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茂裕,莫燕燕,陈跃华[1](2016)在《静脉吸毒合并重症破伤风感染17例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静脉吸毒合并重症破伤风感染病例的特点及治疗措施对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收治的17例静脉吸毒合并重症破伤风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治愈16例,死亡1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5 d。结论:(1)静脉吸毒合并重症破伤风感染者病情进展迅速,吸毒因素使病情变得更危重和复杂。(2)超常强度使用镇静剂、肌松剂控制痉挛,尽早行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能有效提高破伤风患者抢救成功率。
万维维[2](2014)在《静脉注射毒品致重症破伤风9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静脉注射毒品引起重症破伤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静脉注射毒品引起重症破伤风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其余7例治愈,无并发症。结论早期行气管切开保持气道通畅,良好的镇静肌松药物辅以有创机械通气控制痉挛,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及控制戒断症状是临床救治静脉注射毒品致重症破伤风的有效方法。
何远学,苏林光[3](2006)在《成年人破伤风185例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成年人破伤风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特点,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的185例成人破伤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破伤风发病率最高的职业是农民;发病原因仍以外伤和感染占首位,因自行注射毒品引发破伤风者不断有出现;绝大多数破伤风患者受伤后伤口未及时进行正确处理。结论在广大农村加强破伤风防治和及时、有效、彻底清创伤口是降低破伤风患病的关键;一些新的感染途径如注射吸毒和医源性因素等应引起高度重视。
陈晓曼,宋娟,饶云[4](2005)在《注射海洛因所致破伤风的护理》文中研究指明不洁净注射海洛因导致的破伤风的特点是病情危重、复杂、并发症多。总结我科在1995~2003年间对11例患者的护理经验:除常规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有效抗生素;彻底清创外,更重要的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解痉镇静以及毒品戒断综合症的良好处理。
许望纯,谭国生,梁剑芳,苏木金[5](2004)在《静脉注射海洛因致破伤风误诊1例》文中认为1病历简介男,40岁。因海洛因依赖8年,静脉注射7年入院。入院前1周,平均每日静脉注射海洛因1.0g,分4-5次注射。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四肢皮肤由静脉走向满布陈旧针痕,右侧小腿内侧可触及2处3cm×3cm、3cm×4cm硬结,皮肤红肿压痛,无波动感。诊断:海洛因依赖,经美沙酮替代递减和抗菌消炎治疗,局部红肿、压痛消失。于第7天上午8:00,自觉颈后及背部疼痛,颈部转动受限,值班医生考虑为"落枕",予以局部按摩、外敷701药膏等处理,下午16:00颈部、肩部疼痛加剧,烦躁不安,张口困难;随后出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阵发性痉挛和抽搐。发作时面色青紫,呼吸困难,先后2次出现呼吸暂停,但神志始终清醒。诊断:海洛因依赖,破伤风。予以吸氧、吸痰,静脉注射呼吸兴奋剂洛贝林、尼可刹米及镇静剂安定等处理,病情稳定后转外科治疗。终因频繁痉挛和抽搐致衰竭、窒息而死亡。
宋树立[6](2003)在《阿片类药物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中医证候学及其计量诊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阿片类物质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是又称迁延性戒断症状,属中医断瘾后诸症范畴,是指急性戒断综合征之后(如果不予治疗,自然过程一般为7至10天)持续存在的一组综合征,包括精神症状(情绪焦虑、药物渴求)和躯体症状(躯体不适、睡眠障碍)是导致复吸的因素之一,对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处理也就成为从医学角度干预复吸的一个作用点。目前西药治疗方法有阿片类药物替代治疗、非阿片类药物对症治疗、阿片类药物拮抗剂治疗和对症治疗,在减轻症状、预防复吸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伴随一些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此类病证,有较完整的理论认识和确切的临床经验,多样的治疗手段和丰富的药物资源,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十分活跃。但目前缺乏对稽延性戒断症状临床治疗和辨证用药的宏观规律性研究,尚未形成规范化的诊断标准,对观测指标、疗效判定标准、临床试验等,都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要求。西医正在探讨制定稽延性症状评定量表,但不能反映中医学特点,难以起到指导中医临床的作用。本课题开展阿片类药物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中医证候学及其计量诊断的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文献、理论研究,对以往证候研究经验进行总结,通过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运用临床流行病调查学和计量诊断学等方法,统计分析调研资料,确立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中医证候分类和诊断标准。研究不仅符合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的总体发展趋势,而且将对中医药治疗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临床实践和中药新药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方法:(1)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系统整理清代以来中医药有关戒毒的文献,深入戒毒机构进行走访了解,筛选出阿片类物质依赖稽延期常见中医症状,初步建立中医证候学概念和诊断标准。(2)设计中医稽延性戒断症状量表:包括一般资料、症状资料、症状分级标准及证候判别标准等4项内容,并请相关专家进行初步鉴定。(3)预试验:进行小样本临床流行病学预试验,检验量表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行性。(4)修订量表:在预试验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专家咨询,修订完善量表,使证候分类和诊断标准既符合中医学证治规律,反映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中医学特点,又有较强的临床 ___一可操作性。(5)多中心、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填写量表。(6)运用临床流行病调查学(DME)和计量诊断学等方法,统计分析量表资料,确立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中医证候分类和计量诊断标准。 结果:门)稽延性戒断症状基本证候要素及其演变规律。7类基本证候要素是热毒证,血瘀证,气郁证,气虚证,血虚证,阳虚证和阴虚证,从跨度为120天的5次调查结果看,热毒证至调查终止时,始终处于较高水平,阳虚证始终处于最低水平,阴虚证呈明显下降趋势,血瘀证、气虚证、血虚证均略呈下降趋势,而气郁证无明显变化c说明不经任何药物治疗;潮热盗汗、阳萎遗精、消瘦疲乏等躯体症状会较快地得到改善,而焦虑抑郁、渴求毒品等精神症状会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出现;是医学于预的重点环节。(2)证候组合规律。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病例表现为二证至四证组合,其中最常见的中医证候组合是毒瘀蕴结,气血亏虚型(热毒证+气虚证+血虚证,或瘀血证+气虚证+血虚证),毒瘀蕴结,气阴不足型(热毒证+气虚证+阴虚证,或瘀血证+气虚证+阴虚证统),毒瘀蕴结,阴虚火旺型(热毒证+阴虚证,或瘀血证+阴虚证),毒瘀蕴结,阴阳两虚型(热毒证+阴虚证+阳虚证和瘀血证+阴虚证+阳虚证)。随着时问的推移,在组合形式上,四证、五证组合逐渐减少,单证、二证组合所占比例逐渐升高;在组合形态上,由阴虚证、阳虚证构成的组合逐渐减少,热毒证、瘀血证、气虚证、血虚证、气郁证等单证所占比例相对增加,提示后者是诊断和治疗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关键因素。(3)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中医证候计量诊断探讨。以稽延期常见的21项症状为观察指标,参照多指标多类线性判别法对7种基本证候要素建立了多指标多类线性判别函数式,参照最大似然对4种常见证型建立了诊断指数表,并将其诊断结果与原拟参照标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评价其诊断效能。线性判别函数式的回代结果、证型诊断指数表的回顾性检验和前瞻性检验结果令人满意。其中诊断指数表的回顾性检验显示:门)对毒瘀蕴结,气血亏虚型诊断的灵敏度91.79儿 特异度95.80儿 误诊率4.20儿 漏诊率8.21丸 灵敏度和特异度匀较高,误诊率和漏诊率较低,检出非患者的能力略高于诊断患者的能力;(2)对毒瘀蕴结,气阴不足诊断的灵敏度93.52儿 特异度88.77丸 误诊率11.23儿漏诊率6.48儿 诊断患者的能力略高于检出非患者的能力;(3)对毒瘀蕴结。阴虚火旺诊断的灵敏度——89.76%,特异度94 78%;误诊率5.52%,漏诊率10.24%,检出非患者的能力略高于诊断患者的能力;(4)对毒瘀蕴结,阴阳两虚诊断的灵敏度89.34%,特异度94.85%,误诊率5.15儿 漏诊率10.66兄 检出非患者的能力略高于诊断患者的能力。诊断指数
封传悦,陈显春,姜军,张毅[7](2003)在《注射吸毒致破伤风四例》文中研究指明
赵晓明,李志超,范小全[8](2001)在《静脉注射海洛因致破伤风3例误诊分析》文中认为
杨传瑞,张卡琳,郭霞[9](1999)在《《重庆医学》1999年第28卷卷终主题词索引》文中认为
何丽英,叶畅娜[10](2006)在《海洛因成瘾者合并破伤风5例临床观察》文中提出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检查方法 |
| 1.3 治疗措施 |
| 1.3.1 病房条件及治疗前准备 |
| 1.3.2 控制痉挛 |
| 1.3.3 通畅呼吸道 |
| 1.3.4 中和游离毒素 |
| 1.3.5 伤口局部处理 |
| 1.3.6 抗菌药物的应用 |
| 1.3.7 营养支持治疗和后期饮食指导 |
| 1.3.8 观察护理和防治并发症 |
| 1.4 随访治愈者出院后1个月常规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生活情况。 |
| 2 结果 |
| 2.1 流行病学特征 |
| 2.2 临床表现 |
| 2.3 临床治疗情况 |
| 3 讨论 |
| 3.1 病情特点和诊断处置 |
| 3.2 治疗措施和思路 |
| 3.2.1 控制痉挛 |
| 3.2.2 通畅呼吸道 |
| 3.2.3 综合治疗手段 |
| 3.3 护理和饮食康复指导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临床表现 |
| 1.3 治疗 |
| 2 结果 |
| 3 讨论 |
| 3.1 静脉注射毒品致重症破伤风的特点 |
| 3.2 静脉注射毒品致重症破伤风的治疗 |
| 1 临床资料 |
| 1.1 一般资料 |
| 1.2 主要临床表现 |
| 1.3 治疗 |
| 2 护理 |
| 2.1 心理护理 |
| 2.2 基础护理 |
| 2.3 严密观察病情 |
| 2.4 保持呼吸道通畅 |
| 2.5 镇静、解痉 |
| 2.6 中和毒素、控制感染 |
| 2.7 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 中文摘要 |
| 英文摘要 |
| 常用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 综述一 中医学关于阿片类物质依赖断瘾后诸症的理论认识与临床治疗 |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关于阿片类物质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的理论研究与临床治疗 |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 阿片类物质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中医证候分析和治疗规律 |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 阿片类药物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中医证候学及其计量诊断研究 |
| 前言 |
| 研究对象 |
| 研究方法 |
| 结果 |
| 讨论 |
| 参考文献 |
| 致谢 |
| 个人简历 |
| 1 病例资料 |
| 2 讨 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