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垂体-甲状腺轴和垂体-肾上腺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作用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垂体—甲状腺轴及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立成,朱文娟,朱麒霖,尚云飞[1](2021)在《人参四逆汤联合无创呼吸机对AECOPD并呼衰患者HPT轴激素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人参四逆汤加减联合无创呼吸机对合并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人参四逆汤加减,14 d后评定疗效。治疗前后进行血气分析及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P <0.05)。治疗后两组PH及氧分压(PaO2)数值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P <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 <0.05),治疗组各项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 0.05),两组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素(FT3)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 <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的MoCA评估量表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 <0.05),治疗组在定向力、延迟记忆、抽象理解、注意力与计算力、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FT3水平与此类患者的定向力、延迟记忆、注意力与计算力、视空间与执行能力的量表分呈正相关(P <0.05),而与命名、语言、抽象理解评分无明显相关(P> 0.05)。结论 AECOPD并Ⅱ型呼衰患者HPT轴甲状腺激素水平同认知功能密切相关,人参四逆汤加减联合呼吸机具有显着疗效并可调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水平并改善认知功能。

王紫茵[2](2021)在《温阳膏干预阳虚体质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温阳膏调理前后,组内和组间阳虚体质人群阳虚体质评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明确温阳膏在阳虚体质中的调节作用机制,为临床阳虚体质的调治提供较好的方法,并探索出改善阳虚体质的膏方制剂。方法:将临床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阳虚体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温阳膏组(治疗组)和生活调养组(对照组)。对比治疗前后患者阳虚体质量表质评分及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自身前后对照:与调理前相比,两组阳虚体质评分均有所下降,两组调理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T4、ACTH两项指标均有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调理前后FT3、FT4、TSH、ACT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和治疗组调理后组间比较:不同方式调理后,治疗组阳虚体质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CTH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T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T4、TSH无显着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温阳膏改善阳虚体质的机理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具有相关性。2.温阳膏可以有效改善阳虚体质人群的症状及体征,提高阳虚体质人群的生活质量;3.温阳膏改善阳虚体质人群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张偌鹏[3](2021)在《基于SAGIT评分的519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单中心回顾性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 肢端肥大症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主要病因是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所致的血清中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浓度升高。手足肥大和面容改变是该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此外,肢端肥大症患者常伴发多种慢性合并症,患者的治疗的目标则是减小或消除肿瘤,降低血中GH和IGF-1浓度,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等其他治疗方式。肢端肥大症病程较长,累及系统较多,需要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评估与监测,SAGIT作为近年提出的肢端肥大症临床评估工具,涉及项目全面且有针对性,是肢端肥大症患者管理的有效工具。由于肢端肥大症发病率较低,大宗病例的临床研究相对匮乏,单中心大样本量的临床分析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不断总结和改进疾病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北京协和医院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单中心大样本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病症状、合并症、激素水平、影像学、病理学等方面的特点,分析疾病治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 2015-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共计519名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的临床信息,并具有完整随访记录。借助SPSS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均值检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预测曲线等统计分析。研究结果 患者女性:男性比例约为1.29:1,20-60岁青壮年患者占91.9%,平均病程达76个月,常见慢性合并症包括睡眠呼吸暂停、高血压、糖尿病等,性腺轴、肾上腺轴、甲状腺轴功能低下发生率分别为25.2%、5.8%、5.6%;术后恢复率为分别为63.3%、69.0%、75.0%。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8.2±8.3个月,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生化治愈率为52.0%,大腺瘤患者、侵袭性腺瘤患者、术前高GH的患者治愈率显着较低(P<0.001)。微腺瘤患者占23.9%,大腺瘤患者占76.1%,肿瘤最大径与肿瘤侵袭特点及治愈情况相关(P<0.001)。显微镜经蝶术(389例)及内镜经蝶术(122例)患者治愈率分别为50.1%和59.0%(P>0.05),两组术式的治愈率和手术并发症差异不显着。以SAGIT评分预测患者治愈状态的切点值为11.5(灵敏度72.7%,特异度76.3%)。结论 肢端肥大症患者病程长、合并症多样,病情程度与肿瘤大小、侵袭性、病理类型、生长激素浓度等密切相关,手术是降低激素水平,缓解症状的有效方法。利用SAGIT评分可以评估患者病情,预测患者治疗结局,对疾病管理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是对该病评估管理的有效工具。

张聪[4](2021)在《男性单纯垂体柄纤细的垂体MRI与垂体-靶腺轴激素水平、临床症状相关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男性单纯垂体柄纤细患者垂体MRI测量值及表现与垂体-靶腺轴激素水平及临床症状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指导及应用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行垂体MRI增强检查者,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研究对象108例,按年龄分为A亚组(≤30岁)、B亚组(31~40岁)、C亚组(41~50岁)、D亚组(51~60岁)、E亚组(≥61岁),应用GE ADW 4.2工作站测量垂体高度(正中矢状位)及垂体柄直径(矢状位、冠状位),按照测量结果分为观察组(垂体柄纤细组)62例、对照组(垂体柄直径正常组)46例,分析两组临床表现及甲状腺轴相关激素(FT3、FT4、TSH)、肾上腺轴相关激素(F 8:00、UFC、ACTH)、性腺轴相关激素(LH、FSH、TSTO、PRGE、PRL、e E2)水平的差异性,探讨垂体柄纤细患者与垂体靶腺轴激素水平、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1.临床症状:观察组62例患者中,临床症状口干、多尿、烦渴、血糖升高67.74%,体重改变35.48%,视物模糊27.4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症状包括昏睡疲劳、头晕、入睡困难、血压升高、食欲减退、胸闷气短、关节痛、尿频、前列腺增生、便秘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室检查:两组间血清K+、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25-(OH)D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MRI垂体柄直径:正常垂体柄在视交叉水平参考范围:前后径(3.25±0.43)mm,横径(3.35±0.44)mm。本研究前后径:观察组(1.67±0.38)mm,对照组(2.68±0.32)mm,横径:观察组(1.64±0.42)mm,对照组为(2.80±0.33)mm,本研究在视交叉水平前后径及横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垂体柄在插入垂体部水平参考范围:前后径(2.32±0.39)mm,横径(2.16±0.37)mm。本研究前后径:观察组(1.10±0.32)mm,对照组(1.99±0.31)mm,横径:观察组(1.10±0.32)mm,对照组(1.92±0.32)mm,本研究在插入垂体部水平前后径、横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水平:观察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FT3、F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亚组中TSH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垂体-肾上腺轴激素水平:ACTH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 8:00、UF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亚组中F 8:00和C亚组中UFC、ACTH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垂体-性腺轴激素水平:观察组TSTO、PRGE、PR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FSH、e E2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亚组中TSTO、PRGE和A、C、D亚组中PRL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观察组垂体MRI表现为垂体柄纤细与各轴激素水平相关性分析:视交叉水平(矢状位、冠状位)与LH、FSH存在相关性(P<0.05):视交叉水平(矢状位、冠状位)均与LH、FSH呈负相关;各激素之间LH与FSH、TSTO呈正相关。结论1.垂体MRI表现垂体柄纤细男性患者存在HPT、HPA、HPG轴激素水平异常,其中HPG>HPT>HPA轴。2.垂体MRI表现垂体柄纤细男性患者与临床口干、多尿、烦渴、血糖升高、体重改变等症状相关,与激素TSH、ACTH、TSTO、PRGE、PRL、25-(OH)D3水平降低存在相关性。3.垂体MRI检查可用于早期筛查无典型临床症状或症状隐匿的垂体柄纤细男性患者,为临床早期介入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姚文亿,于小伟[5](2020)在《肺癌患者肾阳虚证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轴的功能状态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肺癌的患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一直居高不下,近年一直有上升趋势。而在诊断时,患者大多属于中晚期,手术效果不太理想。而化疗以及中医药治疗是肺癌晚期较好的治疗手段,中医辨证多采用整体审察,从宏观思想来辨证,不能与现代医学指标结合,而中晚期肺癌大多数属于中医肾阳虚型。根据现代研究,肾阳虚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甲状腺轴功能不全的情况,若肾阳虚肺癌一样存在,则可以探讨通过维持机体肾上腺轴、甲状腺轴功能稳定,达到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为肺癌肾阳虚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宋富荣[6](2020)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92例尿崩症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分析尿崩症患者的病因、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等临床资料,探讨我院收治的尿崩症的临床特征,增加对尿崩症的识别,从而提高诊治水平。资料与方法:利用电子病案系统查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间住院患者出院诊断中含有尿崩症且病历资料完整者9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尿量、尿比重、尿渗透压、血电解质、肾功、血脂、垂体-靶腺轴激素水平、禁水-加压素试验及垂体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结果。分析尿崩症的性别及年龄分布、中枢性尿崩症(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CDI)的病因构成,比较特发性与继发性CDI的症状、电解质及血脂紊乱差异,比较部分性与完全性CDI的电解质、血脂紊乱及禁水-加压素试验数据的差异,分析特发性与继发性CDI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特点,列举CDI的垂体MRI表现以及治疗药物的应用和效果。结果:1.尿崩症患者共92例,男44例(占47.80%),女48例(占52.20%);CDI患者89例(占96.70%),肾性尿崩(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NDI)患者3例(占3.30%);发病年龄1~78岁,平均年龄40.5(20.25,55.75)岁,平均尿量5.5(4,8)L。2.89例CDI患者中特发性9例(占10.10%),继发性80例(占89.90%),导致继发性CDI的最常见原因为鞍区肿瘤(占24.72%)。3.与特发性CDI比较,继发性CDI患者LDL-C显着升高(P=0.001),血钾显着降低(P=0.010),血钠、血肌酐、血尿酸及T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血钠、血肌酐、血尿酸、TG及LDL-C在部分性与完全性CDI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钾血症、高钠血症、高尿酸血症及脂代谢紊乱的发生率在特发性与继发性CD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部分性与完全性CDI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4.30例患者有完整的禁水-加压素试验结果,其中部分性CDI 17例(占56.7%),完全性CDI 13例(占43.3%)。禁水前部分性CDI与完全性CDI组间尿比重、尿渗透压及血渗透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CDI禁水达平台期所需时间显着少于部分性CDI(P=0.001),平台期尿渗透压显着低于部分性CDI(P=0.000),平台期血渗透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加压素1h后部分性CDI尿比重(P=0.010)及尿渗透压(P=0.020)均高于完全性CDI,血渗透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加压素后2h部分性CDI患者尿渗透压显着高于完全性CDI(P=0.01),完全性CDI患者尿渗透压升高率显着大于部分性CDI(P<0.001),尿比重、血渗透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5例患者行垂体-靶腺轴激素检查,其中特发性CDI 9例,继发性CDI 56例。继发性CDI发生性腺轴(P<0.001)、肾上腺轴(P<0.001)及甲状腺轴(P=0.01)功能减退的比例显着高于特发性CDI。性腺轴功能减退发生率(63.33%)显着高于肾上腺轴(37.92%)(P=0.006),也显着高于甲状腺轴(39.2%)(P=0.001),甲状腺轴与肾上腺轴功能减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垂体MRI是CDI病因诊断的重要辅助检查之一,对暂时不能明确病因者应定期随访复查垂体MRI。7.去氨加压素(desmopression,DDAVP)是治疗CDI的首选药物,安全有效,用药剂量存在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病情、尿量、尿渗透压、血电解质及血压等进行调整。结论:1.我院收治的尿崩症患者以中枢性为主,继发性CDI多于特发性,继发性CDI中最常见原因为鞍区肿瘤。2.与部分性CDI比较,完全性CDI在禁水-加压素试验中达平台期时间短,平台期及注射加压素后尿比重、尿渗透压较低,但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升高率较高。3.CDI伴发垂体前叶-靶腺轴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性腺轴>肾上腺轴,性腺轴>甲状腺轴,甲状腺轴与肾上腺轴功能减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继发性CDI患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概率高于特发性CDI。4.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是特发性CDI的最常见MRI表现。CDI患者应用去氨加压素口服制剂后可有效缓解多尿症状。

朱立成,吴传中,黄敏[7](2019)在《潜阳丹加半夏汤干预需无创通气危重慢阻肺甲状腺素水平低下患者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潜阳丹加半夏汤干预需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素水平低下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且甲状腺素水平低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潜阳丹加半夏汤加减,对照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及西医常规治疗,14 d后评定疗效。治疗前后采集标本进行常规及甲状腺功能检测,给与APACHE Ⅱ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及pH水平上升高于本组治疗前,PaCO2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APACHE Ⅱ评分及中医总证候评分均减低,中药治疗组优于西医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经治疗对照组治疗前后FT3、TT3、TT4水平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T3、FT4、TT3、TT4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潜阳丹加半夏汤加减可有效改善需无创机械通气的危重慢阻肺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且甲状腺素水平低下的患者病情及中医证候,改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通过调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状态提高了甲状腺激素水平,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朱立成,吴传中,黄敏[8](2019)在《潜阳丹加半夏汤对无创通气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NEI网络调节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潜阳丹加半夏汤对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需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及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潜阳丹加半夏汤。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及治疗后神经-内分泌-免疫(neural-endocrine-immune system,NEI)网络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T3)、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并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及pH值高于本组治疗前,PaCO2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着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两组患者CO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两组患者ACT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两组患者ACT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IL-8水平均显着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阳丹加半夏汤可有效改善无创机械通气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及中医阳气虚证候,改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多方位有效调整AECOPD患者应激时的NEI网络,且安全有效。

史年刚[9](2019)在《基于先天禀赋的肾阳虚体质大鼠模型构建与能量代谢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根据中医“肾阳虚”和体质学说的理论内涵,设计构建肾阳虚体质大鼠模型,并通过评价模型大鼠棕色脂肪线粒体产能状态,研究下丘脑对棕色脂肪的调控机制验证肾阳虚体质模型造模成功,为中医肾阳虚及其体质研究提供一种适宜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1)参照肖小河动物温度趋向性行为学智能检测系统原理搭建动物寒热趋向装置,根据中医“阳虚则寒”的理论筛选偏阳虚的老龄雌雄鼠作为亲本并交配传代,对孕鼠施以猫吓鼠“恐伤肾”、低温“寒伤阳”和黄柏水灌胃造模直至幼鼠出生,构建肾阳虚体质大鼠模型。(2)采用动物寒热趋向装置评价模型组和对照组幼鼠寒热趋向,并比较模型组和对照组的幼鼠出生体重,初步评价造模成功。(3)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棕色脂肪组织切片中线粒体超微结构,研究肾阳虚体质大鼠线粒体组织结构状态。(4)采用ELISA法测量各组脊间棕色脂肪ATP浓度,western blot法测定棕色脂肪组织中complex1-5浓度,研究肾阳虚体质大鼠模型棕色脂肪线粒体产能状态。(5)采用ELISA法测量各组棕色脂肪iNOS浓度,western blot法测定棕色脂肪组织中Fis-1/Drp-1,LC3a/LC3b和Opa-1浓度,研究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自身健康状态。(6)采用RT-PCR法测定各组棕色脂肪PGC-1α/AMPK-α2/UCP-1表达量,同法测定下丘脑NPY/NPY1R和POMC/MC4R表达量,研究肾阳虚体质大鼠下丘脑对棕色脂肪线粒体产能状态的调控机制。结果:(1)子代肾阳虚体质组幼鼠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具有显着组间差异(P<0.01);相比于对照组雄鼠,子代肾阳虚体质组雄鼠在40℃温控板上的停留率呈增高的趋势(P>0.05)。(2)与亲本母鼠组和对照组相比,子代肾阳虚体质组雌鼠与雄鼠棕色脂肪线粒体超微结构均显着偏弱,线粒体肿胀程度较严重,线粒体嵴排列稍紊乱,嵴断裂较多。(4)与亲本母鼠组相比,子代肾阳虚体质组棕色脂肪ATP浓度降低(P<0.05),complex-1浓度显着降低(P<0.01),complex-4浓度极显着降低(P<0.001);其中,子代肾阳虚体质组雄鼠complex-1,4浓度显着降低(P<0.01),子代肾阳虚体质组雌鼠ATP浓度和complex-1浓度降低(P<0.05)、complex-4浓度显着降低(P<0.01)。与对照组雄鼠相比,子代肾阳虚体质组雄鼠棕色脂肪complex-1浓度极显着降低(P<0.001);与对照组雌鼠相比,子代肾阳虚体质组雌鼠棕色脂肪complex-1显着降低(P<0.01)。(5)与亲本母鼠组相比,子代肾阳虚体质组棕色脂肪iNOS浓度、Fis-1/Drp-1浓度和LC3a/LC3b浓度均升高(P<0.05),Opa-1浓度极显着降低(P<0.0001);其中,子代肾阳虚体质组雄鼠iNOS浓度显着升高(P<0.01),Opa-1浓度显着降低(P<0.001);子代肾阳虚体质组雌鼠Opa-1浓度显着降低(P<0.01)。与对照组雄鼠相比,子代肾阳虚体质组雄鼠iNOS浓度升高(P<0.05),Opa-1浓度降低(P<0.05);与对照组雌鼠相比,子代肾阳虚体质组雌鼠棕色脂肪Opa-1和Drp-1浓度显着降低(P<0.01)。(6)与亲本母鼠组相比,子代肾阳虚体质组雄鼠NPY表达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雄鼠相比,子代肾阳虚体质组雄鼠NPY表达显着升高(P<0.01),PGC-1α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对照组雌鼠相比,子代肾阳虚体质组雌鼠UCP-1浓度升高(P<0.05)。结论:(1)肾阳虚体质模型鼠ATP产能下降,畏寒怯冷和低体重儿比例增加与肾阳虚体质临床表征相符,从宏观上论证造模成功。(2)肾阳虚体质模型鼠呼吸链酶代谢异常,呼吸链复合酶complex-1是评价肾阳虚体质模型能量代谢低下的关键指标之一。(3)肾阳虚体质模型鼠下丘脑作为线粒体能量代谢上游调控靶器官抑制了能量代谢,不仅使模型鼠能量代谢呈下降趋势,且从微观上论证造模成功。(4)肾阳虚体质大鼠棕色脂肪线粒体裂变和融合的自稳态失衡可作为肾阳虚模型构建成功的病理指征。(5)子代雌雄肾阳虚模型鼠存在肾阳虚性状差异,性激素是否促进或拮抗了造模因素,尚待进一步验证。

姚文亿[10](2019)在《肺癌肾阳虚证患者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肾上腺轴的功能状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根据现代研究肾阳虚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肾上腺轴的功能不全的情况。而肺癌肾阳虚患者是否一样存在相同情况,通过观察肺癌的肾阳虚患者甲状腺轴、肾上腺轴功能的相关指标,验证肺癌肾阳虚患者是否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肾上腺轴的功能不全的情况。方法:选取年龄18—80岁,性别不限,西医学诊断为肺癌的患者;选取中医辨证为肾阳虚证患者63例及气血瘀滞证90例;另选取年龄、性别匹配,无明显症状健康组作为对照组。同时排除合并肺部其他疾病的患者;排除一个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排除接受手术或放化疗等治疗的患者。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24h尿液,同时检测血中三碘甲状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指标,同时检测患者血醛固酮(ALD)指标评估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肾上腺轴功能水平。用放免法检测24h尿醛固酮(UALD)指标,评估HPA轴功能水平,数据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1.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相关指标比较LC肾阳虚组T3水平显着低于气血瘀滞组以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肾阳虚组T4水平与气血瘀滞组以及健康组的没有有统计学差异(P>0.05)。LC肾阳虚组FT3水平显着低于气血瘀滞组以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肾阳虚组FT4水平与气血瘀滞组以及健康组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LC肾阳虚组TSH水平与气血瘀滞组以及健康组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相关指标比较LC肾阳虚组血醛固酮水平水平显着低于气血瘀滞组以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肾阳虚组尿醛固酮水平水平显着低于气血瘀滞组以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C肾阳虚组的症状积分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肾上腺轴的相关指标分析甲状腺功能指标T3与LC肾阳虚症状积分呈负相关(r=-0.571,P<0.05),甲状腺功能指标T4与LC肾阳虚症状积分无明显相关性(r=-0.187,P>0.05),甲状腺功能指标FT3与LC肾阳虚症状积分呈负相关(r=-0.568,P<0.05),甲状腺功能指标FT4与LC肾阳虚症状积分无明显相关性(r=-0.175,P>0.05),甲状腺功能指标TSH与LC肾阳虚症状积分无明显相关性(r=-0.017,P>0.05)。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相关指标ALD与LC肾阳虚症状积分呈负相关(r=-0.363,P<0.05),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相关指标UALD与LC肾阳虚症状积分呈负相关(r=-0.649,P<0.05)。4.LC气血瘀滞组的症状积分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肾上腺轴的相关指标分析甲状腺功能指标T3与LC气血瘀滞症状积分无明显相关性(r=0.107,P>0.05),甲状腺功能指标T4与LC气血瘀滞症状积分无明显相关性(r=0.014,P>0.05),甲状腺功能指标FT3与LC气血瘀滞症状积分无明显相关性(r=-0.117,P>0.05),甲状腺功能指标FT4与LC气血瘀滞症状积分无明显相关性(r=0.051,P>0.05),甲状腺功能指标TSH与LC气血瘀滞症状积分无明显相关性(r=-0.037,P>0.05)。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相关指标ALD与LC气血瘀滞症状积分无明显相关性(r=0.197,P>0.05),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相关指标UALD与LC气血瘀滞症状积分无明显相关性(r=0.100,P>0.05)。结论:1.LC肾阳虚证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肾上腺轴功能的低下2.甲状腺T3、FT3水平可作为判定LC肾阳虚证的参考依据。3.肾上腺轴的血醛固酮、尿醛固酮水平可作为判定LC肾阳虚证的参考依据。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垂体—甲状腺轴及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垂体—甲状腺轴及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人参四逆汤联合无创呼吸机对AECOPD并呼衰患者HPT轴激素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临床资料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疗效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Mo CA评估量表总评分比较
    2.5 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Mo CA评估量表各项评分同HPT轴甲状腺激素FT3水平的相关分析
3 讨论

(2)温阳膏干预阳虚体质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入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案
    3.1 分组方法
    3.2 对照方法
    3.3 温阳膏的组方与制作
    3.4 治疗方案
    3.5 观察指标
    3.6 疗效判定标准
    3.7 质量控制
    3.8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纳入情况
    4.2 一般统计学资料分析
    4.3 结果分析
5 讨论
    5.1 中医对阳虚体质的认识
    5.2 阳虚体质的现代研究
    5.3 膏方调理阳虚体质的特色
    5.4 温阳膏的组方分析
    5.5 温阳膏中基础方剂的分析
    5.6 温阳膏对研究数据的影响
6 结论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膏方改善阳虚体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SAGIT评分的519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单中心回顾性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入选及排除标准
    三、研究内容
    四、分组及评估标准
    五、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一般病史资料
    二、垂体重要激素测定
    三、治愈率分析
    四、肿瘤影像学特征
    五、术后病理
    六、SAGIT评分
    七、手术术式及并发症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肢端肥大症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4)男性单纯垂体柄纤细的垂体MRI与垂体-靶腺轴激素水平、临床症状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5)肺癌患者肾阳虚证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轴的功能状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对肺癌的认识
    1.1 关于肿瘤的历史记载
    1.2 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
2 肾阳虚证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轴研究
    2.1 异病同证的研究
    2.2 现代医学对肾阳虚的研究
3 肾阳虚证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分析

(6)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92例尿崩症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尿崩症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7)潜阳丹加半夏汤干预需无创通气危重慢阻肺甲状腺素水平低下患者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观察项目
    2.3 疗效判定标准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两组治疗后的效果比较
    3.2 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析主要参考值的比较
    3.3 治疗前后APACHE II评分的比较
    3.4 治疗前后中医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
    3.5 治疗前后两组甲状腺功能主要参考值的比较
    3.6 安全性结果
4 讨论

(8)潜阳丹加半夏汤对无创通气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NEI网络调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1.5.2 治疗组
    1.6 观察指标
    1.7 疗效判定标准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主要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R水平比较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CTH水平比较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SH、TT3水平比较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IL-8、TNF-α水平比较
    2.8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9)基于先天禀赋的肾阳虚体质大鼠模型构建与能量代谢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孕期干预建立肾阳虚体质模型的理论研究
    1 “肾阳虚”的理论内涵是肾阳虚体质模型建立的前提
        1.1 “虚”“寒”是肾阳虚的关键内涵
        1.2 肾阳虚是当前多种重大慢性疾病发病与传变的病理基础
        1.3 “肾在志为恐”导致恐伤肾的理论依据
        1.4 肾阳虚证是肾阳虚体质进一步发展,可用于指导体质造模
    2 基于先天禀赋采取老龄大鼠为亲本并采用孕期干预是构建肾阳虚体质模型的关键
        2.1 父母体质状态是子代先天禀赋之源
        2.2 孕期干预影响子代先天禀赋的研究源远流长
        2.3 肾藏精不足是老龄群体的普遍体质状态
        2.4 孕期干预以塑造子代表型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运用
    3 以线粒体为核心的下丘脑-棕色脂肪能量代谢调控机制是评估本模型的重要方面
        3.1 富含线粒体并通过脂肪产能来调节机体能量代谢平衡是棕色脂肪的重要生理特点
        3.2 PGC-1a/AMPK-a2/UCP-1 是棕色脂肪调控产热的重要机制
        3.3 NPY/NPY1R和POMC/MC4R是下丘脑调控棕色脂肪产热的上游机制
        3.4 线粒体自噬对维持线粒体自身健康状态至关重要:裂变与融合
    4 定向挑选并不断固化肾阳虚表型的品种选育技术是本模型长期研究的理论依据
    5 科学假说——“基于先天禀赋的孕期干预与肾阳虚性状定向选育能构建肾阳虚体质模型,并表现为产能代谢机制紊乱”
第二章 子代肾阳虚体质大鼠模型构建
    1 亲本阳虚体质大鼠筛选及评价
        1.1 冷热板示差法亲本阳虚体质大鼠
        1.2 对亲本阳虚体质大鼠作体貌性状评价
    2 肾阳虚体质大鼠造模
        2.1 恐伤肾(猫吓鼠)造模
        2.2 低温(寒冷环境)造模
        2.3 苦寒(盐制黄柏水灌胃法)造模
    3 子代肾阳虚体质大鼠饲养及阳虚体质再筛选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5.1 出生体重是衡量个体先天禀赋的重要指征
        5.2 低出生体重与新生儿发育在病理上的联系是国内外临床研究的热点
        5.3 子代肾阳虚体质大鼠呈现低出生体重可作为评价本模型的重要指标
        5.4 子代肾阳虚体质大鼠在40℃温控板停留率呈上升趋势初步论证模型构建成功
第三章 孕期干预造模的母子两代能量代谢差异性研究
    1 样本采集与脊间棕色脂肪指数测量
    2 外周棕色脂肪线粒体能量代谢能力比较
        2.1 Elisa法对外周棕色脂肪组织ATP含量检测实验
        2.2 电镜扫描法对外周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微观结构状态的评价
        2.3 WB法对外周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产能相关酶学系统的评价
    3 下丘脑与棕色脂肪基因表达对线粒体产能调控机制研究
        3.1 RT-PCR法对棕色脂肪调控产能代谢基因表达量的研究
        3.2 RT-PCR法对下丘脑调控产能代谢基因表达量的研究
    4 外周棕色脂肪线粒体自稳态调控能力比较
        4.1 Elisa法对外周棕色脂肪组织i NOS含量检测实验
        4.2 WB法对外周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自噬水平相关蛋白的检测
    5 讨论
        5.1 实验结果总结
        5.2 实验结果讨论
第四章 孕期干预造模对子代雌雄鼠肾阳虚程度的差异性研究
    1 样本采集与脊间棕色脂肪指数测量
    2 外周棕色脂肪线粒体能量代谢能力比较
        2.1 Elisa法对外周棕色脂肪组织ATP含量检测实验
        2.2 电镜扫描法对外周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微观结构状态的评价
        2.3 WB法对外周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产能相关酶学系统的评价
    3 下丘脑与棕色脂肪基因表达对线粒体产能调控机制研究
        3.1 RT-PCR法对棕色脂肪调控产能代谢基因表达量的研究
        3.2 RT-PCR法对下丘脑调控产能代谢基因表达量的研究
    4 外周棕色脂肪线粒体自稳态调控能力比较
        4.1 Elisa法对外周棕色脂肪组织i NOS含量检测实验
        4.2 WB法对外周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自噬水平相关蛋白的检测
    5 讨论
        5.1 实验结果总结
        5.2 实验结果讨论
第五章 子代肾阳虚体质大鼠与正常大鼠能量代谢差异研究
    1 样本采集与脊间棕色脂肪指数测量
    2 外周棕色脂肪线粒体能量代谢比较
        2.1 Elisa法对外周棕色脂肪组织ATP含量检测实验
        2.2 电镜扫描法对外周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微观结构状态的评价
        2.3 WB法对外周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产能相关酶学系统的评价
    3 下丘脑与棕色脂肪基因表达对线粒体产能调控机制研究
        3.1 RT-PCR法对棕色脂肪调控产能代谢基因表达量的研究
        3.2 RT-PCR法对下丘脑调控产能代谢基因表达量的研究
    4 外周棕色脂肪线粒体自稳态调控能力比较
        4.1 Elisa法对外周棕色脂肪组织i NOS含量检测实验
        4.2 WB法对外周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自噬水平相关蛋白的检测
    5 讨论
        5.1 实验结果总结
        5.2 实验结果讨论
结语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肾阳虚现代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一:大鼠肾阳虚体质评价量表
附件二:能量代谢调控相关基因溶解曲线图和扩增曲线图: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肺癌肾阳虚证患者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肾上腺轴的功能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样本量计算
    2.实验方案
        2.1 入组资料的一般处理
        2.2 观察指标
        2.3 技术路线
        2.4 统计方法
    3.结果
        3.1 入组时临床资料比较
        3.1.1 入组时一般资料比较
        3.1.2 三组病人KPS评分比较
        3.1.3 肺癌肾阳虚与气血瘀滞证病理类型比较
        3.1.4 肺癌肾阳虚与气血瘀滞证临床分期比较
        3.2 .三组观察指标比较
        3.2.1 三组血清T3、T4、FT3、FT4、TSH比较指标比较
        3.2.2 三组ALD、UALD指标比较
        3.3 肾阳虚组病例症状评分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肾上腺轴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3.1 肾阳虚组病例症状评分与甲状腺轴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3.2 肾阳虚组病例症状评分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4 气血瘀滞组病例症状评分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肾上腺轴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4.1 气血瘀滞组病例症状评分与甲状腺轴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4.2 气血瘀滞组病例症状评分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中医对肺癌的认识
        4.1.1 关于肿瘤的历史记载
        4.1.2 肺癌的历史沿革
        4.1.3 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
        4.1.4 肺癌的中医治疗
        4.2 肺癌西医研究进展
        4.2.1 肺癌西医研究进展
        4.2.2 肺癌西医治疗
        4.2.2 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4.3 肺癌的中辨证分型
        4.4 异病同证的研究
        4.5 现代医学对肾阳虚的研究
    5.结果分析
        5.1 一般资料分析
        5.1.2 年龄分析
        5.1.3 KPS评分分析
        5.1.4 吸烟因素分析
        5.2 甲状腺功能比较
        5.2.1 甲状腺功能T3的比较
        5.2.2 甲状腺功能T4的比较
        5.2.3 甲状腺功能FT3的比较
        5.2.4 甲状腺功能FT4的比较
        5.2.5 甲状腺功能TSH的比较
        5.3 肺癌肾阳虚患者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状态研究总结
        5.4 血醛固酮、尿醛固酮的比较
        5.5 肺癌肾阳虚症状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肾上腺轴的相关指标分析
        5.6 肺癌气血瘀滞症状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肾上腺轴的相关指标分析
        5.7 肺癌肾阳虚证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轴功能研究总结
    6.问题与展望
    7.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不同中医证型肺癌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轴的功能状态研究
        参考文献
    发表文献
附表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垂体—甲状腺轴及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参四逆汤联合无创呼吸机对AECOPD并呼衰患者HPT轴激素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朱立成,朱文娟,朱麒霖,尚云飞. 中国中医急症, 2021
  • [2]温阳膏干预阳虚体质的前瞻性队列研究[D]. 王紫茵.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基于SAGIT评分的519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单中心回顾性临床分析[D]. 张偌鹏.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男性单纯垂体柄纤细的垂体MRI与垂体-靶腺轴激素水平、临床症状相关研究[D]. 张聪.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5]肺癌患者肾阳虚证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轴的功能状态研究进展[J]. 姚文亿,于小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20(20)
  • [6]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92例尿崩症临床分析[D]. 宋富荣.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7]潜阳丹加半夏汤干预需无创通气危重慢阻肺甲状腺素水平低下患者临床研究[J]. 朱立成,吴传中,黄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10)
  • [8]潜阳丹加半夏汤对无创通气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NEI网络调节的影响[J]. 朱立成,吴传中,黄敏. 中医学报, 2019(09)
  • [9]基于先天禀赋的肾阳虚体质大鼠模型构建与能量代谢调控机制研究[D]. 史年刚.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肺癌肾阳虚证患者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肾上腺轴的功能状态研究[D]. 姚文亿.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肾上腺论文 下丘脑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论文 甲状腺论文

上一篇:甘肃高山细毛羊与德国美利奴、边境莱斯特和邦德羊杂交F_1产肉性能分析
下一篇:云南不同生态环境对硬粒小麦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