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胃肠功能障碍的生物反馈疗法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生物反馈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陈鸿波,郑秋岗,傅琼瑶[1](202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的物理治疗进展》文中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合并便秘,便秘的问题会从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病情。本文概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便秘的因素分析和物理治疗在其运用的研究进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崔爱惠[2](2021)在《瑜伽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改善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功能性排便障碍是常见的肠道疾病,患者因此导致工作、生活受到困扰,本研究观察瑜伽联合生物反馈对于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的疗效,分析临床症状与便秘症状评分、生活质量量表、汉密尔顿焦虑与抑郁评分、肛门直肠压测定及盆底Glazer评估的关系为该型便秘患者的临床康复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研究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辽宁省肛肠医院)肛肠科门诊接受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152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最终入组144名。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常规治疗联合生物反馈组(B组)、常规治疗联合瑜伽组(C组)、常规治疗联合瑜伽及生物反馈组(D组)各36例,瑜伽及生物反馈训练均进行3个疗程训练治疗。疗程结束后对四组患者的便秘临床主症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肛门直肠测压指标、盆底Glazer评估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比较,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作出详细分析。研究结果1.便秘症状:与基线相比,治疗12周后,四组受试者便秘症评分降低,组内前后对比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四组间也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其中B、C、D组的便秘临床症状评分相较于于A组存在极其显着差异(P<0.01),且D组评分较B、C两组具有极其显着差异(P<0.01)。治疗12周后,D组受试者的疗效评价较A、B、C三组有显着差异(P<0.05)。2.生活质量:与基线相比,治疗12周后,四组受试者的PAC-QOL、HAMA以及HAMD评分均有所减低,组内均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对比四组组间,B、C、D三组评分较A组有显着差异性(P<0.05),其中D组PAC-QOL、HAMA和HAMD评分相比于B、C两组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B、C两组间比较,其中PAC-QOL评分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HAMA与HAMD评分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肛门直肠测压指标:与基线相比,治疗12周后,四组的肛管静息压以及排便时肛门残余压均有所降低,直肠压力及括约肌最大收缩力均有所升高,其中肛管静息压以、排便时肛门残余压、直肠压力同组组内前后对比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治疗12周后,D组肛管静息压、肛门残余压、直肠压力较其余三组具有极显着差异性(P<0.01),括约肌最大收缩力较A组差异具有显着差异(P<0.05)。4.直肠感觉功能:与基线相比,治疗12周后,四组受试者的第一感觉阈及排便感觉评分均有所提升,最大耐受觉评分有所降低,组内均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治疗12周,D组第一感觉阈、排便感觉及最大耐受觉较于B、C两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且B、C两组较于A组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5.盆底Glazer评估:与基线相比,治疗12周后,四组受试者的前基线波幅及持续收缩波幅均有所降低,快速收缩波幅有所提升,组内差异均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治疗12周后,D组前基线波幅、快速收缩波幅较于B、C两组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且B、C、D组相比于A组有极显着差异(P<0.01)。B、D组持续收缩波幅较A组有极显着差异(P<0.01),D组相比于B、C两组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研究结论1.针对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在便意感、自行排便频率、粪便性状、排便费力程度、排便时间、排便不尽感等临床症状中,以及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等评价量表中,均显示瑜伽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表现最优;单一的生物反馈疗法和单一的瑜伽的治疗效果其次,且二者的差异性不大;单纯的常规治疗疗效一般。2.阶段性治疗后,瑜伽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肛门直肠压力、生物反馈状况,且上述变化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此联合治疗方案值得在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张易从[3](2021)在《湿秘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分析总结湿秘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湿秘临床诊疗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设计临床调查问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脾胃科及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脾胃科的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获取患者的四诊信息,确定患者证型,将患者分为湿秘组与非湿秘组。将采集所得的临床资料录入Epidata及Excel 2007以建立数据库,然后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曼-惠特尼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所得结果分两组进行比较,以探讨湿秘的临床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共纳入161例患者,剔除及脱落10例患者,资料完整者151例,其中湿秘组患者77例,非湿秘组患者74例。男性患者38人,占25.2%,女性患者113人,占74.8%;患者年龄分布上以中老年居多,湿秘组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为45.27±13.99岁;非湿秘组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为48.98±16.24岁。湿秘患者与非湿秘患者在在职方面具有显着差别;而两组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民族、常住地方面上差异不显。2.生活习惯:湿秘患者与非湿秘患者在饮食偏嗜方面存在差异,湿秘患者多见喜食甜腻。两组患者在其他生活习惯方面无明显差异。3.临床症状:相较于其他证型的便秘患者,湿秘患者病程更长;发病多有诱因,多为饮食及病后诱因;多见情志异常,心烦易怒为主;大便2-3日一行,便质以质黏及挂盆为主,排便多觉艰涩及便不尽感;纳呆、腹胀、腹痛、肠鸣症状更明显;口味异常明显,多见口粘;亦见明显躯体症状,以乏力、头身困重为主;四诊方面,湿秘患者多见体型偏胖或肥胖,舌苔多见苔白、苔腻、无苔或少苔,脉象以弦脉及濡脉具有特异性。4.影响因素:与湿秘发病具有关联性的因素有在职、饮食不慎、病程>5年、异常情志、体型偏胖或肥胖。研究结论1.湿秘患者多为在职人群;病程更长;多因诱因起病,喜食甜腻;多见情志异常;便质以质黏为主,排便艰涩及便不尽感;纳呆、腹胀、腹痛、肠鸣症状更为明显;异常口味多为口粘;躯体多见乏力、头身困重;体型偏胖或肥胖,舌体多为胖大或有齿痕,舌苔多见腻苔,脉象以濡脉具有特异性。2.与湿秘发病具有关联性的因素有在职、饮食不慎、病程>5年、异常情志、体型偏胖或肥胖。

文曹丽[4](2021)在《神阙穴辨证贴敷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气虚秘患者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气虚秘患者进行神阙穴辨证贴敷,评价其对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便秘症状、临床总疗效及舒适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更有效地应用穴位贴敷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气虚秘提供依据。方法以2020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入住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髋部损伤科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气虚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80例患者,利用SPSS软件随机分组,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与护理;试验组在基础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神阙穴辨证贴敷干预。每天2次,每次4小时,共干预7天。干预后比较两组首次排便时间和排便间隔时间,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7天后的便秘症状评估表和便秘症状自评量表,比较两组干预7天后的临床总疗效和舒适状况量表评分。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婚姻状况、医保类型、既往史等资料),骨折的基本情况(患肢、骨折部位、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是否使用镇痛泵、引流管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便秘症状评估表和便秘症状自评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首次排便时间和排便间隔时间干预后试验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排便间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便秘症状3.1便秘症状评估表(1)组内比较:干预7天后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的便秘症状评估表总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干预7天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便秘症状评估表总分降低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便秘症状自评量表(1)组内比较:干预7天后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的PAC-SYM总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干预7天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PAC-SYM总分降低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临床总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84.21%),便秘症状临床总疗效判定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舒适度干预后第7天,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GCQ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穴辨证贴敷能缩短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气虚秘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和排便间隔时间,改善便秘症状,提高便秘症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彭思琦[5](2021)在《穴位贴磁预防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后便秘的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穴位贴磁预防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后便秘的效果,通过观察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术后每分钟肠鸣音次数、便秘症状积分等来评价其效果,为穴位贴磁在预防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后便秘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9年9月-2020年12月期间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后路腰椎间融合术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严格遵循纳入及排除标准,将88例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磁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执行骨科常规护理,穴位贴磁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天枢、足三里(双)、上巨虚(双)、中脘、气海、支沟(双)进行穴位贴磁,于术前1d开始治疗(术日不进行干预),每日8:00、17:00各一次,每次贴敷1h,干预至术后第6d,共治疗7d。研究过程中脱落10例,最终纳入78例,穴位贴磁组40例,对照组38例。收集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前、术后第2d、3d、4d、5d、6d收集两组患者肠鸣音次数;术前、术后第3d、第6d收集两组患者便秘症状总积分。结果1.基线资料对比穴位贴磁组与对照组在性别、主要照顾者、手术节段、民族、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医保、疾病诊断、病程、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年龄、术前肠鸣音次数、术前便秘症状总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对比穴位贴磁组与对照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穴位贴磁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2.51±1.58h)早于对照组(36.21±2.35h)。3.术后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对比穴位贴磁组与对照组的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穴位贴磁组首次肛门排便时间(55.46±2.44h)早于对照组(83.03±5.60h)。4.术后第2d、3d、4d、5d、6d肠鸣音次数对比术后第2d、3d、4d、5d、6d穴位贴磁组和对照组的肠鸣音次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磁组肠鸣音次数高于对照组。5.便秘症状总积分及各项目积分对比术后第3d、术后第6d穴位贴磁组与对照组的便秘症状总积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穴位贴磁组便秘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第3d、第6d穴位贴磁组和对照组的腹胀积分、排便频率积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磁组腹胀积分、排便频率积分低于对照组。结论1.穴位贴磁可以提前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后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2.穴位贴磁可以加快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后患者肠鸣音的恢复,促进患者胃肠蠕动。3.穴位贴磁可以降低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后患者便秘症状总积分,改善患者腹胀、排便频率低等症状。

陈卓南[6](2021)在《加味增液承气汤对阴虚肠燥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证)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相关现代药理研究对加味增液承气汤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提供临床经验和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证)患者共70名,按就诊时间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为期4周的对比治疗,其中治疗组采用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对照组采用便通胶囊治疗。使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进行分析,形成总有效率、症候积分变化及远期疗效对比结果。为保证患者安全,在治疗及随访期间,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防止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结果:1.两组样本中的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病程等)、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及各项症状积分进行统计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间差异不明显,具备可比性。2.有效率比较:经最终统计,治疗组35例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4.29%,其中痊愈患者人数7人,显效患者人数14人,有效患者人数12人,无效患者人数2人;对照组35例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80.00%,其中痊愈患者人数4人,显效患者人数10人,有效患者人数14人,无效患者人数7人。经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3.症状总积分比较:对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在治疗后有明显减少,P<0.05,差异显着。表明通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好转。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P<O.05,统计学差异显着,表明治疗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更优。4.单项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对两组进行单项症状积分分析,在改善患者原有症状如大便干结、排便间隔时间、排便费力程度、口干少津、手足心热、心烦少眠、潮热盗汗等方面,治疗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更优,p<0.05,有显着统计学差异。5.远期疗效比较:对两组患者复发率进行比较,通过停药一个月后随访的方式,对治疗组有效的33人与对照组有效的28例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复发3人,复发率仅为9.09%。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达32.14%。经卡方检验,两组复发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远期疗效比对照组更优。6.安全性评价:经过观察患者在通过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加味增液承气汤能显着改善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证)患者的各项症状,其在有效率、安全性及预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及推广。

张子路[7](2021)在《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甘爱萍教授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湖北省中医院2019年9月-2020年10月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中医证属气阴两虚型老年便秘患者60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经验方益气养阴便畅汤加减治疗(基本方:生黄芪20g生白术30g枳实10g生地15g玄参15g麦冬15g郁李仁15g瓜蒌仁15g杏仁10g当归10g并随症加减),日一剂,2次/日,200ml/次,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对照组给予便通胶囊(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90071)治疗,口服,3粒/次,2次/日;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周排便次数、每次排便时间、大便性状、大便是否畅通、生活质量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以此来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在停药一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跟踪,通过患者的复发率来评估其治疗的长远性。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病程、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2.中医临床疗效对比:在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6.6%,由此可见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说明益气养阴便畅汤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性便秘疗效要优于便通胶囊。3.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总积分低于对照组,这说明益气养阴便畅汤加减和便通胶囊对于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性便秘均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治疗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4.各临床症状方面对比: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患者的各临床症状的平均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益气养阴便畅汤加减对于气阴两虚型老年性便秘患者具有明显疗效;对照组治疗后在改变大便性状、每次排便时间、每周排便次数、排便困难、腹部隐痛这几个方面症状评分相比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临厕无力努挣、口干少津、气短懒言这几方面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在大便性状、每次排便时间、每周排便次数这几方面比较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后这几个临床症状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然而两组患者治疗后在排便困难、临厕无力努挣、腹部隐痛、口干少津、气短懒言方面比较所得P<0.05,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后在这几方面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来看益气养阴便畅汤对于改善患者各方面症状的疗效均要优于便通胶囊。5.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对比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下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分分别下降8.93分和4.33分,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提高气阴两虚型老年便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要优于对照组。6.远期疗效对比:治疗结束后一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后续跟踪调查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周自主排便≥3次的人数占比分别为63.3%和33.3%,并且其中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为7.75±2.20,对照组为10.72±2.99,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对照组停药后便秘复发率高于治疗组,通过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也可发现对照组生活质量低于治疗组,说明益气养阴便畅汤在提高气阴两虚型老年便秘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其复发率方面要优于便通胶囊。7.安全性指标: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进行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并在治疗后复查,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检查结果,没有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变,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是安全可靠的。结论益气养阴便畅汤与中成药便通胶囊相比能有效改善气阴两虚型老年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远期疗效好,安全性高,没有明显毒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樊文彬[8](2020)在《肛肠科功能性便秘患者群身心状况、生活质量的调查及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肛肠科功能性便秘身心状况、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目的:调查肛肠科就诊的功能性便秘(FC)患者一般资料、便秘相关指标、精神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3例肛肠科就诊的功能性便秘和性别比例、年龄范围相匹配的4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两组之间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体质指数(BMI)、排粪频率(平均每周自发排粪,SBM)、粪便性状(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BSFS)、精神心理状况(症状自评量表,SCL-90)、便秘严重程度(Wexner便秘评分,WCS)、生活质量评分(PAC-QOL)进行比较,同时对患者的便秘相关指标、Wexner便秘评分与SCL-90评分、PAC-QOL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FC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重、体质指数、受教育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FC组较健康人群有更多的精神心理问题。FC组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的比例为59.29%。FC组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敌对情绪、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精神病性是FC组与对照组差异最大的因子。(3)FC组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01),FC组较健康人群生活质量差。FC组生活质量中情绪心境、满意度、担忧、生活独立性、饮食、生理6个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满意度是两组之间差异最大的因子。(4)FC组Wexner便秘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低度相关(r=0.477,P<0.001)。其中便秘病程与生活质量评分弱相关(r=0.223,P=0.017),排便时间与生活质量评分低度相关(r=0.305,P=0.001)。(5)Wexner便秘评分与SCL-90均分弱相关(r=0.200,P<0.05)。(6)SCL-90均分与生活质量评分中度相关(r=0.507,P<0.05)。结论:F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在BMI、受教育程度方面存在差异。FC组较健康人群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问题,生活质量显着降低。FC患者便秘严重程度与精神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具有相关性。二功能性便秘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玄参汤制剂联合精神心理干预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气阴不足型功能性便秘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一(玄参汤制剂)、试验组二(玄参汤制剂联合精神心理干预)和对照组(普芦卡必利),分别记录患者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排粪频率(SBM)、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BSFS)、Wexner便秘评分(W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和便秘生活质量评分(PAC-QOL),分析功能性便秘患者排粪频率、粪便性状、便秘症状程度、精神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1)三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三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试验组一90.0%,试验组二为97.1%,对照组90.3%,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4周后,SBM均有所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4周后,BSFS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三组BSFS 3、4、5型合并后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4周后,Wexner便秘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4周后PAC-QOL评分均显着降低(P<0.05),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7)治疗4周后,试验组一和对照组的HAMA、HAMD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HAMA评分总有效率为33.3%,试验组二为70.6%,对照组为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治疗后HAMD评分总有效率为40.0%,试验组二为76.5%,对照组为1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玄参汤制剂治疗功能性便秘4周后与普芦卡必利在中医证候疗效、排便频率、大便性状、便秘严重程度、生活质量方面均有所改善。玄参汤制剂结合精神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便秘症状、生活质量,而且能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

韦静[9](2020)在《苁蓉四逆汤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客观评价苁蓉四逆汤对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FC)患者的总体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和选择。方法:1.所选研究对象均来于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葛院区、仙葫院区)脾胃病科门诊确诊为脾肾阳虚型FC且自愿加入研究的患者。2.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3.实验组以苁蓉四逆汤治疗,对照组以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IV(A剂+B剂)治疗,疗程为28天。4.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病例的主次症状积分和消失率、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若符合正态分布运用t检验;不符合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检验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和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观察,两种方法对便秘患者的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在排便间隔、排便时间、畏寒肢冷、小便清长方面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未见明显差异,但实验组对粪便性质,排便困难、腹中冷痛、腰膝酸冷、面色晄白4个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临床疗效比较:疗程结束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69.23%,通过秩和检验P<0.05。4.复发率及安全性比较:停药2月后,对疗效指数≥30%的患者进行随访,实验组复发率为20.83%低于对照组的55.56%,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过敏反应和严重不良事件,具有安全性。结论:1.苁蓉四逆汤治疗脾肾阳虚型FC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2.苁蓉四逆汤治疗脾肾阳虚型FC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IV(A剂+B剂)。3.苁蓉四逆汤治疗脾肾阳虚型FC的复发率较低、远期疗效好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凌志维[10](2020)在《深刺八髎穴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指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对深刺八髎穴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探究,展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本课题以试验研究的结果和中西医结合的基本理论方法为依据,对深刺八髎穴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疗法进行验证,在临床上推广此方案。方法:将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70例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2例。两组都接受一般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深刺八髎穴。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每周治疗后的综合疗效、临床症状评分的差异,并记录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与治疗前临床症状(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困难程度、大便性状(bristol分型)、肛门坠胀不适感、腹胀频率)经检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总有效率逐渐升高,每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临床症状组间比较:治疗组经过4周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排便频率、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性状、腹胀频率临床症状评分方面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组内比较: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性状在第1周治疗后显着降低,肛门坠胀不适感在第1、4周治疗后均显着降低,腹胀频率在第2、3周治疗后均显着降低,经检验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组内比较:排便困难程度在第1周和第3周治疗后均显着降低,腹胀频率在第2周治疗后显着降低,排便频率、排便时间、肛门坠胀不适感在第3周治疗后显着降低,排便性状在第4周治疗后降低,经检验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两组临床症状组内比较:两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在四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显着降低,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安全性比较:经过四周治疗后,仅有1例轻度不良事件出现在治疗组,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经检验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疗效的观察,我们得出深刺八髎穴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更显着、起效时间更快的结论,且在改善排便频率、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性状、腹胀频率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二、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生物反馈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生物反馈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的物理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OPD合并便秘的发病因素
    1.1 药物因素
    1.2 少动因素
    1.3 炎症因素
    1.4 心理因素
    1.5 其他因素
2 物理治疗在COPD合并便秘患者的进展
    2.1 腹部按摩
    2.2 运动疗法
    2.3 盆底治疗
    2.4 电刺激
        2.4.1 TENS
        2.4.2 IFC
3 展望

(2)瑜伽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改善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研究进展
        1.2.2 常规治疗
        1.2.3 生物反馈治疗
        1.2.4 瑜伽治疗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创新性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受试者选择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剔除标准
        2.2.4 脱落标准
        2.2.5 诊断标准
    2.3 治疗方案
        2.3.1 常规治疗
        2.3.2 生物反馈疗法
        2.3.3 瑜伽疗法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判标准
    2.6 质量控制
        2.6.1 受试者入组质量控制
        2.6.2 随机分配质量控制
        2.6.3 治疗方案质量控制
        2.6.4 治疗结果测评质量控制
        2.6.5 跟踪随访质量控制
    2.7 伦理控制
        2.7.1 知情同意原则
        2.7.2 保密原则
        2.7.3 公平原则
    2.8 数据统计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情况分析
    3.2 便秘症状评分
    3.3 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分
    3.4 肛门直肠测压指标
    3.5 直肠感觉功能比较
    3.6 盆底Glazer评估
4 分析与讨论
    4.1 瑜伽结合生物反馈对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4.1.1 瑜伽对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临床作用机理
        4.1.2 生物反馈疗法对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临床作用机理
    4.2 瑜伽结合生物反馈对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3)湿秘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功能性便秘的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湿秘的中医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研究设计
    4 质量控制方法
    5 研究内容
    6 统计学处理
    7 临床研究的伦理学
    8 研究结果与分析
    9 讨论
    10 结论
    11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神阙穴辨证贴敷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气虚秘患者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1 现代医学对髋部骨折术后便秘的认识
        1.1 便秘的病名认识
        1.2 骨折术后便秘的病因病机
        1.3 现代医学对骨折术后便秘的防治现状
    2 祖国医学对髋部骨折术后便秘的认识
        2.1 便秘的病名来源
        2.2 便秘的病因病机
        2.3 中医对便秘的辨证分型
        2.4 中医药对骨折术后便秘的防治现状
    3 神阙穴辨证贴敷治疗髋部骨折术后气虚秘患者的理论依据
        3.1 穴位贴敷疗法
        3.2 神阙穴的选择依据
        3.3 穴位贴敷药物组成的选择依据
    4 研究假设
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
    1 研究对象
        1.1 对象来源及研究设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排除标准
        1.4 剔除、脱落、终止标准及处理原则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分组方法
        2.3 干预措施
        2.4 疗效评定标准
    3 统计学处理
    4 质量控制
        4.1 使用同一来源便秘贴
        4.2 相关人员的培训
        4.3 试验过程的质量控制
    5 伦理考虑
    6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试验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比较
        2.1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比较
    3 干预前后各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
        3.1 首次排便时间和排便间隔时间比较
        3.2 便秘症状评估表和便秘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比较
        3.3 临床总疗效比较
        3.4 舒适状况量表总分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1 基线资料情况分析
    2 神阙穴辨证贴敷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气虚秘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的影响
    3 神阙穴辨证贴敷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气虚秘患者便秘症状评估表和便秘症状自评量表总分的影响
    4 神阙穴辨证贴敷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气虚秘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穴位贴敷治疗骨折术后便秘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穴位贴磁预防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后便秘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腰椎退行性疾病与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LIF)
        2.2 现代医学对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后便秘的认识
        2.3 中医学对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后便秘的认识
        2.4 磁疗法的临床应用
    3 穴位贴磁作为干预方法的依据
    4 选穴依据
    5 研究假说
    6 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脱落、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分组
        2.3 干预方法
    3 评价指标
        3.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情况
        3.2 观察指标
        3.3 安全性观测指标
    4 统计学处理
    5 质量控制
        5.1 操作人员规范化培训
        5.2 严格计算机随机化分组
        5.3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
    6 伦理考虑
    7 技术路线图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讨论
    1 研究结果
        1.1 研究完成情况
        1.2 术前穴位贴磁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对比
        1.3 穴位贴磁组与对照组干预后评价指标对比
    2 讨论
        2.1 穴位贴磁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及安全性分析
        2.2 穴位贴磁组与对照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对比分析
        2.3 穴位贴磁组与对照组术后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对比分析
        2.4 穴位贴磁组与对照组肠鸣音次数对比分析
        2.5 穴位贴磁组与对照组术后便秘症状总积分及各个条目对比分析
        2.6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后便秘的中医护理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加味增液承气汤对阴虚肠燥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本研究病例纳入标准
    1.4 本研究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评定标准
3.随访
4.统计方法
5.研究结果及分析
    5.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5.2 两组患者中医各症状积分比较
    5.3 两组患者症候疗效比较
    5.4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5.5 随访
    5.6 两组安全性评价
讨论
    1.现代医学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
    3.中医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认识和治疗
    4.加味增液承气汤的立方依据
    5.药物组成分析
    6.便通胶囊的组方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7)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ARCT
缩略词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
        2.1.2 对照组
    2.2 疗程
    2.3 注意事项
    2.4 疗效观察指标
    2.5 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比较
    3.3 安全性指标比较
4.结论
讨论
    1.中医关于便秘的认识
        1.1 病名的演变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
    2.西医关于便秘的认识
        2.1 定义与流行病学
        2.2 病因与发病机制
        2.3 分类及诊断
        2.4 老年性便秘的西医治疗
    3.益气养阴便畅汤立方依据
    4.配伍方义分析
    5.现代药理学研究
    6.益气养阴便畅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分析
    7.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老年性便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中医症候评分表
附录3 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肛肠科功能性便秘患者群身心状况、生活质量的调查及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第一节 罗马Ⅳ标准对功能性便秘的的认识进展
        1 罗马标准的起源及沿革
        2 罗马Ⅳ标准的背景
        3 罗马Ⅳ标准对功能性便秘的命名
        4 功能性便秘与其他肠道疾病的关系
        5 功能性便秘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6 功能性便秘的治疗
        7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的相关性进展
        1 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的相关性
        2 流行病学调查
        3 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共病的现状
        4 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共病的病因及机制
        5 与阿片类物质诱导的便秘鉴别
        6 评估与干预
        7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评估
        1 功能性便秘疗效的评估
        2 便秘症状评估
        3 生活质量评估
        4 精神心理评估
        5 其他评估
        6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肛肠科功能性便秘身心状况、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课题来源
        2.2 研究对象来源
        2.3 研究对象入组
        2.4 主要研究指标
        2.5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排便相关指标
        3.3 精神心理指标
        3.4 生活质量评价
        3.5 FC组内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FC的危险因素
        4.2 对排便相关指标认识的差异
        4.3 肛肠科FC患者群的治疗难度
        4.4 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
        4.5 便秘严重程度、精神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5 问题与展望
    6 调查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功能性便秘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课题来源
        2.2 病例来源
        2.3 试验设计
        2.4 受试者选择
        2.5 治疗方案
        2.6 观察指标及方法
        2.7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治疗前组间比较
        3.2 中医证候
        3.3 每周自发排粪(SBM)
        3.4 Bristol大便性状(BSFS)
        3.5 Wexner便秘评分
        3.6 PAC-QOL生活质量评价
        3.7 精神心理指标
        3.8 安全性观察指标
    4 疗效分析
        4.1 便秘相关指标分析
        4.2 生活质量分析
        4.3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4.4 精神心理状况疗效分析
    5 讨论
        5.1 中药玄参汤的应用
        5.2 精神心理干预及评估
        5.3 FC治疗方案的制订
    6 问题与展望
        6.1 此次研究
        6.2 中医药科研
        6.3 中医特色治疗方案的制定
        6.4 精神心理干预
    7 试验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附录
    附录1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附录2 功能性便秘气阴不足型中医证候积分表
综述
    祖国医学对慢性便秘的认识
        1 病名沿革
        2 病因病机
        3 中医药治疗
    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1 指南及共识
        2 定义
        3 流行病学
        4 病因及危险因素
        5 病理生理机制
        6 诊断标准
        7 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苁蓉四逆汤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FC的认识
        1.1 FC的定义
        1.2 FC流行病学研究
        1.3 FC的分型
        1.4 F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5 FC的诊断
        1.6 FC的治疗
    2 祖国医学对FC的认识
        2.1 中医病名探究
        2.2 病因病机
        2.3 中医治疗
        2.4 中医对脾肾阳虚型FC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便秘严重分级
        1.4 病例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试验方法
        2.3 给药方法及疗程
        2.4 临床观测指标
        2.5 疗效观察
    3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一般资料比较
        4.2 临床症状比较
        4.3 临床疗效比较
        4.4 复发率比较
        4.5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导师对苁蓉四逆汤治疗脾肾阳虚型FC的学术思想
    2 苁蓉四逆汤的组方意义及药理研究
    3 疗效评价分析
        3.1 临床总有效率分析
        3.2 临床症状分析
        3.3 安全性及预后分析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深刺八髎穴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2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来源
    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脱落标准
        2.2.5 脱落和中止标准
        2.2.6 脱落病例的处理
    2.3 技术路线图
    2.4 分组方法
    2.5 治疗方法
        2.5.1 一般治疗
        2.5.2 治疗组治疗方法
        2.5.3 对照组治疗方法
        2.5.4 治疗过程注意事项
        2.5.5 针刺意外的处理
    2.6 疗效评价指标、疗效评价标准及安全性评价标准
        2.6.1 主要临床症状评分标准
        2.6.2 疗效评价指标
        2.6.3 安全性评价标准
    2.7 统计学方法
    2.8 研究结果
        2.8.1 病例完成情况
        2.8.2 治疗前两组组间比较
        2.8.3 治疗后两组组间综合疗效比较
        2.8.4 治疗后两组组间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2.8.5 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组内比较
        2.8.6 安全性比较
3 讨论
    3.1 功能性便秘的现代医学研究
        3.1.1 病因
        3.1.2 发病机制
        3.1.3 治疗方法
    3.2 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传统医学研究
        3.2.1 病名及沿革
        3.2.2 病因病机
        3.2.3 治疗
    3.3 八髎穴相关研究
        3.3.1 八髎穴传统医学研究
        3.3.2 八髎穴现代医学研究
    3.4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相关研究
    3.5 研究结果分析
    3.6 结论
    3.7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功能性便秘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生物反馈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的物理治疗进展[J]. 陈鸿波,郑秋岗,傅琼瑶.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04)
  • [2]瑜伽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改善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研究[D]. 崔爱惠. 沈阳体育学院, 2021(12)
  • [3]湿秘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 张易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神阙穴辨证贴敷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气虚秘患者的效果研究[D]. 文曹丽.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穴位贴磁预防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后便秘的效果观察[D]. 彭思琦.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加味增液承气汤对阴虚肠燥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D]. 陈卓南.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子路.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8]肛肠科功能性便秘患者群身心状况、生活质量的调查及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D]. 樊文彬.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苁蓉四逆汤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D]. 韦静.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深刺八髎穴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评价[D]. 凌志维.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对照组论文 排便不尽感论文 老年便秘论文 便秘论文 穴位按摩论文

上一篇:黄土高原山区路线选择
下一篇:江苏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