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新[1](2020)在《枣龟蜡蚧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枣树大部分是在庭院内种植,其果实营养价值丰富,可作为中药材养血安神、补益脾胃,也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枣树是我国的原产树,但因受到枣龟蜡蚧的影响,以至大量果实早期脱落,果肉变质,无法食用。枣龟蜡蚧又名日本龟蜡蚧,是以若虫固着在嫩枝和叶片上,吸食树汁,同时分泌大量"蜜露",造成枝叶变黑,诱致霉病发生。
刘晓良,李伟波[2](2018)在《枣龟蜡蚧和枣大球蚧的发生与防治》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枣龟蜡蚧和枣大球蚧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介绍,总结出了以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李玉平,王振亮,李开森,邵学红,李梦钗,刘满光[3](2016)在《利用林果害虫涂抹剂防治枣树害虫试验》文中指出为了验证林果害虫涂抹剂1次用药达到防治枣树虫害的效果,采用林果涂抹剂、20%吡虫啉微乳剂、30%乙酰甲胺磷喷施进行了枣树主要食叶害虫枣尺蠖、龟蜡蚧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枣尺蠖涂抹林果涂抹剂10d后虫口减退率为96.9%,叶面喷施乙酰甲胺磷涂干剂、吡虫啉微乳剂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8.6%和97.8%;防治枣龟蜡蚧涂抹林果涂抹剂20d后虫口减退率为98.8%,喷施吡虫啉、乙酰甲胺磷其虫口减退率仅为12.3%和3.4%。
邱宁宏,詹宗文,王家品,姚莉[4](2014)在《日本龟蜡蚧的危害风险》文中研究指明为探明日本龟蜡蚧在遵义发生的危害性,采用实地调研及查阅资料相结合,参照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日本龟蜡蚧在遵义发生的潜在危害性、寄主植物的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管理难度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日本龟蜡蚧在遵义的危险性综合评价值为1.7,属于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
胡作栋[5](2013)在《枣龟蜡蚧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枣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又名日本龟蜡蚧、日本蜡蚧、枣龟甲蜡蚧、龟蜡蚧、枣虱子,主要危害枣、石榴、柿、苹果、梨、桃、李、梅、杏、无花果等果树,以及枸骨、紫薇、悬铃木、夹竹桃、桂花、蜡梅、玉兰、含笑、大叶黄杨、冬青、桅子、杜鹃、菊花、月季、牡丹等百余种园林植物。1为害特点
沈莉[6](2011)在《枣龟蜡蚧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文中研究说明1危害情况枣龟蜡蚧又名日本蜡蚧、日本龟蜡甲、龟甲蚧或树虱子等。在我国枣区分布较广,部分枣区危害严重。以若虫和成虫刺吸叶片和1~2年生枝条的汁液,并排泄黏液污染叶片和果实。枣龟蜡蚧的寄主植物有枣、柿、苹果、柑橘和石榴等多种果树。在北方地区,以柿树和枣树发生较严重。枣龟蜡蚧属同翅目,蜡蚧科。
张旺林,张智英[7](2011)在《“冀星冬枣”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文中提出"冀星冬枣"是沧州市林科所选育的冬枣优良品种,2008年通过河北省林木新品种审定。该品种平均单果重16.55g,可食率97.3%,总糖24.67%,果形美观,果皮薄,果肉细脆多汁、甜味浓、口感好。一般栽后35a即可结果丰产,在一般管理条件下,盛果期树,株产可达37kg以上。但
秦文辉[8](2010)在《山西省枣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历》文中认为山西省是我国枣的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因栽培生态的变化、感病寄主的增加和管理较粗放等原因,枣树病虫害发生严重。据调查研究,主要虫害有:枣尺蠖、枣粘虫、枣芽象甲、枣瘿蚊、枣龟蜡蚧、桃小食心虫,主要病害有:枣锈病、枣疯病、缩果病、枣黑顶病。最后针对各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枣树主要病虫害防治历。
杨维,党国胜[9](2009)在《关中地区冬枣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措施》文中研究指明调查研究了陕西关中地区冬枣病虫害种类及危害情况,确定以枣尺蠖、桃小食心虫、枣瘿蚊、枣粘虫、枣龟蜡蚧、枣炭疽病、枣锈病等为主控对象。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植物检疫、物理防制、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无公害防治措施,组建了一套适用的控制体系。经过实施,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陕西冬枣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范玉贞,孙焕顷,魏淑珍[10](2008)在《枣龟蜡蚧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文中研究表明枣龟蜡蚧是危害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分析论述枣龟蜡蚧的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提出了科学有效并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发生规律 |
| 2 防治方法 |
| 2.1 加强植物检疫 |
| 2.2 人工防治 |
| 2.3 天敌防治 |
| 2.4 无公害防治 |
| 1 枣龟蜡蚧 |
| 1.1 形态特征。 |
| 1.2 生态习性。 |
| 1.3 防治方法。 |
| 2 枣大球蚧 |
| 2.1 形态特征。 |
| 2.2 生态习性。 |
| 2.3 防治方法。 |
| 1 材料与方法 |
| 1.1 材料 |
| 1.2 方法 |
| 1.2.1 试验处理 |
| 1.2.2 涂抹技术 |
| 1.2.3 处理时间与次数 |
| 1.2.4 药效调查 |
| 2 结果与分析 |
| 2.1 对枣尺蠖的防治 |
| 2.2 对枣龟蜡蚧的防治 |
| 3 讨论 |
|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 1.1数据来源 |
| 1.2研究方法 |
| 2结果与分析 |
| 2.1定性分析 |
| 2.2定量分析 |
| 2.3风险管理对策 |
| 3结论与讨论 |
| 1 为害特点 |
| 2 发生规律 |
| 3 传播途径 |
| 4 主要天敌 |
| 5 综合防治 |
| 1 危害情况 |
| 2 防治方法 |
| 1 主要病虫害 |
| 1.1 枣粘虫 |
| 1.2 枣尺蠖 |
| 1.3 枣龟蜡蚧 |
| 1.4 枣瘿蚊 |
| 1.5 枣锈病 |
| 1.6 枣炭疽病 |
| 2 主要防治措施 |
| 2.1 加强园区土肥及树体管理, 提高树体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
| 2.2 物理防治 |
| 2.3 生物防治 |
| 2.4 化学防治 |
| 1 主要虫害 |
| 1.1 枣尺蠖 |
| 1.2 枣粘虫 |
| 1.3 枣芽象甲 |
| 1.4 枣瘿蚊 |
| 1.5 枣龟蜡蚧 |
| 1.6 桃小食心虫 |
| 2 主要病害 |
| 2.1 枣锈病 |
| 2.2 枣疯病 |
| 2.3 缩果病 |
| 2.4 枣黑顶病 |
| 3 枣树主要病虫害防治历 |
| 1 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特点 |
| 1.1 主要虫害的发生及危害 |
| 1.2 主要病害的发生及危害 |
| 2 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 2.1 栽培管理措施 |
| 2.1.1 园地选择 |
| 2.1.2 合理栽植 |
| 2.1.3 增施有机肥, 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 |
| 2.1.4 树干绑草把诱越冬害虫 |
| 2.1.5 刮粗皮, 清病枝落叶, 降低越冬病虫基数 |
| 2.1.6 深翻枣园, 灌封冻水 |
| 2.1.7 树盘覆膜, 树干绑塑料膜带, 阻虫上树 |
| 2.1.8 合理进行修剪, 及时疏花疏果 |
| 2.1.9 合理追肥, 及时补充微量元素 |
| 2.1.10 合理排灌 |
| 2.2 物理防治 |
| 2.2.1 捕杀法 |
| 2.2.2 诱杀法 |
| 2.3 化学防治 |
| 2.4 生物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