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勇军[1](2011)在《红景天苷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肌质网释放游离钙浓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心肌细胞肌质网释放钙离子的影响,从细胞水平进一步证明红景天苷对心肌细胞的正性肌力作用。方法应用第三代荧光指示剂Fluo-3/AM负载经差速贴壁法及化学抑制法纯化培养4d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加D-hanks液);不同浓度红景天苷组(15ug/mL,30ug/mL 60ug/mL);维拉帕米阻断+不同浓度红景天苷组(15ug/mL,30ug/mL 60ug/mL)。用实时全光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心肌细胞胞浆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变化,扫描心肌细胞内荧光强度变化图像,每隔2秒扫描一次,连续扫描6min,并采图;以平均荧光强度变化反映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相对水平。激光共聚焦系统采用NIS-Elements AR3.1软件控制,激发波长为488nm,发射波长为520nm。检测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荧光信号强度的变化,观察红景天苷对培养心肌细胞肌质网释放钙离子的影响。结果D-Hanks液中,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内的平均游离钙离子浓度不变。D-Hanks液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5ug/mL,30ug/mL 60ug/mL的红景天苷时,心肌细胞内的平均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峰值由524.11±3.11,530.61±4.40,532.24±3.40分别上升到574.08±4.65,591.86±3.64, 618.66±4.27,(P<0.01),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后差值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剂量依赖性。达峰时间为5.38±1.87,5.63±2.11,6.90±1.87,(P>0.05),无时间依赖性。加入维拉帕米阻断心肌细胞膜外钙内流后,加入浓度为15ug/mL,30ug/mL 60ug/mL的红景天苷引起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峰值由357.74±3.13,387.17±2.37,391.43±1.34分别上升到480.86±3.98, 496.70±3.08 ,522.18±3.19 ,(P<0.0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后差值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剂量依赖性。结论红景天苷能增加心肌细胞肌质网释放游离钙离子浓度,影响心肌兴奋-收缩偶联过程,具有正性肌力作用。
李浩[2](2008)在《藏药红景天药理学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红景天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植物,可以用来治疗心血管和其它疾病。同时,红景天还有一些其它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就红景天的药理学性质作一总结。
毕会敏[3](2008)在《红景天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活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红景天具有镇静、强心、抗疲劳、抗炎、抗氧化、抗微波辐射等方面作用,药理作用优于人参、刺五加。本文研究了红景天有效成分超高压提取工艺,使有效成分在常温下提取成为可能;研究了红景天有效成分纤维素酶提取工艺,特别是采用较低浓度乙醇作为反应溶剂,利用乙醇和酶的协同作用使总黄酮浸出率显着增加;对比了不同产地来源红景天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完善红景天资源研究;研究了红景天提取物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完善红景天的药理作用基础研究。本文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有效成分常温超高压提取机理研究(30472135)”的部分内容。本文研究结果对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红景天的深入开发和利用有指导意义。
揣冰洁,张甲生[4](2000)在《红景天园栽与野生根中化学成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吉林红景天园栽与野生根中糖类、脂肪、蛋白质、有机酸等营养素含量都较丰富 ,人体必需的宏微量元素、氨基酸、果胶等生物活性物质种类全、含量高 ,值得很好开发利用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中英文缩略词 |
| 摘要 |
| ABSTRACT |
| 前言 |
| 1 材料 |
| 1.1 实验动物 |
| 1.2 实验试剂 |
| 1.3 主要仪器、器材 |
| 2 方法 |
| 2.1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培养 |
| 2.2 Fluo-3/AM 的负载 |
| 2.3 细胞内游离钙的测定 |
| 2.4 实验分组 |
| 2.5 统计方法 |
| 3 结果 |
| 3.1 D-Hanks 液对细胞内游离钙离子荧光强度的影响 |
| 3.2 不同浓度的红景天苷对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
| 3.3 红景天苷对维拉帕米阻断心肌细胞膜钙通道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
| 3.4 盐酸维拉帕米及红景天苷对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荧光图像的影响 |
| 4 讨论 |
| 展望及后续工作 |
| 参考文献 |
| 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研究概况 |
| 前言 |
| 1. 生物材料 |
| 2. 培养方法 |
| 2.1 离体心脏灌注法 |
| 2.2 心肌细胞酶消化法 |
| 2.3 组织块体外培养法 |
| 2.4 体外三维培养法 |
| 3. 讨论 |
| 3.1 离体心脏灌注法 |
| 3.2 心肌细胞酶消化法 |
| 3.3 组织块培养法 |
| 3.4 体外三维培养法 |
| 参考文献 |
| 学术论文发表目录 |
| 致谢 |
| 1 化学成分 |
| 2 药理作用 |
| 2.1 抗缺氧、抗疲劳作用 |
| 2.2 抗衰老作用 |
| 2.3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
| 2.3.1 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
| 2.3.2 对动脉、血压及血液的影响: |
| 2.3.3 抗心律失常作用: |
| 2.4 对免疫系统作用 |
| 2.5 抗组织纤维化作用 |
| 2.6 抗肿瘤作用 |
| 2.7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 提要 |
| 第一章 绪论 |
| 1.1 中药现代化发展方向 |
| 1.1.1 中药研究与开发是时代的要求 |
| 1.1.2 中药现代化是中药研究与开发的最终方向 |
| 1.1.3 中药提取物是中药现代化的表达方式 |
| 1.2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现状 |
| 1.2.1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
| 1.2.2 加压提取技术 |
| 1.2.3 酶提取技术 |
| 1.3 红景天研究概况 |
| 1.3.1 化学成分的研究 |
| 1.3.2 红景天有效成分提取 |
| 1.3.3 药理学作用研究 |
| 1.3.4 红景天保健产品的研究 |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 参考文献 |
| 第二章 红景天常温超高压提取工艺研究 |
| 2.1 材料与方法 |
| 2.1.1 试验材料 |
| 2.1.2 试验仪器 |
| 2.1.3 常温超高压提取工艺 |
| 2.1.4 样品有效成分测定方法 |
| 2.2 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 2.2.1 提取溶剂的确定 |
| 2.2.2 提取溶剂浓度的确定 |
| 2.2.3 处理压力的确定 |
| 2.2.4 液料比的确定 |
| 2.2.5 保压时间的确定 |
| 2.2.6 最佳提取条件的确定 |
| 2.3 本章小结 |
| 参考文献 |
| 第三章 红景天酶提取工艺研究 |
| 3.1 材料与方法 |
| 3.1.1 试验材料 |
| 3.1.2 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 |
| 3.1.3 纤维素酶法提取工艺 |
| 3.1.4 测定方法 |
| 3.2 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 3.2.1 溶剂为水的酶提取试验 |
| 3.2.2 溶剂为乙醇溶液的酶提取试验 |
| 3.3 本章小结 |
| 参考文献 |
| 第四章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
| 4.1 材料与方法 |
| 4.1.1 试验材料 |
| 4.1.2 试验仪器 |
| 4.1.3 样品处理方法 |
| 4.1.4 测定方法 |
| 4.2 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 4.2.1 提取效果对比 |
| 4.2.2 提取液指纹图谱对比 |
| 4.2.3 提取物DPPH 清除活性对比 |
| 4.2.4 提取方法强化传质机理分析 |
| 4.3 本章小结 |
| 参考文献 |
| 第五章 红景天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分析 |
| 5.1 材料与方法 |
| 5.1.1 试验材料 |
| 5.1.2 试验仪器 |
| 5.1.3 样品处理方法 |
| 5.1.4 测定方法 |
| 5.2 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 5.2.1 红景天、葛根提取物的黄酮含量对比 |
| 5.2.2 红景天提取物、葛根提取物的DPPH 清除活性分析 |
| 5.2.3 红景天提取物、葛根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分析 |
| 5.2.4 红景天提取物、葛根提取物的还原力分析 |
| 5.2.5 红景天提取物、葛根提取物的抗脂质体氧化活性分析 |
| 5.3 本章小结 |
| 参考文献 |
| 第六章 红景天提取物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分析 |
| 6.1 材料与方法 |
| 6.1.1 试验材料 |
| 6.1.2 试验仪器 |
| 6.1.3 红景天提取物制备工艺 |
| 6.1.4 酪氨酸酶活力测定 |
| 6.2 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 6.2.1 红景天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 |
| 6.2.2 红景天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机理分析 |
| 6.2.3 红景天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抑制类型的确定 |
| 6.2.4 红景天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抑制常数的测定 |
| 6.2.5 抑制剂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机理探讨 |
| 6.3 本章小结 |
| 参考文献 |
| 第七章 红景天保健饮料研制 |
| 7.1 材料与方法 |
| 7.1.1 试验材料 |
| 7.1.2 试验仪器 |
| 7.1.3 样品处理方法 |
| 7.1.4 红景天保健饮料感官质量标准 |
| 7.2 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 7.2.1 红景天-红茶保健饮料的研制 |
| 7.2.2 红景天-玫瑰花保健饮料的研制 |
| 7.2.3 红景天保健饮料稳定剂的确定 |
| 7.3 本章小结 |
| 参考文献 |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 8.1 研究结论 |
| 8.2 创新点 |
| 8.3 建议 |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 学术论文 |
| 科研成果 |
| 致谢 |
| 摘要 |
| Abstr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