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3501天

穿心莲及其制剂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穿心莲及其制剂中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黄嘉玲[1](2021)在《穿心莲黄酮类成分研究》文中指出穿心莲作为国内外知名的常用中草药,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二萜内酯类成分及黄酮类成分。目前关于穿心莲内酯类的研究众多,而关于穿心莲黄酮类的研究却仍存在大片空白,尤其是在积累动态分析等方面存在空缺。现代研究表明,穿心莲黄酮类具有抗炎、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理作用,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阿尔兹海默症等。本文通过研究黄酮类成分在穿心莲中的分布及积累动态,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采用传统色谱分离手段,从穿心莲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学方法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它们分别是黄芩黄酮I、5-羟基-7,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7-O-甲基汉黄芩素、5-羟基-7,8,2’,5’-四甲氧基黄酮、5-羟基-7,8,2’-三甲氧基黄酮、5,4’-dihydroxy-7-methoxyflavone-8-O-β-D-pyranoglucoside、skullcapflavone I 2’-O-β-D-glucopyranoside、脱水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二十六碳酸,均是已知化合物。本文首次对穿心莲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以黄芩黄酮I、5-羟基-7,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7-O-甲基汉黄芩素、5-羟基-7,8,2’,5’-四甲氧基黄酮作为对照品,以石油醚-二氯甲烷-丙酮-甲醇(6:2:1:0.1)为展开剂,在温度4℃和湿度47%条件下,在Merck G薄层板上展开8 cm后,取出,晾干,喷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下(254 nm)检视。从穿心莲药材及饮片的TLC图谱中,可明显观察到5-羟基-7,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和7-O-甲基汉黄芩素,较难观察到黄芩黄酮I和5-羟基-7,8,2’,5’-四甲氧基黄酮。TLC可初步判断穿心莲药材及饮片中4个黄酮成分含量的多寡程度。本文以Gemini C18柱(4.6×250 mm,5μm)为色谱柱,在室温下,以乙腈-甲醇-1%磷酸水(40:4:56)为流动相(0.8 m L/min)进行洗脱,在285 nm下检测,首次建立了同时测定穿心莲中黄芩黄酮I、5-羟基-7,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7-O-甲基汉黄芩素、5-羟基-7,8,2’,5’-四甲氧基黄酮这4个黄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准确度良好,可用于穿心莲中上述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应用上述HPLC法测定了穿心莲药材及饮片中4个黄酮的含量。穿心莲药材和饮片中,5-羟基-7,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含量的范围分别为0.0161~0.0906 mg·g-1和0.0215~0.0534 mg·g-1;7-O-甲基汉黄芩素含量的范围分别为0.0046~0.0272 mg·g-1和0.0110~0.0240 mg·g-1;黄芩黄酮I含量的范围分别为0.0023~0.0233 mg·g-1和0.0042~0.0121 mg·g-1;5-羟基-7,8,2’,5’-四甲氧基黄酮含量的范围分别为0.0009~0.0156 mg·g-1和0.0026~0.0129 mg·g-1;4个黄酮总含量的范围分别为0.0282~0.1308 mg·g-1和0.0492~0.0918 mg·g-1。本文首次同时分析了穿心莲根、茎、叶中黄酮类成分及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积累动态。在整个生长期中,根中的黄芩黄酮I、5-羟基-7,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5-羟基-7,8,2’,5’-四甲氧基黄酮和4个黄酮总含量的积累是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多的,含量范围依次为0.0217~0.2765 mg·g-1、0.0416~0.2576 mg·g-1、0.0086~0.1357 mg·g-1、0.3054~0.8042 mg·g-1;而根中7-O-甲基汉黄芩素的积累是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而含量从0.2335 mg·g-1逐渐减少到0.1344 mg·g-1的。茎、叶中黄芩黄酮I、5-羟基-7,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7-O-甲基汉黄芩素、5-羟基-7,8,2’,5’-四甲氧基黄酮4个黄酮及其总含量的积累均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茎中4个黄酮含量及其总含量范围依次为0.0004~0.0058 mg·g-1、0.0028~0.3811 mg·g-1、0.0008~0.4004 mg·g-1、0.0112~0.0394 mg·g-1、0.0040~0.8267 mg·g-1;叶中4个黄酮含量及其总含量范围依次为0.0022~0.0137 mg·g-1、0.0004~0.0127 mg·g-1、0.0008~0.0359 mg·g-1、0 mg·g-1、0.0025~0.0623 mg·g-1。在根中,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的积累在现蕾前达到顶峰,新穿心莲内酯在果实成熟后积累达到最高值,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幼苗期积累程度最佳,4个内酯总含量在快速生长期和坐果期时积累程度较高;在茎中,4个穿心莲内酯类及其总含量的积累逐渐增加,在快速生长期时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在叶中,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及其总含量的积累逐渐增加,分别在果实成熟期、幼苗期、快速生长期和快速生长期时达最大,然后逐渐降低,而新穿心莲内酯在整个生长期中的积累较少且平缓。穿心莲黄酮类成分主要在根中积累,穿心莲内酯类成分主要在叶中积累。当以穿心莲黄酮类成分为考察指标时,则以幼苗期时的穿心莲地上部分和果实成熟期时的穿心莲地下部分为佳。为了探讨穿心莲中黄酮类成分的积累和其他性状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穿心莲黄酮类成分、穿心莲内酯类成分、株高、茎节数、一级分蘖数、二级分蘖数、叶茎比为变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采用SPSS统计软件开展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个采收部位中的4个黄酮之间具有极显着相关性(P<0.01);在根中,4个黄酮之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范围为0.835~0.997;在茎中,4个黄酮之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范围为0.864~0.977;在叶中,3个黄酮之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范围为0.947~0.954。根中黄芩黄酮I、5-羟基-7,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5-羟基-7,8,2’,5’-四甲氧基黄酮与茎、叶中4个黄酮之间呈负相关性,而根中7-O-甲基汉黄芩素与茎、叶中4个黄酮之间呈正相关性;茎、叶中4个黄酮之间均具有极显着正相关性(P<0.01)。当根中黄芩黄酮I、5-羟基-7,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5-羟基-7,8,2’,5’-四甲氧基黄酮积累得越多时,根中7-O-甲基汉黄芩素及茎、叶中的黄酮积累的程度将偏低。通过穿心莲黄酮类与其他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穿心莲黄酮类成分与株高、一级分蘖数之间均呈极显着相关性(P<0.01)。根中4个黄酮与茎节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其他性状的大,分别为0.874、0.986、-0.991、0.903;茎中4个黄酮与叶茎比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其他性状的大,分别为0.948、0.991、0.858、0.973;叶中黄芩黄酮I和叶中7-O-甲基汉黄芩素与叶茎比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其他性状的大,分别为0.940、0.987;叶中5-羟基-7,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与一级分蘖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其他性状的大,为-0.965。穿心莲黄酮类与根中脱水穿心莲内酯、茎中去氧穿心莲内酯和叶中去氧穿心莲内酯之间的相关性较其他穿心莲内酯类的显着,表明穿心莲黄酮类的积累与根中脱水穿心莲内酯、茎中去氧穿心莲内酯和叶中去氧穿心莲内酯之间紧密联系。

朱丹丹[2](2021)在《11种中成药的三维荧光指纹图谱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按照规定的处方和工艺加工制成的中药制品,在携带、存储、运输、服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药指纹图谱具有专属性强、稳定性好、重现性好的优点,在中成药的质量评价方面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的显着特点,三维荧光指纹图谱能更好地体现中成药的整体特征。本论文对11种中成药的三维荧光图谱进行研究,采用Matlab软件提取三维荧光图谱数据的特征参数,利用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考察中成药三维荧光图谱的一致性,对于荧光图谱一致性良好的中成药,采用平均值法分别建立三维荧光指纹图谱。通过与标准品荧光图谱对照,对中成药三维荧光图谱中荧光峰所对应的荧光成分进行鉴别。论文共分5部分。1.绪论。本部分主要对近年来三维荧光光谱法在中成药研究中的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合三维荧光光谱法的相关应用以及11种中成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引用文献264篇。2.荧光光谱法实验条件的考察。利用荧光光谱技术对中成药的荧光图谱进行研究,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对荧光光谱仪仪器条件、样品提取条件进行考察,并通过方法学实验验证方法的可靠性。最佳仪器条件为:响应时间0.5 s、负高压700 V、扫描速度2400 nm·min-1、狭缝宽度5.0/5.0 nm;样品提取条件为:超声温度25℃,清热散结胶囊和金莲花胶囊超声时间15 min,其他9种药物超声时间10 min,甲醇含量100%。方法学实验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3.四种舒肝利胆类中成药的三维荧光指纹图谱研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消炎利胆片、护肝片、利胆排石片和金胆片的三维荧光图谱,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分别对其三维荧光图谱一致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广东白鹤与其他三个厂家生产的消炎利胆片三维荧光图谱存在一定差异;四个厂家生产的护肝片、利胆排石片的三维荧光图谱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个厂家生产的金胆片的三维荧光图谱存在一定差异。采用平均值法对三维荧光图谱一致性良好的中成药分别建立了三维荧光指纹图谱。与标准品荧光图谱对照得到初步结果:消炎利胆片中含有咖啡酸和绿原酸;护肝片中含有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金胆片中含有白藜芦醇和虎杖苷;利胆排石片的荧光峰未能与标准品的荧光峰相匹配,未能确认荧光峰所对应的荧光成分。4.四种清热解毒类中成药的三维荧光指纹图谱研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金莲花胶囊、清火片、清热散结胶囊和复方穿心莲片三维荧光图谱,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分别对其一致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四种中成药的三维荧光图谱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采用平均值法对四种中成药分别建立了三维荧光指纹图谱。与标准品荧光图谱对照得到初步结果:四种中成药的荧光峰未能与标准品的荧光峰相匹配,未能确认荧光峰所对应的荧光成分。5.三种止咳平喘类中成药的三维荧光指纹图谱研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复方桔梗止咳片、咳特灵胶囊和清肺抑火片的三维荧光图谱,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分别对其一致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五个厂家生产的复方桔梗止咳片的三维荧光图谱一致性良好;云南腾药和修正生产的清肺抑火片的三维荧光图谱一致性良好,云南金柯和云南曲靖生产的清肺抑火片的三维荧光图谱虽然各自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与云南腾药和修正的三维荧光图谱存在一定的差异;三个厂家生产的咳特灵胶囊的三维荧光图谱均存在差异。与标准品荧光图谱对照得到初步结果:复方桔梗止咳片含有绿原酸;咳特灵胶囊和清肺抑火片的荧光峰未能与标准品的荧光峰相匹配,未能确认荧光峰所对应的荧光成分。

邓怡平[3](2021)在《穿心莲活性成分高值化加工利用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为一年生草本,药用部位为其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效,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其主要成分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D)是一种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血栓生成、镇静、抗生育、保肝、抗癌、调节免疫和糖尿病的作用。尤其是以它的高抗炎作用,以及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特性而被广泛认可,有“中药消炎药”、“天然抗生素”的美誉。但其脂溶性较低、水溶性极低,生物利用度低,这制约了其药效的发挥。且穿心莲内酯味极苦,服用较大剂量时会导致胃脘不适。将其制备成聚合物后,可以改善穿心莲内酯的吸收和分布,同时提高肺部和结肠的抗炎效果,降低毒副作用,丰富穿心莲内酯的剂型选择,提高穿心莲内酯稳定性;还可以减少病人用量,节约中药资源,进而可以减少穿心莲栽培量,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为了达到穿心莲有效成分高值化利用的目的,本研究中选用穿心莲叶为原料,利用超声微波辅助胶束提取法来提取穿心莲有效成分,并将其中的穿心莲内酯进行纯化。将穿心莲内酯与甘露低聚糖进行共价连接形成两亲性的聚合物,其可以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胶束,并考察了其理化表征、体外和体内评价以及抗炎活性。本研究中选择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作为表面活性剂并利用超声微波辅助胶束提取法来提取穿心莲有效成分。在超声功率为固定的50 W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穿心莲提取的最优条件为:表面活性剂用量为3%,料液比为1:20,微波功率为800 W,微波时间为8 min。在该条件下,最终的穿心莲内酯提取率为2.41%,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提取率为1.32%。将穿心莲提取液用盐沉降后,所得的提取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并经过脱色纯化后,得到了纯度为97.85%的穿心莲内酯结晶,总收率为70.62%。将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酯反应形成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DAS),与甘露低聚糖链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两亲性聚合物结构,即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甘露低聚糖聚合物(DAS-Man)。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其化学结构,发现制备成的DAS-Man成功将甘露低聚糖和穿心莲内酯通过琥珀酸酐连接到了一起。以DAS-Man的临界胶束浓度作为考察标准,确定了 DAS-Man的最佳制备比例为,穿心莲内酯和甘露低聚糖单个糖单元之间的摩尔比例为2:1,反溶剂类型为乙酸乙酯,所得产物的收率为28.79%,载药量为9.78%,临界胶束浓度为0.43 mg/mL。通过激光粒度仪的检测可以发现,DAS-Man胶束的平均粒径为115.1±13.74 nm,冻干后复溶的DAS-Man胶束的平均粒径为133.0±11.86 nm。电镜结果表明,DAS-Man粉体为40-70 nm小微粒构成的疏松的块状,DAS-Man胶束粒子为球形,部分粒子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核壳结构,冻干使DAS-Man胶束的粒径变大,但对其分散性和溶解性无明显影响。XRD和DSC图谱中显示出,穿心莲内酯是典型的晶体结构,DAS-Man和DAS-Man冻干粉是以无定形态存在。穿心莲内酯吸热时伴随着失重,说明穿心莲内酯在熔融过程中同时伴有分解。DAS-Man和冻干DAS-Man的失重曲线与甘露低聚糖的类似,其原因可能是穿心莲内酯在DAS-Man中的载药量偏低导致。同时说明,DAS-Man溶解冻干后对其热稳定性无明显影响。DAS-Man中乙酸乙酯和DMSO的残留量分别为0.06%和0.09%,远小于中国药典中对Ⅲ类溶剂的要求,可以安全使用。体外溶出、释放、稳定性和模拟消化结果表明,DAS-Man可在水溶液中形成稳定的胶束,且在去离子水,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溶出度均接近完全溶出,在人工胃液中的释放率低于其他两种介质。DAS-Man的化学键和其形成的胶束在这三种溶剂体系中均稳定存在,其结构不易在水中被破坏,这有助于其以整体的胶束状态被摄入细胞,同时有助于其以完整状态进入结肠发挥作用。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DAS-Man在模拟体液中以胶束状态存在。在经历了口腔、胃、小肠、大肠阶段的模拟消化以后,口腔中的游离的穿心莲内酯含量仅为投药量的 0.02±0.01%,在胃中为 0.17±0.02%,在小肠中为 0.63±0.02%,在大肠中为 16.63 ±1.82%。DAS-Man在口腔、胃、小肠中的粒径稳定,释放量低;在大肠中粒径变大、游离药物量增加,其原因可能是聚合物结构受到模拟大肠液中的细菌作用,部分共价键被破坏,穿心莲内酯被释放出来一部分,同时其胶束结构也受到影响,粒径增大。说明DAS-Man的胶束结构和聚合物结构在口腔到小肠阶段中非常稳定,而在大肠阶段中在细菌作用下被破坏,穿心莲内酯被释放,达到结肠给药的效果。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DAS组和DAS-Man组的AUC值分别是是穿心莲内酯组的0.59倍和1.85倍,DAS-Man出峰时间比穿心莲内酯组晚,且存在双峰现象。组织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组在达到脾脏、肾脏和小肠峰值的时间为0.5 h,达到心脏、肝脏、肺脏中的达峰时间为1h,在脑、脊髓、大肠中达到峰值的时间为4 h。DAS-Man组在心脏、脾脏、肺脏、肾脏、小肠中的达峰时间为1h,在肝脏中的达峰时间为2 h,在大鼠脑、脊髓、大肠中的达峰时间为4 h。其原因可能是有部分DAS-Man以聚合物或者胶束的状态被摄取入细胞,并在肝脏中代谢成游离穿心莲内酯,另外有一部分在大肠中被分解后形成游离穿心莲内酯后再进入血液循环。DAS-Man组的肝肾中药物含量高于穿心莲内酯组,原因可能是其血流丰富,同时其也是穿心莲内酯的代谢部位。除肝肾外,DAS-Man在肺中的穿心莲内酯含量也高于穿心莲内酯组,其原因除了血药浓度高于穿心莲内酯组外,穿心莲内酯连接的亲水端甘露糖对肺部的靶向性也应该是其中一个原因,这对其在用于肺部炎症和感染的时候提高药效有一定作用。以脂多糖(LPS)致肺炎小鼠和恶唑酮(OXZ)致结肠炎作小鼠为模型动物对穿心莲内酯和DAS-Man的抗炎作用进行了考察。DAS-Man和穿心莲内酯能够降低LPS致急性肺炎小鼠肺组织的湿/干比、脾脏系数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同时也能够降低血清和组织中的TNF-α、IL-6和IL-1β炎症因子含量,改善肺组织病理状态。DAS-Man 和穿心莲内酯能够延长 OXZ 致结肠炎小鼠生存时间,降低炎症小鼠结肠组织的DAI评分,减轻结肠缩短,降低脾脏系数,同时也能够降低血清和组织中的MPO活性、NO、TNF-α、IL-4和IL-1β炎症因子含量,降低水肿程度,改善结肠病理状态。DAS-Man对肺炎小鼠和结肠炎小鼠抗炎效果好于穿心莲内酯,提示DAS-Man对LPS所致的急性肺损伤和OXZ所致的结肠炎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穿心莲内酯可以抑制细胞炎症因子分泌有关。

李克杰[4](2020)在《广佛手中药材生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的干燥果实,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的功效。主产于两广地区,在广东具有悠久的种植和使用历史,在2016年列入《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是广东省重点发展保护的道地药材品种。本课题组前期调查发现广佛手在广东省几乎未见野生资源,人工种植资源也由于病害严重而大幅减少,仅在道地产区肇庆市、罗定市还存在较大规模种植,但由于种植技术、管理技术等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导致广佛手药材质量存在差异。本文从广佛手的种苗繁育、种苗分级、生态种植、采收加工、存储年限等方面对广佛手生产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道地产区育苗实际情况,通过研究不同的扦插枝条长度、扦插枝条直径、不同浓度的IAA、NAA以及市售生根粉处理扦插枝条对其性状的影响,以其生根率、根长等为检测指标,结果表明:用扦插枝条长度为15 cm,直径0.5-1.0 cm,且扦插前用500 mg/L的IAA处理的苗木具有最佳的性状。2.采集广佛手道地产区肇庆市、罗定市7个规模化种植基地共计700株繁育一年的广佛手种苗,测定8个主要生长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种苗实际生产情况,对广佛手种苗进行等级划分。最终根据株高、根系长、地径、叶片数4个指标把广佛手种苗分成3个等级,Ⅰ级种苗:株高≥134cm,根系长≥33 cm,叶片数≥94片,地径≥18 mm;Ⅱ级种苗:134 cm>株高≥69 cm,33 cm>根系长≥18 cm,94片>叶片数≥24片,18 mm>地径≥12 mm;Ⅲ级种苗:69 cm>株高≥30 cm,18 cm>根系长≥2 cm,24片>叶片数≥7片,12 mm>地径≥6mm。等级外苗属于不合格苗。3.为充分利用土地、空间资源,减少水肥和农药的使用,根据广佛手与广藿香、广金钱草、穿心莲生长期、采收期、生态位、需肥特点、药用部位的不同,提炼广佛手套种生态种植模式和技术,以广佛手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有效态元素变化、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为指标,对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广佛手套种广藿香、广金钱草、穿心莲对广佛手根际土壤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显着影响了土壤的pH和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镁、有效铜、铁、锌、锰、硼的含量,改变了土壤酶的活性,提高了有益菌的相对丰度,抑制了有害菌的增长,同时提高了广佛手田间的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为广佛手生态种植提供了一个实践模板。4.在广佛手采收期,选择不同的采收时间、不同的果实成熟度、不同的干燥方式处理广佛手,通过观察其饮片外观形态、含水量、及三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在整个采收期所采收的广佛手以8月1日采收的黄果在40℃干燥条件下香叶木苷和橙皮苷的含量最高,分别为1.216 mg/g、2.291 mg/g;在7月1日采收的黄果在60℃干燥条件下其5,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最高,为1.684 mg/g。为广佛手有效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采收加工数据参考。5.研究了不同存储年限对广佛手中药材的品质的影响,以总多糖、总黄酮、三种主要成分(香叶木苷、橙皮苷、5,7-二甲基香豆素)的含量为检测指标,结果发现香叶木苷含量高低变化为:存储1年>存储3年>存储2年;同时橙皮苷的含量也存在显着差异,其高低顺序为存储3年>存储1年>存储2年;而存储2年和存储3年的广佛手的5,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并未存在显着差异,存储1年的广佛手中与另两组存在显着差异,且含量最高。总黄酮含量高低变化为:存储3年>存储2年>存储1年,总多糖含量变化为:存储1年>存储3年>存储2年。为广佛手的药材的保存时间及其药效价值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汪水玲[5](2020)在《SO3微热爆技术在中药材提取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在课题组已有的较为成熟的SO3微热爆预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对中药材先预处理后再提取,以提高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并且进一步拓展SO3微热爆技术预处理的底物范围。后续通过观察经SO3微热爆技术预处理前后的肉桂皮结构,对预处理前后的肉桂皮提取物的化学组分、含量和官能团进行分析,建立了预处理前后的肉桂醛提取动力学方程,确定了SO3微热爆技术预处理肉桂皮的效果和部位,对SO3微热爆联合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醛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曲面优化。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1. 根据中药材中所含有效成分的差异,选取了黄连,黄芩,甘草,厚朴,肉桂皮,灵芝,大黄,穿心莲,丹参和秦皮等中药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O3微热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各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其中厚朴有效成分(和厚朴酚)的提取率增加的最多,能增加60.41±0.14%。2. 通过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GC-MS),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显微红外成像技术对预处理前后的肉桂皮的微观形貌,提取液的组分、官能团和肉桂醛残留量进行检测分析,并建立预处理前后的肉桂醛提取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SO3微热爆技术对提取的肉桂醛的质量无影响,且预处理技术作用于肉桂皮的机理是SO3蒸汽扩散并与肉桂皮中的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削弱纤维之间的连接,破坏肉桂皮的筛管,从而有利于肉桂醛的提取。建立的提取动力学方程证明了该预处理方法不仅提高了肉桂醛的提取率,还大大提高了肉桂醛的提取效率。3. 利用响应面优化SO3微热爆技术联合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醛的工艺参数,获得最优条件为:预处理温度65℃,预处理时间60 min,浸泡时间40 min和颗粒粒径80目,在此最佳工艺下,肉桂醛的提取率为3.32±0.07%,相比于未处理直接进行提取获得的提取率提高了85.47±0.27%。

苏雨苗[6](2020)在《60Co-γ射线辐照对穿心莲植株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穿心莲来源于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属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以地上部分入药,苦、寒,归肺、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臃肿疮疡、蛇虫咬伤等。我国99%以上的穿心莲商品药材来源于栽培种,只有极其少数来自于野生种,由于长期的人工栽培管理,导致该植物目前存在种质单一、药用成分含量有所下降且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穿心莲药材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穿心莲新品种的良种选育研究势在必行。辐照诱变育种是利用γ射线、X射线或者其他物理诱变因素对植物进行辐照处理,在短时间内得到基因变异的新品种,以便于人们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的一种新兴育种技术。本研究采用60Co-γ射线辐照技术处理穿心莲种子,考察辐照剂量(0、10、20、50、100、200、300Gy),对穿心莲植株的植物学性状、生理活性物质含量、有效成分含量、抗逆性及CPS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明确60Co-γ射线辐照在穿心莲诱变育种技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辐照剂量的600Co-γ射线辐照对穿心莲植物学性状的影响不同,其中出苗率、根长、气孔数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呈下降的趋势;株高、叶面积、鲜重、干重等指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OOGy剂量组的穿心莲株高、叶面积、鲜重、干重等指标均为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24.37%、238.58%、143.61%、119.42%;300Gy剂量组的株高、叶面积、鲜重、干重、气孔数等指标均为最低,分别对照组的48.97%、65.85%、46.64%、31.59%、35.88%。发芽率、株高、叶面积、鲜重以及干重等指标与辐照剂量相关性不显着,出苗率与辐照剂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根长与辐照剂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气孔数辐照剂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对出苗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54.784-0.139x(y表示出苗率,x表示辐照剂量),得到半致死剂量为195.10Gy。2.T-SOD酶活力和CuZn-SOD酶活力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100Gy剂量组的叶绿素含量、T-SOD酶活力、CuZn-SOD酶活力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 105.31%、101.65%、106.75%。3.穿心莲内酯在辐照处理后穿心莲植株根、茎、叶、地上部分中均有分布,含量大小分别为叶>地上部分>茎>根;而脱水穿心莲内酯仅仅在穿心莲的茎、叶、地上部分中分布,根部则未能检测到,含量大小为叶>地上部分>茎,穿心莲总内酯含量大小为叶>地上部分>茎>根。4.穿心莲地上部分有效成分含量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0~300Gy剂量组均可显着提高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50Gy剂量组地上部分总内酯含量最高,为对照组的200.75%,其次为100Gy剂量组,为对照组的155.50%;穿心莲叶有效成分含量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50Gy剂量组叶部分总内酯含量最大,为对照组的130.37%,其次为20Gy剂量组,为对照组的127.60%;10Gy、50Gy、100Gy、200Gy、300Gy剂量组茎部分总内酯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别为对照组的98.61%、84.75%、99.41%、79.41%;10~200Gy剂量组根部的穿心莲内酯含量相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别为对照组的 77.27%、77.27%、81.82%、54.55%、68.18%,300Gy 剂量组则相较对照组有显着的提高,为对照组的181.82%。5.50Gy的60Co-γ射线辐照能提高穿心莲种子的抗旱性、耐盐性。50 Gy的60C o-γ射线辐照显着促进了穿心莲幼苗在干旱胁迫、盐胁迫下的生长,包括提高穿心莲幼苗鲜重,促进穿心莲幼苗胚根、胚轴伸长,具有解除穿心莲干旱胁迫、盐胁迫的作用。6.穿心莲叶C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50Gy、100Gy辐照剂量组的CPS基因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51.87%、135.08%。使用SPSS软件对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后的穿心莲样品中穿心莲总内酯量与C PS基因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其相关系数为0.827,表明CPS基因表达量与穿心莲内酯含量呈显着正相关。

曾吴静[7](2019)在《航天诱变穿心莲SP1-SP2代农艺性状变异研究》文中提出穿心莲(Andrographis herba)是爵床科植物穿心莲d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地上干燥部分,气微,味极苦。其主要药效成分为穿心莲内酯及脱水穿心莲内酯,广泛分布于叶片中,临床上多用于防治上呼吸道感染、胃肠及肝胆疾病。穿心莲药材在我国主要以人工栽培为主,虽然种植区域广泛,但由于种植环境、技术等因素导致穿心莲品种严重退化,药用成分差异较大且不稳定。同时穿心莲种子主要由广西的种子田供给,不利于穿心莲的优良选育。本文以穿心莲在杭州地区的生长发育及物质积累研究为基础,以航天搭载“长征7号”、“神州十一号”穿心莲种子为研究对象,探讨航天诱变对SP1、SP2代穿心莲生物学性状及4种穿心莲二萜内酯含量的影响,为选育优质、高产的穿心莲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穿心莲的生长发育及物质积累研究。通过对各个时期杭州种植的穿心莲进行农艺性状的研究,发现穿心莲的生长发育呈“S”型增长,在生长期植株增长速率最大,蕾期后生长速率下降。植株鲜重、干重在盛花期到达最大值,而叶重比随着穿心莲的生长呈下降趋势,在果实成熟期到达最低为25.39%,不符合药典穿心莲叶不得少于30%的规定。通过对各生长发育期穿心莲的生理指标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可溶性蛋白含量大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在第一次快速生长期时达到最大值,随后急剧下降在第二次快速生长期达到最小值;总黄酮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利用HPLC对穿心莲进行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发现在叶和茎中穿心莲内酯含量分别在盛花期与初花期达到最大值,去氧穿心莲内酯含量在苗期达到最大值,同时研究发现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变化在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均不明显。基于产量与质量的综合考虑,发现在盛花期时,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在各部位均为最大值,因此建议在杭州种植的穿心莲宜在盛花期进行采收。2.航天诱变穿心莲SP1代研究。通过对穿心莲SP1代植株的株高、叶长、叶片数等10个农艺性状与4种穿心莲二萜内酯含量的测定来研究航天诱变对SP1代穿心莲的影响。研究发现SP1代穿心莲各性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重比与一级分蘖数、叶干重、干重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去氧穿心莲内酯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穿心莲内酯含量与叶片数及一级分蘖数呈显着负相关,与其他3种二萜内酯均呈正相关。对穿心莲的14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个主成分,分别为产量因子、株型因子、叶型因子、成分因子和种子重量因子,表明穿心莲的选择评价上产量因子占主导作用。3.航天诱变穿心莲SP2代研究。通过对穿心莲SP2代出现特征形态的株系进行栽培研究,发现CZ-3,CZ-119(三叶对称)株系和SZ-85(主干分枝)的长势要显着高于CK,而CZ-88和CZ-118(主干分枝)株系的生长趋势与CK相近。对比各株系的生物量与有效成分,发现CZ-88株系的鲜重及干重显着高于CK,且穿心莲内酯含量不管在叶还是茎中,均为最大值。基于SP1代的产量因子与质量的双重调控,可将CZ-88作为穿心莲SP3代育种的重点关注对象。

崔丹丹[8](2019)在《穿心莲药材及饮片质量等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各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及药材栽培管理、采收加工方式的不同导致市场上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参差不齐,为保证药材的优质优价及临床疗效,建立中药材及其饮片的等级评价标准已成为必然要求。本研究以不同产地的穿心莲药材及饮片为研究对象,将传统的性状鉴别和现代化学评价相结合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提出合理的穿心莲等级评价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收集的42批穿心莲药材样品和30批饮片样品的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和描述,并进行数量分类学的编码处理以量化性状指标;采用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对穿心莲药材及饮片进行定性鉴别;测定各批次的药材及饮片的化学品质(浸出物含量及二萜内酯类成分含量),并建立穿心莲药材及饮片的HPLC特征图谱;采用SPSS软件对量化的性状指标和化学品质指标进行统计描述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适合进行等级评价的指标,利用simca-p软件的主成分聚类分析对筛选出的指标进行分析,划分穿心莲药材及饮片的等级,并以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对所划分的等级进行判别分析;最后,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建立穿心莲药材及饮片等级的预测模型。现将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根据测定结果可看出不同批次穿心莲药材的外观性状评价指标中分枝数、茎基部直径、茎中部直径、茎上部直径、株高、叶含量、茎颜色、叶颜色可作为后续等级评价的参考指标;不同批次的穿心莲饮片的外观性状中叶含量、茎颜色、叶颜色、杂质含量可作为后续饮片等级评价的参考指标。不同来源的穿心莲药材、饮片的显微鉴别差别不明显,仅在钟乳体数目、腺膦数目、粉末颜色方面稍有差别,但基本组成结构相似,因此不作为分级指标。不同批次的穿心莲药材、饮片样品的薄层鉴别中斑点大小、多少及颜色的深浅不同,然而并不能明显看出穿心莲样品的等级差异,因此,TLC薄层鉴别亦不作为穿心莲药材及饮片分级的参考指标。2.穿心莲药材及饮片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分别在7.33%-12.89%和7.16%-12.64%之间。穿心莲药材样品中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分别在0.21%-1.51%,0.12%-0.74%,0.18%-0.97%,0.27%-0.98%之间;上述4个内酯总含量在1.11%-2.73%之间。穿心莲饮片样品中无论是单个内酯含量还是4个内酯总含量均普遍低于穿心莲药材,其中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分别在0.16%-0.51%,0.13%-0.34%,0.12%-0.49%,0.11%-0.55%之间;4个内酯总含量在0.75%-1.52%之间。因此,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单个内酯类的成分含量及上述4个内酯总含量在各批次之间均有明显差异,可作为后续分级的参考指标。且穿心莲药材及饮片的HPLC特征图谱的相似度不高,说明各批次之间存在着等级差异。3.根据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可以将穿心莲药材划分为3个等级,PLS-DA分析表明该等级划分合理;PLS回归分析所建立的穿心莲药材质量等级的预测模型为:药材等级(Y)=3.715-0.024*叶含量-0.484*穿心莲内酯含量-1.316*新穿心莲内酯含量-0.084*去氧穿心莲内酯含量-0.353*四个内酯总含量-0.116*醇溶性浸出物含量-0.019*茎颜色-0.035*叶颜色+0.030*分枝数+0.009*茎基部直径+0.146*茎上部直径+0.009*株高+0.068*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若Y=0.5-1.4,则预测穿心莲药材为一等品,若Y=1.5-2.4,则为二等品,若Y=2.5-3.4则为合格品。同样采用主成分聚类法将穿心莲饮片划分为2个等级,PLS-DA分析表明该等级划分合理;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了穿心莲饮片等级分类的预测模型:饮片等级(Y)=3.726-0.015*叶含量-0.900*穿心莲内酯含量-1.546*新穿心莲内酯含量-0.639*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0.428*四个内酯总含量-0.054*醇溶性浸出物含量+0.096*杂质含量+0.040*茎颜色+0.023*叶颜色,若Y=0.5-1.4,则预测穿心莲饮片为一等品,若Y=1.5-2.4,则预测为合格品。结论:结合性状指标和化学品质指标(浸出物、二萜内酯类含量),应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结合PLS回归建立的穿心莲药材及饮片等级快速评价模型评价效果较为理想,可用于穿心莲药材及饮片质量等级的快速评价,为穿心莲及其他中药质量等级评价及其等级标准的制定提供新思路。

李庆杰[9](2017)在《桑黄类真菌活性物质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古代本草记载的中药桑黄进行本草考证,在此基础上对桑黄的治疗“月闭血凝,产后血凝”和“症瘕积聚”等的传统功效采用与其对应的“寒凝血瘀”大鼠模型进行了活性物质基础的研究;对桑黄类真菌粗毛纤孔菌子实体进行化学成分和抗炎及细胞毒性研究;旨在建立鉴别桑黄类真菌的HPLC指纹图谱和DNA条形码评价方法。桑黄是目前公认的具有良好抗癌和提高免疫力作用的药用真菌,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对桑黄有着不同的认识。目前尽管有许多学者致力于桑黄的正本清源,但药材品种上仍然存在混乱问题,如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与古代文献的记载不相符。对桑黄的考证,包括查阅对比大量文献、结合桑黄类真菌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及生物学特征的观察,认为担子菌门(Basidiomyeota)、蘑菇纲(Agaricomycetes)、锈革孔菌目(Hymenoehaet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ehaetaceae)、纤孔菌属(Inonotus)的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比较符合古代本草记载的中药桑黄。粗毛纤孔菌是一种生长在温带的木腐真菌,调查发现该菌生长在桑、杨、蒙古黄榆、胡杨、水曲柳、核桃、色木槭等多种阔叶树活立木上。在新疆、吉林、山东、河北等省进行粗毛纤孔菌的调查发现,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山东夏津县粗毛纤孔菌主要生长在桑树上,并且当地一直将其当做桑黄应用;吉林省西部的粗毛纤孔菌则生长在蒙古黄榆Ulmus macrocarpavar.mongolica树干上。传统功效的现代活性验证方面,分别取生于桑、杨、水曲柳、蒙古黄榆等树种的粗毛纤孔菌不同成熟阶段的子实体水提物,对寒凝血瘀证大鼠的影响进行了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生于桑、杨、水曲柳、蒙古黄榆上颜色为黄褐色的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对寒凝血瘀证大鼠的血液流变学产生显着性影响(P<0.05)。生于同一树种但完全成熟的、黑色的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对寒凝血瘀证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均未产生显着性影响,研究结果与本草文献记载基本相符。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模软件(GSTAV 7.0)对6个不同寄主来源的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中32个特征峰的量化峰面积和对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色谱条件下保留时间为73、75、79、81、90、94、98、100、146、161、167的各峰与血浆黏度变化的相关性较为密切(相关系数>0.8)。上述保留时间处的化学成分构成了粗毛纤孔菌促进血流变的物质基础,其中保留时间为100min的色谱峰为黑色粗毛纤孔菌与黄色粗毛纤孔菌的共有峰,其余色谱峰为黄色粗毛纤孔菌所有,从而解释了黑色粗毛纤孔菌活血化瘀作用低于黄色粗毛纤孔菌的原因。对粗毛纤孔菌成熟黄色子实体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通过系统的提取、分离和纯化,从中分离鉴定出5个多酚类化合物,分别为phellibaumin A、phelligridin C′(顺式)、phelligridin C(反式)、phelligridin D和3’4’-dihydroxy-5-[11-hydroxyphenyl]-6,7-vinyl]-3,5-dioxa-fluoren-5-one。其中3’4’-dihydroxy-5-[11-hydroxyphenyl]-6,7-vinyl]-3,5-dioxafluoren-5-one和phelligridin C′为2个新化合物。phellibaumin A、phelligridin C和phelligridin D均为首次从粗毛纤孔菌中分离得到。同时,本文对化合物phellibaumin A、phelligridin D,3’4’-dihydroxy-5-[11-hydroxyphenyl]-6,7-vinyl]-3,5-dioxa-fluoren-5-one进行了抗炎活性和细胞毒性研究。抗炎活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均具有抗炎活性,其中化合物3’4’-dihydroxy-5-[11-hydroxyphenyl]-6,7-vinyl]-3,5-dioxa-fluoren-5-one抗炎活性相对较强,说明粗毛纤孔菌含有能够治疗症瘕积聚、腹痛金疮等的抗炎活性成分;细胞毒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对细胞增殖影响较小,生物安全性较高。由于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相对比例与药理活性(寒凝血瘀模型大鼠)具有相关性,因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粗毛纤孔菌的指纹图谱,并测定指标性成分的含量,作为衡量其质量的参考依据。研究发现,寄生于不同树种的粗毛纤孔菌高效液相图谱中色谱峰的分布和比例有所区别,不能建立统一的指纹图谱。受样本采集数量限制,以样本量相对较多的寄生于蒙古黄榆的粗毛纤孔菌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寄生于蒙古黄榆的粗毛纤孔菌的指纹图谱,并以自制phelligridin D为对照品,建立了phelligridin D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行,可以有效鉴别寄生于蒙古黄榆的粗毛纤孔菌,经测定,12批寄生于蒙古黄榆的粗毛纤孔菌中phelligridin D的含量为1.0-1.2mg/g之间。为了鉴别不同种属,不同来源的桑黄,采用相对保守的ITS2区段作为鉴别不同种属桑黄的手段。实验结果表明,采用NJ、MP两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得到了相近的树形,市场上常被认为是桑黄的多孔菌和不同树上生长的粗毛纤孔菌在系统发育树中均可以有效鉴别。其中NJ法所用时间最短,而MP法则用时较长,但所有方法均证实ITS2区可有效地区分不同桑黄,ITS2区可作为鉴别桑黄类真菌的理想DNA条形码。本研究对我国传统的中药桑黄的本草来源、地理分布、道地性的确认、活性成分及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为进一步有效地开发利用该类菌物药提供科学依据。

许奇[10](2016)在《香菊感冒颗粒质量标准提高》文中认为香菊感冒颗粒是由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成药,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五册。由广藿香、香薷、野菊花和青蒿四味药组成。主要用于四时感冒,尤其对夏季感冒发热,头痛,胸闷无汗等,更为适宜。由于香菊感冒颗粒现行标准存在质控指标少且代表性不佳,方法专属性差、结果不明显等问题,本研究在其现行标准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系列简单、快速、准确的新方法,从而形成更完善的科学的质量标准。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定性鉴别。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建立了香菊感冒颗粒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并且使用单味药和阴性药材对指纹图谱的特征峰进行了药材归属;另外使用自动质谱解卷积定性系统(AMDIS)和程序升温保留指数(PTRI)的方法对特征峰进行化合物鉴定。结果:香菊感冒颗粒标准指纹图谱中共有22个特征峰,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的相似度均大于0.99,并且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0.5%。18批香菊感冒颗粒的相似度在0.892~0.998之间,表明香菊感冒颗粒的质量差异不大;22个特征峰中有19个峰确定了药材归属,还有3个峰并未确定,推测可能是辅料或工艺影响的结果;AMDIS和PTRI联用共鉴定出了22个共有峰的15个化合物。第二部分,定量测定。包括2个实验。实验一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香菊感冒颗粒中挥发性成分麝香草酚和百秋李醇的含量。采用Agilent HP-5毛细管柱,程序升温,顶空进样和氢火焰离子化(FID)检测,测得麝香草酚和百秋李醇分别在1.1908~59.5404μg和0.6283~31.4147μg范围内与对应的峰面积成相关线性,r均大于0.999(n=5);麝香草酚和百秋李醇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0%和99.3%,RSD%分别为2.0%和1.5%(n=6)。18批样品测定得到麝香草酚的含量在0.240~5.417μg/g间,百秋李醇的含量在0.093~2.605μg/g间。实验二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香菊感冒颗粒中黄酮类成分蒙花苷、木犀草苷及酚酸类成分绿原酸的含量。采用梯度洗脱进行分离,蒙花苷、木犀草苷和绿原酸的分别在0.7560~75.6024μg/m L、0.3035~30.3490μg/m L和0.6109~61.087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为1.00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95.4%和101.2%,RSD%分别为1.0%、1.6%和1.8%(n=6)。18批香菊感冒颗粒的结果为绿原酸的平均含量在0.0707~0.1094 mg/g;木犀草苷的平均含量在0.0036~0.0769 mg/g;蒙花苷的平均含量在0.2302~0.3576 mg/g。建立的3个方法基本上满足了全方位控制香菊感冒颗粒质量。方法的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度高,为系统的建立其质量控制体系提供研究基础。

二、穿心莲及其制剂中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穿心莲及其制剂中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穿心莲黄酮类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及简称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穿心莲黄酮类成分分离提取工艺研究概况
        1.1.1 穿心莲黄酮类成分分离鉴定概况
        1.1.2 穿心莲黄酮类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概况
    1.2 穿心莲黄酮类成分分析与质量控制研究概况
    1.3 穿心莲黄酮类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1.3.1 清除自由基、增强抗氧化能力
        1.3.2 抗炎作用
        1.3.3 抗疟作用
        1.3.4 抗肿瘤抗癌作用
        1.3.5 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穿心莲化学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研究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2.1.1 材料
        2.1.2 试剂与仪器
    2.2 方法
    2.3 结构解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穿心莲药材及饮片中黄酮类成分的TLC研究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3.1.1 材料
        3.1.2 试剂与仪器
    3.2 方法
        3.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2.3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穿心莲药材及饮片中黄酮类成分的HPLC测定
    4.1 材料、试剂与仪器
        4.1.1 材料
        4.1.2 试剂与仪器
    4.2 方法学考察
        4.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2.3 色谱条件
        4.2.4 线性关系考察
        4.2.5 精密度试验
        4.2.6 重复性试验
        4.2.7 稳定性试验
        4.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4.3 穿心莲药材及饮片中黄酮类成分的HPLC测定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穿心莲黄酮类成分及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积累动态研究
    5.1 材料、试剂与仪器
        5.1.1 材料
        5.1.2 试剂与仪器
    5.2 不同生长期中穿心莲根、茎、叶黄酮类成分的HPLC测定
    5.3 不同生长期中穿心莲根、茎、叶内酯类成分的HPLC测定
    5.4 穿心莲黄酮类成分及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积累动态研究
    5.5 小结
第六章 穿心莲黄酮类成分积累与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6.1 材料、试剂与仪器
        6.1.1 材料
        6.1.2 试剂与仪器
    6.2 数据来源及方法
        6.2.1 穿心莲性状的数据采集
        6.2.2 穿心莲黄酮类成分与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数据采集
        6.2.3 数据处理方法
    6.3 相关性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谱图
附录2 穿心莲黄酮类成分积累及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11种中成药的三维荧光指纹图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荧光光谱法实验条件的考察
    1.1 实验部分
        1.1.1 仪器、试剂及药品
        1.1.2 实验方法
    1.2 结果与讨论
        1.2.1 仪器条件考察
        1.2.2 药物提取条件考察
        1.2.3 方法学考察
    1.3 小结
2 四种舒肝利胆类中成药的三维荧光指纹图谱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舒肝利胆类药品来源
        2.1.3 实验方法
    2.2 不同浓度舒肝利胆类中成药的三维荧光图谱对比
        2.2.1 消炎利胆片
        2.2.2 护肝片
        2.2.3 利胆排石片
        2.2.4 金胆片
    2.3 舒肝利胆类中成药的三维荧光图谱一致性考察
        2.3.1 消炎利胆片的三维荧光图谱一致性考察
        2.3.2 护肝片的三维荧光图谱一致性考察
        2.3.3 利胆排石片的三维荧光图谱一致性考察
        2.3.4 金胆片的三维荧光图谱一致性考察
    2.4 舒肝利胆类中成药的三维荧光指纹图谱的建立
    2.5 舒肝利胆类中成药三维荧光指纹图谱中的荧光峰鉴别
        2.5.1 消炎利胆片
        2.5.2 护肝片
        2.5.3 利胆排石片
        2.5.4 金胆片
    2.6 小结
3 四种清热解毒类中成药的三维荧光指纹图谱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清热解毒类药品来源
        3.1.3 实验方法
    3.2 不同浓度清热解毒类中成药的三维荧光图谱对比
        3.2.1 金莲花胶囊
        3.2.2 清火片
        3.2.3 清热散结胶囊
        3.2.4 复方穿心莲片
    3.3 清热解毒类中成药的三维荧光图谱一致性考察
        3.3.1 金莲花胶囊的三维荧光图谱一致性考察
        3.3.2 清火片的三维荧光图谱一致性考察
        3.3.3 清热散结胶囊的三维荧光图谱一致性考察
        3.3.4 复方穿心莲片的三维荧光图谱一致性考察
    3.4 清热解毒类中成药的三维荧光指纹图谱
    3.5 中成药三维荧光指纹图谱中的荧光峰鉴别
        3.5.1 清火片
        3.5.2 清热散结胶囊
    3.6 小结
4 三种止咳平喘类中成药的三维荧光指纹图谱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仪器与试剂
        4.1.2 止咳平喘类药品来源
        4.1.3 实验方法
    4.2 不同浓度止咳平喘类中成药的三维荧光图谱对比
        4.2.1 复方桔梗止咳片
        4.2.2 咳特灵胶囊
        4.2.3 清肺抑火片
    4.3 止咳平喘类中成药的三维荧光图谱一致性考察
        4.3.1 复方桔梗止咳片的三维荧光图谱一致性考察
        4.3.2 咳特灵胶囊的三维荧光图谱一致性考察
        4.3.3 清肺抑火片的三维荧光图谱一致性考察
    4.4 止咳平喘类中成药的三维荧光指纹图谱
    4.5 止咳平喘类中成药三维荧光指纹图谱中的荧光峰鉴别
        4.5.1 复方桔梗止咳片
        4.5.2 清肺抑火片
    4.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穿心莲活性成分高值化加工利用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穿心莲简介
        1.2.1 穿心莲的生物学特性
        1.2.2 穿心莲的生长特性
        1.2.3 穿心莲资源分布
        1.2.4 穿心莲化学成分研究
        1.2.5 穿心莲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因素
        1.2.6 穿心莲的药理作用
        1.2.7 穿心莲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1.3 穿心莲内酯研究概况
        1.3.1 穿心莲内酯结构和理化性质
        1.3.2 穿心莲内酯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1.4 聚合物胶束研究进展
        1.4.1 pH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1.4.2 还原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1.4.3 温度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1.4.4 光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1.4.5 酶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1.4.6 多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1.4.7 聚合物前药胶束
    1.5 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2 穿心莲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纯化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HPLC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
        2.3.2 穿心莲原料内有效成分含量的确定
        2.3.3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2.3.4 超声微波辅助胶束提取穿心莲有效成分的工艺优化
        2.3.5 提取率计算
        2.3.6 穿心莲内酯的纯化
    2.4 实验结果
        2.4.1 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标准曲线的绘制
        2.4.2 穿心莲原料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2.4.3 提取工艺优化结果
        2.4.4 穿心莲内酯纯化结果
    2.5 本章小结
3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甘露低聚糖聚合物(DAS-Man)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的制备
        3.3.2 DAS-Man的制备
        3.3.3 制备体系中高沸点溶剂的去除
        3.3.4 DAS-Man制备条件优化
    3.4 材料表征和评价方法
        3.4.1 HPLC法检测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含量
        3.4.2 傅里叶红外光谱的检测(FTIR)
        3.4.3 紫外吸收光谱检测
        3.4.4 核磁共振氢谱检测(~1H NMR)
        3.4.5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1 DAS标准曲线的绘制
        3.5.2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的合成结果
        3.5.3 DAS-Man的合成结果和收率
        3.5.4 DAS-Man的红外光谱
        3.5.5 DAS-Man的紫外光谱
        3.5.6 DAS-Man的核磁共振氢谱结果
        3.5.7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结果
    3.6 本章小结
4 DAS-Man的理化性质和溶剂残留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粒径检测
        4.3.2 扫描电镜检测(SEM)
        4.3.3 透射电镜检测(TEM)
        4.3.4 原子力显微镜检测(AFM)
        4.3.5 X射线衍射检测(XRD)
        4.3.6 示差扫描热量分析(DSC)
        4.3.7 热重分析(TG)
        4.3.8 溶剂残留检测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粒径检测结果
        4.4.2 扫描电镜结果
        4.4.3 透射电镜结果
        4.4.4 原子力显微镜结果
        4.4.5 X射线衍射结果
        4.4.6 示差扫描热量分析结果
        4.4.7 热重分析结果
        4.4.8 溶剂残留检测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DAS-Man自组装胶束的体外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HPLC法和UV法检测药物浓度
        5.3.2 穿心莲内酯的饱和溶解度检测
        5.3.3 溶出度检测
        5.3.4 释放率检测
        5.3.5 稳定性检测
        5.3.6 体外消化稳定性
        5.3.7 体外毒性检测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DAS-Man标准曲线的绘制
        5.4.2 饱和溶解度检测
        5.4.3 溶出度检测
        5.4.4 释放率检测结果
        5.4.5 稳定性检测结果
        5.4.6 体外模拟消化结果
        5.4.7 毒性实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DAS-Man胶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HPLC法检测药物浓度
        6.3.2 生物利用度测定
        6.3.3 组织分布测定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生物利用度测定结果
        6.4.2 组织分布测定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DAS-Man胶束对LPS致肺炎小鼠的抗炎活性评价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仪器
    7.3 实验方法
        7.3.1 LPS致小鼠肺炎模型的制备和给药
        7.3.2 样品处理和含量测定
        7.3.3 含量测定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7.4.1 小鼠肝脏系数检测结果
        7.4.2 小鼠脾脏系数检测结果
        7.4.3 肺湿/干比检测结果
        7.4.4 MPO含量测定
        7.4.5 NO含量测定
        7.4.6 TNF-α含量测定
        7.4.7 IL-6含量测定
        7.4.8 IL-1β含量测定
        7.4.9 肺脏HE染色结果
    7.5 本章小结
8 DAS-Man胶束对恶唑酮致结肠炎小鼠的抗炎活性评价
    8.1 引言
    8.2 实验材料与仪器
        8.2.1 实验材料
        8.2.2 实验仪器
    8.3 实验方法
        8.3.1 OXZ致小鼠结肠炎模型的制备和给药
        8.3.2 疾病活动指数评价(DAI)
        8.3.3 样品处理
        8.3.4 含量测定
    8.4 实验结果与讨论
        8.4.1 小鼠存活数量
        8.4.2 小鼠DAI评分
        8.4.3 小鼠结肠形态
        8.4.4 小鼠肝脏系数检测结果
        8.4.5 小鼠脾脏系数检测结果
        8.4.6 MPO含量测定
        8.4.7 NO含量测定
        8.4.8 TNF-α含量测定
        8.4.9 IL-4含量测定
        8.4.10 IL-1β含量测定
        8.4.11 结肠HE染色结果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广佛手中药材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研究
    1.2 中药材栽培、加工、存储现状研究
        1.2.1 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1.2.2 种苗分级标准研究
        1.2.3 栽培技术研究
        1.2.4 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研究
        1.2.5 采收加工技术研究
        1.2.6 存储时间研究
    1.3 广佛手的研究进展
        1.3.1 本草考证
        1.3.2 栽培现状
        1.3.3 应用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广佛手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与试剂
    2.2 研究区概况
    2.3 实验方法
        2.3.1 不同扦插长度处理
        2.3.2 不同直径处理
        2.3.3 生根剂及浓度处理
        2.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扦插长度对佛手生根状况的影响
        2.4.2 不同扦插枝条直径对佛手生根状况的影响
        2.4.3 不同生根剂及浓度处理对佛手生根状况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广佛手扦插苗种苗分级标准的初步研究
    3.1 材料、仪器与试剂
        3.1.1 实验材料
        3.1.2 仪器和试剂
    3.2 方法
        3.2.1 种苗的健康检查
        3.2.2 种苗质量测定指标与方法
        3.2.3 统计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种苗指标的测定结果
        3.3.2 种苗分级指标的确定
        3.3.3 广佛手种苗分级
    3.4 小结
第四章 广佛手生态种植技术的初步研究
    4.1 材料、仪器与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仪器与试剂
    4.2 研究区概况
    4.3 实验方法
        4.3.1 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4.3.2 根际土壤酶活性检测
        4.3.3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4.3.4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广佛手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4.4.2 广佛手根际土壤有效态元素分析
        4.4.3 广佛手根际土壤有效态元素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PCA分析
        4.4.4 广佛手根际土壤酶的变化
        4.4.5 广佛手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测序数据总结
        4.4.6 广佛手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测序数据分析
        4.4.7 不同套种模式下的产量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广佛手采收加工技术的研究
    5.1 材料、仪器与试剂
        5.1.1 药材
        5.1.2 仪器与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干燥时间及药材外观测定
        5.2.2 水分测定
        5.2.3 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广佛手的外观形态描述
        5.3.2 广佛手的含水量变化
        5.3.3 广佛手的化学成分含量(除水后)变化
    5.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存储年限广佛手的化学成分的变化
    6.1 材料、仪器与试剂
        6.1.1 药材
        6.1.2 仪器与试剂
    6.2 实验方法
        6.2.1 指纹图谱研究
        6.2.2 总黄酮含量测定
        6.2.3 总多糖含量测定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三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6.3.2 指纹图谱分析及评价
        6.3.3 不同存储年限广佛手总黄酮含量分析
        6.3.4 不同存储年限广佛手总多糖含量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名称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SO3微热爆技术在中药材提取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中药材的化学成分
        1.2.1 生物碱
        1.2.2 黄酮类
        1.2.3 醌类
        1.2.4 皂苷
        1.2.5 木脂素
        1.2.6 香豆素
        1.2.7 挥发油
        1.2.8 萜类
    1.3 中药材提取的基本现状
        1.3.1 传统提取方法
        1.3.2 新型提取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5 创新点与意义
第二章 SO_3微热爆技术对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原料
        2.2.2 主要的化学试剂
        2.2.3 主要的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预处理过程
        2.3.2 提取工艺流程
        2.3.3 中药材有效成分测定方法
        2.3.4 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增加率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中药材有效成分标准曲线绘制
        2.4.2 预处理对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O_3微热爆技术对肉桂皮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原料
        3.2.2 主要的化学试剂
        3.2.3 主要的实验仪器
    3.3 研究方法
        3.3.1 肉桂醛的提取效率
        3.3.2 钨灯丝电子扫描显微镜(SEM)
        3.3.3 红外光谱(FTIR)
        3.3.4 肉桂醛的提取动力学研究
        3.3.5 显微红外成像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肉桂皮提取物的组分分析
        3.4.2 肉桂皮的微观结构观察
        3.4.3 肉桂醛的红外光谱分析
        3.4.4 肉桂醛的提取动力学方程
        3.4.5 肉桂皮的显微红外成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O_3微热爆技术预处理联合提取肉桂皮的工艺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原料
        4.2.2 主要的化学试剂
        4.2.3 主要的实验仪器
        4.2.4 研究方法
    4.3 研究内容
        4.3.1 单因素实验设计
        4.3.2 Plackett-Burman设计(PB设计)
        4.3.3 Box-Behnken Design(BBD)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单因素实验
        4.4.2 PB设计的实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4.4.3 BBD实验结果
        4.4.4 模型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60Co-γ射线辐照对穿心莲植株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穿心莲的研究概况
        (一) 本草考证
        (二) 种质资源研究
        (三) 化学成分研究
        (四) 药理作用研究
        (五) 分子生物学研究
    二、~(60)Co-γ射线辐照育种研究现状
        (一) 对植物表观遗传特征的影响
        (二) 对植物显微构造的影响
        (三) 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四) ~(60)Co-γ射线与化学药物复合处理对植物的影响
        (五) 对植物分子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六) 对植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第二章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穿心莲植物学性状、生理活性物质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一、~(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穿心莲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二、~(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穿心莲生理活性物质的影响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三、~(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穿心莲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干旱、盐胁迫下穿心莲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穿心莲CPS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缩略词
    附录2: 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对穿心莲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HPLC图)
    附录3: 正态分布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航天诱变穿心莲SP1-SP2代农艺性状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穿心莲概述
        1.1.1 穿心莲的化学成分
        1.1.2 穿心莲的药理作用
    1.2 穿心莲栽培育种现状
    1.3 航天诱变育种概述
    1.4 药用植物航天育种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穿心莲生长发育与物质积累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生长指标测定
        2.1.3 生理指标测定
        2.1.4 穿心莲4种二萜内酯含量的测定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各生长发育期穿心莲生长发育变化规律
        2.2.2 各生长发育期穿心莲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
        2.2.3 各生长发育期穿心莲根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
        2.2.4 各生长发育期4种穿心莲内酯含量的变化规律
    2.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航天诱变穿心莲SP1代栽培研究
    3.1 材料方法
        3.1.1 材料
        3.1.2 田间试验
        3.1.3 穿心莲4种二萜内酯含量的测定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航天诱变对穿心莲SP1代农艺性状和4种二萜内酯的影响
        3.2.2 航天诱变穿心莲SP1代主要农艺性状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分析
        3.2.3 航天诱变穿心莲SP1代主要农艺性状及4种穿心莲二萜内酯含量的相关分析
        3.2.4 航天诱变穿心莲SP1代主要农艺性状及4种穿心莲二萜内酯含量的主成分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航天诱变穿心莲SP2代生物性状与有效成分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田间试验
        4.1.3 生物学性状测量
        4.1.4 穿心莲4种二萜内酯含量的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航天诱变SP2代对穿心莲播种期性状的影响
        4.2.2 航天诱变SP2代对穿心莲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4.2.3 航天诱变SP2代对穿心莲生物量及种子的影响
        4.2.4 航天诱变SP2代对穿心莲有效成分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穿心莲药材及饮片质量等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中药材规格等级的研究现状及分级方法研究
        1.1.1 中药材等级研究现状分析
        1.1.2 中药材等级评价方法的研究
    1.2 中药饮片的等级研究现状
    1.3 穿心莲现代研究进展及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1.3.1 穿心莲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1.3.2 穿心莲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1.3.3 穿心莲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穿心莲的资源分布与样品收集
    2.1 穿心莲的资源分布
    2.2 穿心莲药材及饮片的样品收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穿心莲药材及饮片的性状和定性鉴别研究
    3.1 穿心莲原植物形态描述
        3.1.1 仪器与材料
        3.1.2 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2 穿心莲药材及饮片性状鉴别研究
        3.2.1 仪器与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3 穿心莲药材及饮片显微鉴别研究
        3.3.1 仪器与材料
        3.3.2 实验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4 穿心莲药材及饮片薄层鉴别研究
        3.4.1 仪器、试剂及材料
        3.4.2 实验方法
        3.4.3 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穿心莲药材及饮片的化学品质研究
    4.1 穿心莲药材及饮片浸出物含量测定
        4.1.1 仪器、试剂及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2 穿心莲药材及饮片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
        4.2.1 指标成分的选择
        4.2.2 仪器、试剂及材料
        4.2.3 实验方法
        4.2.4 结果与分析
    4.3 穿心莲药材及饮片HPLC特征图谱的研究
        4.3.1 仪器、试剂及材料
        4.3.2 实验方法
        4.3.3 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穿心莲药材及饮片的等级评价研究
    5.1 穿心莲药材等级评价研究
        5.1.1 仪器、试剂及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3 化学计量学方法
        5.1.4 结果与分析
    5.2 穿心莲饮片的等级评价研究
        5.2.1 仪器、试剂及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3 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桑黄类真菌活性物质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桑黄的资源及分类学研究现状
    1.2 桑黄类真菌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3 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4 指纹图谱技术及其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1.5 DNA条形码在真菌中的应用
第二章 桑黄的本草考证
    2.1 有关桑黄的古代文献记载
    2.2 桑黄的现代研究
    2.3 桑黄的考证
    2.4 结论
第三章 粗毛纤孔菌“活血化瘀”作用及谱效关系分析
    3.1 粗毛纤孔菌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3.2 谱效关系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粗毛纤孔菌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4.1 粗毛纤孔菌化学成分研究
    4.2 抗炎活性研究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粗毛纤孔菌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5.1 寄生于蒙古黄榆上的粗毛纤孔菌指纹图谱
    5.2 寄生于蒙古黄榆粗毛纤孔菌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基于ITS2片段的桑黄DNA条形码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10)香菊感冒颗粒质量标准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香菊感冒颗粒质量控制现状
        1.1 香菊感冒颗粒概述
        1.2 香菊感冒颗粒质量控制现状
        1.3 香菊感冒颗粒中各单味药材的研究现状
    2 中药质量控制方式-指纹图谱
        2.1 中药指纹图谱
        2.2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
    3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第二章 挥发油的指纹谱图和基于质谱的特征组分鉴定
    1 引言
        1.1 挥发油
        1.2 GC-MS在挥发油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1.3 香菊感冒颗粒挥发性成分鉴别方法的立题依据
    2 实验
        2.1 试剂与耗材
        2.2 仪器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4 正构烷烃溶液的制备
        2.5 单味药材的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6 阴性溶液的制备
        2.7 模拟处方样品溶液的制备
        2.8 GC-MS检测
        2.9 基于质谱的特征组分鉴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进样方式的选择
        3.2 供试品溶液配制方法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
        3.3 GC-MS检测条件的优化
        3.4 GC-MS检测方法的方法学考察
        3.5 香菊感冒颗粒的指纹图谱
        3.6 指纹图谱特征峰的药材归属
        3.7 结合AMDIS和保留指数对指纹图谱特征峰的组分鉴定
    4 小结
第三章 挥发性组分麝香草酚和百秋李醇的气相色谱测定
    1 引言
    2 实验
        2.1 试剂与材料
        2.2 仪器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5 阴性样品的制备
        2.6 麝香草酚和百秋李醇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样品预处理和GC进样方式的选择
        3.2 内标法与外标法对含量测定的影响
        3.3 顶空GC检测条件的优化
        3.4 GC方法的系统适应性和专属性
        3.5 精密度
        3.6 线性关系考察
        3.7 定量限
        3.8 重复性
        3.9 稳定性试验
        3.10 回收率
        3.11 样品测定
    4 小结
第四章 黄酮类组分蒙花苷和木犀草苷以及酚酸类组分绿原酸含量的同时测定
    1 引言
    2 实验
        2.1 试剂与材料
        2.2 仪器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5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2.6 HPLC三组分同时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检测波长对灵敏度和选择性的影响
        3.2 样品预处理方法的优化
        3.3 流动相对色谱分离的影响
        3.4 系统适应性与专属性
        3.5 精密度
        3.6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3.7 定量限
        3.8 重复性
        3.9 稳定性
        3.10 回收率
        3.11 样品测定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香菊感冒颗粒
致谢

四、穿心莲及其制剂中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穿心莲黄酮类成分研究[D]. 黄嘉玲. 广东药科大学, 2021
  • [2]11种中成药的三维荧光指纹图谱的研究[D]. 朱丹丹.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穿心莲活性成分高值化加工利用应用基础研究[D]. 邓怡平.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广佛手中药材生产技术研究[D]. 李克杰.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5]SO3微热爆技术在中药材提取中的应用基础研究[D]. 汪水玲.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60Co-γ射线辐照对穿心莲植株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影响的研究[D]. 苏雨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航天诱变穿心莲SP1-SP2代农艺性状变异研究[D]. 曾吴静. 浙江理工大学, 2019
  • [8]穿心莲药材及饮片质量等级评价研究[D]. 崔丹丹. 广东药科大学, 2019(02)
  • [9]桑黄类真菌活性物质及质量标准研究[D]. 李庆杰.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10]香菊感冒颗粒质量标准提高[D]. 许奇. 苏州大学, 2016(05)


穿心莲论文 穿心莲内酯论文 荧光检测论文 荧光蛋白论文 中药论文

上一篇:源于生活,化作传统——现代戏曲人物塑造的一点点心得
下一篇:深化改革谋发展,努力工作,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