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旭平[1](2020)在《煤矿副井操车系统设计》文中指出为了保证高效采煤,更好地适应当前煤矿开采要求,升级完善了当前的煤矿副井操车系统。明确煤矿副井操车的改进目标,在分析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改进方案,完善副立井操车系统控制过程。改进后,副井操车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获得了预期的开采效果。改进完善煤矿副井操车系统可以切实提高开采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白骁,王忠斌,宋慧东,王旭亮,李向东,王红吉[2](2019)在《基于煤矿提升机长材点动提升控制装置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煤矿副井提升机长材运输作业时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长材就地点动提升控制装置,简化了副井长材提升时的操作流程,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及安全性。
孙维耕,李移,刘海亭[3](2017)在《副井提升信号和操车监控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副井提升信号及操车监控系统性能的可靠性,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实现对井口、井底操车及提升信号的可靠控制。阐述了提升装置,操车系统中安全门的关闭,摇台的上升下降,阻车器的升降,推车机的前进后退,上下井口提升装置的通信及电气闭锁。该PLC控制系统的应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煤矿事故的发生,使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董兆艳[4](2015)在《矿井操车系统的设计及探讨》文中指出针对我国国内煤矿提升操车设备系统的使用寿命短、可靠性低的问题,通过对陕西澄合百良旭升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旭升煤矿副井操车的设计,为实际生产设计中的使用和改进提供一些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的依据。
卢志强[5](2014)在《临涣矿东部提矸井系统操控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临涣煤矿东部提矸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系统实现操控自动化存在的难题进行了剖析,详细说明系统实现操控自动化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并对技术改造创新点及改造后的运行效果、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总结。
丁成波[6](2014)在《基于PLC的煤矿副井信号操车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副井信号操车控制性能和可靠性,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来完成电控系统的技术改造。主要是配置了控制系统的相关硬件,设计了软件程序。新系统解决了继电器控制的诸多问题,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稳定性,而且减少了劳动强度和维护量,满足实际工作的多方需求。该系统投入实际使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池春迎[7](2014)在《基于机电液一体化探析销齿操车技术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销齿操车技术主要应用销齿传动的原理,通过销车上的推爪,实现操作轨道车辆的运送作业。销齿操车技术是由中国矿业大学研发并投入使用的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矿山上煤矿的提升、矿井下井口车场的操车作业。销齿操车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安全闭锁、逻辑控制等方式,通过在车场上的矿车短程调运、装卸、罐笼灯工作,达到煤矿操车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本文主要探讨了机电液一体化销齿操车技术的应用。
宋飞燕[8](2014)在《基于PLC的煤矿副井操车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针对传统的操车系统存在控制不灵活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PLC的自动化操车电气控制系统。简化了控制系统的结构,软件设计中采用了闭锁电路,通过按钮操作实现安全门、阻车器、托罐闸、推车机、摇台以及道岔等的控制,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系统还具有可扩展性,提高了系统的使用价值。
刘波,袁成国[9](2013)在《鲍店煤矿副井操车系统一体化改造》文中提出为满足现代化矿井提升运输安全需要,实现副井操车系统、调车系统及信号操车室一体化,针对现有操车系统存在不足和矿井实际,进行操车系统改造,完善矿井辅助运输装备。
康新凯,孙夕明,刘健钊,董佩[10](2012)在《基于PLC的煤矿副井操车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提出针对基于单片机或集成电路的煤矿操车控制系统存在使用繁琐、维护不便、易发生误动作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的煤矿副井操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控制方案、控制过程以及核心闭锁关系。该系统井口和井底操作台内分别安装一套操车PLC设备,利用PLC接收井口或井底操车设备的位置信号和车房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操车设备的运行。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保障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0 引言 |
| 1 系统技术升级目标 |
| 2 系统结构 |
| 3 系统控制方案 |
| 4 系统控制过程 |
| 4.1 手动控制 |
| 4.2 检修控制 |
| 5 操车闭锁关系 |
| 6 结束语 |
| 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 1.1 系统结构 |
| 1.2 工艺流程 |
| 2 现场运行效果 |
| 3 结语 |
| 0 引言 |
| 1 副井提升信号和操车控制系统原理 |
| 2 控制方式 |
| 2.1 三种控制方式[5] |
| 2.2 控制要求 |
| 2.3 提升信号与操车系统之间闭锁关系 |
| 3 副井提升信号和操车监控系统设计 |
| 4 结论 |
| 1 混合立井井口机械设备及功能的简介 |
| 2 机械设备设计原则 |
| 2.1 先进性 |
| 2.2 可靠性 |
| 2.3 适用性 |
| 3 旭升煤矿操车设备布置特点 |
| 3.1 销齿推车机 |
| 3.2 摇台 |
| 3.3 阻车器 |
| 3.4 安全门 |
| 3.5 防腐处理 |
| 3.6 制造质量 |
| 3.7 液压系统 |
| 3.8 操车设备联动闭锁关系 |
| 3.8.1 安全闭锁关系 |
| 3.8.2 联动闭锁关系 |
| 4 结论与建议 |
| 0 引言 |
| 1 临涣煤矿概况 |
| 2 问题的提出 |
| 3 采取的技术措施 |
| 4 效益分析 |
| 0 引言 |
| 1 操车系统特点 |
| 2 操车系统功能 |
| 2.1 模块化设计 |
| 2.2 动态显示设备运行态 |
| 2.3 故障自动检测功能 |
| 3 系统硬件设计 |
| 3.1 PLC模块配置 |
| 3.2 现场总线 |
| 3.3 传感器分配 |
| 4 系统软件设计 |
| 4.1 操作方式的选择 |
| 4.2 闭锁功能的实现 |
| 5 结语 |
| 一、销齿操车技术概况 |
| 二、销齿操车技术的特点 |
| 三、销齿操车成套设备机电液一体化操车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 1销齿操车机械设备 |
| 2销齿操车电控装置 |
| 四、机电液一体化探析销齿操车技术在蒋家河煤矿中的应用 |
| 结语 |
| 0 引言 |
| 1 PLC操车控制系统分析 |
| 2 PLC操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 3 PLC操车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 (1) 动作状态显示功能的程序实现 |
| (2) 操车开始动作、罐笼到位、绞车停止信号闭锁等功能的程序实现 |
| (3) 操车完成与绞车开动闭锁功能的程序实现 |
| (4) 安全门动作的闭锁、阻车器动作的闭锁程序实现 |
| 4 结语 |
| 1 鲍店煤矿原有副井操车系统的情况 |
| 1.1 操车系统的情况 |
| 1.2 信号操作室的情况 |
| 2 操车系统一体化方案改造的提出 |
| 2.1 原副井操车系统存在的问题 |
| 2.1.1 推车机 |
| 2.1.2 摇台 |
| 2.1.3 电控系统 |
| 2.1.4 信号操作室 |
| 2.1.5 调车系统 |
| 2.2 副井操车系统一体化改造方案 |
| 2.3 副井操车系统一体化改造情况 |
| 2.3.1 副井操车系统 |
| 2.3.2 副井调车系统 |
| 3 功能对比 |
| 3.1 改造后推车机比原来电动推车机具有以下特点 |
| 3.2 改造后副井调车机系统较原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
| 3.3 改造后副井信号操作室较原来信号操作室有如下特点 |
| 4 经济及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