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华[1](2021)在《智慧图书馆视域下大型馆开架书库管理研究与策划》文中研究说明智慧图书馆体系介入大型馆已有时日,开架书库的管理尚存在诸多困境,需要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考察实践现状,并且不完全地回顾了近十五年国内智慧图书馆技术更新背景下大型馆开架书库管理的现状,指出由于缺乏联合研究和无规范化实施标准,导致多数大型馆技术升级后,开架书库管理仍停留在自助借还和安全防护等初级阶段。在对开架书库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构建以"列"为阈值单位的标准化、多方兼容的智慧图书馆开架书库管理体系。
古康年(Ku Hong Nin)[2](2017)在《馆藏误置数据分析及启示 ——以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为例》文中提出开架借阅制的图书馆必定会发生馆藏被误置的情况,对于拥有庞大馆藏但有限人力资源的高等院校图书馆,如何有效率地把馆藏误置纠正,定必是各高等院校图书馆所面对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进行年度普通书读架时所获得的馆藏误置数据来进行调查,由此探讨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的馆藏误置特征与规律。此外,通过结合澳门四所高等院校图书馆的馆藏误置数据,再进行分析和比较各澳门高等院校图书馆中使用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的馆藏误置数据而得出各相同与相异之处。经过分析和调查后,得知:一,馆藏误置中绝大部分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且恶意馆藏误置的数量很少,而且馆藏误置量与借阅率及馆藏量往往有着两两强正相关的关系。二,大部分书籍的正确与其错误分类号数值范围都只相差在十位之内,且分类号数值中只错一位数字的馆藏误置最容易发生。三,馆藏误置中分类号的小数位出现错误的数据占整体达28%,而且还发现了因疏忽而出现的分类号排列错误。四,澳门各所高等院校图书馆都被同时发现了特定分类号的馆藏误置,证明馆藏误置的规律并不属于偶然且有其相关性。由此对上述调查的建议如下:一,通过馆藏误置数据的各种特性及规律来调整书库管理策略。二,通过馆藏误置数据来建立分类号误置表以优化书库管理。
李洪涛[3](2012)在《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的利弊与对策分析》文中认为图书馆开架借阅有其优越性,但也存在错乱架、图书破损严重、丢书撕书时有发生、占座位屡禁不止的弊端。加强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管理,一是管理人员要耐心指导读者找好书,教育读者遵章守规,二是了解巡库的重要性,三是设置完善的标识系统,四是做好新生的入馆教育,五是开架书库的合理布局,六是建立读者入馆考核制度。
余兰[4](2012)在《图书集成管理环境下开架书库错位乱架现象分析及防范措施》文中认为文章针对现代图书馆在图书集成管理环境下全开架借阅中出现的错位乱架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焦娜,孙统华[5](2012)在《浅谈开架书库的管理困扰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根据当前高校开架书库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详细论述了开架书库的好处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架书库改进方式和具体的管理应对措施,以期能够促进高校图书馆开架书库的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齐春英[6](2012)在《论高校图书馆开架书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论述开架借阅服务的优越性以及开架借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唐玉辉,谭臻[7](2012)在《探讨高校图书馆流通书库开架借阅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就图书馆流通书库开架借阅错、乱书架等现象做了全面剖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科学管理流通书库开架借阅的有效改进措施。
齐春英[8](2012)在《论高校图书馆开架书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论述开架借阅服务的优越性以及开架借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何然[9](2011)在《开架书库图书乱架成因探析》文中提出结合工作实践,从多方面分析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开架书库图书乱架问题,阐述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夏玫[10](2010)在《高校图书馆开架书库读者藏匿图书现象、原因及对策——以海南医学院图书馆为例》文中指出本文就高校图书馆开架书库中深深困扰着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也是让图书馆管理人员感到最头疼的问题——读者藏匿图书的形式及其原因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解决措施。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国内大型馆应用智慧图书馆体系管理开架书库实践与研究 |
| 1. 1 实践调查 |
| 1. 2 相关研究 |
| 1. 3 实践与研究分析 |
| 2 大型馆应用智慧图书馆体系管理开架书库现状探讨 |
| 2. 1 开架书库排架方式及质量评价 |
| 2. 2 开架书库图书定位 |
| 2. 2. 1 定位技术和设备 |
| 2. 2. 2 定位单元 |
| 2. 2. 3 定位方法 |
| 2. 3 整架维护 |
| 2. 4 图书盘点 |
| 3 策划构建标准化多方兼容的智慧图书馆开架书库管理体系及其实施步骤 |
| 3. 1 前期准备 |
| 3. 2 以“列”为阈值单位静态定位 |
| 3. 3 两种整架方法 |
| 3. 4 图书异动盘点 |
| 4 总结与展望 |
| 摘要 |
| Abstract |
| 1 绪论 |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 1.3 文献综述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 1.4.1 研究思路 |
| 1.4.2 研究方法 |
| 1.5 论文创新点 |
| 2 图书馆馆藏排架概述 |
| 2.1 各种常用的分类排架法 |
| 2.1.1 典型分类排架法 |
| 2.1.2 各种常用分类排架法之比较 |
| 2.2 各种常用的图书分类法 |
| 2.2.1 境外常用的图书分类法 |
| 2.2.2 国内常用的图书分类法 |
| 2.2.3 各种常用图书分类法之比较 |
| 2.3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中索书号的编制方法 |
| 2.4 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的索书号编制方法 |
| 2.5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的具体排架方法 |
| 2.6 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普通书的具体排架方法 |
| 3 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馆藏数据调查 |
| 3.1 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普通书之馆藏概况 |
| 3.1.1 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的普通书馆藏之负载情况 |
| 3.1.2 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普通书馆藏的借阅情况 |
| 3.2 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普通书馆藏之分析 |
| 3.3 对馆藏误置的调查方案 |
| 3.4 调查结果 |
| 4 馆藏误置报告中各项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
| 4.1 各大类及各主题区域的错误分布及分析 |
| 4.1.1 馆藏误置数量与馆藏量的比较与分析 |
| 4.1.2 馆藏误置数量与借阅率的比较及分析 |
| 4.2 馆藏误置中书架直排位置的数据分析 |
| 4.3 馆藏误置中书架层面位置的数据分析 |
| 5 馆藏误置集中部分及各馆藏误置状况之分析 |
| 5.1 馆藏误置数据集中的部分及分析 |
| 5.2 馆藏误置中各状况数据之分布 |
| 5.3 馆藏误置中正确与错误分类号间呈数字规律性 |
| 5.3.1 分类号英文字母错误之分析及建议 |
| 5.3.2 分类号整数部分出现一位数字错误之分析及建议 |
| 5.3.3 分类号整数部分出现两位数字错误之分析及建议 |
| 5.3.4 分类号小数部分出现错误之分析及建议 |
| 5.3.5 分类号小数部分出现漏读之分析及建议 |
| 5.3.6 分类号整数部分出现调转之分析及建议 |
| 5.4 馆藏误置中正确与错误分类号间不呈数字规律性 |
| 5.4.1 分类号数字层面上没有确切关系之分析及建议 |
| 5.4.2 英文字母错误的分类号中数字部分不呈规律性之数据 |
| 6 分类号误置表的应对措施 |
| 6.1 分类号误置表对书库管理的应用 |
| 6.1.1 分类号误置表对图书整架的应用 |
| 6.1.2 分类号误置表对找寻书籍的应用 |
| 6.1.3 分类号误置表对图书读架的应用 |
| 6.1.4 分类号误置表对图书上架的应用 |
| 6.2 分类号误置表在澳门各高校图书馆的可行性研究 |
| 6.2.1 澳大图书馆与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分类号误置表之比较 |
| 6.2.2 澳大图书馆与澳门理工学院图书馆分类号误置表之比较 |
| 6.2.3 澳大图书馆与澳门城市大学图书馆分类号误置表之比较 |
| 6.2.4 四所澳门高等院校图书馆分类号误置表的比较和总结 |
| 7 结语 |
| 7.1 研究结论 |
| 7.1.1 澳门地区高校图书馆馆藏误置数据的特点 |
| 7.1.2 对分类号误置表的应用建议 |
| 7.1.3 对研究馆藏误置文献的贡献 |
| 7.2 研究不足 |
| 7.3 研究展望 |
| 参考文献 |
| 附录一: 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分类号误置表 |
| 附录二: 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分类号误置表 |
| 附录三: 澳门理工学院图书馆分类号误置表 |
| 附录四: 澳门城市大学图书馆分类号误置表 |
| 致谢 |
| 一、开架借阅的弊端与优越性 |
| 二、强化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的对策 |
| 1. 图书管理员要耐心指导读者找好书, 教育读者遵守书库的规章制度。 |
| 2. 了解巡库的重要性。 |
| 3. 设置完善的标识系统。 |
| 4. 高校新生图书馆的入馆教育。 |
| 5. 图书馆开架书库的合理布局。 |
| 6. 建立读者入馆考核制度。 |
| 一、开架书库的必然性 |
| (一) 开架借阅给图书馆和读者带来勃勃生机 |
| (二) 开架借阅使图书的利用率得到了显着提高 |
| (三) 开架借阅降低了拒借率 |
| (四) 开架借阅节省了读者的时间 |
| (五) 开架借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
| 二、开架管理目前的困扰 |
| (一) 图书错架、乱架 |
| (二) 书刊的污损问题突出 |
| (三) 图书丢失 |
| 三、开架书库管理对策 |
| (一) 完善管理制度 |
| (二) 在对读者方面 |
| (三) 加强人性化管理 |
| (四) 加强图书馆员的责任心 |
| (五) 治理错乱架的有效途径 |
| 四、结束语 |
| 1. 开架借阅服务的优越性: |
| 2. 开架书库存在的问题 |
| 2.1 图书、期刊错架和乱架现象普遍存在 |
| 2.2 丢书撕书现象时有发生 |
| 2.3 书刊破损加快 |
| 2.4 学生在书库交谈、接打电话、吃零食 |
| 2.5 学生占座位屡禁不止 |
| 3. 解决开架书库存在问题的措施 |
| 3.1 加强开架书库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
| 3.2 应对广大读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 3.3 适当的增添设备, 使用中转书架和使用代书板 |
| 3.4 分类不要过细 |
| 3.5 对于破损的图书 |
| 3.6 对于窃书这一不文明现象 |
| 3.7 对于占座位的行为 |
| 3.8 合理布局适当分散 |
| 一、存在问题 |
| (一) 书架错乱 |
| (二) 图书破损 |
| (三) 记录不符 |
| 二、原因剖析 |
| (一) 管理人员方面 |
| 1. 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不经常巡视、整架以及思想观念差异造成了图书摆放的错乱 |
| 2. 工作人员疏忽大意造成少数图书有藏无书或有书无藏的情况 |
| (二) 读者方面 |
| 1. 不用代书牌 |
| 2. 夹书 |
| 3. 互用借阅证 |
| (三) 设备与系统软件及馆藏书方面 |
| 1. 设备与系统缺陷 |
| 2. 藏书剔旧滞后 |
| 三、改进措施 |
| (一) 注重素质培养, 加强业务管理 |
| 1. 提高图书管理员的服务素质 |
| 2. 完善岗位责任制与工作细则, 增强管理人员责任心 |
| 3. 加强书库管理意识, 规范借阅规则 |
| (二) 开展读者教育, 强化宣传工作 |
| 1. 加强对读者的宣传教育工作 |
| 2. 发挥学生馆员的积极作用 |
| (三) 加强软硬件维护, 完善资源配置 |
| 1. 加强软、硬件维护, 拓展软件服务功能 |
| 2. 补充新书, 剔除旧书 |
| 一、开架借阅服务的优越性 |
| 二、开架书库存在的问题 |
| (一) 图书、期刊错架和乱架现象普遍存在 |
| (二) 丢书撕书现象时有发生 |
| (三) 书刊破损加快 |
| (四) 学生在书库交谈、接打电话、吃零食 |
| (五) 学生占座位屡禁不止 |
| 三、解决开架书库存在问题的措施 |
| (一) 加强开架书库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
| (二) 对广大读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 (三) 适当的增添设备, 使用中转书架和使用代书板 |
| (四) 分类不要过细 |
| (五) 对于破损的图书 |
| (六) 对于窃书这一不文明现象 |
| (七) 对于占座位的行为 |
| (八) 合理布局, 适当分散 |
| 1 图书乱架原因分析 |
| 1.1 读者不熟悉图书分类 |
| 1.2 未使用代书板 |
| 1.3 盲目性选书 |
| 1.4 有意藏匿 |
| 1.5 不必要的回架 |
| 1.6 吃不了兜不走 |
| 1.7 素质偏差, 恶意捣乱 |
| 1.8 损书暗点 |
| 1.9 架面歪倒倾伏 |
| 1.10 翻阅频率较高, 书本薄的架面 |
| 1.11 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漠 |
| 1.12 光源不足 |
| 1.13 书间紧实度 |
| 2 解决方法、措施以及对策 |
| 2.1 加强入馆教育 提高文明素质 |
| 2.2 加大宣传力度 |
| 2.3 加强学生馆员培训 |
| 2.4 增强光源 |
| 2.5 增加附加服务 |
| 2.6 开展选阅辅导 |
| 2.7 改良书立 |
| 2.8 适当保持层面书本间紧实度 |
| 2.9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
| 1 图书馆常见的图书藏匿的形式 |
| 1.1 书架夹层藏匿图书 |
| 1.2 书架底部藏匿图书 |
| 1.3 书架顶部藏匿图书 |
| 1.4 楼梯下面藏匿图书 |
| 1.5 书库掉包藏匿图书 |
| 1.6 错位插书夹书藏匿图书 |
| 1.7 自带塑料袋藏匿图书 |
| 2 开架书库中读者藏匿图书的原因 |
| 2.1 书刊价格提速过快 |
| 2.2 高校图书馆为了迎评过关,达到藏书数量指标,突击花钱大量购买图书 |
| 2.3 图书馆书库空间容量过小过少 |
| 2.4 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功能不够完善 |
| 2.5 个别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服务态度差 |
| 2.6 读者取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
| 2.7 读者不会或不愿意使用代书牌 |
| 3 防止读者藏匿图书的对策 |
| 3.1 加大对读者的教育力度,让读者充分了解图书馆 |
| 3.2 正面引导为主,适当处罚为辅 |
| 3.3 设立读者咨询服务台 |
| 3.4 做好调研工作,合理安排购书经费 |
| 3.5 加强书库管理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流通阅览书库的基础工作 |
| 3.6 聘请义务馆员参与管理书库 |
| 3.7 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