治疗概况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中西医治疗非淋菌性阴道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2)中医药防治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性疾病研究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球流行病学概况
2 中医药应用的现状与优势
    2.1 中药体外抗CT药理作用研究
    2.2 中药抗CT的免疫机制研究
    2.3 中西医结合防治CT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3 中医药研究存在的不足
    3.1 中药作用机制研究待深入
    3.2 临床研究质量较低, 诊疗标准不统一
4 中医药研究思路与展望
    4.1 深化免疫机制研究
    4.2 促进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3)云南省某地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外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流行现状
        1.1.2 暗娼人群
        1.1.3 中国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现况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学问题
    2.7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2.8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一般人口学特征
    3.2 暗娼人群性行为特征
    3.3 暗娼人群自报性病相关症状及求医行为
    3.4 暗娼人群性病健康服务情况
    3.5 暗娼人群CT、NG感染现况
    3.6 暗娼人群CT、NG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7 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CT、NG实验室检测结果可靠性
    4.2 暗娼人群CT、NG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4.3 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情况
    4.4 暗娼人群性病防治意识及就医行为情况
5 结论
6 建议
7 研究创新性
8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脾虚肝郁型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文献研究
    1.1 RPID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1.1.1 古文献病因病机记载
        1.1.2 现代中医名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1.2 西医对RPID的认识
        1.2.1 流行病学
        1.2.2 危险因素
        1.2.3 病因分析及病理改变
        1.2.4 RPID对女性生殖身心的影响
    1.3 RPID与机体免疫失衡密切相关
2 试验研究
    2.1 课题病例来源
    2.2 疾病诊断标准
    2.3 中医脾虚肝郁证辨证标准
    2.4 纳入标准
        2.4.1 观察组纳入标准
        2.4.2 对照组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试验分组
        3.1.1 分组依据
        3.1.2 样本含量
    3.2 标本采集
    3.3 材料与方法
        3.3.1 RT-PCR法检测目的基因NLRP3mRNA表达
        3.3.2 Caspase-1,IL-1β,IL-18 定量酶联检测
    3.4 观测指标
        3.4.1 一般资料
        3.4.2 生命体征
        3.4.3 实验室检测指标
        3.4.4 症状、体征分级量化
        3.4.5 病情程度分级
        3.4.6 病程
        3.4.7 病原学检测指标
    3.5 观测时间
        3.5.1 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
        3.5.2 实验室检测指标
        3.5.3 症状、体征分级评分、病情程度等级、病程
        3.5.4 病原学检测指标
4 统计分析
    4.1 分析数据集
    4.2 统计分析的内容
    4.3 统计分析方法
5 结果
    5.1 病例分布
    5.2 基线一致性分析
        5.2.1 人口学特征
        5.2.2 生命体征
    5.3 患者一般情况
        5.3.1 患者年龄
        5.3.2 患者病程
    5.4 患者中医证候、体征评分
    5.5 患者病情等级
    5.6 患者特殊病原体感染情况
    5.7 指标检测结果
        5.7.1 NLRP3mRNA组间比较结果
        5.7.2 Caspase-1 组间比较结果
        5.7.3 IL-1β组间比较结果
        5.7.4 IL-18 组间比较结果
    5.8 NLRP3 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5.8.1 观察组NLRP3 炎症小体及相关因子相关性分析
        5.8.2 对照组NLRP3 炎症小体及相关因子相关性分析
    5.9 NLRP3 炎症小体及相关因子与患者病情资料相关性分析
        5.9.1 NLRP3 炎症小体及相关因子与中医证候评分、体征评分、病程相关分析
        5.9.2 NLRP3 炎症小体及相关因子与病情等级、支原体感染相关分析
6 讨论
    6.1 “土壅木郁,气机失畅,湿瘀互结”的病因病机的提出
        6.1.1 土壅木郁乃病机之本
        6.1.2 气机失畅,湿瘀互结乃病机之标
    6.2 NLRP3 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RPID中的作用
        6.2.1 NLRP3 的特性
        6.2.2 Caspase-1 的特性
        6.2.3 IL-1β、IL-18 的特性
        6.2.4 NLRP3 炎症小体信号通路与疾病的关系
        6.2.5 NLRP3 炎症小体相关因子与RPID的关系
7 结论
8 主要工作与创新
    8.1 主要工作
    8.2 创新
9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综述—中医药治疗SPID在调节免疫、抗炎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女性健康体检人群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状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标本采集
    1.3 标本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支原体阳性检出率
    2.2 衣原体阳性检出率
3 讨论

(6)晟洁芙克草本抑菌凝胶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取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
        1.3.2 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晟洁芙克草本抑菌凝胶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不良反应
3 讨论

(7)罗志娟教授治疗解脲支原体所致子宫颈炎的经验方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1.3 标本采集
        1.3.1 分泌物采集
        1.3.2 标本检测及结果判读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1.7 脱落病例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分组方法
        2.2 盲法实施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时点与指标
        2.5 安全性指标的监测方法
        2.6 疗效评定标准
        2.7 随访
        2.8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临床疗效结果
        3.3 脱落病例的观察处理结果
        3.4 安全性评估结果
第二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中医对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认识
        1.1 古籍记载
        1.2 病因病机
        1.3 治疗
        1.3.1 辨证论治
        1.3.2 经验方治疗
        1.3.3 中成药治疗
        1.3.4 中医药外治法
        1.3.5 中西医结合治疗
    2 西医对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研究现状
        2.1 感染的高危因素
        2.2 危害及其流行病学
        2.3 致病机制
        2.4 治疗现状
        2.4.1 耐药现象
        2.4.2 敏感药物
        2.4.3 联合用药
        2.4.4 阴道联合给药
    3 导师对解脲支原体感染所致子宫颈炎的认识
        3.1 湿热下注、虫毒侵蚀为主要致病机理
        3.2 治以清热祛湿,杀虫止痒
        3.3 调养并重,以善其后
    4 中药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4.1 中药组方分析
        4.2 现代药理研究
    5 研究结果分析
    6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7 设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中医药对Ct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Ct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2 Ct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特点
3 Ct感染的治疗
4 总结

(10)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病理生理学(论文提纲范文)

0 0 0 1 基于沙眼衣原体ompl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测序法用于女性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基因分型
0 0 0 2 沙眼衣原体PORF5质粒蛋白激活NALP3炎性复合体诱导THP-1细胞产生IL-1β和IL-18
0 0 0 3 沙眼衣原体多态膜蛋白Pmp F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0 0 0 4 沙眼衣原体Tarp蛋白B细胞表位的预测与鉴定
0 0 0 5 沙眼衣原体质粒调控基因的上游序列有广泛的ChxR结合位点
0 0 0 6 抗沙眼衣原体MI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鉴定
0 0 0 7 沙眼衣原体质粒蛋白pgp3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
0 0 0 8 沙眼衣原体p ORF5质粒蛋白免疫优势片段的筛选与鉴定
0 0 0 9 衣原体噬菌体衣壳蛋白3的结构、免疫原性及临床价值研究
0 0 1 0 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人白细胞抗原DQA1基因多态性研究
0 0 1 1 沙眼衣原体持续感染状态下STAT3-TLR2信号轴的变化初探
0 0 1 2 沙眼衣原体抑制宿主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0 0 1 3 TLR2和TLR4在小鼠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免疫应答中的应用研究
0 0 1 4 TLR2信号在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中介导了早期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
0 0 1 5 IFN-γ体外诱导沙眼衣原体持续性感染细胞模型的建立

四、中医药治疗衣原体和支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近况(论文参考文献)

  • [1]萆薢分清饮对解脲支原体感染所致非淋菌性阴道炎小鼠阴道微生态的影响[D]. 孟倩.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2]中医药防治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性疾病研究现状与思考[J]. 罗梅,魏绍斌,黄利.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9(05)
  • [3]云南省某地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D]. 刘春桃.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4]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脾虚肝郁型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史昭.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 [5]女性健康体检人群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状况的调查[J]. 余孙兴,孙美珠,谢艳艳,许颢瀚. 中国医学创新, 2019(04)
  • [6]晟洁芙克草本抑菌凝胶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疗效观察[J]. 闫向前,焦湘,张丹婵,蔡鸿财,杨登科.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2018(04)
  • [7]罗志娟教授治疗解脲支原体所致子宫颈炎的经验方临床研究[D]. 齐伟平.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中医药对Ct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和治疗[J]. 郝海霞,董秋梅. 中国医药导刊, 2017(09)
  • [9]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J]. 马毳毳.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6(03)
  • [10]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病理生理学[J]. 马毳毳.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6(03)


衣原体论文 支原体感染论文 衣原体感染的症状论文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论文 中医论文

上一篇:以IgA蛋白酶β结构域为骨架构建细菌表面展示随机肽库
下一篇:人力资本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兼论福建天祥实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本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