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泽[1](2021)在《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文中研究表明典型的语义异指现象有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两种。以往研究针对该现象提出的“移位说”“形义错配说”“语法隐喻说”等假设没能揭示此类语言现象的本质,没有对此类现象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系统性描写,也无法探明此类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认知语言学具有解决以上问题的潜能。本文在对语义异指现象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视角,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1.语义异指具有哪些典型的句法特征?2.语义异指具有哪些典型的语义特征?3.语义异指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是什么?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语义异指现象体现了语言象似性这一根本性的句法语义特征。表层句法结构的底层是概念结构,意义就是概念化。意义是无限的,而句法结构是有限的。言者用有限的句法结构表达无限的意义,同时还要兼顾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势必造成对现有句法结构的主观操作。虽然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各有独特的句法特征,但总的来说,语义异指结构在异指成分的形态特征、数量限定语、句型分布以及句子的体等方面都受到相对于语义正指结构来说更为严格的限制。第二、修饰类语义异指和述补类语义异指具有迥异的语义特征,但仍能找到一些共性。语义指向是异指现象语义特征研究的重点内容。从还原观的角度来看,两类语义异指中异指成分的论元结构并不因进入这些结构(或构式)而有所改变,其配价要求和词汇选择限制保持不变。从整体观的角度看,异指相关的结构(特别是动结式)的整体论元结构和语义指向特征都与异指成分的论元结构密切相关。另外,异指结构具有较高的信息密度,是概念化者有意的句法安排,体现了较高的主观性。第三、语义异指的产生具有明显的认知理据。从根本上讲,语义异指是语言使用者基于认知识解结果而对习以为常的语义正指结构的图形-背景关系的逆转,是认知主体不同识解方式在句法形式上表现。修饰类语义异指是言者对同一情景的不同方面进行突显、静态到动态心理扫描方式的转换等认知识解操作的结果。异指成分以及中心成分存在于同一个注意窗口,两个成分作为输入项而形成新的整合空间,从而产生了迥异于组成构件的语义特征。此类语义异指是言者有意识的句法操作,具有强烈的语用动机。通过对语言符号单位的操作,将性状焦点化,更好承载主观情感、体现表达意图,完成话语构建。述补类语义异指逆转了述语和补语的图形背景关系,补语成为图形并构建主要事件,可以独立或共同支配论元。本研究再次证明了认知语言学提出的不同句子结构即代表不同意象的观点。所谓的句型变换根本不存在,“移位说”赖以存在的“源句式”也仅是一种没有根据的假设。第四、语义异指现象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其内部并不匀质。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具有迥异的句法语义特征、语用效果、语言理据等,但在认知理据方面具有统一性。本研究明确界定了语义异指现象的研究范围及其认知、心理学基础,构建了对该现象进行描写-解释的基本框架。对典型的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和产生理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并将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引向深入,对汉语语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国家当下急需发展的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即时翻译等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李颖[2](2020)在《琳琅满目的饮用水》文中研究指明水是生命之源,但市面上的涉水产品可谓琳琅满目。作为普通消费者,面对这么多种类的水,究竟该如何选择?矿泉水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钻井采集的,它对水源地有严格要求,需经过地矿部门勘探评价,采取水源地保护措施,可以理解为一种矿产资源。
郭树彬[3](2019)在《喝不得“千滚水”,喝了就会造成亚硝酸盐中毒?》文中研究表明流传度:70000000+"千滚水"也就是反复被加热的水,传说随着加热的次数变多,水里就会不断产生亚硝酸盐这种含有剧毒的致癌物。常喝反复烧开的水会出现昏迷、惊厥,严重的还会致癌、死亡。如此推理,办公室、医院、火车站等都随处可见"千滚水",岂不是危机四伏?我们究竟该喝什么水?
盛晓阳[4](2019)在《夏日饮品宝塔新鲜出炉》文中研究说明炎热的夏天,在家长为给宝宝喝水的事烦恼的时候,我们为宝宝定制了一个夏日饮品宝塔。夏天天气炎热,宝宝出汗多,容易口渴,喝水成了夏天的重要功课。给宝宝喝什么水好呢?让宝宝多喝白开水,想法是好的,可是实施起来有难度。面对花花绿绿、香甜诱人的饮料,宝宝早就把白开水丢一边了。如何让宝
大脸兔[5](2017)在《关于水的那些事儿》文中认为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但是究竟什么水能喝,什么水不该喝,众说纷纭,今天大脸兔就和大家聊聊关于水的那些事儿,并教你怎样喝水。那些关于水的谣言谣言一:千滚水不能喝"千滚水"就是指反复烧开的水。它被扣上了"亚硝酸盐超标""致癌""导致身体缺氧"等罪名。自来水中含有硝酸盐,反复烧开,由于高温缺氧,会导致部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
陈武[6](2016)在《蓝水晶》文中指出第一部蓝晶灵异的光萍萍做一个梦。萍萍望着眼前的黑夜,回味刚才的梦,一个身穿海昌蓝大襟褂子的年轻女人,微笑着向她招手。女人站在草木枯黄的后岭上,身体缓缓下陷,神情也由满心的喜悦,逐渐变得焦躁起来,并且不停地大声喊叫。萍萍听她在喊"萍萍",不由得向她跑去,可双脚似乎被捆起来似的,眼睁睁地看着她消失不见……
李娟娟[7](2016)在《隔夜水致癌是真的吗?》文中认为在谈"癌"色变的今天,我们一听到"隔夜水致癌"的传言,也不去探究是真是假,自己先恐慌了。市面上火爆异常的各种生态水、活化水、碱性水……你都分得清楚吗?究竟喝什么水有利于健康呢?隔夜茶还能喝吗?网传隔夜水致癌,这是真的吗?传言说:"隔夜水里亚硝酸盐很多,喝了会引起中毒,会导致意识丧失、甚至死亡,而且亚硝酸盐还致癌。"看了这个传言,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水里怎么会有亚硝酸盐,水里的亚硝酸盐是哪儿来的?
范志红[8](2016)在《酸奶真相大揭秘》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市场上名目繁多、概念热闹的乳制品货架,你有没有感觉困惑?为什么有些酸奶产品不用冷藏,而且保质期长达几个月?有些酸奶号称加了有益菌,但这些有益菌究竟有何益处?酸奶功能五花八门,那么想补钙该喝哪一种?想畅通肠道该喝哪一种?想补蛋白质要喝哪一种?想延缓血糖上升该喝哪一种?想控制热量、避免增肥又该喝哪一种?这里为大家展示酸奶的真相,希望能帮助你解除疑惑。
龚桂华[9](2015)在《混帐》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空客A800在一万六千多米的高空中飞行。富二代的我,坐在经济舱里。现在是美国东部时间,傍晚五时五十五分。天还未黑,浩如烟海的太空已经零零散散地挂起了一些星星。庞大的机体下面,白皑皑的云团,一堆扎一堆,一片连一片,远远望去,宛如大海中的波涛,汹涌着,奔向无边的天际。太阳照在云层上,亮晃晃的,十分刺眼。我扬起脸,望着天上的星星,觉得它们离我很近,又觉得它们离我很远。我就
钟桂华[10](2015)在《离开塔山的日子(连载十六)——英雄四纵(41军)入关南下征战战事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雄师劲旅激战华北显军威金戈铁马血战江南歼强敌精锐兵锋征战粤东肃顽匪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初期,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成功地进行了塔山一线阻击战。成功的塔山一线阻击战,保证了我军攻克锦州战役的胜利,保证了我军全歼廖耀湘"西进兵团"的胜利,保证了我军辽沈战役歼敌47万人的巨大胜利,为解放全东北以至全中国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功的塔山一线阻击战,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都享有极高的盛誉,是我军军史上野战阵地坚守防御成功的光辉战例,是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全体指战员们的骄傲。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摘要 |
| Abstract |
| 第1章 绪论 |
| 1.1 引言 |
|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 1.2.1 研究对象 |
| 1.2.2 研究方法 |
| 1.3 研究问题和意义 |
| 1.3.1 研究问题 |
| 1.3.2 研究意义 |
| 1.4 语料来源 |
| 1.5 论文结构 |
| 第2章 语义异指的界定及相关研究 |
| 2.1 引言 |
| 2.2 语义指向研究纵观 |
| 2.2.1 国内外语义指向研究 |
| 2.2.2 语义指向研究的范围 |
| 2.3 语义异指的界定与判定标准 |
| 2.3.1 语义异指的判定及分类 |
| 2.3.2 语义异指的判定标准及认知心理基础 |
| 2.4 语义异指的分析维度 |
| 2.5 语义异指的多视角研究 |
| 2.5.1 语义异指的修辞学研究 |
| 2.5.2 语义异指的语用研究 |
| 2.5.3 语义异指的系统功能研究 |
| 2.5.4 语义异指的生成研究 |
| 2.5.5 语义异指的认知研究 |
| 2.6 典型语义异指的研究综述 |
| 2.6.1 异指定语研究 |
| 2.6.2 异指状语研究 |
| 2.6.3 异指补语研究 |
| 2.7 小结 |
| 第3章 理论基础和描写-解释框架 |
| 3.1 引言 |
| 3.2 理论基础 |
| 3.2.1 图形-背景理论 |
| 3.2.2 认知识解理论 |
| 3.3 描写-解释框架 |
| 3.3.1 描写与解释的内涵 |
| 3.3.2 描写与解释语义异指的基本原则 |
| 3.3.3 描写与解释语义异指的基本框架 |
| 3.4 小结 |
| 第4章 异指定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
| 4.1 引言 |
| 4.2 定语及定语的语义指向 |
| 4.2.1 定语的定义 |
| 4.2.2 定语类别及语义指向特征 |
| 4.3 异指定语的句法特征 |
| 4.3.1 异指定语的指向特征 |
| 4.3.2 异指定语的形态特征 |
| 4.4 异指定语的语义特征 |
| 4.4.1 异指定语的语义选择限制 |
| 4.4.2 定语类别与语义异指的关联 |
| 4.4.3 主内定语与宾内定语的语义及指向差异 |
| 4.5 异指定语结构的认知理据 |
| 4.5.1 主宾侧重关系与焦点突显 |
| 4.5.2 观察排列与异指定语语义差异 |
| 4.5.3 句位选择与定语突显面调变 |
| 4.5.4 概念依存与异指定语长距离指别 |
| 4.6 小结 |
| 第5章 异指状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
| 5.1 引言 |
| 5.2 状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倾向 |
| 5.2.1 状语及定状区别 |
| 5.2.2 状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特征 |
| 5.2.3 异指状语的类别划分 |
| 5.3 异指状语的句法特征 |
| 5.3.1 指宾状语句的句法特征 |
| 5.3.2 指主状语句的句法特征 |
| 5.4 异指状语的语义特征 |
| 5.4.1 三个维度的异指状语语义分析 |
| 5.4.2 不同类型异指状语的语义特征 |
| 5.5 异指状语句与定语句的句法语义差异 |
| 5.5.1 指主状语句与主内定语句 |
| 5.5.2 指宾状语句与宾内定语句 |
| 5.6 异指状语结构的认知理据 |
| 5.6.1 视角调变与观察排列方式变化 |
| 5.6.2 认知突显与句型选择差异 |
| 5.6.3 心理扫描与动态语义增加 |
| 5.6.4 语序差异与概念可及路径 |
| 5.6.5 句式选择与焦点化效果差异 |
| 5.7 小结 |
| 第6章 异指补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
| 6.1 引言 |
| 6.2 补语类型及其语义指向特征 |
| 6.2.1 补语语义指向的分析维度 |
| 6.2.2 补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倾向 |
| 6.2.3 补语语义歧指 |
| 6.3 异指补语的句法特征 |
| 6.3.1 异指补语结构的内部构成 |
| 6.3.2 异指补语的句型分布及规律 |
| 6.4 异指补语的语义特征 |
| 6.4.1 异指补语的语义类型 |
| 6.4.2 异指补语结构的成分整合 |
| 6.4.3 异指补语结构的配价问题 |
| 6.4.4 异指补语的语义歧指分析 |
| 6.5 异指补语的认知理据 |
| 6.5.1 异指补语与背景-图形顺序调变 |
| 6.5.2 语序选择与状补认知突显 |
| 6.6 小结 |
| 第7章 结语 |
| 7.1 研究发现及启示 |
| 7.1.1 研究发现 |
| 7.1.2 语义指向分析的价值与启示 |
| 7.1.3 语言中无所不在的象似性 |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 参考文献 |
| 附录 |
| 附录一 正指形容词、动词定语列表 |
| 附录二 情绪类二价动词充任状语汇总 |
| 附录三 动作类二价动词充任状语汇总 |
| 附录四 二价形容词充任状语汇总 |
| 附录五 动补结构补语语义指向对象分类表 |
| 附录六 单音节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的考察结果 |
| 附录七 双音节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的考察结果 |
| 致谢 |
| 矿泉水 |
| 纯净水 |
| 水里的矿物质对健康有好处吗? |
| 长期喝纯净水不健康? |
| 弱碱性的水才健康,其他水不能喝? |
| 隔夜水、蒸锅水、千滚水会导致中毒、患癌? |
| 水里的溴酸盐有没有健康风险? |
| 山上的泉水、溪水无污染,更健康? |
| 喝运动饮料好不好? |
| 果汁更有营养,更健康? |
| 消费者该如何科学选择水? |
| 怎么喝水? |
| 喝水是件很重要的事 |
| 第一层:白开水 |
| 第二层:鲜牛奶、豆浆、纯果汁或蔬菜汁 |
| 第三层:乳酸菌饮料乳酸饮料、果汁饮料 |
| 第四层:碳酸饮料、果味饮料、运动饮料、含咖啡因饮料 |
| 注意:含酒精饮料一定不能给宝宝喝 |
| 第一部蓝晶 |
| 灵异的光 |
| 地形 |
| 蓝眼睛 |
| 参观 |
| 夜 |
| 调查 |
| 见苗 |
| 灾难 |
| 开学了 |
| 第二部地洞 |
| 外流的王二水悄然回村 |
| 萍萍的功课 |
| 打洞 |
| 约会 |
| 修墙头 |
| 学艺 |
| 夜行到鬼市 |
| 朱富的阴招 |
| 后岭的意外 |
| 塌方 |
| 第三部婚姻 |
| 春在一九八一 |
| 晚饭桌上 |
| 洗水晶 |
| 一场痛快的哭 |
| 旅行结婚 |
| 伤 |
| 卖花石遇到的 |
| 遗失的蓝晶 |
| 第四部市场 |
| 街划子 |
| 五百万 |
| 奇特的水胆水晶 |
| 吴小丽 |
| 酒后的话 |
| 借钱 |
| 办公室里 |
| 突然事件 |
| 发案 |
| 第五部转机 |
| 款子问题 |
| 精美的私藏 |
| 两块水晶 |
| 喜出望外 |
| 自杀 |
| 寻找 |
| 翻脸 |
| 重现 |
| 视察 |
| 男人的泪 |
| 蓝水晶 |
| 尾声 |
| 第一章 |
| 第二章 |
| 第三章 |
| 第四章 |
| 第五章 |
| 第六章 |
| 第七章 |
| 第八章 |
| 第九章 |
| 第十章 |
| 第十一章 |
| 第十二章 |
| 第十三章 |
| 第十四章 |
| 第十五章 |
| 第十六章 |
| 惯匪包剿刘郎林匪部被全歼(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