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欣,刘佳雄,费毅,陈镛,殷晴,石上上[1](2021)在《新规背景下电网企业“1+N”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为例》文中指出201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在此背景下,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从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出发,分析现有评价体系在内容、指标、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优化评价体系,通过改进方法、细化内容、丰富指标、界定标准,构建"1+N"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着力提高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质量,有效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王慧,赵金玲[2](2021)在《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控研究》文中提出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监督制度,是我国国家治理中一项制约权力运行的重要制度安排。文章在回顾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内涵与特征开展分析,探讨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认为审计任务安排有待改善、审计内容聚焦经济责任不充分、大数据审计技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不够理想、审计成果运用实效尚待进一步提升等,制约了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的创新与发展。最后从创新审计目标导向、探索建立不同领域层级领导干部履职责任评价体系、提升经济责任审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深化审计结果运用、加强与其他专业项目统筹协调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新时代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更好地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供有益启示。
董华[3](2021)在《商业银行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探索》文中认为商业银行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是贯彻和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政策和落实相关监管法规的具体工作,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对行长在职期间进行经济责任评价和监督的有力措施。本文通过阐述商业银行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银行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和商业银行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分析商业银行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商业银行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策建议,以期为金融行业的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邬国荣,常书生[4](2021)在《高质量发展视阈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以市级供电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党和政府为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性而实行的一种监督管理制度。本文基于市级供电公司总经理经济责任审计实践,根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构建市级供电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
孙银涛[5](2021)在《Y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聂子琰[6](2021)在《国有企业领导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Z公司为例》文中提出
何柔均[7](2021)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治理权力“期权化”路径研究 ——以M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马晋[8](2021)在《D公司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优化研究》文中认为
胡博[9](2021)在《H国有医药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贺文慧[10](2021)在《基层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 ——以NGD办事处为例》文中指出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地位和作用 |
| 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不足 |
| (一)任职时间跨度长,事件背景难把握 |
| (二)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标准不明确 |
| (三)评价方法不科学,评价标准不统一 |
| (四)责任界定难度大,决策责任难判断 |
| 三、重庆电力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 (一)构建“1+N”审计评价体系总体思路 |
| (二)构建“1+N”审计评价体系原则 |
| 1.一个中心原则。 |
| 2.与时俱进原则。 |
| 3. 权责一致原则。 |
| (三)指标设计及具体含义 |
| 1.重大政策执行及落实情况。 |
| 2.主要经营业绩指标完成情况。 |
| 3.合法合规性。 |
| 4.内部控制制度。 |
| 5.客户服务。 |
| 6.廉洁从业。 |
| 7.问题整改。 |
| (四)指标赋值及评价标准 |
| 1.指标赋值。 |
| 2. 评价标准。 |
| (五)综合评价及应用 |
| 1.综合评价。 |
| 2.延伸应用。 |
| 四、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实践 |
| (一)A公司简介 |
| 1.原主要负责人任职情况。 |
| 2.基本情况。 |
| (二)审计评价体系指标分析 |
| 1.重大政策执行及落实情况。 |
| 2.主要经营业绩指标完成情况。 |
| 3. 合法合规性。 |
| 4. 内部控制制度。 |
| 5. 客户服务。 |
| 6. 廉洁从业。 |
| 7. 问题整改。 |
| (三)审计评价体系指标结果 |
| (四)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 |
| 五、保障“1+N”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运转的有效措施 |
| (一)优化企业组织架构 |
| (二)构建数字化审计模式 |
| (三)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机制 |
| 六、结束语 |
| 一、引言 |
| 二、文献回顾 |
| 三、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再认识 |
|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内涵 |
| (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特征 |
| 四、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
| (一)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任务安排有待改善 |
| (二)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未充分聚焦经济责任、责任界定难度大 |
| (三)大数据审计技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还未得到广泛应用 |
| (四)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实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
| (五)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统筹有待加强 |
| 五、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控建议 |
| (一)提高政治站位,创新审计目标导向,突出经济责任的“地域特色” |
| (二)探索建立不同领域层级领导干部履职责任评价体系 |
| (三)积极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大数据应用,提升经济责任审计信息化水平 |
| (四)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
| (五)注重与其他专业审计的统筹协调 |
| 一、商业银行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 |
| (一)商业银行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 |
| (二)银行内部审计发展历程 |
| (三)商业银行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
| 1.审计内容 |
| 2.审计流程 |
| 3.审计评价 |
| 二、商业银行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 (一)审计工作准备不足,审计方案缺乏实效性 |
| (二)审计抽样把握不准,重点不明 |
| (三)责任的定义不明确,存在随机性 |
| (四)“先任后审”的现象仍然存在 |
| (五)要优化审计理念和方法 |
| (六)审核和质量控制需要改进 |
| 三、商业银行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策建议 |
| (一)优化商业银行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程 |
| (二)推进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运行体制变革 |
| (三)完善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
| (四)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 |
| 1.提升政治站位意识,强化认识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 |
| 2.加强领导人员廉洁自律审计,促使领导人员恪尽职守 |
| 3.加强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 |
| 四、结语 |
| 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 |
| (一)高质量发展内涵及其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 |
|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框架 |
| 二、市级供电公司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具体内容 |
| (一)经营绩效指标(30分) |
| (二)经营管理指标(40分) |
| (三)发展创新评价指标(10分) |
| (四)社会责任评价指标(20分) |
| 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案例研究——以Y市供电公司为例 |
| 四、结论与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