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32例老年痛风误诊原因分析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老年痛风病32例误诊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琴[1](2013)在《高尿酸血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调查,研究高尿酸血症中医体质的分布特征,以掌握高尿酸血症的易患体质,为临床上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研究的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部临床各科室确诊高尿酸血症患者392例进行调查,包括一般资料、中医体质、血脂、血糖、血尿酸、尿素、肌酐、合并症等,最后建立excel数据库,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研究的392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男性291例(74.23%),女性101例(25.77%),男女之比约为2.9:1.0;②所调查高尿酸血症患者年龄在12-87岁之间,平均年龄59岁;③根据体重指数计算,高尿酸血症患者多见于超重和肥胖体型(P=0.163>0.05);④男性高尿酸血症主要集中在60-69岁(21.43%),女性主要集中在70-79岁(14.29%)(P=0.000<0.05);⑤血尿酸水平主要在375-599μmol/L之间;⑥血尿酸增高多伴有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同时在60-79岁间有空腹血糖增高;⑦高尿酸血症多伴尿素氮增高和高血压病;⑧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按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气虚质>平和质>血瘀质>阴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其中痰湿质108例,占27.55%,湿热质86例,占21.94%,阳虚质60例,占15.31%,气虚质35例,占8.93%,平和质31例,占7.91%,血瘀质25例,占6.38%,阴虚质21例,占5.36%,气郁质17例,占4.34%,特禀质9例,占2.30%;⑨CREA、年龄和GLU与血尿酸有相关性。P(CREA)=0.000<0.05,P(年龄)=0.000<0.05,P(GLU)=0.042<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多发于男性,原因可能是雄性激素促进肾脏尿酸重吸收,抑制肾脏对尿酸排泄,而雌激素的作用正好相反有关。超重和肥胖体型的人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同时血尿酸增高多伴有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且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常伴空腹血糖、尿素氮和肌酐增高,最常合并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患者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为: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CREA、年龄和GLU与血尿酸有一定的相关性。

白维华[2](2011)在《痛风性肾病中医证候与临床因素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近年来,无论是欧美还是东方民族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高尿酸血症作为代谢综合症的一个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高尿酸血症肾病是高尿酸血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也在明显上升。由于痛风性肾病起病隐匿,症状多样,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故漏诊误诊率较高,而且一旦发现往往已出现肾功能损伤,没有特效治法,预后较差。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方面的优势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目的:通过文献综述来探讨痛风性肾病的流行病学情况、中西医病因病机、一般治疗情况。通过临床研究为痛风性肾病中医证候诊断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指导治疗。方法:本研究收集24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并从中筛选出73例有痛风性肾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中医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将73例痛风性肾病患者分为本虚证5型,标实证4型,并对各证型及其与临床资料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观察了24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其中男性216例,女性32例,男女比例为6.75:1,男性显着高于女性。发病年龄跨度大,但主要集中在41岁-50岁。有肾损害的是73例,占总人数的29.4%,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性肾病的发病年限以5-7年所占比例最高,为39.7%。各年龄段肾损害的患病人数以51岁-60岁患病人数所占比例最高,为32.9%。本虚证方面,73例患者中脾肾气虚证发病例数所占比例最多,占42.5%,其余证型从肝肾阴虚证(26.0%)、气阴两虚证(19.2%)、脾肾阳虚证(9.6%)、阴阳两虚证(2.7%)人数依次递减。标实证方面,73例患者中血瘀证最多见,占42.5%,其余证型从湿热证(30.1%)、水湿证(15.1%)、湿浊证(12.3%)人数依次递减。本虚证各证型蛋白尿的表现情况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气阴两虚证和阴阳两虚证出现蛋白尿的比例最高为50.0%。标实证各证型肾结石的表现情况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血瘀证肾结石的表现率最高(41.9%)。标实证各证型血小板计数比较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根据各证型的平均秩次,四型中血小板计数由高到低,依次是湿浊证、血瘀证、湿热证、水湿证。湿热证和血瘀证合并血脂异常的比率较高,分别为81.8%和54.8%。中医常见临床表现是乏力(63.0%)、口干(58.9%)、口苦(49.3%)、舌质紫暗(45.2%)、苔黄腻(39.7%)等。结论:高尿酸血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与肥胖、高血脂等疾病关系密切,多于中年以后发病,大约经过5-7年出现肾脏损伤。本病的病机关键是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阻为标,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证中气阴两虚证与阴阳两虚证多伴发蛋白尿;标实证中血瘀证和湿热证多伴发结石;血瘀证和湿浊证血小板计数较其他标证为高。湿热证和血瘀证与血脂异常有关。乏力、口干、口苦等为痛风性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郝桂香[3](2010)在《复方青秦液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自拟方复方青秦液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改善程度的观察和分析,探讨复方青秦液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作用机理,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6例痛风性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5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复方青秦液水煎剂,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口服;对照组予氯沙坦钾片(科素雅)口服,50mg/次,1次/日;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改善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腰酸痛、气短懒言、乏力、头重昏蒙、口干、小便黄赤、夜尿频等症状方面,均有明显疗效,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其中治疗组在改善关节疼痛、气短懒言、乏力、头重昏蒙、口干、小便黄赤等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均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改善肾功能方面,两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减少患者尿蛋白,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青秦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减少蛋白尿,降低血肌酐及尿素氮,改善肾脏功能。说明复方青秦液对脾肾两亏、湿热瘀浊型痛风性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为临床有效的治疗药物。

姚国卫,施恩华[4](2006)在《老年人原发性痛风32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痛风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对32例老年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21例非老年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发作期老年组的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及关节X线改变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尿酸、血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合并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合并糖尿病、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痛风易误诊,两组误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有时不典型,红、肿、热、痛可能有部分缺如。少数人血尿酸水平呈波动性,尤其对老年人不能以血尿酸正常而否定诊断,有时需反复检查。老年痛风患者发病往往与长期使用利尿剂或肾功能减退有关,且有合并症者占75%以上,所以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尿路感染等合并症也很重要。

赵峰,黄卫[5](2005)在《老年痛风病32例误诊原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陈履新[6](2003)在《老年痛风病32例误诊原因分析》文中指出 本文就我院1997~2002年遇到的32例老年痛风病患者的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以引起对本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12例,男女之比1.6∶1。 年龄65~84岁,平均(71.0±5.4)岁。病程最长32年,最短2个月,平均误诊时间在5年以上。

陈伟宏[7](2002)在《痛风宁颗粒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学、药效学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背景:在对痛风宁的前期研究基础中,发现痛风宁颗粒具有较好抗炎、消肿、活血、镇痛作用,临床疗效好且无毒副作用。而目前临床尚缺乏治疗痛风理想的中药制剂,认为研究开发这种对痛风性关节炎有效的中成药意义重大。 2.目的:拟通过本研究,规范该方的制剂工艺流程、完善该制剂的前期系统临床疗效观察及急性毒性、一般药效学与主要药效学实验,完成该药中药三类新药规定的临床前大部分药学、药效学及毒理学研究内容,为此药的中药三类新药报批打下基础。 3.资料与方法: (1)利用多种检索系统,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与复习,了解其中西医研究及诊治的概况。 (2)进行该组方药物规定的药材药学研究,根据组方药物的理化特性及痛风的发病特点与服药的便利性,通过多方预试验,改革痛风宁方的制剂工艺,确定该方规范而科学的制剂工艺流程。 (3)对痛风宁颗粒进行急性毒理学试验及抗炎、消肿、活血、镇痛的药效学研究。 (4)主要药效学研究:利用试验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对比观察痛风宁对血尿酸代谢的影响;利用尿酸钠盐所致大鼠关节炎模型对比观察痛风宁对特异性尿酸钠引起关节炎症的影响;建立鸡痛风病模型对比观察痛风宁对尿酸生成、排泄及对痛风性关节炎症的影响。 (5)以新癀片为阳性对照药,对痛风宁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6)以丙磺舒为阳性对照药,对痛风宁颗粒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4.结果: (1)文献研究表明,目前临床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与研究尚不够重视,缺乏对中医药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尚无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公认的动物模型,也缺乏理想的中成药。 (2)确定该组方的剂型为颗粒剂,并制定了该制剂的提取、浓缩、成型等一系列规范的工艺流程,己试生产一批制剂用下实验及临床研究。 (3)对新制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痛风宁颗粒临床日用量 369/日(约 0.sg/kg)是安全的。 (4)一般药效学研究表明,高、低两个剂量的痛风十颗粒均具有较好的镇痛、活血、抗炎、消肿作用,高剂量的作用更明显,其效果与去痛片、川穹喷及氢化可的松等药无显着差异。 (5)主要药效学研究表明,痛风宁颗粒能显着降低注射次黄瞟吟引起的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血尿酸值;对注射尿酸钠盐结晶所致的大鼠关节炎模型的关节肿胀疼痛及炎症反应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能抑制鸡痛风病模型血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减轻其关节炎症反应。 (6)痛风宁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表明,痛风宁颗粒可以降血尿酸,改善关节功能,减轻关节炎症,降低血沉,无明显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总体疗效优于新瘦片。 门)痛风宁对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表明,痛风宁颗粒可以降低慢性痛风性关仙炎患者的血尿酸值、降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的流变学特性,化解已形成的痛风结节,对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标本兼治的作用,其总体效果优于丙磺舒。 5.结论: (1)已确定的嫡风宁颗粒的制剂厂艺简便,制成的颗粒剂稳定、保持了原方的疗效。 门)痈风宁颗粒具有较好抗炎、消肿、活血、镇痫作用,对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好且无毒副作用。 (3)痛风宁颗粒能显斡地降低尿酸形成、促进尿酸排泄、抑制尿酸盐沉积所引起的炎症反应、降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能兼治痛风患者的多种并发症,对痛风性关节炎有标本兼治的作用。 (4)高核蛋白、高钙、低水分摄入可以诱发鸡痫风病模型,该模型稳定,症状体征明显,适用于邢风相关的研究。

张亚红[8](1999)在《临床常见误诊原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误诊在临床上经常发生。为了从误诊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诊断符合率,减少或避免误诊。笔者分析多年来临床上遇到的一些误诊病例,误诊原因大体可分两方面。①客观因素,如临床检测手段落后;②主观因素,即医务人员方面原因,也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就后者造成的误诊进行分析:

杨箭[9](1996)在《对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认识》文中研究说明对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认识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内科(524037)杨箭痛风是一种嘌吟代谢异常引起的综合征。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1],现将我院治疗11例痛风患者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情况:11例中男8例,女3例,初发年龄33~76岁。干...

郭伟,王利军,杨林[10](2004)在《老年性心肌梗死19例误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二、老年痛风病32例误诊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痛风病32例误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尿酸血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与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2)痛风性肾病中医证候与临床因素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高尿酸血症的中西医病因病机认识
        1 西医生理病理认识
        2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症
        3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4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痛风性肾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
        2 病因
        3 发病机制
        4 病理
        5 临床表现
        6 辅助检查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8 误诊
        9 治疗
        10 预后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三 痛风性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1 中医辨病
        2 病因病机
        3 中医药治疗
        4 试验研究
        5 痛风性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资料的关系
        6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
    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复方青秦液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痛风性肾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痛风性肾病的发病机制
        1.1 痛风的发病机制
        1.1.1 尿酸的正常代谢
        1.1.2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1.3 原发性痛风的促发因素
        1.2 现代医学对于痛风性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1.2.1 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1.2.2 尿酸可使RAS和COX-2活化而产生高血压及导致肾小球前动脉病变
        1.2.3 诱导炎症反应
        1.2.4 高尿酸血症诱导产生严重的肾小球血管病变,且这种病变并非继发于高血压
        2 痛风性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1 血尿酸水平与痛风性肾病
        2.1.1 血尿酸是肾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2.1.2 痛风患者肾脏损害的发生率
        2.2 高血压病与痛风性肾病
        2.2.1 高血压病引起血尿酸增高的主要原因
        2.2.2 高尿酸血症导致血压升高的主要机制
        2.3 2型糖尿病与痛风性肾病
        2.3.1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
        2.3.2 2型糖尿病合并低尿酸血症伴高尿酸尿症
        3 痛风性肾病的一般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4 痛风性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1 痛风性肾病的诊断
        4.1.1 临床诊断标准
        4.1.2 相关实验室检查
        4.1.3 超声检查
        4.1.4 X线腹部平片检查
        4.1.5 CT检查
        4.2 痛风性肾病的鉴别诊断
        4.2.1 与肾小球肾炎的鉴别
        4.2.2 与肾功能不全引起的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的鉴别
        5 痛风性肾病的治疗
        5.1 一般治疗
        5.1.1 控制饮食
        5.1.2 禁饮酒
        5.1.3 多饮水
        5.1.4 碱化尿液
        5.1.5 避免使用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
        5.1.6 注意保护肾功能
        5.2 抑制血尿酸合成
        5.3 促进尿酸排泄
        5.4 尿酸性肾结石的治疗
        5.5 替代疗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学对痛风性肾病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1 病因病机
        1.1 古代医家对痛风及痛风性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1.1 古典医籍关于痛风病名的记载
        1.1.2 古代医家关于痛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1.1.3 古代医家关于痛风性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现代医家对本病发病机病的认识
        1.2.1 内伤饮食、七情、劳倦,外感风、寒、湿、热的病因学意义
        1.2.2 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是本病发生的重要机制
        1.2.3 湿、浊、痰、瘀诸邪在本病发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2 治则治法
        2.1 内治法
        2.1.1 分型辨证论治
        2.1.2 临床分期与分型辨证论治相结合
        2.1.3 古方加减治疗
        2.1.4 自拟方药治疗
        2.2 针刺疗法
        2.3 内外治法相结合疗法
        2.3.1 针刺与内服中药相结合
        2.3.2 中药灌肠与内服中药相结合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
        2.4.1 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法结合西药治疗
        2.4.2 泄浊化淤、行气利水法结合西药治疗
        2.4.3 清利湿热法结合西药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病例选择
    4 临床分组及治疗方法
    5 观察指标
    6 疗效评定标准
研究结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资料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临床证候疗效评定
        2.2 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肾脏B超检查情况
    3 总体安全评价
    4 脱落情况
讨论
    1 "复方青秦液"的理论基础
        1.1 祖国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2 复方青秦液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2.1 古典医籍关于复方青秦液主要组方药物功效的记载
        2.2 复方青秦液的组方分析
        2.3 复方青秦液组方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3 对照药物氯沙坦的作用机制及疗效分析
    4 复方青秦液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
        4.1 临床总疗效分析
        4.2 对临床中医证候的影响
        4.3 对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4.3.1 对血尿酸的影响
        4.3.2 对肾功能的影响
        4.3.3 对尿蛋白的影响
    5 结论
    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老年痛风病32例误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讨论

(7)痛风宁颗粒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学、药效学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英文摘要
二、 中文摘要
三、 正文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三部分 痛风宁颗粒的药学研究
    第四部分 痛风宁颗粒的一般药效学试验研究
    第五部分 痛风宁颗粒对尿酸钠所致大鼠关节炎模型的影响
    第六部分 痛风宁颗粒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第七部分 痛风宁颗粒对试验性鸡痛风模型的影响
    第八部分 痛风宁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第九部分 痛风宁颗粒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第十部分 全文小结
    第十一部分 参考文献
    第十二部分 鸣谢
    第十三部分 附录
        附录一 实验图片
        附录二 文献综述
        附录三 个人简历

(8)临床常见误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错误的或片面的临床资料是造成误诊的根本原因
2狭窄、片面的思维方式是造成误诊、漏诊的常见原因
3缺乏严密、细致的临床动态观察是造成误诊延续的主要原因

(10)老年性心肌梗死19例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2.1 无痛性心肌梗死
    2.2 疼痛部位和性质不典型
    2.3 以脑血管疾病症状为主要表现
    2.4 以呼吸道为主要表现
    2.5 在诊疗中漏诊为心功能不全
    2.6 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
    2.7 以休克为主要表现
    2.8 因无痛性心衰而误诊
    2.9 提高重视程度

四、老年痛风病32例误诊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尿酸血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 刘文琴. 云南中医学院, 2013(02)
  • [2]痛风性肾病中医证候与临床因素相关性研究[D]. 白维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0)
  • [3]复方青秦液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研究[D]. 郝桂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
  • [4]老年人原发性痛风32例临床分析[J]. 姚国卫,施恩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27)
  • [5]老年痛风病32例误诊原因分析[J]. 赵峰,黄卫. 中国社区医师, 2005(18)
  • [6]老年痛风病32例误诊原因分析[J]. 陈履新. 中国全科医学, 2003(12)
  • [7]痛风宁颗粒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学、药效学及临床研究[D]. 陈伟宏. 福建中医学院, 2002(02)
  • [8]临床常见误诊原因分析[J]. 张亚红. 临床荟萃, 1999(01)
  • [9]对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认识[J]. 杨箭. 实用医学杂志, 1996(11)
  • [10]老年性心肌梗死19例误诊分析[J]. 郭伟,王利军,杨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4(04)


血尿酸论文 痛风性关节炎论文 高尿酸血症论文 痛风论文 尿酸结石论文

上一篇:面向素质教育,做好汉语教学
下一篇:沉阳连续300天空气质量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