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华娟,卢齐德,黎海红[1](2019)在《铁路企业女工健康概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铁路女工妇科普查及身体健康检查进行了概述,阐述了铁路女工工作特殊性、铁路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女工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针对铁路女工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及这些问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健康干预措施,从而提高铁路女职工的整体健康水平,使企业正常运转,以达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李洪云[2](2019)在《2014—2017年天津市河北区妇科疾病现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2014—2017年天津市河北区妇科疾病检出现状及趋势,为制定妇科疾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4—2017年天津市河北区妇科疾病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妇科疾病的疾病顺位及检出率变化情况。结果 2014—2017年天津市河北区共筛查妇女125 803例,妇科疾病总体检出率从2014年的51.387%上升到2017年的65.919%,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 536.100,P<0.05)。41~50岁是本地区妇科疾病的高发年龄。2014—2017年妇科疾病总体检出率排在前5位的是:乳腺增生、宫颈炎、子宫肌瘤、阴道炎和卵巢囊肿,妇科恶性肿瘤总体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是:乳腺癌、宫颈癌及卵巢癌。其中乳腺增生、宫颈炎、子宫肌瘤及阴道炎的检出率随年份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趋势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囊肿、乳腺癌、宫颈癌及卵巢癌的检出率波动变化,趋势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4—2017年天津市河北区妇科疾病检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大普查力度并探索更有效的筛查手段,结合健康教育宣传,积极预防妇科疾病,提高社区妇女总体的健康水平。
汪泳,马文建[3](2019)在《300例体检女性妇科疾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300例体检女性妇科疾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300例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查阅其体检报告,分析妇科疾病患病情况,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300例体检女性中,146例患有妇科疾病,患病率48.67%,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乳腺增生26.33%、子宫肌瘤13.00%、阴道炎12.00%;40~49岁组患病率最高,107例患有一种及以上妇科疾病,患病率为60.11%;丧偶女性妇科疾病患病率最高,2例患有一种及以上妇科疾病,患病率为66.67%;初中及以下女性妇科疾病患病率最高,10例患有一种及以上妇科疾病,患病率为62.50%;长时间坐位、经常搬重物女性妇科疾病患病率均为100%。结论:体检女性所患妇科疾病以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及阴道炎为主,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均是其影响因素,政府应积极制定政策,基层卫生部门落实到位,针对性健康宣教,提高妇科疾病防治效果,提高女性生殖健康。
施燕[4](2019)在《张庙社区妇科普查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究社区妇科普查在妇科疾病早期筛查与治疗干预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在2018年7月23日~9月16日,回顾分析在此期间张庙社区妇科普查的相关内容。结果本次妇科普查共检查人数1988名,筛查出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乳房肿块等妇科疾病患者542例,检出率27.26%,筛查出重点患者60名,占到3.02%,最终1例确诊为宫颈癌前病变、1例为乳腺癌,及时治疗后经随访短期预后良好。结论社区定期开展妇科普查活动,有助于常见妇科疾病的早期筛查与诊断,进而为恶性病变的早期治疗干预提供依据,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杨佩娴,谭焕仪[5](2018)在《广东省开平市2013-2016年妇女常见病患病状况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探讨广东省开平市2013-2016年妇女常见病的患病状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及开平市妇幼保健院两家医院妇科门诊问诊的9865例妇女,采用调查问卷获取其一般人口学资料;通过常规妇科检查、实验室、影像学以及病理学检查明确受试者患病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分析2013-2016年开平市妇女常见病的患病状况。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9865例妇女,其中患病7195例,患病率72.93%;检出妇科疾病11 759例,检出率119.20%。另外,2013-2016年期间,开平市妇女罹患乳腺疾病的比例最高,4年间乳腺疾病、宫颈炎、阴道炎、子宫附件炎、盆腔炎、外阴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发病率无明显变化。卡方检验显示,3150岁为妇女常见病的高发年龄。结论开平市2013-2016年,妇女常见病以乳腺疾病、盆腔炎、子宫附件炎等疾病为主,且4年间患病率均无明显变化;发病人群以3150岁女性为主,建议该年龄段女性加强自身健康检查。
赵立辉[6](2018)在《超声检查在诊断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诊断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55例妇科疾病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应用透视镜检查,试验组采用B超检查。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住院时间和病理符合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15%比对照组77.92%高,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病理符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显着(P<0.05)。结论 B超检查在诊断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显着,值得推广。
李小艳[7](2017)在《B超检查技术在妇科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B超检查技术在妇科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来我院诊治的妇科疾病患者200例,将其B超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经B超检查发现子宫肌瘤54例、宫外孕3例、宫颈囊肿11例、宫颈癌2例、子宫内膜增厚24例、子宫畸形2例、宫颈肥大13例、子宫腺肌症21例、卵巢肿瘤3例、卵巢囊肿32例、盆腔积液26例、节育环异常9例;以病理结果为标准,B超检查准确率为98.5%。结论 B超检查技术在妇科疾病的诊断中不仅检出率及准确率高,还具有无创伤性、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可重复性高等优势,可作为妇科疾病检查的主要手段。
李惠梅[8](2017)在《淮安市清河区环卫女职工妇科疾病调查与健康管理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淮安市清河区环卫女职工这一职业群体妇科疾病现状、探究影响生殖健康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一些健康管理的建议和措施。方法:分两组:第一组以2014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淮安市清河区368名环卫女职工为研究对象,统计出发病率前两位的妇科疾病并算出患病率;第二组随机选取同地区同年10944份在体检中心妇检报告作为抽样样本计算平均值。两组统计后进行比较。结果:第一组368名环卫女职工中,患病率前两位的妇科疾病为乳房疾病(乳腺囊性增生和乳房肿瘤)和宫颈炎(包括急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管黏膜炎、宫颈肥大、宫颈息肉):288人有乳房疾病,占78.26%;196人有宫颈炎,占53.26%。第二组10944名体检者中所患疾病中乳房疾病居首位共3912例,患病率35.75%。宫颈炎为第二,共2952例,患病率26.97%。环卫女职工组乳房疾病和宫颈炎的患病率(78.26%,53.26%)分别比平均值(35.75%,26.97%)高 42.51%和 26.29%。两组中乳房疾病和宫颈炎发病的高峰期都在40~49岁年龄阶段。结论:淮安市清河区环卫女职工这一职业群体的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乳房病和宫颈炎目前是这一职业群体的主要妇科疾病,患病率高于所在地区平均水平。其防治的重点年龄段是40-49岁。在综合防治中,要运用科学的健康管理策略。
丁幼华,李丹,吴玲霞[9](2017)在《2010-2014年徐汇区98 307例退休妇女妇科疾病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分析2010-2014年徐汇区98 307例退休妇女妇科疾病受检率、患病率及患病顺位。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对徐汇区2010-2014年退休妇女妇科疾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共筛查退休妇女98 307例,2010年妇科普查的受检率为98.06%,2012年为96.24%,2014年为93.90%,妇科普查受检率在逐渐降低,患病率随之略下降。妇科疾病前5位顺位:子宫肌瘤、卵巢肿块、宫颈炎、乳房肿块、阴道炎症,恶性肿瘤以乳房癌为主。结论普查项目经费多年未变,基层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从而使得妇科普查受检率逐年下降,患病率也在逐年减少,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妇科普查力度。
伏红霞[10](2016)在《农村妇女妇科病的普查及防治措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对农村妇女妇科病的普查情况进行分析,并探究防治措施。方法 :对选取的780例农村妇女进行妇科疾病的普查,对普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探究对应的防治措施。结果 :780例农村妇女妇科疾病检出例数为632例,患病率为81.03%,排位前2位的疾病分别为阴道炎、慢性宫颈炎,其疾病患病率分别为60.44%、25.00%。结论 :农村妇女经妇科疾病普查可知妇科疾病患病率较高,需有意识的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强化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防范力度,从而有效保障农村妇女的生殖健康。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对象与方法 |
| 1.1 对象 |
| 1.2 方法 |
| 1.3 统计学分析 |
| 2 结果 |
| 2.1 不同年份妇科疾病总体检出情况 |
| 2.2 不同年龄阶段主要妇科疾病检出情况 |
| 2.3 主要妇科疾病检出情况 |
| 2.4 妇科恶性肿瘤筛查情况 |
| 3 讨论 |
| 3.1 妇科疾病总体检出情况 |
| 3.2 妇科疾病的主要发病年龄 |
| 3.3 妇科疾病的检出顺位及变化情况 |
| 3.4 妇科恶性肿瘤的检出顺位及变化情况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3 观察指标 |
| 1.4 统计学处理 |
| 2 结果 |
| 2.1 一般情况分析 |
| 2.3 不同婚姻状况女性妇科疾病患病情况分析 |
| 2.4 不同文化程度女性妇科疾病患病情况分析 |
| 2.5 不同职业女性妇科疾病患病情况比分析 |
| 3 讨论 |
| 3.1 妇科疾病患病影响因素分析 |
| 3.2 建议与措施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3 观察指标 |
| 1.4 评价标准 |
| 1.5 统计学方法 |
| 2 结果 |
| 2.1 妇科疾病筛查结果 |
| 2.2 重点筛查对象分析 |
| 3 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2.1 一般资料: |
| 1.2.2 妇女常见病: |
| 1.3 统计学处理 |
| 2 结果 |
| 2.1 妇科常见疾病患病总检出率 |
| 2.2 妇女常见疾病患病状况 |
| 2.2 妇女常见疾病患病分布情况 |
| 3 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3 观察指标 |
| 2 结果 |
| 2.1 有效率 |
| 2.2 住院时间和病理符合率 |
| 3 讨论 |
| 0 引言 |
| 1 一般资料 |
| 2 检查方法 |
| 3 检查结果 |
| 4 讨论 |
| 中文摘要 |
| Abstract |
| 前言 |
| 1.1 研究背景 |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 材料 |
| 2.1 研究对象 |
| 2.2 患病率平均值的计算 |
| 方法 |
| 3.1 检查方法 |
| 3.2 诊断标准 |
| 3.3 数据统计方法与软件 |
| 结果 |
| 4.1 各种妇科疾病患病率 |
| 4.2 患病率与年龄段的关系 |
| 4.3 环卫组与平均值的比较 |
| 讨论 |
| 5.1 淮安市清河区环卫女职工职业群体妇科疾病现状 |
| 5.2 两种妇科疾病的危害性、病因与防治 |
| 5.2.1 乳房疾病的危害性、病因与防治 |
| 5.2.2 宫颈炎的危害性、病因与防治 |
| 5.3 影响环卫女职工健康的因素 |
| 5.3.1 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
| 5.3.2 环境因素 |
| 5.3.3 生理学因素 |
| 5.3.4 卫生保健因素 |
| 5.4 健康管理策略 |
| 结论 |
| 参考文献 |
| 附录 |
|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 (2) 攻读学位期间临床轮转科室和参加相关考试情况 |
| 致谢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3 诊断标准 |
| 1.4 统计学分析 |
| 2 结果 |
| 2.1 妇科疾病筛查情况 |
| 2.2 妇科疾病患病率及顺位 |
| 3 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普查方法 |
| 1.3 数据处理 |
| 2 结果 |
| 3 讨论 |
| 3.1 普查结果分析 |
| 3.2 防治措施分析 |
| 4 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