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实现新跨越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实现新跨越(论文文献综述)

朱珊[1](2022)在《创新之光 照亮奋进之路——写在航空工业制造院成立5周年之际》文中研究说明一2016年12月26日,首个中国制造日,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制造院")在北京揭牌成立,开启创新引领发展的征程。五年,这是一段勇担使命、拥抱机遇的逐梦航程。"制造院要肩负使命、自主创新,着力抓好‘工艺研究、材料研究、高端装备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五项重点任务。"制造院成立大会上,

臧金鑫,邢清源,陈军洲,戴圣龙[2](2021)在《800 MPa级超高强度铝合金的时效析出行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硬度、电导率、室温拉伸测试方法,研究110~140℃范围内时效不同时间后新型铝合金性能的变化。利用透射显微镜(TEM)观察合金的组织形貌特征。结果表明:该新型铝合金最佳的时效工艺为110℃保温24 h,此条件下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808,785 MPa与6.9%。时效温度是影响合金析出相种类、密度和尺寸的主要因素。在110℃时效时,合金主要的析出相是GPⅠ区、GPⅡ区和亚稳η′相。110℃时长时间(直至96 h)时效后,GPⅠ区和GPⅡ区仍能稳定存在。与110℃时效相比,在140℃时效时,析出过程加速。当140℃时效4 h后,未观察到GP区的存在,主要的析出相为η′相;140℃时效24 h后,主要的析出相为η′相和η相。

钟斌,焦泽辉,郑飞,马岳,苏彬[3](2020)在《铸造Ti-48Al-2Cr-2Nb合金的热机械疲劳行为》文中提出采用应变控制的方法,研究了铸造Ti-48Al-2Cr-2Nb合金400℃~800℃循环温度下的同相位热机械疲劳行为,并与400℃和800℃恒温低周疲劳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的400℃~800℃同相位热机械疲劳性能在大应变短寿命区优于400℃和800℃恒温低周疲劳;在小应变长寿命区略低于400℃低周疲劳,介于800℃低周疲劳数据分散带内;在热机械疲劳试验条件下,合金不表现明显循环硬化或软化现象,疲劳试样断口可观察到层片间、层片内断裂和穿层片撕裂3种开裂方式。

齐新,王晨,南文争,洪起虎,彭思侃,燕绍九[4](2020)在《人造固态电解质界面在锂金属负极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锂金属具有最低的氧化还原电位(-3.04 V vs标准氢电极)和极高的比容量(3860 mAh·g-1),是理想的锂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然而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由于锂的不均匀成核生长,其表面产生锂枝晶,锂枝晶持续生长会刺穿隔膜,造成电池短路甚至引发火灾。因此需要对锂金属负极进行保护,抑制负面问题,发挥高性能。人造固态电解质界面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锂金属负极保护策略,本质是预先在锂金属表面涂覆上保护层,保护层具有较高的离子传导性和电化学稳定性、较好的阻隔性和机械强度,可得到高效率、长寿命和无枝晶的锂金属负极。本文将近年来人造固态电解质界面在锂金属负极保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其制备方法、结构特点、锂金属负极循环性能、全电池电化学性能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分析当前存在问题并指出锂金属负极研究不仅需要加深机理研究还得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冯朝辉,于娟,郝敏,赵唯一,李国爱,陈军洲[5](2020)在《铝锂合金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铝锂合金历经三代发展,形成了完善的材料谱系,具有高比强度、高比韧度、高耐损伤的特点,是一种具有替代传统铝合金潜力,高减重效益的轻质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飞行器和舰船理想的结构材料。本文回顾了铝锂合金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铝锂合金的成分设计思路、主要制备方法、先进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梳理了铝锂合金的发展趋势,指出成本较高是制约铝锂合金进一步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铝锂合金产品类型,开展抗疲劳、耐损伤、低密度铝锂合金研制,研究铝锂合金大型零件的整体制造技术,开发开展铝锂合金时效成形技术,激光焊、搅拌摩擦焊等先进连接技术等应用研究方向。

刘昌奎,李楠,赵文侠,陶春虎,李兴无,曹春晓[6](2019)在《航空材料组织与残余应力评价对中子散射与同步辐射技术的需求》文中认为航空材料是航空装备发展的基础,航空材料及其构件从研发、制造、服役、维修到重大事故(故障)的失效分析等全寿命周期中,检测与表征技术起着关键性作用。本研究以问题与需求为导向,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航空材料及其构件在新材料研发、构件制造、产品服役与可靠性评估、重大事故(故障)的失效分析中,现有检测手段存在如不能无损地开展构件内部组织结构、残余应力等表征与评价方面的不足,以及航空材料在组织结构、残余应力等表征与评价中对于中子散射和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技术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发展航空中子应力谱仪、加强中子散射与同步辐射技术在航空材料中的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等建议。

沈阳市人民政府[7](2019)在《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规划(2018-2035年)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沈政发[2018]37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单位:现将《沈阳市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规划(2018-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18年12月16日沈阳市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规划(2018-2035年)前言

张朝鹏[8](2019)在《飞行器用耐高温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文中认为双马树脂(BMI)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耐高温轻质结构材料,已广泛应用于F-22、歼-20等先进战机的蒙皮、框梁等耐热型主承力结构。由于受成型工艺性和抗冲击韧性的限制,传统航空级BMI树脂基复合材料长期服役温度低于230℃,已不能满足最新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择耐温等级280℃的X1101型BMI树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X1101固化特性以及T700/X1101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和第四代TC4/T700/X1101层合板的最佳成型工艺。首先,利用非等温DSC(差示量热扫描仪)测定了X1101的固化放热峰,确定了固化温度;等温DMA(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测试150℃和180℃对应的凝胶点;根据固化温度和凝胶时间确定X1101固化工艺。然后,在保证X1101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研究了低温成型高温使用的BMI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形工艺,通过玻璃化转变温度、静态力学性能和热化学稳定性等评价来确定单向层合板的最佳成型工艺,使其使用温度、韧性和成型工艺之间实现平衡。T700/X1101层合板最佳低温成型工艺的层合板Tg(tanδ峰温)=340360℃;与实验室提供工艺相比,虽牺牲了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使用温度,但提高了力学性能,层间剪切强度增加28.5%,弯曲强度增加25.5%。在T700/X1101单向层合板的最佳工艺基础上研究了第四代FMLs-TC4/T700/X1101双马树脂基纤维金属层合板的成型工艺。研究了四种表面处理方案对3/2型铺层顺序为TC4/[0°]4/TC4/[0°]4/TC4层合板成型工艺和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成型工艺为机械矩形阵列划刻和超声辅助碱式双氧水刻蚀结合的表面处理工艺,固化工艺与T700/X1101层合板最佳固化工艺一致。

高雄雄[9](2018)在《Ti60钛合金双态组织调控过程中显微组织演变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α钛合金由于高的比强度和良好的高温性能等优点而被广泛地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零件。Ti60钛合金是中科院金属所开发的一种典型的近α型钛合金,该合金能够在600°C的高温环境下长期使用,是高推重比发动机压气机盘件和叶片重要的候选材料之一。为了实现材料蠕变和疲劳性能的良好匹配,Ti60合金选用一种严格控制的双态组织。该种组织的获得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的组织演变,包括冷却过程中等轴初生α相(αp)的长大,冷却过程中片状α相(αs)与晶界α相(GBα)的析出,以及热机械加工过程中等轴α相与原始β相在高温下的再结晶等。这些显微组织演变规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调控组织,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全面研究加工过程中Ti60合金组织的演变规律成为该合金工程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通过光学显微组织(OM),背散射图像(BSE),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以及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下Ti60合金双态组织中等轴α相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降低,等轴α相的晶粒尺寸,片状α相的厚度,晶界α相的厚度以及α相丛域的尺寸逐渐增加。在背散射图像中能够观察到等轴α相外围存在一圈衬度不同的相(α-rim),这个相是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形成的。通过EBSD晶体学取向分析表明α-rim相与等轴α相内部具有相同的晶体学结构,以外延生长的方式长大。通过电子探针对等轴α相微区成分分析表明,在背散射图像中等轴α相内部的对比度差异是由溶质元素Al和Mo浓度的差异所引起。α-rim相在冷却过程中形成,比等轴α相内部Al含量更低、Mo含量更高,使得该区域原子序数升高,产生更高的背散射信号强度,从而在背散射图像中呈现较亮的衬度。进一步分析发现,连续冷却过程中等轴α相的外延长大是由等轴α相与β基体相之间Al和Mo元素的扩散所控制。基于Al和Mo元素的扩散,建立了等轴α相的长大模型,该模型能够计算不同冷却速率冷却后等轴α相的尺寸,计算值和实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显微组织观察与晶体学取向分析研究了双态组织β基体中晶界α与片状α相的析出规律。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晶界α相都与相邻的某个原始β晶粒保持Burgers关系,并且在与晶界α相保持Burgers关系的晶粒中更容易形成小的片状α丛域结构。然而,还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等轴α相沿着相邻的原始β晶界择优长大形成不与任何相邻原始β晶粒保持Burgers关系的晶界α相。这种晶界α相长度通常较短,这主要是因为形成两个非Burgers关系的α/β相界面引起界面能显着增加,不利于晶界α相的进一步长大。另外,α相能够在亚晶界上形核并同时向两侧β晶粒中长大形成连续的片状α相。对于一些特殊的大角度原始β晶界,比如49.5°/<110>的晶界,晶界两边能够同时形成晶体取向相同的丛域结构的片状α相。等轴α相与原始β晶粒的相界面对片状α相的析出有重要的影响。当等轴α相与原始β晶粒保持近Bugers关系时,在β基体中能够析出与等轴α相取向相同的片状α相。通过热机械加工过程对Ti60合金双态组织中等轴α相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显微组织观察与晶体学取向分析,研究了等轴α相的再结晶和晶界分离行为。结果表明,等轴α相内部通过强回复作用形成了大量的晶界、亚晶界。在相对较短的热处理时间内(≤24 h),等轴α晶粒要通过晶界分离来实现晶粒的细化是困难的,大部分等轴α相呈现为未完全晶界分离的花生状结构,在花生状结构的热蚀沟槽处往往存在α/α晶界。这些现象能够通过经典的Mullins热蚀沟槽理论来解释。在热机械加工过程中Ti60合金双态组织原始β基体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研究发现,在高温变形过程中大部分应变集中在原始β基体中,随着等效应变的增加,原始β晶粒间的晶体取向差逐渐增加,大角度的再结晶晶粒通过连续再结晶机制逐渐形成。对于小应变的试样,变形在α+β两相区并没有产生新取向的原始β晶粒,仅仅能够使得初始原始β晶粒取向发生轻微的分散。宏观粗晶往往对应于一些取向接近的原始β晶粒,取向差角度在20°以内。这些取向接近的原始β晶粒内析出有限数量的片状α变体,一些取向接近的变体腐蚀后具有相似的反射衬度从而能够呈现出原始β晶粒的轮廓。

杨捷[10](2018)在《ATC集团在中国民用航空领域的发展战略》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民用航空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不同于欧洲空客集团和美国波音公司,我国国内的飞机制造单位往往只与海外一级供应商合作,较少将研发环节项目进行外包,有限的外包项目又大多被国内工程服务公司所获得,这使得注重与飞机研发的国际工程服务公司很难真正进入中国民用航空市场。本文将以帮助欧洲工程服务巨头ATC集团开拓中国民用航空市场并获得足够竞争力作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在民用飞机研发领域有巨大的投入,目的在于提升本国核心研发能力,因此很少引入第三方工程服务公司。然而随着国产客机C-919在未来正式参与国际竞争,为了更好地提升销量和市场份额,相关研制单位势必充分拥抱全球优秀资源来实现总成本,质量和效率的综合控制。此外,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愈发提高,越来越多的公务机将被交付到中国客户的手中,此两大因素将会促使未来民用客机和公务机领域更多与工程服务公司合作。通过分析,我们建议短期内ATC集团可以与国内公务机维修企业合作进入公务机维修和改装领域,同时继续维护与研发环节客户的关系,而长期战略则依旧以民用飞机的研发领域为重心。通过这短期与长期战略的结合,ATC集团可以提升自己在民航空领域的营收和竞争力。

二、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实现新跨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实现新跨越(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之光 照亮奋进之路——写在航空工业制造院成立5周年之际(论文提纲范文)

(2)800 MPa级超高强度铝合金的时效析出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时效工艺下合金的硬度与电导率
    2.2 不同时效工艺下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
    2.3 不同时效工艺下合金的组织特征
        2.3.1 析出相
        2.3.2 析出相的选区电子衍射
    2.4 分析与讨论
        2.4.1 时效工艺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2.4.2 合金时效析出序列
3 结论

(3)铸造Ti-48Al-2Cr-2Nb合金的热机械疲劳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材料
2 试样与试验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应变-寿命关系和循环应力响应行为
    3.2 断口分析
4 结论

(4)人造固态电解质界面在锂金属负极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锂金属枝晶生长影响因素
    1.1 电流密度影响
    1.2 表面动力学影响
    1.3 体积变化影响
2 ASEI对锂金属负极保护研究
    2.1 含锂化合物类
    2.2 聚合物类
    2.3 碳材料类
    2.4 陶瓷类
3 结束语

(6)航空材料组织与残余应力评价对中子散射与同步辐射技术的需求(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子散射技术
2 同步辐射技术
3 组织与残余应力评价对于中子散射与同步辐射技术的需求
    3.1 新材料研发
    3.2 构件制造
    3.3 产品服役与可靠性评估
    3.4 重大事故 (故障) 的失效分析
4 展望与建议

(7)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规划(2018-2035年)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总体要求
二、发展重点
三、重大工程
四、保障措施
附件1
附件2

(8)飞行器用耐高温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先进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在航空航天中发展应用
    1.2 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和发展
        1.2.1 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1.2.2 国内外BMI的研究现状
    1.3 树脂基超混杂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和应用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路线
第2章 X1101 耐高温双马树脂的固化程序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3 性能测试方法
    2.4 X1101 双马树脂固化程序
        2.4.1 确定固化温度
        2.4.2 T700/X1101 单层预浸料和X1101 浇铸体的制备
        2.4.3 X1101 双马树脂的固化程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T700/X1101 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3 性能测试方法
    3.4 T700/X1101 双马树脂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性能
        3.4.1 工艺流程和方案设计
        3.4.2 T700/X1101 双马树脂复合材料的成型
        3.4.3 T700/X1101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性能评价
    3.5 低温固化成型工艺对单向层合板的性能影响影响
        3.5.1 低温成型工艺的设计
        3.5.2 低温成型对T700 碳纤维/X1101 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3.6 最佳成型工艺
    3.7 最佳成型工艺下物理和力学性能
        3.7.1 T700/X1101 复合材料热化学稳定性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TC4/T700/X1101 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4.1 引言
    4.2 试验原料与仪器
    4.3 性能测试方法
    4.4 成型工艺流程图
    4.5 TC4/T700/X1101/TC4 层合板成型工艺
        4.5.1 表面处理工艺
        4.5.2 胶膜贴合(熔渗)工艺
        4.5.3 铺层设计和成型工艺
    4.6 表面处理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6.1 单搭接剪切强度
        4.6.2 落锤冲击及无损检测分析
        4.6.3 层间断裂韧性测试
    4.7 最佳成型工艺
    4.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9)Ti60钛合金双态组织调控过程中显微组织演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钛合金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
    1.3 高温钛合金的发展
    1.4 钛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其热机械加工
        1.4.1 钛合金中的显微组织
        1.4.2 钛合金的热机械加工
    1.5 Ti60 合金的发展及其显微组织的选择
    1.6 钛合金显微组织演变研究现状
        1.6.1 冷却对钛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1.6.2 α 相的析出行为
        1.6.3 α 相的再结晶行为
        1.6.4 β 相的再结晶行为
    1.7 Ti60 合金显微组织演变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8 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1.9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10 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案
        2.2.1 实验材料
        2.2.2 Ti60 合金冷却实验方案
        2.2.3 Ti60 合金热机械加工实验方案
    2.3 显微组织表征与分析
        2.3.1 试样制备
        2.3.2 光学金相观察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3.4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2.3.5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2.3.6 定量金相分析
    2.4 晶体学表征方法
        2.4.1 晶体取向描述
        2.4.2 晶体取向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冷却过程中等轴α相的外延长大行为
    3.1 引言
    3.2 冷却速率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3.3 连续冷却过程中等轴α相的长大机制
        3.3.1 rim相的发现
        3.3.2 冷却过程中rim相的形成
        3.3.3 rim相的晶体结构与取向关系
        3.3.4 α-rim相与等轴α相微区成分分析
    3.4 连续冷却后等轴α相的尺寸预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冷却过程中片状α相与晶界α相的析出行为
    4.1 引言
    4.2 片状α相的晶体学取向与空间排布的关系
        4.2.1 同一原始β晶粒中变体的取向
        4.2.2 片状α相惯习面的确定
        4.2.3 两种特殊变体组合的空间排布
    4.3 晶界α相的晶体学特征
    4.4 β/β晶界对片状α相析出的影响
    4.5 αp/β相界对片状α相析出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热机械加工过程中等轴α相再结晶与晶界分离行为
    5.1 引言
    5.2 变形对相平衡的影响
    5.3 等轴α晶粒的再结晶
    5.4 等轴α晶粒的晶界分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热机械加工过程中β相再结晶与宏观粗晶的关系
    6.1 引言
    6.2 变形程度对宏观组织与微观组织的影响
    6.3 热机械加工过程中原始β晶粒的演变
        6.3.1 原始β晶粒的重构
        6.3.2 高温β相的再结晶
    6.4 热变形过程中的有限元模拟
    6.5 原始β晶粒与宏观晶粒的关系
    6.6 宏观粗晶的起源分析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ATC集团在中国民用航空领域的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2.1.1 公司层战略
        2.1.2 业务层战略
        2.1.3 职能层战略
    2.2 波特五力模型
    2.3 价值链
第3章 ATC集团综述与中国民用航空市场分析
    3.1 ATC集团综述
    3.2 国内外工程服务行业在航空领域的发展现状
        3.2.1 外包服务的定义
        3.2.2 工程外包服务的发展,现状和作用
        3.2.3 行业领先者简述
    3.3 中国民用航空市场发展现状
        3.3.1 国际民用航空领域综述
        3.3.2 中国民用航空领域概况
        3.3.3 国内航空设计领域现状概括
        3.3.4 国内航空设计领域相关公司
        3.3.5 国内航空研发领域引入工程服务所能带来的改变
    3.4 国内航空领域工程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与趋势分析
        3.4.1 民用飞机研发R&D领域
        3.4.2 民用飞机(大型客机与直升机)维修MRO领域
        3.4.3 公务机维护与改装领域
        3.4.4 中国民用航空为工程服务外包领域产生的整体市场规模
    3.5 国内民用航空领域的客户需求分析
        3.5.1 民航研发环节客户需求分析
        3.5.2 民航制造环节客户需求分析
        3.5.3 民航维修与改装环节客户需求分析
    3.6 未来中国民用航空市场趋势分析
第4章 外部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因素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与文化因素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 ATC集团在中国航空业务的波特五力分析
        4.2.1 同行业竞争分析
        4.2.2 供应商分析
        4.2.3 购买者分析
        4.2.4 新进入者与替代者分析
    4.3 ATC集团的外部环境总结
第5章 ATC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5.1 ATC集团现状分析
        5.1.1 ATC集团的战略规划与现有挑战
        5.1.2 ATC集团在中国航空市场的发展现状
        5.1.3 ATC集团财务状况简析
    5.2 ATC集团价值链分析
    5.3 ATC中国航空事业部的现有组织架构和业务重心
    5.4 针对ATC集团在中国民用航空领域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评价
第6章 ATC集团在中国民用航空市场的战略制定
    6.1 SWOT分析
        6.1.1 优势分析
        6.1.2 劣势分析
        6.1.3 机遇分析
        6.1.4 威胁分析
    6.2 ATC集团竞争战略的决策
        6.2.1 总成本领先战略
        6.2.2 差异化战略
        6.2.3 目标聚焦战略
        6.2.4 ATC集团在中国民用航空市场的战略总结
    6.3 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6.3.1 合作方式的确立
        6.3.2 合作伙伴的选取和管理
        6.3.3 针对公务机维修改装的定价策略
第7章 研究结果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实现新跨越(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之光 照亮奋进之路——写在航空工业制造院成立5周年之际[J]. 朱珊. 国防科技工业, 2022(01)
  • [2]800 MPa级超高强度铝合金的时效析出行为[J]. 臧金鑫,邢清源,陈军洲,戴圣龙. 材料工程, 2021(04)
  • [3]铸造Ti-48Al-2Cr-2Nb合金的热机械疲劳行为[J]. 钟斌,焦泽辉,郑飞,马岳,苏彬. 机械强度, 2020(03)
  • [4]人造固态电解质界面在锂金属负极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 齐新,王晨,南文争,洪起虎,彭思侃,燕绍九. 材料工程, 2020(06)
  • [5]铝锂合金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冯朝辉,于娟,郝敏,赵唯一,李国爱,陈军洲. 航空材料学报, 2020(01)
  • [6]航空材料组织与残余应力评价对中子散射与同步辐射技术的需求[J]. 刘昌奎,李楠,赵文侠,陶春虎,李兴无,曹春晓.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19(02)
  • [7]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规划(2018-2035年)的通知[J]. 沈阳市人民政府. 沈阳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9(Z1)
  • [8]飞行器用耐高温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D]. 张朝鹏.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9]Ti60钛合金双态组织调控过程中显微组织演变规律研究[D]. 高雄雄.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10]ATC集团在中国民用航空领域的发展战略[D]. 杨捷.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众泰t700论文

上一篇:什么是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将颠覆生活
下一篇:德州市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