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标准化与技术评价中心[1](2015)在《第78届IEC大会期间电工行业部分技术委员会会议通报》文中指出2014年11月415日,第78届IEC大会及其部分技术委员会会议、工作组会议日本东京举行。大会期间,我国IEC相关行业的200多位代表参加了同期举的50多个技术委员会会议。以下为我国电工行业标委会专家参加的部分会情况。一、IEC/TC3会议全国电气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为IEC/TC3(信息结构、文件编制、标志标识规则和图形符号技术委员会)的国内第二归口单位,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方晓燕、委员兼副秘书长曾雁鸿参加了年会。1、IEC综合信息报告来自中央办公室的官员向参加TC3会议的全体代表介绍了有关IEC综合信息,
尹志勤,景坤,柳溪[2](2009)在《三峡水电厂励磁变压器设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中型水、火电机组在励磁方式上由传统的旋转交流励磁机方式向静止自励励磁方式转变,对励磁变压器技术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三峡水电厂励磁变压器是应用H级绝缘杜邦Reliatran技术开发的,分析了主要技术参数的计算及结构的确定方法,介绍了该变压器的相关试验方法。
曾雁鸿[3](2009)在《电工行业参加第72届IEC大会技术报告》文中提出前不久,第72届IEC大会在巴西圣保罗成功举办,其中涉及电工行业的TC、SC及工作组会议共53个,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组织电工行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期间,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就承担的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国家标准研制任务作了阐述,大会还组织部分代表对巴西的伊太普水电站和福斯换流站进行了标准技术考察,圆满完成了出国任务。有关标委会参加会议的技术信息如下。
王茂松,张国仲,陈奎[4](2005)在《IEC60076-11∶2004标准中关于环境、气候和燃烧试验的说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据IEC60076-11∶2004标准介绍了干式变压器的环境、气候和燃烧试验的内容和方法。
倪学锋,付锡年,徐林峰[5](2005)在《IEC 60076-11《干式变压器》标准草案同我国干式变压器(电抗器)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IEC 60076-11《干式变压器》标准草案的出台在国内干式变压器(电抗器)行业引起了较大反响,也引发了一些不当的争论。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变压器行业和绝缘行业工作的经验,主要针对IEC 60076-11《干式变压器》标准草案中的新增内容从运行环境和条件对干式变压器(电抗器)性能的影响、干式变压器(电抗器)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可靠性要求对干式变压器(电抗器)的影响几方面谈了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李基成[6](2004)在《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励磁变压器参数及绝缘方式的选择——由三峡机组励磁系统投运引起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结合三峡机组励磁系统的调试及投运经验,对大型水电机组静止自励系统选型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性技术课题进行分析与论证,期望得出的结论有助于在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参数选择和在提高机组运行安全、可靠性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文中提出的励磁系统设计新理念仅代表个人的观点。
柳溪,陈季湳[7](2004)在《IEC60076标准草案中干式变压器的几项特殊试验》文中提出本文着重阐述了IEC60076-11《干式变压器》标准草案中规定的气候等级、环境等级、耐火等级的试验 标准和方法。并与欧洲标准HD464/S1进行对比,以云变SCR包封型干式变压器的试验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和讨论。
李基成[8](2004)在《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选择的新思维——由三峡机组励磁系统投运引起的思考 三峡水电厂励磁系统技术首席顾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三峡水电厂700MW水轮发电机组的批量投运,如何及时总结、吸收和推广三峡机组励磁系统在调试及运行中取得的宝贵的实践经验,并在今后几年内即将陆续投运的近百台三峡机组容量级的水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的选型提供确切和有益的依据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试图结合三峡机组励磁系统的调试及投运经验,对大型水电机组静止自励系统选型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性的技术课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并期望得出的结论有助于在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参数选择和在提高机组运行安全、可靠性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李基成[9](2003)在《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选择的新思维》文中研究表明一、励磁系统接线方式的选择为满足高速电力增长的需求,在未来几年中的大型水电站建设中,将选择单机容量在700MW左右的机组,这一发展趋势,在当前已成为主流。此外,在励磁方式的选择上也趋于单一的采用静止自励励磁系统,这些单机容量在700MW左右和采用自励励磁系统的水轮发电机组包括美国
柳溪,陈季南[10](2003)在《IEC60076-11标准草案中干式变压器的几项特殊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IEC60076-11《干式变压器》标准草案中规定的气候等级、环境等级、耐火等级的试验标准和方法,并与欧洲标准HD464/S1进行了对比,还给出了试验的例子。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一、IEC/TC3会议 |
| 1、IEC综合信息报告 |
| 2、TC3全会 |
| 二、IEC/TC 14会议 |
| 1、综合信息 |
| 2、各工作组报告 |
| 3、联络员报告 |
| 4、长远发展计划 |
| 三、IEC/TC105会议 |
| 1、工作组会 |
| 2、IEC/TC105新技术领域活动进展情况 |
| 四、IEC/TC111会议 |
| 1、工作组会议 |
| 2、IEC/TC111会议 |
| 五、IEC/TC112会议 |
| 1、IEC/TC112现有工作简介 |
| 2、各个工作组会情况 |
| 3、会议中与我国相关的事项 |
| 六、IEC/TC117会议 |
| 1、背景资料介绍 |
| 2、参会情况介绍 |
| 0 引言 |
| 1 主要技术参数及结构的确定 |
| 1.1 原始数据和运行条件 |
| 1.2 励磁变压器主要技术参数确定 |
| 1.2.1 励磁变压器额定二次电压确定 |
| 1.2.2 励磁变压器工频二次电流有效值的确定 |
| 1.2.3 励磁变压器二次额定容量的确定 |
| 1.2.4 损耗及温升计算 |
| 1.2.5 考虑谐波影响的二次额定电流值 |
| 1.2.6 磁密的选取及铁心设计 |
| 1.3 变压器的结构设计 |
| 1.3.1 形式 |
| 1.3.2 铁心材料 |
| 1.3.3 线圈 |
| 1.3.4 屏蔽结构的采用 |
| 1.4 谐波影响 |
| 2 相关试验方法和试验参数的设定 |
| 2.1 耐火能力试验 (F1级) |
| 2.2 环境试验 (E2级) |
| 2.3 气候试验 (C2级) |
| 3 结束语 |
| 一、IEC/TC14电力变压器会议 |
| 1. IEC中办官员通报信息 |
| 2. TC14标准维护情况 |
| 3. 会议通过了TC14的战略发展计划 |
| 4. IEC引入其它标准动向 |
| 5. 与其他技术委员会TC的联络 |
| 二、SC23E家用断路器和类似设备会议 |
| 三、IEC/SC23J器具开关会议 |
| 1. IEC中办官员通报信息 |
| 2. 标准维护组的有关工作 |
| 3. 技术联络 |
| 4. 其它议题 |
| 四、IEC/SC32B低压熔断器会议 |
| 1. 总体信息 |
| 2. 标准维护组情况 |
| 3. 向SMB报告有关工作 |
| (1) 背景 |
| (2) 商业环境与市场需求 |
| (3) 技术和贸易趋势 |
| (4) 生态环境 |
| (5) SC32B工作计划 |
| 五、TC95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会议 |
| 1. 总体信息 |
| 2. 标准维护组的工作 |
| 3. 技术联络 |
| 4. 其它议题 |
| 六、TC112电气绝缘材料与绝缘系统评定会议 |
| 1. 国际标准制修订趋势 |
| 2. TC112标准的维护、修订 |
| 七、IEC标准发展趋向 |
| 1. 专业技术发展向多领域渗透 |
| 2. 标准更加注重安全、节能降耗和新能源应用 |
| 3. 再循环使用逐步引入IEC标准中 |
| 4. 国际标准修订速度加快 |
| 5. 关注IEEE标准与IEC标准双编号的动向 |
| 0前言 |
| 1 对IEC 60076-11标准草案中新增内容的看法 |
| 1.1 运行环境和条件对干式变压器(电抗器)性能的影响 |
| 1.1.1 不同防护等级及冷却方式对干式变压器允许使用容量的影响 |
| 1.1.2 气候对干式变压器运行可靠性的影响 |
| 1.1.3 环境对干式变压器运行可靠性的影响 |
| 1.2 干式变压器(电抗器)对环境的影响 |
| 1.2.1 正常使用状态对环境的影响 |
| 1.2.2 事故条件对环境的影响 |
| 1.3 提高可靠性要求对干式变压器(电抗器)的影响 |
| 2 结束语 |
| 一、前言: |
| 二、气候、环境、耐火等级的定义 |
| 三、试验标准: |
| 四、试验方法及目的 |
| 1.环境试验 |
| 2气候试验 |
| 3.耐火试验 |
| 五.产品设计与措施 |
| 1.绝缘材料的选用: |
| 2. 结构设计 |
| 3. 工艺措施 |
| 六、结束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