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德媛,朱炯,李兵[1](2021)在《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文中指出电工学是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电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工学教学中,将EWB虚拟仿真技术、传统实验技术及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仿真计算、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EWB仿真软件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理论,同时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好基础。
高方景,王军燕,姚兰波,张永奈[2](2021)在《输电线路工器具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特高压纳入"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国家加快推进特高压建设进程,输电工程根据其功能特性,工程一般呈带状分布,横跨区域广,地处偏僻,导致施工现场的工器具管理难度大;为此,本文着重介绍了一种输电线路工器具管理方法,通过智能化先进手段,对现场工器具进行有效管理。
李亮,朱津津[3](2021)在《基于多屏协作的翻转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分析课前自主学习中的家庭视频业务场景,结合智能设备、家庭网络的发展现状,构建以智能电视为核心、结合智能移动终端和常用电子设备的适合于翻转课堂线上教学的业务模式,以解决翻转课堂自主学习阶段学习者缺乏学习主动性、隐性学习问题发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研究目的,根据业务环境的交互特点,对传统的线上教学模型进行适当改进,将测试练习操作迁移到自主学习中,并通过信息同步、交互信息采集等技术,在自主学习教学组织上,以过程性发现、表现性监督以及内容组织迭代等机制的设计,以及与家庭视频业务环境设备的融合,通过多种家庭视频业务终端协作性交互操作,构建适合于目前翻转课堂线上教学要求的教学平台,以发挥各个设备在用户操作性和体验性上的优势,从而提高翻转课堂线上教学的学习参与度和用户体验度。
汪洋[4](2021)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与网络化平台建设探索》文中提出基于开放式实验教学特点,设计并实现了开放式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使开放式教学工作得到创新发展,进一步优化传统实验教学方式,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同时,在实验教学运行系统的建立中,主要以实验室系统管理系统和开放式的系统为主,其系统框架和分系统功能在文中都作了详细说明,其运行主要流程也作了简单介绍。
吴蕙蕙,郑琳泓,何梓凯[5](2021)在《媒体融合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守正与创新》文中指出立足习近平总书记的媒体融合思想,结合国内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实例,分析了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探索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路径。研究表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坚持守正为本、创新为要,从理念、内容、手段、队伍、管理等五个维度着手开展工作,是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路径。
谢晓琳[6](2021)在《公安移动警务交通管理终端APP功能设计》文中提出结合交通管理业务需求,从提高交警基层民警管理效率和落实科技强警角度出发,对公安移动警务交通管理终端APP的功能进行设计,从功能和部署上区分民警版和辅警版,在满足基层民辅警日常执勤执法工作需要的同时实现对一线民辅警的有效管理和智能化考核,并结合系统安全性等相关要求完善终端APP的数据交换路线。
廖铭胜,尹先明,张春雨[7](2021)在《基于北斗系统的海上VHF台站跟踪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出了基于北斗卫星定位与短报文通信功能的船台跟踪管理系统理论,集船舶定位、监控、信息交互等功能于一体,利用科技手段,促进管理部门对海上无线电(VHF)的实时管理更加有效和便利,为维护海上电台的有序有效使用提供了信息化的科技管理思路,为管理部门的综合监管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对海上船舶无线电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李喾[8](2021)在《基于4G通信的航标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
黄海波[9](2021)在《FST动物医药企业渠道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认为
韩桂楠[10](2021)在《基于PLC-RF双模自组网通讯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理论计算 |
| 2 EWB仿真计算 |
| 3 实验验证 |
| 4 理论、实验、仿真对比分析 |
| 1 设备介绍 |
| 1.1 工器具管理终端 |
| 1.2 工器具探测仪 |
| 1.3 电子标签 |
| 2 工作原理 |
| 3 设备使用方式 |
| 一、引言 |
| 二、问题的引入 |
| 1. 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 |
| 2. 学习者问题的课堂转化 |
| 三、学习环境设计 |
| 1. 学习环境分析与构建 |
| 2. 设备角色功能设计 |
| 四、教学支撑环境的实现 |
| 1. 多终端同步呈现 |
| 2. 终端交互实现 |
| 五、开放性学习教学组织设计 |
| 1. 自主学习的过程性发现机制 |
| 2. 自主学习的行为监督机制 |
| 3. 教学资源的迭代组织形式 |
| 六、总结 |
| 一、开放式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 |
| (一)开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
| (二)开放实验室后台管理系统。 |
| (三)开放实验室教师管理系统。 |
| (四)开放实验室学生应用系统。 |
|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运行管理系统 |
| (一)实验资源实时显示系统。 |
| (二)实验室运行管理控制系统。 |
| (三)实验台控制终端。 |
| (四)系统运行。 |
| 三、结语 |
| 一、媒体融合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形势 |
| (一)媒体融合 |
| (二)媒体融合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挑战 |
| 二、媒体融合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守正与创新逻辑思辨 |
| (一) 坚持守正为本 |
| (二)坚持创新为要 |
| (三)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 |
| 三、媒体融合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守正与创新发展路径 |
| (一)培养互联网思维,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实现由“宣传”到“传播”的转变 |
| (二)坚持“内容为王”,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创新内容生产形式,实现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
| (三)创新传播方式和手段,建立核心的统一宣传平台,实现线上引领与线下教育的效果 |
| (四)搭建人才培养平台,调动宣传思想工作者的积极性,实现“四力”目标 |
| (五)完善管理体系,做到“统一管理”和“有效管理”,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化配置 |
| 四、结语 |
| 1 系统架构 |
| 2 功能设计 |
| 2.1 接处警 |
| 2.1.1 警情下发 |
| 2.1.2 警情处置反馈 |
| 2.1.3 警情流转跟踪 |
| 2.1.4 警情超时处理提醒 |
| 2.1.5 警情查询 |
| 2.2 违法处理[3] |
| 2.3 非现场执法信息采集 |
| 2.3.1 违法信息采集 |
| 2.3.2 违法信息流转审核 |
| 2.4 车辆识别报警 |
| 2.5 证照扫描功能监管 |
| 2.6 稽查布控 |
| 2.7 交通信息采集 |
| 2.8 信息查询 |
| 2.9 执勤日志查看 |
| 3 功能划分 |
| 4 系统数据交换技术路线 |
| 5 结论 |
| 一、前言 |
| 二、设计方案介绍 |
| (一)系统设计目标 |
| (二)总体结构设计 |
| (三)监控中心结构 |
| (四)船台北斗终端 |
| (五)后台模块设计 |
| 1. 硬件接口控制系统 |
| 2. 北斗地面站管理中心 |
| 3. 数据服务中心 |
| 4. 应用业务管理系统 |
| 5. 本地核心数据库 |
| 6. 北斗位置监控后台 |
| 三、系统应用 |
| 四、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