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炼油车间节能探讨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油脂精炼车间节能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江明超[1](2021)在《油脂加工行业废水治理工程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油脂工业加工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已跃居全球第一的规模。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国家和地方标准的提升、油脂企业新、旧污水站也将面临着提标改造,组合出一种能够满足新标准要求的工艺,同时也能够满足稳定运行、降低成本所需,是所有油脂加工企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油脂加工行业废水处理方法较为简单,其排放标准要求也相对简单、宽松,出水能够满足一般的标准要求,但是对于生产线要求水化脱胶除皂彻底,污水较严格的排放标准,加之固体废弃物管控越来越严格,污泥的处理费用越来越高,致使整个污水处理成本增加。本文结合新的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参照项目环评文件要求,通过对多个现有污水站项目的考察、学习发现,油脂加工废水中压榨废水较易处理,精炼废水的处理难度是关键,其CODCr和氨氮等指标的处理难度较小,可生化性较好、能够达到较严格的标准要求,难点在于精炼废水总磷的处理和系统生化指标的稳定达标。首先,对于精炼废水总磷的处理,探究了物化处理和生化处理方法和其含皂量的影响。物化处理方法选用破乳除皂工艺,把含水化磷脂的皂转化为非水化磷脂的油类再分离出来,剩余的溶解性磷通过混凝沉淀工艺去除一部分;设定生化系统除磷能力的上限和进水含磷标准,选用具有脱氮除磷能力的活性污泥法工艺,利用微生物高效的释磷和吸磷的处理能力,把进入生化系统的磷尽可能降低至0.5 mg/L以下,后续再通过混凝沉淀工艺微除磷,使其稳定达标。其次,针对生化指标的稳定达标排放问题,在常规工艺基础上进行完善,依然是满足生化系统进水标准的基础上,选择较理想的物化处理工艺;前端物化处理出水的稳定能够确保生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采用加酸破乳除皂再隔油,先把废水中皂和油类物质处理掉,此时的CODCr处理效率可达到90%以上,能够满足生化系统进水的要求,在通过调节生化系统沉降比、回流比、溶解氧含量等控制指标,可以解决其稳定达标排放的问题。结合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本文组合出新的工艺,使其每一个环节尽可能满足更多指标的处理。物化处理环节除皂除CODCr和除磷结合,生化处理环节选用既能够脱氮又能除磷的活性污泥法工艺,通过微生物的高效释磷和吸磷能力,进行微量磷的处理;针对较严格的处理标准,可在后续工艺增加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混凝沉淀工艺,即可避免前端活性污泥法出水营养不均衡或营养物质过低导致的后续生化系统微生物不易培养,易出现污泥膨胀的生化问题,同时能够强化出水磷的处理;更好的保障了系统的稳定达标排放,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王玉莹[2](2021)在《米糠油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米糠是水稻加工业重要的副产物之一,以米糠为原料,制得的米糠油,是一种与橄榄油齐名的健康食用油。米糠油的发展,为促进稻米副产品的高附加值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供了有效契机。评价米糠油生产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于促进食用油行业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盘锦兴旺油脂厂米糠油生产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利用Ga Bi9.2.1.68软件建立模型,采用CML 2001-Jan.2016影响评价方法分析米糠油生产各阶段的环境影响。系统范围涵盖原料米糠运输、毛油浸出、油脂精炼和成品油包装四个子系统。通过米糠油生产生命周期评价的热点问题识别确定可能的改进方案,并量化环境影响改善的可能性,为相关行业实施清洁生产提供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生命周期评价结果,生产1吨精炼米糠油,运输、毛油浸出、油脂精炼和成品油包装的环境影响分别为6.31E-11、1.70E-10、1.81E-10和5.76E-11。油脂精炼阶段环境影响最大,其次是毛油浸出阶段。生命周期内最为显着的环境影响是海洋生态毒性潜值(MAETP),其次是酸化潜值(AP)、非生物化石资源耗竭潜值(ADP f)、全球变暖潜值(GWP)和光化学臭氧形成潜值(POCP)。电力和煤的大量消耗是造成这两个阶段环境影响显着的重要原因。此外,正己烷、磷酸和氢氧化钠的使用对加剧POCP、富营养化潜值(EP)和非生物元素资源耗竭潜值(ADP e)有突出贡献。而包装材料的使用对MAETP、ADP f和陆地生态毒性潜值(TETP)有较突出的作用。敏感性分析表明,对米糠油生产生命周期评价结果影响最大的清单数据主要是用煤量和用电量。2.基于米糠油生产生命周期评价的热点问题识别,即化石燃料煤和电力的消耗是造成绝大部分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提出用天然气替代煤,和改变电力来源(即发电方式)来确定环境影响改善潜力。与煤相比,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米糠油生产系统产生更低的AP、EP、GWP、HTP、MAETP、ODP和POCP,特别是AP、POCP和GWP,影响改善程度最大,分别减少了74.67%、40.86%和23.22%。整体环境影响比原系统改善了24.18%。不同电力来源的环境影响顺序为: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天然气发电<光伏发电<燃煤发电。水力发电最为环境友好。与燃煤发电相比,其整体环境影响分别改善99.76%、98.03%、95.62%和90.49%。四种情景分析表明,改变电力来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环境影响改善潜力最为显着。以20%的水力发电和天然气发电为例,对应情景的整体环境影响分别改善83.21%和82.77%。因此,加快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传统燃煤发电对于缓解环境压力,改善环境质量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左青,左晖[3](2020)在《油脂精炼工艺和设备的改进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加强精炼油脂的质量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对多品种油源,改进油脂精炼工艺和设备。在原有油脂精炼工艺及设备改进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如酶法脱胶、纳米中和、后脱酸等,保留油中活性物质如甾醇、维生素E,控制反式酸增量在1.2%以内、缩水甘油酯含量小于等于1 mg/kg、3-氯丙醇酯含量小于等于2.5 mg/kg,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

郑茂强,康泰,王岚,荣恒军[4](2018)在《水源热泵节能技术在食用油精炼车间的应用》文中指出介绍了水源热泵工作原理,阐述了水源热泵在400 t/d菜籽油脱蜡精炼线的应用案例,并分析了水源热泵的节能减排效果。

孙乐,赵宇,李晓龙,白宏伟[5](2017)在《精炼脱臭中冷冻水真空系统和乙二醇型“干冰”冷凝真空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冷冻水真空系统和乙二醇型"干冰"冷凝真空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艺特点,并进行了技术性能对比。对两种真空系统应用在不同规模精炼脱臭生产线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者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冷冻水真空系统更适用于中、小规模油脂精炼脱臭真空系统,乙二醇型"干冰"冷凝真空系统更适用于大、中规模油脂精炼脱臭真空系统。

胡燕,袁晓晴[6](2017)在《食用油脂精炼新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油脂精炼对于提高油脂的品质至关重要。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分别对食用油脂精炼过程中的一些新方法、新工艺以及近些年出现的新设备和新技术进行介绍,并对未来我国食用油脂精炼加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意义。

孙乐,周人楷,徐闯,王强[7](2016)在《干式-冷凝真空在食用油脱臭系统中的实践》文中提出结合干式-冷凝真空系统工作原理、工作方式、安装方式等特点,分析了该技术在食用油脱臭生产中的优势。该系统用于食用油脱臭系统,蒸汽消耗少,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真空系统适合在大、中规模油脂精炼生产线中应用。

杨金强[8](2016)在《食用油脂加工中PAEs变化规律的研究及设计》文中认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AEs)存在范围广,可能污染油脂的环节多,且在油脂中有较好的溶解度等特点,使PAEs易残留于油脂中;PAEs是一种环境激素类物质,在人体内长期蓄积造成的生殖系统、肝脏、神经系统等伤害不容忽视。因此,近年来食用油脂中的塑化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本课题对油脂生产线进行取样分析,研究了油料、压榨饼、浸出粕、油脂精炼各个工段的油脂样品以及加工助剂中塑化剂的含量水平,掌握了加工过程中塑化剂含量变化规律,确定吸附剂是精炼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研究了油料中塑料杂质对油脂的污染情况;研究了严重污染的油脂中PAEs的精炼脱除效果,以及集成技术脱除对油脂中PAEs的脱除效果,进一步为食用油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两个大豆样品和两个花生样品进行分析,分别检测分析豆皮、脱皮豆、花生红衣、花生子叶中PAEs含量,研究PAEs在油料及油料不同部位的含量情况。结果显示,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在油料中分部不均匀,脱皮豆中PAEs含量一般高于豆皮;取自阳光油厂的脱皮豆、豆皮中PAEs总含量分别为17004.6μg/kg、460.2μg/kg,取自佳悦油厂的样品,阳光油厂的脱皮豆、豆皮中DBP含量分别为256.1μg/kg、156.9μg/kg;花生红衣中PAEs含量显着高于花生胚,且饱满籽粒中塑化含量显着低于干瘪花生籽粒;两个花生红衣样品中PAEs总含量分别为6096.3μg/kg、9194.9μg/kg,花生胚中PAEs总含量分别为696.0μg/kg、736.0μg/kg,饱满花生红衣、胚中DEHP含量分别为5.44 mg/kg、0.51 mg/kg,干瘪花生红衣、胚中DEHP含量分别为8.35 mg/kg、0.53 mg/kg。通过对菜籽、菜籽压榨饼、菜籽浸出粕、玉米胚芽、玉米压榨饼、玉米浸出粕中PAEs含量进行检测,发现浸出粕中PAEs含量显着高于油料原料;其中菜籽浸出粕中PAEs总含量为704.1μg/kg,菜籽中PAEs总含量为430.0μg/kg,前者显着高于后者;玉米胚芽浸出粕中PAEs总含量为80.44 mg/kg,玉米胚芽样品中塑化剂含量为57.69 mg/kg,同样前者高于后者。通过对油脂精炼各工序油脂样品中PAEs含量的检测,以及油脂加工助剂中PAEs含量的检测分析,研究不同精炼工序和精炼方法对PAEs含量的影响,以及加工助剂对油脂中PAE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脂脱色工段PAEs污染最为严重,经吸附脱色油脂中PAEs含量升高;油脂脱臭工段能脱除油脂中塑化剂,且脱除效果显着。油脂水化脱胶、碱炼脱酸工段对油脂中PAEs也有一定的脱除作用。加工助剂的安全隐患大,可以成为精炼油脂中paes的重要污染源。4个白土样品中dehp含量范围为2.166mg/kg9.634mg/kg;烧碱中dbp含量高达12.535mg/kg,dehp含量高达3.13mg/kg;磷酸中dehp含量高达8.243mg/kg。通过对paes含量不同的油料进行浸出取油和压榨取油,并检测分析浸出毛油和压榨毛油中paes含量,研究油料中塑料杂质及含量对毛油中paes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浸出法制取毛油受塑料杂质污染严重;其中杂质含量为0时,浸出花生油、浸出菜籽油、浸出玉米油中paes总含量分别为1.886mg/kg、0.401mg/kg、1.335mg/kg;pp编织袋杂质含量为0.5%时,浸出花生油、浸出菜籽油、浸出玉米油中paes总含量分别为2.212mg/kg、0.413mg/kg、23.776mg/kg;pe塑料袋杂质含量为0.5%时,浸出花生油、浸出菜籽油、浸出玉米油中paes总含量分别为2.271mg/kg、2.613mg/kg、31.170mg/kg;由此还可以看出,pe塑料袋对毛油的污染能力限制高于pp编织袋。压榨毛油中塑化剂含量受油料中塑料杂质的影响,还受油料种类的影响;花生、菜籽压榨毛油中paes含量受塑料杂质污染较显着,含有塑料杂质的玉米胚芽压榨的毛油中,paes含量低于清洁的玉米胚芽压榨毛油。研究了吸附法、水蒸气蒸馏对污染严重的油脂中paes的脱除效果和脱除条件。结果表明,使用h-2型活性炭,1300c脱色50min,可使玉米毛油中dmp、dep、dbp、bbp、dehp的含量分别从8.459mg/kg、8.522mg/kg、8.866mg/kg、7.390mg/kg、9.9528mg/kg降低至3.224mg/kg、4.332mg/kg、7.424mg/kg、5.708mg/kg、8.011mg/kg,脱除率分别达到61.17%、49.14%、16.30%、22.67%、19.52%,压榨菜籽毛油中dmp、dep、dbp、bbp、dehp的含量分别从7.031mg/kg、10.134mg/kg、5.683mg/kg、7.916mg/kg、12.4398mg/kg降低至3.958mg/kg、6.977mg/kg、5.042mg/kg、6.854mg/kg、11.450mg/kg,脱除率分别达到43.72%、31.15%、11.28%、13.41%、11.28%。采用2600c、140min水蒸汽蒸馏脱臭条件,玉米毛油中dbp、dehp含量分别从8.866mg/kg、9.953mg/kg降低至0.350mg/kg、4.146mg/kg;压榨菜籽毛油中dbp、dehp含量分别从5.683mg/kg、12.440mg/kg降低至0.511mg/kg、4.294mg/kg。单独采用吸附法和水蒸汽蒸馏法都无法将污染严重的油脂中paes脱除至达到国标限量要求。研究了利用现有油脂精炼工艺技术对不同污染程度油脂中paes的脱除效果。结果显示,对于污染极端严重的油脂,连续经过吸附、两段式水蒸气蒸馏脱除,dbp脱除率在74%以上,dehp脱除率在53%以上,仍无法达到国家限量要求;对于一般污染程度的油脂,玉米油、菜子油中dbp含量分别降至0.106mg/kg、0.271mg/kg,脱除率分别为94.23%、85.13%;DEHP含量分别降至0.582 mg/kg、1.185 mg/kg,脱除率分别为71.23%、49.75%,可以达到《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中规定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DBP≤0.3 mg/kg,DEHP≤1.5 mg/kg的限量要求。

申鹏华,黄秀玲[9](2016)在《四级蒸汽喷射泵的改进设计》文中提出针对植物油脂精炼脱臭工段真空系统能耗高的现状,结合大豆油600 t/d脱臭工段项目实践,对其真空系统进行改进。将四级蒸汽喷射泵改为二级蒸汽喷射泵与水环泵联用,大幅降低了蒸汽消耗与水耗,取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

邓秋华,占佳凤[10](2014)在《我国油脂工业技术发展的现状研究》文中认为油脂工业作为我国工业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缺乏和不成熟,严重阻碍了油脂工业继续发展的脚步。因此,我们应当充分掌握目前油脂工业的现状问题,以制定出促进我国油脂工业发展的策略。本文主要就我国油脂工业技术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与研究,从中提出了我国油脂工业发展的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二、油脂精炼车间节能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脂精炼车间节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油脂加工行业废水治理工程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油脂压榨与精炼废水的来源与特点
        1.2.1 油脂压榨与精炼废水的来源
        1.2.2 油脂压榨与精炼废水的特点
    1.3 油脂精炼与压榨废水治理常用工艺的介绍
        1.3.1 物理化学法
        1.3.2 生物处理法
        1.3.3 深度处理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4.4 课题研究时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第二章 项目概况
    2.1 项目背景介绍
        2.1.1 项目选址
        2.1.2 设计规模
        2.1.3 进水水质特点
        2.1.4 排放水质标准
        2.1.5 工程设计范围
    2.2 设计原则与依据
        2.2.1 设计原则
        2.2.2 设计依据
第三章 工艺方案设计
    3.1 主要污染物分析
    3.2 生化主体工艺对比
    3.3 工艺流程
        3.3.1 工艺流程确定
        3.3.2 工艺流程简要说明
    3.4 工艺处理效果预测
    3.5 主体工艺的设计计算
        3.5.1 隔油池的设计计算
        3.5.2 初沉池的设计计算
        3.5.3 气浮池的设计计算
        3.5.4 H1/A1/O1 的设计计算
        3.5.5 中沉池的设计计算
        3.5.6 工艺设计汇总
第四章 工程设计
    4.1 构筑物和主要设备设计选型
    4.2 异味治理
        4.2.1 废气治理工艺原理
        4.2.2 废气排放标准和工艺流程
        4.2.3 废气治理系统设计通风量
        4.2.4 废气治理系统主要设备
    4.3 自控系统方案
        4.3.1 设计原则
        4.3.2 参数显示与记录方式
        4.3.3 外部接口及控制室设备布置
        4.3.4 控制过程说明
    4.4 仪表及控制设备选型
        4.4.1 仪表设备选型原则
        4.4.2 自控设备选型原则
    4.5 系统控制单元
        4.5.1 控制室主控单元
        4.5.2 现场控制单元
        4.5.3 PLC硬件的构成
    4.6 软件系统
        4.6.1 监控计算机功能描述
        4.6.2 系统软件
    4.7 电气系统方案
        4.7.1 设计采用规范
        4.7.2 负荷等级及供电电源
        4.7.3 接地
        4.7.4 配电柜类型以及电气元器件的选型
        4.7.5 负荷计算
    4.8 污泥及废油处置
    4.9 其他设计
        4.9.1 总图设计
        4.9.2 噪音
        4.9.3 雨水排水
        4.9.4 节能、节电
        4.9.5 通风要求
        4.9.6 设备、管道防腐
        4.9.7 设备、管道保温
第五章 工程应用
    5.1 运行情况及处理效果
    5.2 物料与热量平衡分析和相关计算
        5.2.1 各功能区物料关系
        5.2.2 物料平衡计算步骤
        5.2.3 预处理区物料衡算
        5.2.4 生化水解酸化区物料衡算
        5.2.5 生化缺氧区物料衡算
        5.2.6 生化好氧区物料衡算
        5.2.7 二级生化区物料衡算
        5.2.8 好氧池降温热量计算
    5.3 成本分析和相关计算
    5.4 实验试剂与仪器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运行效果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2)米糠油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生命周期评价概述
        1.2.1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和定义
        1.2.2 生命周期评价步骤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2.1 米糠油提取技术
    2.2 系统描述
        2.2.1 运输
        2.2.2 毛油浸出
        2.2.3 油脂精炼
        2.2.4 成品油包装
    2.3 数据收集
        2.3.1 数据来源
        2.3.2 数据分配
    2.4 蒙特卡罗模拟
3 米糠油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
    3.1 目的和范围的确定
    3.2 清单分析
    3.3 影响评价
    3.4 结果解释
        3.4.1 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
        3.4.2 毛油浸出阶段的环境影响
        3.4.3 油脂精炼阶段的环境影响
        3.4.4 贡献因素分析
        3.4.5 敏感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米糠油生产环境影响改进方案研究
    4.1 天然气替换煤系统
        4.1.1 煤和天然气对应情景总环境影响对比
        4.1.2 两情景毛油浸出阶段环境影响对比
        4.1.3 两情景油脂精炼阶段环境影响对比
    4.2 改变电力来源
        4.2.1 不同电力来源
        4.2.2 不同电力来源环境影响比较
    4.3 情景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油脂精炼工艺和设备的改进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精炼工艺和设备改进
    1.1 酸炼碱炼
        1.1.1 常规酸炼脱胶
        1.1.2 酶法脱胶
        1.1.3 纳米中和
        1.1.4 常规碱炼脱酸
    1.2 脱色
    1.3 脱臭
    1.4 冬化
    1.5 精炼成品油保鲜
    1.6 废水废气处理
2 关于提升油脂质量安全的讨论
3 结束语

(4)水源热泵节能技术在食用油精炼车间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热泵原理
2 应用方案
3 节能效果分析
    3.1 水源热泵系统参数
        (1) 热泵端
        (2) 换热器端
    3.2 节约热能计算
        (1) 毛油预热
        (2) 软化水预热
        (3) 锅炉补给水预热
    3.3 节能经济效益
4 前景展望

(5)精炼脱臭中冷冻水真空系统和乙二醇型“干冰”冷凝真空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冷冻水真空系统
    1.1 工作原理
    1.2 工艺流程及说明
2 乙二醇型“干冰”冷凝真空系统
    2.1 工作原理
    2.2 工艺流程及说明
3 冷冻水真空系统和乙二醇型“干冰”冷凝真空系统性能对比
    3.1 真空度
    3.2 排污量
    3.3 安装要求
4 冷冻水真空系统和乙二醇型“干冰”冷凝真空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5 结束语

(6)食用油脂精炼新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精炼方法
2 精炼工艺
    2.1 脱胶
        2.1.1 酸法脱胶
        2.1.2 酶法脱胶
        2.1.3 吸附脱胶
        2.1.4 膜法脱胶
    2.2 脱酸
    2.3 脱色
        2.3.1 混合吸附剂脱色
        2.3.2 复脱色工艺
        2.3.3 膜技术脱色
    2.4 脱蜡
        2.4.1 硅酸钠凝胶脱蜡
        2.4.2 电场絮凝
    2.5 脱臭
        2.5.1 软塔系统脱臭工艺
        2.5.2 双重低温脱臭工艺
        2.5.3 冻结-凝缩真空脱臭工艺
3 油脂加工新设备和新技术
    3.1 低温压榨螺旋冷榨机
    3.2 双螺旋冷榨机
    3.3 高压蒸汽锅炉
    3.4 冷冻真空技术
    3.5 自动化控制系统
    3.6 自动检测技术
    3.7 检测新方法
4 展望

(7)干式-冷凝真空在食用油脱臭系统中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作原理
2 工艺流程及说明
    2.1 冰冷真空系统
    2.2 干式-冷凝真空系统
    2.3 两种系统的安装对比
3 应用实例
    3.1 真空度
    3.2 动力消耗成本
    3.3 排污量
    3.4 性能
4 结束语

(8)食用油脂加工中PAEs变化规律的研究及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油生产中塑化剂的来源分析
        1.2.1 植物油料原料
        1.2.2 油脂加工助剂
        1.2.3 生产设备零部件
    1.3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AEs)的毒性
        1.3.1 PAEs的生殖毒性
        1.3.2 PAEs的遗传毒性
    1.4 塑化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限量对比
        1.4.1 塑化剂迁移规律研究概况
        1.4.2 国内外有关塑化剂相关法规及检测方法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课题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2 油脂精炼过程PAEs的变化规律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2.2.1 试验材料及取样方法
        2.2.2 试验试剂
        2.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样品的检测方法
        2.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2.3.2 样品中塑化剂检测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5 小结
3 油料品质和加工助剂对油脂中塑化剂含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3.2.1 试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加工助剂中塑化剂的检测
        3.3.2 含有塑料杂质的油料中毛油的提取和塑化剂检测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加工助剂中PAEs含量分析
        3.4.2 油料籽粒与其种皮PAEs含量对比分析
        3.4.3 塑料杂质含量对毛油品质的影响
    3.5 小结
4 油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脱除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试剂
        4.2.3 实验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吸附法脱除油脂中的PAEs
        4.3.2 水蒸气蒸馏法脱除油脂中的PAEs
        4.3.3 油脂中VE含量的测定
        4.3.4 油脂中甾醇含量测定
        4.3.5 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吸附脱色对油脂中塑化剂含量的影响
        4.4.2 蒸馏脱臭对油脂中PAEs含量的影响
        4.4.3 吸附法和蒸馏法集成技术脱除油脂中PAEs
    4.5 小结
5 基于油脂中塑化剂脱除的 300T/D油脂精炼工艺设计
    5.1 引言
    5.2 工艺流程及工艺说明
        5.2.1 水化脱胶、碱炼脱酸工段
        5.2.2 脱色工段
        5.2.3 脱蜡工段
        5.2.4 水蒸气蒸馏脱臭工段
    5.3 各工序主要设备选型及说明
        5.3.1 脱胶-碱炼脱酸工序
        5.3.2 吸附脱色工序
        5.3.3 冷冻脱蜡工序
        5.3.4 水蒸馏脱臭工序
    5.4 设计计算
        5.4.1 物料平衡计算
        5.4.2 热量平衡计算
        5.4.3 设备选型与计算
        5.4.4 其他定型设备的选型
        5.4.5 设备清单
    5.5 300T/D油脂精炼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9)四级蒸汽喷射泵的改进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有设计
2 改进设计
3 经济效益分析
    3. 1 能耗对比
    3. 2 投资效益
4 结论

(10)我国油脂工业技术发展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现代油脂工业技术的现状
    1.1 油料预处理、榨油技术现状
    1.2 油脂浸出技术现状
    1.3 油脂精炼技术现状
2 我国油脂工业技术的发展对策
    2.1 能源消耗水平将大幅度降低
    2.2 大型设备的加工能力和性能将较大提高
    2.3 环境保护、清洁生产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2.4 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四、油脂精炼车间节能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油脂加工行业废水治理工程设计与应用[D]. 江明超. 广西大学, 2021(12)
  • [2]米糠油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D]. 王玉莹.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油脂精炼工艺和设备的改进实践[J]. 左青,左晖. 中国油脂, 2020(10)
  • [4]水源热泵节能技术在食用油精炼车间的应用[J]. 郑茂强,康泰,王岚,荣恒军.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8(01)
  • [5]精炼脱臭中冷冻水真空系统和乙二醇型“干冰”冷凝真空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J]. 孙乐,赵宇,李晓龙,白宏伟. 中国油脂, 2017(12)
  • [6]食用油脂精炼新技术研究进展[J]. 胡燕,袁晓晴.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14)
  • [7]干式-冷凝真空在食用油脱臭系统中的实践[J]. 孙乐,周人楷,徐闯,王强.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6(03)
  • [8]食用油脂加工中PAEs变化规律的研究及设计[D]. 杨金强.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8)
  • [9]四级蒸汽喷射泵的改进设计[J]. 申鹏华,黄秀玲. 中国油脂, 2016(04)
  • [10]我国油脂工业技术发展的现状研究[J]. 邓秋华,占佳凤. 食品安全导刊, 2014(26)


油脂论文 真空环境论文 精炼设备论文 米糠油论文 干冰论文

上一篇:寒热哮喘证微观指标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滇池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及治理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