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猪痢疾228例诊治体会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228例猪痢疾病的诊治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张淑荣,赵淑滨[1](2001)在《228例猪痢疾病的诊治体会》文中提出

张文华,Matthew Weozerai[2](2020)在《预防断奶仔猪腹泻的新式武器——平菇》文中研究表明饲料行业正在寻找能够代替促生长类抗生素的替代品。平菇(oystermushroom)除具有能够调节动物的免疫功能外,在其他特性方面,是潜在的替代品之一。

李元[3](2018)在《基于脑肠肽探讨功能性腹泻脾虚证“脾失健运”生物学机制及中药疗效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脑肠肽相关性研究,探讨功能性腹泻(FDr)脾虚证以及健脾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治疗本病的生物学机制,探寻疾病治疗靶点,进一步完善中医脾虚证理论。方法理论研究方面:(1)全面整理功能性腹泻临床文献,对出现频次较高的中医证型及其症状表现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本病的核心症状,并对临床治疗功能性腹泻的有效方剂及中药进行梳理,探讨该病的中医证治规律。(2)结合研究结果,对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综合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客观化分析有效治愈率、复发率及安全性等,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实验研究方面:(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构建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并进行评价。运用“高乳糖饲料喂养配合水环境小平台站立法”复合因素造模,观察大鼠功能性指标(一般体征、体重、饮食情况、腹泻指数),并采用生物学指标(血清淀粉酶、D-木糖和乳酸含量)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2)在模型成功建立的基础上,运用Elisa、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对大鼠血清及下丘脑中的脑肠肽指标(Ghrelin、CCK、VIP)进行检测,探讨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的生物学机制;(3)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干预模型大鼠,西药蒙脱石散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研究期间观察记录大鼠一般体征、饮食情况、腹泻指数,并采用生物学指标(血清淀粉酶、D-木糖和乳酸含量)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价;(4)使用Elisa、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对大鼠血清及下丘脑中的脑肠肽指标(Ghrelin、CCK、VIP)进行检测,探讨参苓白术散对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的治疗机制。结果理论研究方面,整理并分析功能性腹泻临床文献,结果显示:(1)功能性腹泻临床出现频次较高的中医证型依次为:脾胃虚弱、脾肾两虚、肝郁脾虚、寒热夹杂、脾虚湿阻等,共有症状为“腹泻(次数增多,性质清稀或溏薄)”,病位涉及脾、胃、肝、肾,主要责之于脾。该病主要由于脾虚不化,湿浊内蕴,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痰、饮、水、湿等致病因素停蓄腹内而成。(2)在临床治疗方剂中,以补气健脾、理气化湿等功效中药为主,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组合与《方剂学》参苓白术散配伍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参苓白术散可以作为本病的主方,也从治疗角度进一步证实了功能性腹泻与脾虚证的相关性。(3)对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腹泻的RCT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发现,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综合疗效显着优于西医常规治疗,能进一步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使用“高乳糖饲料喂养配合水环境小平台站立法”复合因素构建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病证结合模型大鼠,腹泻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并出现神疲乏力、皮毛不泽、饮食减少等体征,生物学指标检测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含量明显降低,而血清乳酸含量明显增高,符合功能性腹泻脾虚证标准。(2)功能性腹泻脾虚证模型大鼠生物学指标方面,脑肠肽Ghrelin、CCK在下丘脑中的蛋白与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在循环血中表达也高于正常组,而VIP在下丘脑和循环血中表达均低于正常组,推测脑肠肽激素水平的紊乱有可能是功能性腹泻的病理机制所在,从而引发胃肠运动及分泌功能增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发生“脾失健运”的泄泻。(3)对模型大鼠进行药物干预,研究发现,健脾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腹泻指数,改善功能性腹泻大鼠“腹泻(次数增多,性质清稀或溏薄)”主症,增加饮食量,并对神疲乏力、皮毛不泽等脾虚表现也有改善作用。健脾中药治疗能够显着提高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含量,改善胃肠道功能,同时降低乳酸含量,缓解脾虚症状。证实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对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4)脑肠肽指标方面,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能够降低模型大鼠Ghrelin、CCK在下丘脑和外周血的表达,同时升高VIP在下丘脑和外周血的表达,表明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对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的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脑肠肽的表达,进而改善相关症状,因此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治疗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的疗效机制有可能与调控脑肠肽的表达有关。结论综合以上研究发现,功能性腹泻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与脾虚证密切相关,参苓白术散为中医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方剂,与西药治疗相比具有显着疗效。实验研究证实,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能明显改善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大鼠的症状体征、减少排便次数、改变大便性状、改善消化吸收能力,缓解疲劳状态。生物学机制研究表明,功能性腹泻脾虚证模型大鼠下丘脑及外周血中Ghrelin、CCK表达上调、VIP表达下调,表明功能性腹泻脾虚证“脾失健运”生物学机制可能为脑肠肽表达异常诱发肠道稳态失衡,胃肠功能紊乱。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干预后,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大鼠下丘脑及外周血中Ghrelin、CCK、VIP表达趋于正常,说明健脾方剂参苓白术散可能通过调节脑肠肽的表达,从而维持神经-内分泌网络稳态,调控胃肠功能发挥治疗作用,也证实Ghrelin、CCK、VIP有可能是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的生物学特异性指标及有效治疗靶点。

任永富[4](2016)在《一例猪鞭虫病的诊治体会》文中提出猪鞭虫病是由猪鞭虫(猪毛尾线虫)引起的疾病,又称猪毛尾线虫病。猪鞭虫虫体为乳白色,前部细长,后部短粗,外观极似马鞭,故称鞭虫。笔者结合一例猪鞭虫病实例,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等方面进行综合诊断,并提出了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刘诚[5](2014)在《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文中研究表明附红细胞体病是以溶血性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的血液感染性疾病,其病原体为附红细胞体。本病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尸体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在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周珊珊[6](2019)在《参苓白术散对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畜禽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是腹泻疾病发病率极高,结肠炎作为腹泻疾病的一种给畜禽养殖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试验通过观察参苓白术散对2,4,6-三硝基苯磺酸钠(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肠道的影响,以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及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为参苓白术散在临床上治疗动物腹泻疾病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试验一结肠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估随机选取80~100 g SD大鼠10只,均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以TNBS乙醇溶液灌肠造模结肠炎,空白组灌肠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模型组大鼠出现腹泻、懒动、少食等症状。造模后2天进行解剖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待检测细胞因子;采集结直肠以观察肠损伤情况。造模后结果表明,模型组腹泻严重且炎性细胞因子IL-6和MPO高于空白组,抗氧化因子CAT、SOD均低于空白组。模型组肠道解剖显示结肠出现了红肿、溃疡、坏疽等病变。试验二参苓白术散对大鼠结肠炎的影响选取80~100 g SD大鼠40只,分为5组,空白组、自然恢复组、参苓白术散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造模结肠炎,空白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肠。造模后各组大鼠进行灌胃给药,空白组和自然恢复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2 m L,参苓白术散治疗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0.15 g/m L,0.1 g/m L,0.05g/m L的参苓白术散溶液2 m L。于治疗第8天进行各组大鼠粪便、血液等样本采集。其中大鼠粪便用Illumina Miseq方法对肠道菌群进行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丰富度及微生物群落丰度,采集大鼠血清样本用于检测细胞因子,并剖检各组大鼠采集结直肠,用于反映肠道结构变化。用药后结果显示,参苓白术散治疗对于菌群的丰富度具有提高作用,对菌群多样性具有降低作用。对菌群组成进行分析得知在菌属水平相较于自然恢复组,参苓白术散治疗对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拟杆菌属(Bacteroides),嗜胆菌属(Bilophila),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幽门螺杆菌属(Helicobacter),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普鲁氏菌属(Prevotella)以及梭菌属(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菌群代谢功能进行预测发现,参苓白术散对多个KEGG二级代谢通路具有调节作用,但是对这些通路下属的三级代谢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参苓白术散对这些代谢通路中的大部分路径均有下调作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对TNBS造模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抗氧化因子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对TNBS造模大鼠的肠道结构组成以及细胞凋亡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全文试验结果表明,参苓白术散治疗可以改善TNBS造模大鼠肠道结构,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模型大鼠的炎症水平以及提高其抗氧化能力,还可以改善模型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功能。

二、228例猪痢疾病的诊治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28例猪痢疾病的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预防断奶仔猪腹泻的新式武器——平菇(论文提纲范文)

1 断奶仔猪的腹泻预防
2 猪肠道菌群组成
3 免疫调节作用
4 对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5 平菇的用途

(3)基于脑肠肽探讨功能性腹泻脾虚证“脾失健运”生物学机制及中药疗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功能性腹泻现代医学研究概述
        1. 功能性腹泻发病机制
        2. 功能性腹泻治疗方法
        3. 功能性腹泻相关脑肠肽研究进展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泄泻中医源流研究综述
        1. 秦汉时期
        2. 晋唐两宋时期
        3. 金元时期
        4. 明代时期
        5. 清代及民国时期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参苓白术散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现代研究概述
        1. 治疗机理研究
        2. 临床应用研究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研究一 功能性腹泻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腹泻综合疗效的Meta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研究一 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复制与评价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生物学机制的研究
        实验一 相关脑肠肽在大鼠血清中的表达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实验二 PCR法检测脑肠肽相关基因在大鼠下丘脑中的表达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实验三 Western blot法检测脑肠肽在大鼠下丘脑中的表达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实验四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肠肽在大鼠下丘脑中的表达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健脾方剂参苓白术散对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的治疗作用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四 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对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的治疗机制研究
        实验一 相关脑肠肽在大鼠血清中的表达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实验二 PCR法检测相关脑肠肽在大鼠下丘脑中的表达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实验三 Western blot法检测脑肠肽在大鼠下丘脑中的表达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实验四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肠肽在大鼠下丘脑中的表达
        1. 实验方法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语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4)一例猪鞭虫病的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情况
2 临床症状
3 剖检变化
4 诊断
    4.1 治疗性诊断
    4.2 鉴别诊断
5 防治措施
6 小结
    6.1 全进全出
    6.2 定期驱虫
    6.3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

(5)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
    1.1病料
    1.2主要试剂
2方法
    2.1临床诊断
    2.2病理剖检
    2.3细菌学检查
    2.4血液压片检查
    2.5血液涂片检查
    2.6金标检测卡检测
3结果与分析
    3.1发病情况调查
    3.2临床症状观察
    3.3剖检病理变化
    3.4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3.4.1 细菌学检查结果
        3.4.2血液压片检查结果
        3.4.3血液涂片检查结果
        3.4.4金标检测卡检测结果
    3.5防治措施
4讨论

(6)参苓白术散对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或符号表
1 前言
    1.1 畜禽腹泻性疾病的发病态势
    1.2 结肠炎概述
    1.3 结肠炎模型建立原理
    1.4 肠道菌群概述
        1.4.1 肠道菌群的免疫调节作用
        1.4.2 肠道菌群的营养代谢作用
        1.4.3 结肠炎和肠道菌群的关系
        1.4.4 中药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
    1.5 参苓白术散组成和作用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动物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主要药品与试剂
    2.2 方法
        2.2.1 中药的配置
        2.2.2 试验分组与处理
        2.2.3 动物的饲养管理
    2.3 检测指标与方法
        2.3.1 样品采集
        2.3.2 炎性细胞因子和抗氧化因子的检测方法
        2.3.3 切片的制作和观察方法
    2.4 大鼠粪便中微生物的测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2.4.1 16SrDNA测序及流程
        2.4.2 粪便样品DNA提取
        2.4.3 抽提样本DNA质检
        2.4.4 目标片段PCR扩增
        2.4.5 扩增产物回收纯化
        2.4.6 扩增产物荧光定量
        2.4.7 测序文库制备
        2.4.8 上机进行高通量测序
        2.4.9 生物信息学分析
    2.5 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预试验模型评估
        3.1.1 造模后腹泻情况图
        3.1.2 预试验造模后结肠解剖图
        3.1.3 预试验肠道损伤评分表
        3.1.4 造模后炎性细胞因子和抗氧化因子分析
    3.2 参苓白术散对大鼠结肠炎的影响
        3.2.1 治疗后大鼠肠道解剖图
        3.2.2 治疗后各组大鼠结肠的组织形态学对比
        3.2.3 治疗后细胞因子与抗氧化因子的ELISA分析
        3.2.4 肠道菌群分析
        3.2.4.1 有效序列量,长度及OTU数目分析
        3.2.4.2 ALPHA多样性分析
        3.2.4.3 物种丰度统计和群落组成分析
        3.2.4.4 Beta多样性分析
        3.2.4.5 菌群代谢功能预测
4 全文讨论与总结
    4.1 讨论
        4.1.1 结肠炎模型评估
        4.1.2 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
        4.1.3 大鼠细胞因子的变化
        4.1.4 大鼠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变化
        4.1.5 结肠炎和机体代谢的关系
        4.1.6 大鼠肠道菌群代谢功能预测分析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228例猪痢疾病的诊治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228例猪痢疾病的诊治体会[J]. 张淑荣,赵淑滨.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1(06)
  • [2]预防断奶仔猪腹泻的新式武器——平菇[J]. 张文华,Matthew Weozerai.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12)
  • [3]基于脑肠肽探讨功能性腹泻脾虚证“脾失健运”生物学机制及中药疗效机制[D]. 李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4]一例猪鞭虫病的诊治体会[J]. 任永富. 当代畜牧, 2016(15)
  • [5]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J]. 刘诚. 中国动物检疫, 2014(03)
  • [6]参苓白术散对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肠道菌群的影响[D]. 周珊珊.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脾胃虚弱论文 肠道菌群论文 痢疾论文 参苓白术散论文

上一篇:王弼“忘象”认识论初探
下一篇:螺旋CT在骨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