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遥[1](2018)在《温州市民营经济优势弱化及政府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交通不便、信息较为封闭、商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不透明的年代,温州人通过解放思想,突破创新,勇于改革,率先发展民营经济,形成几十个全国闻名的专业市场。生产、批发都在全国勇立潮头,外贸经济也是全国的领头羊,先发优势明显,“温州模式”全国闻名。温州市民营经济取得的卓越成绩离不开政府突破旧有模式的大胆改革,离不开政府提供的宽松经营环境。但是,随着全国各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温州市民营经济不进则退,优势逐步弱化,温州产业部分甚至整体外迁,产业转型升级缓慢,城市转型遭遇瓶颈。温州市民营经济的先发优势明显弱化,成本优势不再,要素优势不足,与全国一线城市差距越来越大,与周边落后城市的距离却越来越近。作为全国最早发展市场经济的地区之一,温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非常典型,如今温州模式面临的问题也是全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因此,研究温州市民营经济优势弱化的原因和应对策略,具有超越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本文在简要梳理温州市民营经济的基本特征、重要作用和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温州市民营经济优势弱化的表现,着重从制度因素、创新因素、环境因素方面探究导致温州市民营经济弱化的政府管理原因,为此提出的应对策略是:加快政府体制改革,引导民营经济良性发展;鼓励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促进民营经济应用先进技术;发挥温州的特色优势,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徐华炳[2](2015)在《温州海外移民世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温州海外移民世家是温州家族的重要成员,是温州家族的海外拓展与建构。此群体的形成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全球化的大因素,也有温州地域文化和移民意识等主观原因。温州海外移民世家数量众多,其祖籍地以文成、瑞安和瓯海等重点侨乡为主,侨居地则集中于西欧大中城市。他们既讲究家庭祖训,聚和、重教、务实,也注重发挥家族家庭力量,善贾、乐助、抱团,以贡献海内外而赢得声誉。
叶海景,陆俊浩[3](2012)在《2011—2012年温州对外经济运行分析与预测》文中认为分析温州对外经济的运行态势对于把握温州经济趋势有重要作用。2011年温州对外经济状况总体良好,但受世界经济的影响,2012年温州对外经济状况总体不容乐观。为推动温州对外经济发展,需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推动出口持续增长;稳定外资规模,扩大境外投资。
郑作时[4](2001)在《温州外贸遭遇地震》文中提出 风起潮汕在温州做外贸生意的朱文怎么也没有想到,广东潮汕的骗税案会对他的生意造成这么大的影响。他最早听说潮汕的骗税案是在2000年9月底,当时厦门远华案还是全国关注的焦点,而外贸系统已经传说在广东的潮汕地区有一桩比远华案更大的外贸案子。当时他只是隐隐约约听说案子与骗取出口退税有关。到11月份,各地骗取出口退税案已经开始见诸于国内媒体。虽然现在还不能知道骗取出口退税案的总金额,但是从打击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摘要 |
| Abstract |
| 第1章 绪论 |
| 1.1 研究背景 |
| 1.1.1 是应对经济转型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现实要求 |
| 1.1.2 是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内在需求 |
| 1.2 研究意义 |
| 1.2.1 为温州市政府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
| 1.2.2 丰富地方政府破解市民营经济发展困境方面的研究 |
| 1.3 研究现状 |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 1.4 研究方法 |
| 1.4.1 文献研究法 |
| 1.4.2 比较分析法 |
| 1.4.3 案例研究法 |
| 1.4.4 数据分析法 |
| 第2章 温州市民营经济的特征、作用和优势 |
| 2.1 温州市民营经济的基本特征 |
| 2.1.1 起步早、发展快 |
| 2.1.2 以小微企业为主体 |
| 2.1.3 形成区域性规模经济 |
| 2.2 温州市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 |
| 2.2.1 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
| 2.2.2 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
| 2.2.3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
| 2.3 温州市民营经济的发展优势 |
| 2.3.1 灵活的体制优势 |
| 2.3.2 配套的产业集群 |
| 2.3.3 活跃的专业市场 |
| 2.3.4 庞大的营销网络 |
| 2.3.5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
| 2.4 本章小结 |
| 第3章 温州市民营经济优势弱化的表现及产生的影响 |
| 3.1 温州市民营经济优势弱化的表现 |
| 3.1.1 体制优势弱化 |
| 3.1.2 产业集群成本优势不再 |
| 3.1.3 专业市场逐渐衰落 |
| 3.1.4 营销网络拓展缓慢 |
| 3.1.5 人才资源优势不足 |
| 3.2 温州市民营经济优势弱化产生的影响 |
| 3.2.1 实体经济后劲不足 |
| 3.2.2 产业转型升级缓慢 |
| 3.2.3 城市转型遭遇瓶颈 |
| 3.3 本章小结 |
| 第4章 温州市民营经济优势弱化的政府管理原因分析 |
| 4.1 制度因素 |
| 4.1.1 体制性障碍客观存在 |
| 4.1.2 投资软硬环境偏紧 |
| 4.1.3 引导企业改革作用未发挥 |
| 4.2 创新因素 |
| 4.2.1 科技经费投入不足 |
| 4.2.2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缺乏亮点和实效 |
| 4.2.3 专利供给和需求不匹配 |
| 4.3 环境因素 |
| 4.3.1 融资环境紧张 |
| 4.3.2 人才发展环境不好 |
| 4.3.3 外资环境不优化 |
| 4.4 本章小结 |
| 第5章 提升温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优势的应对策略 |
| 5.1 加快政府体制改革,引导民营经济良性发展 |
| 5.1.1 破除体制性障碍,促进民营经济充分市场化、国际化 |
| 5.1.2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吸引优质产业回归 |
| 5.1.3 勇于改革创新,打造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政务环境 |
| 5.2 鼓励技术创新,促进民营经济应用先进技术 |
| 5.2.1 加强政策落实,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 |
| 5.2.2 抓企业孵化器建设,培育温州科技型企业 |
| 5.2.3 提升研发机构质量,鼓励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 |
| 5.3 发挥特色优势,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
| 5.3.1 发挥政府的政策主体作用,解决要素制约 |
| 5.3.2 整合各类资源,推动产业融合升级 |
| 5.3.3 变革要素驱动模式,探索温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新思路 |
| 5.4 本章小结 |
| 第6章 结论 |
| 致谢 |
| 参考文献 |
| 作者简介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 一、相关概念与学术史回顾 |
| (一)“海外移民世家”的界定 |
| (二)温州海外移民世家研究现状 |
| 二、温州海外移民世家的形成原因 |
| (一)欲求脱贫致富是温州家族化移民的最大推手 |
| (二)强劲移民意识是促成温州家族化移民的内在驱动 |
| (三)产业发展转型提供了温州家族化移民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
| (四)国际国内的移民大环境造成了温州家族化移民的大气候 |
| 三、温州海外移民世家的迁徙分布 |
| (一)从本源地上看,文成、瑞安、瓯海和鹿城是温州海外移民世家的核心输出地 |
| (二)从流向地来看,欧美是温州海外移民家族的主要侨居地 |
| 四、温州海外移民世家的家族精神 |
| (一)“家和万事兴”是温州海外移民世家发达的源动力 |
| (二)重视教育是温州海外移民世家发达的增长力 |
| (三)执着创业是温州海外移民世家发达的持久力 |
| 五、温州海外移民世家的社会作用 |
| (一)商行天下的示范作用 |
| (二)善行天下的带头作用 |
| (三)团行天下的凝聚作用 |
| (四)义行天下的领军作用 |
| 一、2011年温州对外经济发展态势与评价 |
| 1. 对外贸易 |
| 2. 资本流动 |
| 二、2012年温州对外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
| 1. 对外贸易 |
| 2. 资本流动 |
| 三、温州对外经济发展的建议 |
| 1.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推动出口持续增长 |
| 2. 进一步稳定外资规模, 提高外资质量 |
| 3. 进一步扩大境外投资规模, 引导企业“走出去”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