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内镜胆管引流术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经内镜胆管引流术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廖想[1](2021)在《经内镜留置鼻胆引流管患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经内镜留置鼻胆引流管患者的真实生理及心理体验,为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减轻留置鼻胆引流管所带来的不适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改善该类患者的术后体验感及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通过目的抽样,选取甘肃省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普通外科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留置鼻胆引流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患者充分沟通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取得其同意后,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收集患者的录音资料及非语言行为资料,并做好记录。访谈完毕后的24小时内,将记录的资料转录成word数据。应用Colaizzi资料七步分析法,对转录后的文字资料进行编码、归纳、并提炼主题。结果:共纳入了留置鼻胆引流管患者12名,对资料进行整理及分析后,归纳为五个主题和十五个亚主题:1.强烈的主观不适感:恶心、异物感,疼痛,口鼻咽干燥;2.部分生理功能受限:呼吸受限,活动受限,沟通障碍,睡眠质量下降;3.心理负担加重:个人形象受损,经济压力大,担心导管意外脱落;4.治疗中的期盼:相关医疗知识的需求,医务人员可以做得更好,迫切康复地愿望;5.尝试创造舒适条件:对留置鼻胆引流管的建议,自己的应对方式。这些主题表明患者在留置鼻胆引流管后,普遍存在有一定的生理及心理问题。结论:本文通过质性研究方法,获得了留置鼻胆引流管患者的真实生理及心理体验,这些体验使他们面临着诸多困扰。通过从药物及非药物干预、调整机体的应对方式、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等方面对患者实施全面支持,可进一步促进患者术后体验感及生活质量的改变。

景化忠[2](2020)在《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探究》文中指出探究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8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5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经内镜胆管引流术治疗的5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重症化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重症化患者腹痛缓解、体温恢复正常、WBC恢复正常、压痛消失、血淀粉酶恢复正常、谷氨酰转肽酶恢复正常及治愈用时均低于对照组,且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1);2组均未发生操作相关并发症,观察组胰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内镜胆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确切,能够更快促进患者体征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且安全性较高。

邢园园[3](2020)在《健脾利胆方联合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分析健脾利胆方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治疗模式,以期达到更好的疗效。方法:本次临床观察共收集2017.10至2019.12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64例,采取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PTCD+健脾利胆方)与对照组(PTCD),通过观测患者肝功能(AKP、ALT、AST、TBIL、DBIL)、血常规炎性指标(GRA%、WBC)、中医症状体征、全身功能状态的变化来评估中药健脾利胆方联合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结果:①肝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肝功能(AKP、ALT、AST、TBIL、DBIL)均有显着恢复,其中治疗3天后,两组患者组间差异不明显,肝功能各项经检验,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7天及14天后,两组组间差异明显,经检验,P<0.05及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观察组患者各项肝功指标恢复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②血常规炎性指标(GRA%、WBC):两组患者在PTCD术后均不同程度出现炎症反应,7天后出现峰值,通过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GRA%、WBC相较于对照组上升幅度较小且恢复更快,但通过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14天后GRA%、WBC均回落至正常值范围,提示健脾利胆方对于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发热具有明显疗效。③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通过治疗,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有所下降,最终观察组(PTCD+健脾利胆方)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PTCD)总有效率为50%,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观察组对于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改善腹胀、食欲及倦怠乏力方面疗效更为突出。④功能状态评价:通过治疗,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PTCD+健脾利胆方)KPS评分改善率为96.67%,对照组(PTCD)改善率为62.50%,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健脾利胆方在改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全身功能状态方面有显着优势。结论:在对于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治疗中,PTCD联合健脾利胆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与单纯PTCD西医治疗方案相比,二者在退黄及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在改善功能状态、全身性症状,尤其是腹胀、食欲减退、倦怠乏力等方面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治疗方面前者具有明显优势,充分证明了健脾利胆方对于恶性阻塞性黄疸的辅助治疗意义,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所在,可作为临床治疗思路推广。

郑静[4](2020)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1974年首例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的开展开启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胆胰疾病诊疗的新篇章,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ERCP目前已经成为成人胆胰疾病诊疗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成人胆胰疾病诊疗方面ERCP有效性及安全性已经得到证实,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儿童消化道尚处于发育阶段,细小柔嫩、管壁薄、管腔小及儿童耐受性差、配合度低、操作医师缺乏操作经验等特殊性,ERCP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应用并不多见[1]。近年来随着ERCP操作技术的提高、儿童ERCP操作经验的积累、儿童消化内镜相关器械的完善,ERCP逐渐应用于儿童胆胰疾病,但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仍然比较少,ERCP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分析因不同胆胰疾病(如胆管结石、胆管狭窄、慢性胰腺炎等)施行ERCP诊治的14岁以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探讨ERCP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诊治价值、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于2013年01月~2020年01月因不同胆胰疾病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行ERCP诊治的14岁以下患儿的临床资料,然后针对患儿的一般资料、病因、ERCP操作方法、诊治结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多组独立样本的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33例患儿共行ERCP术38例次,行1例次ERCP者28例,行2例次ERCP者5例。失败4例,成功率89.47%。2.33例患儿ERCP诊断结果如下:单纯胆道疾病23例,包括胆总管结石16例,胆管狭窄/扩张5例,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1例,疑似胆道蛔虫残体1例;单纯胰腺疾病7例,包括慢性胰腺炎3例(其中1例合并胰管结石及胰腺假性囊肿、1例合并胰管结石、1例合并胰管狭窄),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分裂症1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胰管支架置入术后2例;胆胰合并疾病3例,包括胆源性胰腺炎2例(其中1例与胆管结石相关、1例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相关),胰胆管合流异常合并胆管结石1例。3.33例患儿共采用17种术式,29例(87.88%)患儿ERCP治疗顺利,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肝功能、淀粉酶等指标异常者也逐渐恢复正常。4.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79%(6/38),包括高淀粉酶血症3例(7.89%),术后胰腺炎2例(5.26%),腹痛1例(2.63%),无消化道出血、胆道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且出现术后并发症的6例患几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均好转。结论1.在儿童胆胰疾病中,胆胰先天性解剖异常较多见,而恶性病变发病率较低。2.ERCP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应严格把握ERCP应用适应证。3.ERCP是儿童胆胰疾病相对安全且有效的诊断和治疗途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李凌楠[5](2019)在《中药灌肠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随着内镜操作技术的逐渐成熟及操作设备的飞速发展,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诊治胆胰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着,对于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尤其突出,且对于进行外科手术有一定困难的患者而言有着重要的治疗意义。ERCP虽然为微创技术,但对于患者来说仍存在着一定损伤。其术后并发症往往难以避免,也成为医生与患者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其中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和高淀粉酶血症(post-ERCP hyperamylasemia,PEH)是多因素综合而致的较常见、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近年国际诊疗指南推荐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栓作为PEP的首选预防用药,然其对于有消化性疾病的患者而言会增加溃疡、出血、穿孔等风险。目前使用中医药预防PEP的临床研究引人注目,其中清胰汤经临床大量研究证实对胰腺炎的预防及治疗有明确的效果。本研究为非劣效试验设计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模式,使用吲哚美辛栓作为对照药物,观察使用本院在清胰汤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的中药清胰利胆合剂于ERCP术前保留灌肠预防PEP和PEH的临床疗效,以及初步探究其预防作用对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 10(interleukin-10,IL-10)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所有病例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ERCP诊疗的住院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两组年龄、性别均不存在明显差异。共纳入65例患者,中药组33例,西药组32例。中药组给予清胰利胆合剂(柴胡10g,黄芩15g,大黄10g,厚朴10g,茵陈蒿15g,金钱草30g,郁金10g,海金沙15g,鸡内金10g,半夏9g,枳实10g,丹参30g,炙甘草6g,每次1剂,配方颗粒剂配制浓溶液100ml)于ERCP术前2小时保留灌肠,药液保留时间30min以上。西药组给予吲哚美辛栓0.1g,于ERCP术前2小时纳肛。记录ERCP手术的操作情况,包含插管的次数、胰管是否显影、使用取石等器材、手术操作时长等;检测术前、术后4h以及术后24h的IL-6、IL-8、IL-10以及血清淀粉酶;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根据PEP以及PEH的诊断标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发生情况。采用VAS视觉模拟法进行腹痛评分。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1)中药组与西药组的PEP和PEH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清胰利胆合剂对于PEP与PEH的预防效果并不亚于西药吲哚美辛,两者的预防效果相当;2)中药组患者术后4h、24h血清淀粉酶水平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术后4h、24h与术前血清淀粉酶的变化水平与西药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组降低术后血清淀粉酶的效果与西药组相当;3)两组患者术后4h、24h的IL-6及IL-8水平以及其分别与术前的变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清胰利胆合剂与西药吲哚美辛调节IL-6、IL-8的效果相当;在IL-10的数据中,两组术后4h、24h以及术后4h与术前的变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中药组的IL-10上升水平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提示中药组能显着提高患者术后24h血清IL-10的上升水平;4)中药组患者于术后4h及24h的腹痛程度较西药组相比均显着降低(P<0.05),提示中药组缓解患者术后腹痛与西药组相比更为有效;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于术后排气时间比西药组明显减短;两组患者术后4h腹胀人数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腹胀人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组早期缓解患者腹胀的效果优于西药组。研究结论1.中药清胰利胆合剂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PEP及PEH的疗效与西药吲哚美辛相当;2.中药清胰利胆合剂能够降低胆总管结石患者PEP及PEH的发生率,相比西药可促使患者术后更快的排气,缓解患者术后4h及24h腹痛、腹胀的不适症状;3.中药清胰利胆合剂与西药吲哚美辛调节IL-6、IL-8的效果相当,中药清胰利胆合剂能提高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24h的血清IL-10的上升水平,可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罗永红,杨欢欢,郑仲谨[6](2018)在《预见性护理在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术(ENB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术患者100例, 按照不同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程度评分与抑郁程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均低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 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的满意率为88.0%,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8.0%, 观察组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术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满意, 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 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黄翠屏,肖树维,何婉芳[7](2017)在《观察个体化护理对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个体化护理对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SAS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量表)。结果 (1)与对照组(35.42±2.35)对比,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25.42±2.33)明显更低,差异显着(P<0.05);与治疗前(38.55±2.42)对比,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显着(P<0.05);(2)和对照组(60%)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明显更高,差异显着(P<0.05);(3)治疗前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无显着差异性(P>0.05);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低;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显着(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对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显着,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正面积极的临床价值。

饶文婷,梁春红[8](2017)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管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对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管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胆管梗阻性黄疸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且患者均给予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62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62例)患者则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7.4%。对比差异显着(P<0.05)。结论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管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龚荣达[9](2014)在《经内镜胆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经内镜胆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茂名市石化医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内镜胆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结果 9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术中示胆总管结石6例,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2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1例。9例患者1周内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P<0.05),黄疸消退。其中显效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术后9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内镜胆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对梗阻性黄疸患者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何翠玲,卢琼芳[10](2012)在《鼻胆管引流冲洗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goscopic naso-biliarydrainage,ENBD)是指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施行的胆道置管引流术。ENBD作为一项微创治疗技术,可代替经腹胆管引流术,为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奠定了技术基础,至今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充分的鼻胆管引流和胃肠减压,同时给予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可使86%~90%的患者痊愈而不必行手术治疗,该操作具有简便、痛苦少、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症状恢复快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临床。鼻

二、经内镜胆管引流术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内镜胆管引流术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经内镜留置鼻胆引流管患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及中英文全称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经内镜留置鼻胆引流管的意义
        1.1.1 预防ERCP术后感染
        1.1.2 方便反复造影或收集胆汁
        1.1.3 治疗胆胰系统疾病
    1.2 留置鼻胆引流管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影响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理论基础
    1.5 相关概念
        1.5.1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1.5.2 经内镜鼻胆引流术
        1.5.3 生活体验
        1.5.4 生活质量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类型:描述性现象学
    2.2 研究准备
        2.2.1 研究者角色
        2.2.2 质性研究的学习
        2.2.3 对研究问题的认识
        2.2.4 伦理考虑
    2.3 研究对象
        2.3.1 纳入标准
        2.3.2 排除标准
        2.3.3 抽样方法与样本
    2.4 资料收集与整理
        2.4.1 半结构化深度访谈
        2.4.2 资料整理
    2.5 资料分析
        2.5.1 充分熟悉资料
        2.5.2 识别有意义的资料
        2.5.3 构建有意义的单元
        2.5.4 聚类主题
        2.5.5 详尽的描述
        2.5.6 生产基本结构
        2.5.7 验证基本结构
    2.6 质量控制
    2.7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
    3.2 留置鼻胆引流管患者体验主题
        3.2.1 主题一强烈的主观不适感
        3.2.2 主题二部分生理功能受限
        3.2.3 主题三心理负担加重
        3.2.4 主题四治疗中的期盼
        3.2.5 主题五尝试创造舒适条件
第四章 讨论
    4.1 药物及非药物干预改善主观不适体验
    4.2 适当调整机体的应对方式
    4.3 建立患者的心理支持系统
    4.4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4.5 持续改善护理质量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性
    5.3 研究局限性
    5.4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经内镜鼻胆引流术在ERCP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质性研究档案
附录三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附录四 伦理审查表
附录五 访谈内容转录稿(节选A)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病情转归判定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病情转归情况比较
    2.2 2组未重症化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3)健脾利胆方联合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标准
    2 患者临床资料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
        3.2 实验方法
        3.3 观察指标
        3.3.1 血液检查指标
        3.3.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3.3.3 生活质量评定标准
        3.3.4 安全性评价标准
        3.4 数据统计
    4 研究结果
        4.1 肝功能水平分析
        4.2 血常规炎性指标水平分析
        4.3 中医症候疗效评价
        4.4 功能状态积分评价
        4.5 并发症及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中医对黄疸的认识
        1.1 黄疸的源流
        1.2 病因病机
        1.3 治疗原则
        1.4 健脾利胆方组方原则及分析
    2 恶性阻塞性黄疸的现代医学研究
    3 疗效观察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恶性阻塞性黄疫的外科诊疗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医症候积分量化表
    附录2: Karnofsky (KPS)评分标准
    附录3: 健脾利胆方联合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痕的临床疗效观察知情同意书
    附录4: 信息调查表
致谢
发表论文

(4)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图表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5)中药灌肠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于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及炎症因子影响的研究
        1. PEP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2. PEP及PEH的临床诊断及分期
        3. 治疗与预防
        4. 炎症因子对于胰腺炎的影响作用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祖国医学对于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研究
        1. ERCP术后胰腺炎及胆石症的中医辨析
        2. 中医药防治胰腺炎
        3. 中药灌肠疗法防治胰腺炎
        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4. 研究方案
        5. 观察指标
        6. 统计学处理
        7. 技术路线图
    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
        2. 手术相关情况
        3. 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
    讨论
        1. 一般资料
        2. ERCP术的操作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 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
        4. 改良型灌肠方法分析
        5. 清胰汤对于PEP及PEH的防治
        6. 吲哚美辛对于PEP及PEH的防治
        7. 清胰利胆合剂对于PEP及PEH的理论基础及作用初探
        8. 存在问题、不足以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ERCP患者症状、指标记录表
    附录2 ERCP术中记录表
致谢
个人简历

(7)观察个体化护理对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患者的干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护理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变化情况:
    2.2 护理满意度:
    2.3 生活质量:
3 讨论

(8)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管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2.2 术中护理
        1.2.3 术后护理
        1.2.4 饮食护理
        1.2.5 并发症护理
        1.2.6 引流管护理
    1.3观察指标[2-3]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9)经内镜胆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
    1.3 方法
    1.4 术后处理和观察
    1.5 疗效判断标准[3]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论

四、经内镜胆管引流术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经内镜留置鼻胆引流管患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D]. 廖想. 兰州大学, 2021(11)
  • [2]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探究[J]. 景化忠. 甘肃科技, 2020(17)
  • [3]健脾利胆方联合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D]. 邢园园.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D]. 郑静. 郑州大学, 2020(02)
  • [5]中药灌肠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D]. 李凌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1)
  • [6]预见性护理在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罗永红,杨欢欢,郑仲谨.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14)
  • [7]观察个体化护理对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患者的干预效果[J]. 黄翠屏,肖树维,何婉芳. 哈尔滨医药, 2017(04)
  • [8]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管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J]. 饶文婷,梁春红. 当代医学, 2017(07)
  • [9]经内镜胆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疗效分析[J]. 龚荣达. 当代医学, 2014(22)
  • [10]鼻胆管引流冲洗的研究进展[J]. 何翠玲,卢琼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26)


引流管论文 健康论文 养生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上一篇:西咪替丁和维生素K_3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第二届中国西部数学奥林匹克在兰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