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卓[1](2021)在《井下跑车防护装置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矿山生产过程中人员的安全问题,为充分提升跑车防护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应用PLC控制器设计了一种常闭式跑车防护装置。现详细分析了跑车防护装置的系统结构、技术参数、工作原理等内容,设计了监控子程序,有效降低了该装置误动作率和数据采集故障率,提高了矿井斜井运输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孙德标,郑毅,杨爱兰,仇德义,陈勇[2](2020)在《煤矿井下新型防跑车挡车栏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设计了一种新防跑车挡车栏,采用起落和旋转同时进行的驱动机构,整体运行无需断轨,实现地面起落且适用于复合式巷道。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分析了拦截应力、钢丝绳反力在撞击时的变化,从应力分析的角度调整和完善设计薄弱点,并对设计产品进行了现场撞击试验。结果表明:两栏体搭接处的强度直接影响着拦截效果,产品设计合理,产品通过了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的现场撞栏试验。
金建国,牛柏森[3](2018)在《ZDC30-2.5型自动防跑车装置在煤矿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煤矿井下主要倾斜井巷中对于在用防跑车装置的更新改造,由原有的自制摆杆式跑车防护装置更换为ZDC30-2.5型自动防跑车装置,对自动防跑车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技术要求、关键部件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装置的应用,减少了煤矿斜巷运输跑车事故的发生,提高了矿井斜井运输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马鲁[4](2017)在《矿井斜巷轨道新型跑车自动防护装置》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升矿井斜巷道运输的安全性,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并阻止斜巷轨道跑车的运行。应在斜巷轨道全区段逐步分级设置多道跑车的自动防护装置,确保整个斜巷轨道处于区段封闭状态,从而确保跑车安全。调查发现,在应用新型跑车自动防护装置之后,减少了跑车伤人事故的发生几率,也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从而保障了矿井斜巷轨道的安全运行。
石志强[5](2016)在《矿井斜巷轨道新型跑车自动防护装置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确保矿井斜巷轨道运输的安全可靠运行,实现对运行车辆实时监控和有效阻止斜巷轨道跑车车辆运行,通过在斜巷轨道全区段、逐级分段合理安设多道跑车自动防护装置方式,使整个斜巷轨道处于全斜巷分区段封闭状态,起到跑车安全防护作用。研究表明:该新型跑车自动防护装置应用后成功避免了跑车伤人事故的发生,减少了跑车事故经济损失,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确保了矿井斜巷轨道的本质安全运行。
任明远[6](2016)在《斜井跑车防护装置监控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煤矿生产中,斜井提升运输在整个矿井运输系统中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除了承担着煤炭、煤矸石、各类机械设备的运输任务,有时还用来运送一些井下各类工作者。所以纵观历次斜井跑车事故,其严重性不容忽视,更有甚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因此斜井运输对煤矿安全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往往在斜井巷道上安装斜井跑车防护装置。现阶段国内对跑车防护装置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纯机械式和机电联控这两个方面。对于纯机械式跑车防护装置的研究大多数仍是定点阻挡的思路,由于需要人工参与,不能够准确、及时的对跑车事故作出反应,因此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机电联控式较纯机械式有所进步,多以数字控制为主,但依旧存在设计不够完善、误动作率较高、抗干扰能力差、不便检修维护等缺点。基于此,工业生产对斜井运输监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为实现斜井跑车防护装置的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以现有跑车防护装置为基础设计应用了基于N:N网络的PLC控制系统作为现场控制核心,使系统能够做到“一坡三挡”,结构更加安全;同时为了能够做到对现场运行状态做到全方位实时掌控,采用MCGS组态软件作为上位机搭建可视化监控系统,其主要内容如下:根据斜井跑车防护装置功能要求设计编写了一整套PLC控制程序,以主站PLC作为现场控制的核心器件,其它从站PLC分别负责各挡车栏部分的逻辑控制输出及数据采集,主站PLC与各从站PLC协调工作实现斜井跑车防护装置正常运行。以PLC作为现场控制器,利用MCGS组态软件编写斜井跑车防护装置监控系统的上位机系统。MCGS作为现代工业监控系统通用的软件具有诸多的有点,通过搭建监控界面、创建控制变量、与下位机连接通讯等步骤实现对工作装置运行过程的逻辑控制和实时监控。通过制作的斜井跑车防护装置模型对上位机监控系统和PLC控制系统进行实验调试,检验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设计系统能够稳定的实现“上行车”、“下行车”、“矿车/猴车”以及故障检测报警功能。
徐鹏,高月奎,秦岩,皮士同[7](2016)在《地升式跑车防护装置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为解决同一倾斜井巷内缆车运行与绞车提升运输的矛盾,解决因空间不足造成影响安全提升运输以及人员乘坐缆车安全问题,设计安装地升式跑车防护装置。在缆车运行时,跑车防护装置处于卧倒状态,此时挡车钢丝绳网及跑车防护装置本体均处于轨道下方,有效解决了缆车运行时钢丝绳网刮碰座椅的问题;同时,在提松大件车辆期间,能有效解决以往下降式柔性跑车防护装置对大件车辆的超高、超宽限制。地升式跑车防护装置安装使用后,有效地解决了缆车运行与绞车提升运输的矛盾,保证了提升运输的安全,并且实现车辆超速的实时监测,提高了斜巷提升的安全系数。
徐鹏[8](2015)在《地升式新型挡车栏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某矿在同时具有轨道运输绞车以及架空乘人装置的斜巷研究与应用的地升式新型挡车栏。
樊庆林[9](2015)在《新郑煤电公司斜坡保险杠的改进与应用》文中提出新郑煤电公司是河南省郑煤集团公司下属的骨干矿井之一,设计年产300万吨煤炭,随着井下采掘的推进,倾斜井巷物料提升、运输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斜坡事故占矿井事故总数的比例不断增加,导致斜坡运输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牵引钢丝绳断裂造成的跑车事故;阻车器未用好造成的跑车事故;串车插销跣销和连接链环断裂引起的跑车事故;绞车安全保护失效造成的跑车事故;误打信号造成跑车事故;小绞车基础不牢绞车被拉跑等。上述原因造成矿车或矿车组在失控的情况下沿倾斜坡道飞
孙启迪,梁腾,孙伟[10](2015)在《新型防跑车装置在兼做猴车运行斜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该文介绍了ZDC30-2.0型防跑车装置的原理,分析其与架空乘人装置(俗称猴车)运行关系和设备特点,为解决串车提升兼做猴车运行巷道无法装设吊挂式跑车防护装置问题提供了技术经验。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0 引言 |
| 1 跑车防护装置主要功能 |
| 2 控制原理 |
| 3 控制方案 |
| 4 结语 |
| 1 防跑车挡车栏类型 |
| 2 新型防跑车挡车栏拦截计算 |
| 2.1 拦截结构和基本原理 |
| 2.2 跑车防护最大拦截距离 |
| 2.3 栏架抗冲击理论计算 |
| 3 动力学仿真分析 |
| 3.1 撞击拦截时的应力应变分析 |
| 3.2 自锁钩体件应力分析 |
| 3.3 钢丝绳反力计算 |
| 4 结语 |
| 0 引言 |
| 1 矿井斜巷运输系统跑车防护装置现状 |
| 2 ZDC30-2.5型自动防跑车装置介绍 |
| 2.1 适用范围 |
| 2.2 工作原理 |
| 2.3 技术参数 |
| 2.4 性能特点 |
| 2.5 跑车防护装置改造主要技术关键 |
| 3 ZDC30-2.5型自动防跑车装置在矿井的安装应用 (以副斜井为例) |
| 4 结语 |
| 1 跑车防护装置简介 |
| 1.1 常开式 |
| 1.2 常闭式 |
| 1.3 常开式与常闭式特点 |
| 2 新型跑车自动防护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 |
| 2.1 新型跑车自动防护装置简介 |
| 2.2 结构及工作原理 |
| 2.3 斜巷跑车自动防护装置挡车栏的距离 |
| 3 新型跑车自动防护装置的运行特点 |
| 4 实际应用效果分析 |
| 5 结语 |
| 0 引言 |
| 1 新型跑车自动防护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 |
| 1.1 概述 |
| 1.2 结构及工作原理 |
| 1.2.1 结构 |
| 1.2.2 工作原理 |
| 1.3 斜巷跑车自动防护装置挡车栏防护距离确定 |
| 2 新型跑车自动防护装置运行特点及功能 |
| 3 应用效果 |
| 4 结语 |
| 摘要 |
| Abstract |
| 1 绪论 |
| 1.1 课题来源 |
| 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 1.3 斜井跑车防护装置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
| 1.3.1 斜井跑车防护装置的分类 |
| 1.3.2 常闭式斜井跑车防护装置监控系统工作原理 |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 2 基于N:N网络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
| 2.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
| 2.2 斜井跑车防护装置主要结构 |
| 2.2.1 斜井跑车防护装置的机械系统 |
| 2.2.2 斜井跑车防护装置的电气系统 |
| 2.2.3 监控系统电控箱防爆设计 |
| 2.3 PLC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
| 2.4 控制系统网络配置设计 |
| 2.4.1 N:N网络通信简介 |
| 2.4.2 N:N网络参数配置 |
| 2.4.3 主、从站PLC触点配置及接线图 |
| 2.5 PLC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 2.5.1 主站PLC控制程序的编写 |
| 2.5.2 从站PLC控制程序的编写 |
| 2.6 本章小结 |
| 3 系统监控设计 |
| 3.1 开发环境MCGS |
| 3.1.1 MCGS组态软件的特点 |
| 3.1.2 MCGS组态软件构成 |
| 3.2 监控系统总体结构 |
| 3.3 监控系统功能设计 |
| 3.4 监控系统的工作流程 |
| 3.4.1 MCGS组态软件的五大设计要素 |
| 3.4.2 监控系统设计流程 |
| 3.5 本章小结 |
| 4 实验调试 |
| 4.1 实验方案 |
| 4.1.1 实验要求 |
| 4.1.2 实验平台的搭建 |
| 4.2 实验调试过程 |
| 4.2.1 系统通讯 |
| 4.2.2 功能调试 |
| 4.3 实验结果 |
| 4.4 本章小结 |
| 结论与展望 |
| 参考文献 |
| 致谢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 0引言 |
| 1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
| 2主要特点 |
| 3经济效益 |
| 1 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
| 2 主要特点 |
| 3 经济效益 |
| 1 底升防跑车装置组成及工作原理 |
| 2 底升防跑车装置与架空乘人装置运行关系 |
| 3 设备优点 |
| 4 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