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媛,冯淳玲[1](2016)在《论高校图书馆馆藏书目数字化之回溯建库》文中提出结合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书目回溯建库的工作实践,介绍了回溯建库的必要性和作用,阐述了回溯建库的方式,针对回溯建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木特力甫·马木提[2](2015)在《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目工作探讨——以新疆大学图书馆为例》文中提出以新疆大学图书馆为例,详细介绍了对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进行回溯建库的过程,对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目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向进行了探讨。
李惠林[3](2013)在《浅谈我馆书目数据库建设》文中研究说明从建设书目数据库的意义和标准、新书建库与旧书回溯建库的匹配、局域网设备配置等方面,探讨我馆书目数据库的构建途径。
张丽芸[4](2012)在《浅论县级公共图书馆回溯建库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特别是随着电子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作为全社会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的管理和建设就显得迫切重要,而回溯建库是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进程中首要的环节。本文论述了回溯建库的重大意义,建库的具体方案、原则,实践操作和建库后需注意的问题。
陈丽[5](2009)在《陕图记忆—我馆中外文图书回溯建库的实践与总结》文中提出通过参与我馆的中外文回溯书目数据建库工作的实践,总结图书馆进行中外文图书进行回溯书目数据建库工作应该注意的各种问题。要做好回溯书目数据建库的准备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建库方案,合理选择书目数据源,重视书目数据质量,认真做好本馆的回溯书目数据建库工作。
杨莉[6](2007)在《浅谈江汉大学图书馆外文文献书目回溯建库》文中认为分析了外文书刊书目回溯建库的必要性,介绍了江汉大学图书馆外文书目数据库建设现状,对其外文书刊书目回溯建库提出了几点建议。
熊玉娟[7](2006)在《我馆回溯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回溯建库工作实际,论述了回溯建库的准备工作、建库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
唐军[8](2005)在《改制后的高职院馆藏书目数据库质量快速提高的实践与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合并改制后的高职院为适应新办学体制的要求,必须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馆藏书目数据,文章阐述了快速提高书目数据库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并强调了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李艳芬[9](2004)在《浅谈我馆回溯书目数据库的经验与教训》文中研究说明回溯建库是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管理过程中一项重要而繁重的工作,结合回溯建库工作实践,论述了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在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回溯建库方法。
丁金华[10](2004)在《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建设》文中研究表明结合本馆进行新系统转换时建库的工作实践,论述了建立一个规范数据库的重要意义和进行质量控制的必要性,总结了回溯建库的方法、步骤及几点体会。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回溯建库的必要性 |
| 2 回溯建库的作用 |
| 2.1 数字化馆藏书目 |
| 2.2 资源共享 |
| 3 回溯建库的方式 |
| 4 回溯建库中存在的问题 |
| 4.1 同书异号或异书同号 |
| 4.2 书号不一致 |
| 4.3 着录不统一和误录 |
| 4.4 书目排版欠规范 |
| 5 回溯建库问题的解决方略 |
| 5.1 规范统一文献着录 |
| 5.2 规范统一名称着录 |
| 5.3 规范统一排版 |
| 6 结语 |
| 1 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回溯建库的过程 |
| 1.1 确定编目使用的文字 |
| 1.2 硬件软件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
| 1.3 人员培训 |
| 1.4 确定着录项目 |
| 1.5 着录项的处理方法 |
| 1.5.1 编码信息块的处理 |
| 1.5.2 题名与责任说明项的处理 |
| 1.5.3 出版发行项的处理 |
| 2 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回溯建库的实施 |
| 2.1 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回溯建库 |
| 2.2 少数民族文字期刊回溯建库 |
| 2.3 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回溯建库 |
| 3 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目及数字化的发展趋向 |
| 一、书目数据库建设是图书馆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基础 |
| 二、建立书目数据库的标准 |
| 1. CNMARC格式是建立书目数据库的标准格式。 |
| 2. 着书标准的统一。 |
| 3.《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是建立书目数据库的标准工具。 |
| 4. 人员的素质是书目数据库质量的保证。 |
| 三、新书数据库与旧书数据库回溯库的匹配 |
| 四、图书馆局域网硬件配置 |
| 1. 主机 (网络服务器) 。 |
| 2. 后备主机。 |
| 3. 其他。 |
| 4. 台中西文及图形显示终端做工作站, 还配有相应的 |
| 一、回溯建库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 |
| (一) 回溯建库的含义 |
| (二) 回溯建库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
| 1. 减少分编人员的工作难度。 |
| 2. 可以为读者检索提供方便。 |
| 3. 为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网络化提供先决条件。 |
| 二、成立回溯建库工作核心小组, 制定回溯建库具体方案 |
| (一) 成立数据录入小组 |
| (二) 制定回溯建库具体方案 |
| 1. 制定完善合理的工作计划。 |
| 2. 回溯建库应确定以下几个原则。 |
| 3. 熟练掌握文献着录技能。 |
| 三、回溯书目数据库的具体实践 |
| (一) 确定回溯建库的依据 |
| (二) 建立回溯书目数据库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套录数据。二是进行原始编目 |
| 1. 套录数据。 |
| 2. 原始编目。 |
| 四、回溯建库的思考 |
| (一) 书目数据资源应规范化、标准化 |
| (二) 对外来数据源的灵活运用 |
| (三) 书目数据库建成后的调试检查和维护 |
| 五、结束语 |
| 1. 回溯建库的意义与作用 |
| 1.1 检索现代化 |
| 1.2 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
| 1.3 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
| 2 回溯建库的准备工作 |
| 2.1 制定工作计划 |
| 2.2 人员的安排和培训 |
| 2.3 书卡核对 |
| 3 回溯建库的数据来源 |
| 4 回溯建库的工作流程 |
| 5 回溯建库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 5.1 书目数据的标准化 |
| 5.2 书目数据质量控制 |
| 1 外文书刊书目回溯建库的必要性 |
| 1.1 四校合并后文献资源整合的需要 |
| 1.2 本科教学评估的需要 |
| 1.3 广大读者的需要 |
| 2 我馆外文书目数据库建设现状 |
| 2.1 合并时外文书刊文献资源情况简介 |
| 2.2 迎测评时实现了零的突破 |
| 2.3 开架阅览的管理制度 |
| 3 当前面临的困境 |
| 3.1 待编文献数量多而人员少且时间紧 |
| 3.2 数据质量有待严格规范 |
| 4 解决的对策 |
| 4.1 科学决策并放眼未来 |
| 4.2 抓住契机以评促建 |
| 4.3 坚持原则逐步实施 |
| 4.4 质量第一锻炼队伍 |
| 1 快速提高书目数据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 2 多途径入手快速提高书目数据库质量 |
| 2.1 制定各项馆内细则和规章制度 |
| 2.2 藏书剔除 |
| 2.3 回溯建库外包 |
| 2.4 采、编工作网络化、社会化 |
| 3 快速提高书目数据库质量时应注意事项 |
| 3.1 采编工作是否符合本馆各项细则 |
| 3.2 做好业务外包的验收工作 |
| 3.3 注意采访、编目前的查重查复 |
| 3.4 正确利用外来数据源 |
| 3.5 运行中的数据库要随时进行维护 |
| 1 我馆建库工作的实施方略 |
| 1)据卡重建法。 |
| 2)修补转换法。 |
| 3)据书重建法。 |
| 2 经验和教训 |
| 2.1 建库前的准备 |
| 1)提高对回溯建库重要性的认识。 |
| 2)决策方案是建库的关键。 |
| 3)核查馆藏是建库的前提。 |
| 4)人员选择和培训是建库的保障。 |
| 2.2 回溯建库中遇到的问题 |
| 1)书帐卡不符。 |
| 2)原来图书分编中存在的问题。 |
| 3)原来卡片的问题。 |
| 4)回溯建库人员的理解不同、水平不同带来的问题。 |
| 5)由于出版工作不规范造成的各种问题。 |
| 6)编目人员操作错误带来的问题。 |
| 2.3 确定建库解决方案 |
| 1)充分利用软件原有的各种功能。 |
| 2)充分合理地利用源数据。 |
| 3)文献着录要标准化。 |
| 4)文献着录要规范化。 |
| 5)认真做好原始编目。 |
| 6)建立严格的审校制度。 |
| 7)切实做好书目数据库的维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