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蒸压粉煤灰砖性能的研究与应用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蒸压粉煤灰砖的性能研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松[1](2020)在《浅谈粉煤灰砖在滨港铁路站房工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概述了滨港铁路泊头站的工程和水文地质情况,总结了粉煤灰砖的优点,并简述了粉煤灰砖这种材料的各项性能参数。进一步简述了粉煤灰砖在滨港铁路泊头站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情况,为后续该类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宋月[2](2019)在《半干法烟气脱硫灰氧化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铁行业的半干法烟气脱硫灰由于成分不稳定且复杂,利用十分困难。堆积如山的脱硫灰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耗资巨大,灰中的有害杂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寻找对脱硫灰进行有效处理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半干法烧结烟气脱硫灰进行氧化研究,探讨氧化剂、催化剂、氧化温度、氧化时间等因素对脱硫灰中亚硫酸钙氧化的影响;寻找氧化脱硫灰-矿渣制备免烧砖、氧化脱硫灰-钢渣-矿渣制备胶凝材料的影响因素以及养护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脱硫灰的氧化研究。采用(NH4)2S2O8、H2O2氧化剂对半干法烟气脱硫灰中的CaSO3进行强制氧化,结果表明(NH4)2S2O8对CaSO3的氧化效率高于H2O2,但(NH4)2S2O8在搅拌过程中有氨气放出,不适合大宗量使用。选择H2O2为CaSO3氧化反应的氧化剂,以CuSO4、NiSO4、Fe(NO3)3、MnSO4为催化剂,催化反应效果由强到弱顺序为CuSO4>NiSO4>MnSO4>Fe(NO3)3。通过改变H2O2和CuSO4加入量以及反应温度、氧化时间,得到合适的氧化条件:脱硫灰中CaSO3与H2O2摩尔比n(CaSO3):n(H2O2)=20:1、每百克脱硫灰中滴加2.5×10﹣5mol CuSO4,25℃下反应1 h,CaSO3氧化率达到51.27 wt.%,满足脱硫灰规模化应用的要求。(2)氧化脱硫灰和矿渣制备免烧砖的研究。以氧化脱硫灰和矿渣为原材料,研究激发剂种类、含量、骨料、养护方法等因素对氧化脱硫灰和矿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发剂对试块激发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CaO>柠檬酸钠>水玻璃>KAl(SO4)2·12H2O>Na2SiO3·9H2O>CaCl2>NaOH;复合激发剂效果优于单一激发剂;试块抗压强度随标准砂(骨料)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标准砂添加量为5 wt.%时,试块平均抗压强度最高。通过系列实验,得到试块的最佳配比:矿渣微粉与氧化脱硫灰按质量1:1混合,以2 wt.%CaO、0.5 wt.%水玻璃、0.1 wt.%柠檬酸钠为复合激发剂,5 wt.%标准砂为骨料,100℃下蒸汽养护8 h后,所得试块抗压强度达到25.95 MPa。以同样原料配比制备标准砖,在蒸汽为10个大气压,178℃蒸压釜中压蒸8 h后,自然养护7天,其抗压强度为14.76 MPa;蒸汽为1个大气压、100℃下蒸汽养护8 h后,自然养护7天,其抗压强度达到30.65 MPa,符合JC239-2014《蒸压粉煤灰砖》中MU30强度等级标准,抗冻性和收缩率均符合JC239-2014《蒸压粉煤灰砖》技术指标。(3)氧化脱硫灰、矿渣微粉和钢渣微粉制备胶凝材料的研究。以脱硫灰中主要成分Ca(OH)2和CaSO4·2H2O为激发剂,研究Ca(OH)2和CaSO4·2H2O及其两者复合物对钢渣矿渣胶凝材料体积安定性、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aSO4·2H2O掺量大于12 wt.%时,试块体积安定性良好,抗压强度也随之增加,其中CaSO4·2H2O掺入量为16 wt.%时,其平均抗压强度最高,达到16.46 MPa;CaSO4·2H2O含量继续增加时,试块平均抗压强度反而下降。当Ca(OH)2加入量大于1 wt.%时,钢渣矿渣胶凝材料体积安定性合格;随着Ca(OH)2含量增加,抗压强度随之增加;当Ca(OH)2加入量超过8 wt.%时,抗压强度增加不明显。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优化实验,三因素对钢渣矿渣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影响的由强到弱顺序为:CaSO4·2H2O>Ca(OH)2>钢渣微粉;最优配比方案为40 wt.%钢渣微粉、4 wt.%氢氧化钙、4 wt.%二水硫酸钙和52wt.%矿渣,蒸汽养护后抗压强度达到16.84 MPa。在氧化脱硫灰、钢渣和矿渣胶凝材料中加入Ca(OH)2和CaSO4·2H2O,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抗压强度,且能增加氧化脱硫灰的用量。当添加1 wt.%Ca(OH)2,1 wt.%CaSO4·2H2O,38 wt.%矿渣微粉,40 wt.%钢渣微粉时,氧化脱硫灰添加量为20 wt.%,胶凝材料平均抗压强度达到16.53 MPa。

文波,张路,牛荻涛,罗大明[3](2018)在《装配式圈梁构造柱约束蒸压粉煤灰砖墙体抗震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砖砌体结构抗震设防水平低、墙体材料能耗大及构造措施不规范等缺点,提出适用于砌体建筑的新型装配式蒸压粉煤灰砖墙体结构型式。首先构造了4类新型装配式配筋砌块(构造柱砌块、圈梁砌块、清扫砌块和半砖砌块),其优点是作为墙体材料的同时可以兼做施工模板,从而满足无模板化施工工艺要求;然后进行了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短柱轴心受压试验,分析其破坏形态和变形特征并得到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应力-应变曲线等本构参数;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极限承载力、刚度退化和延性等3个方面,对装配式圈梁构造柱约束的蒸压粉煤灰砖墙体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本文提出的蒸压粉煤灰砖受压本构模型形式简单且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装配式圈梁构造柱与现浇圈梁构造柱对普通砌体墙体和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墙体的抗震性能具有显着提升作用,两种构造措施对墙体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规律相近,且装配式构造措施约束墙体的延性优于现浇构造措施约束墙体;蒸压粉煤灰砖墙体承载力较大且抗震性能优于普通砖墙体,两种墙体的延性和刚度退化率等力学性能较为接近;本文提出的装配式圈梁构造柱约束蒸压粉煤灰砖墙体的施工工艺简便且适用范围更广泛。研究成果对于解决传统砌体建筑施工及抗震中存在的问题并拓展蒸压粉煤灰的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甘伟[4](2018)在《高掺量陶瓷抛光渣制备蒸压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鉴于我国现代化城乡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用砂需求量巨大,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不仅造成资源枯竭,也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因此,采用工业固废取代天然资源意义重大。蒸压硅酸盐材料是建筑材料的一大类。它以硅质材料SiO2和钙质材料CaO为主要原料,在水热蒸压条件下,形成一种坚硬的硅酸盐人造石材。本研究目的是:以工业固废陶瓷抛光渣为硅质原料,取代天然砂资源,制备一种高掺量抛光渣的建筑硅酸盐用蒸压砖。本文通过宏观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和采用XRF、XRD、SEM对材料微观的水化产物成分、组成结构、形貌的测试分析;以及通过两种不同工业生产线的工艺设备对比试验研究;对以抛光渣取代天然砂(50%100%),总掺量达80%92%蒸压砖的配合比、制坯、养护和成品性能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获得高性能的高掺量抛光渣蒸压多孔砖、蒸压实心砖试产品(强度分别达到3.5MPa、15MPa以上)。研究重点探明了以下问题和规律:1)在原料处理、混合料制备研究中,探明了含SiO264%69%,Al2O316%18%的抛光渣物料,比表面大,遇水易结团等特性。对无砂的混合料分散性、流动性、充模性进行试验分析,提出混合料最佳含水率控制范围7.5%12%和相关设备选型要求。2)通过成型工艺设备对比试验,确定选用适于无砂粉状、疏松、物料的双向压密、多次压实、自动排气功能的成型设备,可制出强度约1.5MPa,密度1300kg/m3多孔砖坯和强度约3MPa,密度1600kg/m3的实心砖坯。3)探明了制备抛光渣掺量80%92%,最高强度可达60MPa,软化系数0.9以上蒸压材料制备的相关规律。4)通过抛光渣掺量为80%、92%,不同龄期试件的XRF、XRD和SEM微观测试对比分析,探明了在水热条件下抛光渣中的SiO2、Al2O3与CaO反应,生成的低碱度的水化硅酸盐和水化铝酸盐产物,结构稳定,强度随时间增长可达9%19%,软化系数不降低的规律。结论:从上述试验分析得出,当采用合理的工艺、设备(双向压密成型等),在蒸压养护条件下,抛光渣可以80%100%取代天然砂,可获得有致密结构、后期性能不降低的近不定形态的托勃莫来石等硅酸盐水化产物;可制备一种固废利用率高、性能优良的建筑用蒸压砖的结论。同时可得出不掺天然砂,全抛光渣同样可制备高性能的蒸压砖绿色新型墙材的结论。

裴小放[5](2015)在《回弹法推定砌体中蒸压粉煤灰砖抗压强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保护耕地、建筑节能以及环境保护等政策的实行,非烧结砖的发展日益成熟,回弹法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回弹法是当下一种常见的现场检测技术方法,即使用一个靠弹簧驱动的弹击锤弹击材料表面,得到并记录回弹值,得到的回弹值用来作为与抗压强度具有相关性的指标用来推定块材抗压强度的一种现场检测技术方法。该检测方法具有检测费用低、可检测范围广和非破损性现场检测等特点。我国的相关部门制定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和烧结砖强度的国家和地方标准,但是,关于回弹法检测非烧结砖的测强公式并未在我国相关标准中给出。我国进入“十二五”规划以来,环境治理问题越来越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我国的粉煤灰年排放量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在早在1994年我国家就颁布了《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明确了对粉煤灰的处理过程中采用“以用为主”的指导精神。由于在蒸压粉煤灰砖的制作过程中,影响成品砖的因素较多而各个地区用于制作蒸压粉煤灰砖的原料处理程度和设备水平又参差不齐,给该种砖的性能研究和探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综上所述,建立砌体中蒸压粉煤灰砖湖南地区的回弹测强曲线就显得非常具有必要性。本篇论文通过一系列试验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学原理,得到适用于砌体中蒸压粉煤灰砖的湖南地区回弹测强曲线,属于《非烧结砖砌体现场检测技术规程》的系列成果之一。本文所做工作如下:(1)论述了蒸压粉煤灰砖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应用前景,并总结归纳回弹法测定砌体中蒸压粉煤灰砖抗压强度的原理和影响回弹值的主要因素。(2)通过湖南大学制作的的蒸压粉煤灰砖标准试件进行试验,对不同等级的竖向压力、砂浆、试验方法、含水率和碳化深度对于回弹值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3)通过试验共得到348组回弹值和抗压强度值原始数据,将其进行分组后共得到42组相互匹配的回弹平均值与抗压强度平均值数组。利用Origin软件,按照最小二乘法原理对得到的回弹值-抗压强度匹配数组进行回归拟合,建立以幂函数式表达的适用于蒸压粉煤灰砖的湖南地区回弹测强曲线。验证性实验表明,本文所得到的砌体中蒸压粉煤灰砖湖南地区回弹测强曲线精度较高,可为《非烧结砖砌体现场检测技术规程》的编纂提供试验支持和数据支撑。

李海涛,马芹永[6](2014)在《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长龄期抗折性能试验分析》文中提出为研究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长龄期的力学性能,自然环境下养护1000d后对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的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进行抗折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体积掺量为0.4%、0.6%和0.8%时,相比蒸压粉煤灰砖,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的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16.1%、38.7%和24.2%,钢纤维的加入能提高长龄期抗折强度并能改善砖体的破坏形态;0.6%钢纤维体积掺量时,砖试件在抗折强度和破坏形态上均表现出较好的特性,是钢纤维的合理体积掺量。钢纤维锈蚀是影响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长龄期抗折强度的主要因素。

韦展艺[7](2014)在《蒸压粉煤灰砖材料性能及砌体干缩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执行,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建筑工业方面,禁用实心粘土砖,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成为近代研究的方向。利用粉煤灰作为主要原料,制作包括粉煤灰砖在内的优良新型墙体材料解决了这个问题,而蒸压粉煤灰砖的研制及生产是实现变排放粉煤灰为利用粉煤灰的良性循环,是消除这种工业废料污染最有效、最彻底的途径之一。传统的粉煤灰砖是以粉煤灰、石灰为主要原料,掺加适量的骨料和少量的石膏,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高压或常压蒸汽养护而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工业废渣为原料,采用高压蒸汽养护制成的蒸压粉煤灰砖,通过试验研究该原料组成下不同配比的蒸压粉煤灰砖及其砌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得出在该原料组成下胶凝材料及骨料的掺量对蒸压粉煤灰砖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从而得出蒸压粉煤灰砖的合适原料配比范围,以及解决其砌体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具体试验研究内容如下:1.在传统蒸压粉煤灰砖原料配合比的基础上,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用电石渣替代生石灰作为激发剂,用炉渣作为骨料,用柠檬酸渣替代石膏,通过试验研究不同配比的胶凝材料、不同灰水比及不同级配骨料掺量对这种蒸压粉煤灰砖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得出原料的配比值范围,提出配料方案。结果表明:全废渣蒸压粉煤灰砖各原料之间都存在一个最优配合比,只要确定好合适的原料掺配比和生产工艺,利用工业废渣完全可以生产出高强、优质的蒸压粉煤灰砖。2.参照实际生产经验,按照一定原料配合比范围及生产工艺生产出四种蒸压粉煤灰砖。对比研究不同原料配比下蒸压粉煤灰砖的吸水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冻性,得出满足标准要求的最佳原料配比,以及各原料配比值对蒸压粉煤灰砖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四种不同原料配比下的蒸压粉煤灰砖的抗压、抗折强度和折压比均满足标准要求,原料配合比为粉煤灰:电石渣:炉渣:柠檬酸渣=47.8:15.9:35:1.3的蒸压粉煤灰砖物理力学性能最好,粉煤灰、电石渣、炉渣的掺量对砖的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材料各性能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3.在蒸压粉煤灰砖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在不同砂浆强度下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抗压、抗剪、轴心抗拉以及弯曲抗拉强度试验,研究其力学性能特性,探求砌筑砂浆的经济合理性。结果表明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各项力学性能均符合规范要求,且实测值高于规范要求。得出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为M10的时候,砌体的各项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好改善,建议在实际工程中使用M10的砌筑砂浆。4.在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力学性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砂浆强度、养护条件、龄期、高度和约束条件下的清水墙的干燥收缩性能,通过测定及处理试验数据,分析不同因素对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干缩性的影响特性,从而根据各影响因素的特点提出改善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干缩变形的工程措施。

李海涛[8](2014)在《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及砌块长龄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改善蒸压粉煤灰砖和砌块的力学性能,在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和砌块中加入钢纤维。研究表明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和砌块性能有所提高,钢纤维体现了较好的增强阻裂特性。从实际工程应用考虑,本文通过对长龄期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和砌块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并与早龄期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记录、分析了试验结果,同时也探究了产生结果的原因,评价了试件长龄期下的力学性能,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耐久性能。依据试验规范,1000d龄期下对普通蒸压粉煤灰砖和钢纤维体积掺量为0.4%、0.6%、0.8%的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分别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冻性能试验,同时对0.6%体积掺量的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空心砌块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粉煤灰砖作为基体,自身的性能降低会影响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长龄期的性能。1000d龄期普通粉煤灰砖和0.4%、0.6%及0.8%体积掺量的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的平均抗压强度分别为8.7MPa、8.9MPa、9.4MPa和8.5MPa,相对普通蒸压粉煤灰砖,0.4%和0.6%钢纤维掺量下抗压强度提高了7.5%和8.9%;平均抗折强度分别为1.24MPa、1.44MPa、1.72MPa和1.54MPa,三种掺量钢纤维的加入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16.1%,38.7%和24.2%,试验表明,长龄期下,合理的钢纤维体积掺量仍能增强蒸压粉煤灰砖的力学性能,并且对增强抗折强度要明显好于抗压强度;抗冻性能试验表明,各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均在2%以内,能较好的满足标准要求,但是冻融循环后的抗压强度下降幅度较大,说明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在长时间下抗冻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试验表明,0.6%钢纤维掺量的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空心砌块平均抗压强度对比28d的试验结果基本没有强度损失,破坏过程也基本相同,同时粉煤灰空心砌块的密实度较高,砌块内部钢纤维锈蚀程度也较小,体现了较好的耐久性能和适用性。观察试件的破坏形式,合理的钢纤维存在长龄期下仍能提高蒸压粉煤灰砖的整体性,改善破坏时的形态,0.6%体积掺量在各性能都体现了相对优势,因此是合理的钢纤维掺量;对于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钢纤维锈蚀是影响其耐久性的重要原因。

陈晨[9](2013)在《蒸压粉煤灰砖专用利废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及砌体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建筑领域,合理利用工业废料制备建筑材料已经成为趋势。我国电厂废料粉煤灰和脱硫石膏产量巨大,亟待合理利用。利用粉煤灰制成的蒸压粉煤灰砖具有节土、节能、环保利废等多方面的优势,但与砌筑砂浆的粘结强度比黏土砖要低,导致砌体抗剪强度较低,这对于蒸压粉煤灰砖的推广造成一定的阻碍。脱硫石膏可以应用于制做石膏墙板、抹面砂浆等建筑材料,但其利用率依旧很低,大量脱硫石膏的积压对环境影响恶劣。本文设计了蒸压粉煤灰砖专用砌筑砂浆以提高砌体抗剪强度。在专用砌筑砂浆中掺入电厂废料脱硫石膏,在不降低专用砂浆性能的前提下,最大化的利用工业废料。设计了 40组不同的专用砂浆配合比,分析了外加剂对专用利废砂浆性能的影响,拟合出以水泥用量和脱硫石膏用量为参数的配合比设计公式,并选出Ms7.5和Ms10的专用砂浆配合比。通过对14个凹凸面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和14个平面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抗压试验,试验得出了砌体的破坏特征、抗压强度、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分析了不同砖型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对专用利废砂浆砌筑的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抗压力学性能与规范标准进行对比。通过对40个用专用利废砂浆砌筑的不同砖型蒸压粉煤灰砖砌体进行沿通缝抗剪试验,试验得出了砌体的抗剪强度。分析了凹凸面砖对砌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对专用利废砂浆砌筑的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抗剪力学性能与规范标准进行对比。

张东青[10](2012)在《蒸压粉煤灰砖抗冻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蒸压粉煤灰砖是种节能、利废和环保的绿色墙体建材,是传统墙体材料的理想替代品。特别随着分地区分时段―禁实‖法令的颁布,使得蒸压粉煤灰砖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抗冻耐久性仍是制约蒸压粉煤灰砖在严寒地区重要因素,因此本实验从材料配合比出发,研究了不同组分对其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泥掺量为14%时,蒸压粉煤灰砖的显气孔率最低为33%,相应的电导性能快速下降温度区间也由-10oC降低到-20oC,所以水泥的引入改善了粉煤灰砖的孔径结构;并根据不同蒸压粉煤灰砖电导性快速下降的温度区间确定了蒸压粉煤灰砖的受冻温度区间为-10oC-15oC。不同石灰掺量下的蒸压粉煤灰砖,随着冻融次数的变化,蒸压粉煤灰砖的力学强度先降低再增加,说明了蒸压粉煤灰砖在高温高压以及高碱度的环境下,具有较高的水化活性,形成了致密的水化产物保护层。当采用表面速融解时,使得受冻蒸压粉煤灰砖内外温差较大,导致蒸压粉煤灰砖发生开裂破坏,急剧地降低了蒸压粉煤灰砖的抗冻耐久性。而水泥的掺量达到10%以上,发生开裂破坏时的温差较大,改善了蒸压粉煤灰砖的抗冻性。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粉煤灰砖的冻融损伤模型,结果发现采用动弹模损伤模型计算蒸压粉煤灰砖抗冻耐久性更趋于安全,相应的计算公式为y=γ17.604-0.05N+γ2⊿Rd,其中γ1和γ2是水泥和石灰的参数。根据实际工程中粉煤灰砖的使用寿命,发现单纯的使用慢冻法过高的估计了粉煤灰砖的抗冻耐久性,应该引入较大的内外温差作用对蒸压粉煤灰砖产生的开裂破坏作用,所以引入修正系数0.1F (C),得到寿命预测公式为t=0.1F(C)·t5。

二、蒸压粉煤灰砖的性能研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蒸压粉煤灰砖的性能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粉煤灰砖在滨港铁路站房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1.1 工程概况
    1.2 水文地质概况
    1.3 粉煤灰砖的优点
2 粉煤灰砖的性能
    2.1 粉煤灰砖及其主要力学性能指标
3 粉煤灰砖在施工中的应用
    3.1 出厂时间
    3.2 强度等级
4 结论

(2)半干法烟气脱硫灰氧化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烧结烟气的特点
        1.1.2 烟气脱硫技术分类
        1.1.3 脱硫副产物
    1.2 脱硫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
        1.2.1 脱硫石膏的循环利用
        1.2.2 半干法烟气烧结脱硫灰的研究应用
    1.3 半干法脱硫灰、矿渣以及钢渣特性
        1.3.1 半干法脱硫灰性能研究
        1.3.2 矿渣性能研究
        1.3.3 钢渣性能研究
    1.4 工业废弃物制备免烧砖
        1.4.1 免烧砖的特点
        1.4.2 工业废弃物免烧砖的不足
        1.4.3 脱硫灰制备免烧砖的研究
    1.5 掺钢渣矿渣胶凝材料
        1.5.1 胶凝材料
        1.5.2 掺钢渣矿渣胶凝材料的发展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以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材料
        2.1.1 半干法烧结烟气脱硫灰
        2.1.2 矿渣
        2.1.3 钢渣微粉
    2.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2.3 实验测试及分析方法
        2.3.1 试样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2.3.2 体积安定性检测
        2.3.3 抗冻性检测
        2.3.4 干缩率测定
        2.3.5 粒度分析
        2.3.6 X射线衍射分析
        2.3.7 形貌分析
        2.3.8 差热-热重分析
        2.3.9 CaSO_3含量测定
第三章 半干法脱硫灰的氧化研究
    3.1 实验原理
    3.2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氧化剂对脱硫灰中CaSO_3氧化效果的影响
        3.3.2 催化剂对脱硫灰中CaSO_3氧化效果的影响
        3.3.3 硫酸铜添加量对脱硫灰中CaSO_3氧化效果的影响
        3.3.4 氧化反应温度对脱硫灰中CaSO_3氧化效果的影响
        3.3.5 氧化剂的量对脱硫灰中CaSO_3氧化效果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氧化脱硫灰-矿渣标准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实验方法
        4.1.1 试块制备方法
        4.1.2 中试标准砖制备方法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激发剂种类对试块力学性能影响
        4.2.2 CaO含量对试块力学性能影响
        4.2.3 水玻璃含量对试块力学性能影响
        4.2.4 柠檬酸钠含量对试块力学性能影响
        4.2.5 骨料含量对试块力学性能影响
        4.2.6 矿渣细度对试块力学性能影响
    4.3 中试实验
        4.3.1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脱硫灰复掺钢渣矿渣制备胶凝材料的研究
    5.1 实验内容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氧化脱硫灰组成成分对钢渣矿渣胶凝材料的影响
        5.2.2 Ca(OH)_2和CaSO_4·2H_2O对钢渣矿渣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5.2.3 氧化脱硫灰对钢渣矿渣胶凝材料材料性能的影响
        5.2.4 氧化脱硫灰、Ca(OH)_2及CaSO_4·2H_2O对胶凝材料性能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装配式圈梁构造柱约束蒸压粉煤灰砖墙体抗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装配式圈梁构造柱约束蒸压粉煤灰墙体
    1.1 装配式圈梁构造柱砌块
    1.2 装配式蒸压粉煤灰砖墙体施工工艺
2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本构模型
    2.1 试验现象及破坏特征
    2.2 抗压强度
    2.3 应力-应变曲线
    2.4 弹性模量
3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验证
    3.1 装配式蒸压粉煤灰砖墙体有限元模型
    3.2 装配式砌体墙体模型验证
4 装配式圈梁构造柱约束蒸压粉煤灰砖墙体抗震性能分析
    4.1 墙体模型设计
    4.2 墙体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4.2.1 不同类型构造措施墙体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4.2.2 不同墙体材料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4.2.3 装配式蒸压粉煤灰砖墙体与其他墙体的对比分析
5 结论

(4)高掺量陶瓷抛光渣制备蒸压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绿色建材的时代背景和状况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发展绿色建筑与绿色墙材
        1.1.3 深化墙材改革发展绿色新型墙材
        1.1.4 发展循环经济与固废资源化
    1.2 课题来源、目的、意义
        1.2.1 课题来源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状况
        1.3.1 建筑用砖技术状况
        1.3.2 陶瓷工业固废的环保背景
        1.3.3 蒸压硅酸盐砖生产技术状况
        1.3.4 陶瓷抛光渣蒸压砖研究状况
        1.3.5 陶瓷抛光渣蒸压硅酸盐材料研究状况
    1.4 小结
第2章 研究内容及测试表征
    2.1 研究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主要研究内容
        2.1.3 研究技术路线与措施
    2.2 蒸压材料及砖的性能测试和表征
        2.2.1 物理力学性能
        2.2.2 微观性貌
    2.3 高掺量抛光渣蒸压砖的技术难点分析
        2.3.1 工艺设备问题
        2.3.2 高掺量配合比与蒸压砖性能问题
        2.3.3 材料组成、成本与绿色建材问题
    2.4 小结
第3章 原材料技术要求及选用研究
    3.1 蒸压砖原材料
    3.2 抛光渣
        3.2.1 抛光渣的回收加工工艺路线
        3.2.2 抛光渣的化学成分
        3.2.3 抛光渣放射性检验
        3.2.4 抛光渣粉体颗粒粒度分析
        3.2.5 抛光渣粉体矿物组成分析
        3.2.6 抛光渣活性对比试验(非蒸压养护条件)
        3.2.7 用于蒸压砖原料的抛光渣要求
        3.2.8 抛光渣成本
    3.3 石灰、石膏
        3.3.1 石灰(CaO)
        3.3.2 石膏(CaSO4·2H2O)
        3.3.3 集料(砂)
    3.4 小结
第4章 抛光渣蒸压砖材料性能研究
    4.1 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条件
        4.1.1 模具及试件
        4.1.2 试验设备
    4.2 物理力学性能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4.2.1 出釜龄期的影响
        4.2.2 陈伏时间影响
        4.2.3 成型压力的影响
        4.2.4 不同集料、激发剂掺量的试验研究
        4.2.5 蒸压制度的选用
    4.3 蒸压材料微观性貌测试与分析
        4.3.1 微观性貌测试材料力学强度状况
        4.3.2 微观性貌测试分析
        4.3.3 讨论与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高掺量抛光渣蒸压砖制备与应用试验研究
    5.1 蒸压砖生产设备对比试验研究
        5.1.1 冲压机压制蒸压砖试验
        5.1.2 双向液压砖机压制蒸压砖试验
        5.1.3 设备对比试验小结
    5.2 双向压密液压砖机原理及特点
        5.2.1 双向压密原理
        5.2.2 双向压密液压砖机特点
        5.2.3 双向压密液压砖机的优势
    5.3 双向压密液压成型设备试生产试验
        5.3.1 试制蒸压实心砖
        5.3.2 全自动双向压密液压砖机参数
        5.3.3 蒸压实心砖工艺流程
        5.3.4 蒸压实心砖生产线设备
    5.4 蒸压砖制备工艺设备的选型分析
        5.4.1 混合料制备
        5.4.2 混合料陈伏
        5.4.3 砖坯成型
    5.5 蒸压砖生产工艺流程
    5.6 小结
第6章 蒸压砖制备原理、性能分析与应用
    6.1 蒸压砖制造的基本原理
        6.1.1 抛光渣蒸压砖产生强度的本质分析
        6.1.2 抛光渣蒸压砖硬化过程分析
    6.2 蒸压砖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6.2.1 强度
        6.2.2 密度
        6.2.3 吸水率
        6.2.4 抗冻性
        6.2.5 干燥收缩值
        6.2.6 放射性核素限量
        6.2.7 软化系数
    6.3 蒸压砖应用试验
        6.3.1 蒸压多孔砖与砂浆粘结性能试验(之一)
        6.3.2 蒸压砖与砂浆粘结性能试验(之二)
    6.4 蒸压砖工程试用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回弹法推定砌体中蒸压粉煤灰砖抗压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蒸压粉煤灰砖的特点
        1.2.1 非烧结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2.2 蒸压粉煤灰砖的特点
        1.2.3 蒸压粉煤灰砖的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1.3 蒸压粉煤灰砖抗压强度检测标准现状和方法
    1.4 回弹法的研究现状以及特点
        1.4.1 无损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1.4.2 回弹法研究历程以及应用特点
        1.4.3 回弹法的基本原理
        1.4.4 回弹法的特点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蒸压粉煤灰砖回弹法测强影响因素研究
    2.1 蒸压粉煤灰砖主要性能介绍
    2.2 生产工艺与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2.1 原材料及其性能
        2.2.2 生产工艺
        2.2.3 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试验方案
        2.3.1 试验目的
        2.3.2 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
        2.3.3 回弹值的测量与计算
    2.4 回弹法测强影响因素
        2.4.1 含水率的影响
        2.4.2 碳化作用的影响
        2.4.3 砌筑砂浆的影响
        2.4.4 试验方法的影响
        2.4.5 竖向压力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蒸压粉煤灰砖回弹测强曲线的初步拟合
    3.1 试验方案
        3.1.1 试验设备
        3.1.2 试件制作
        3.1.3 蒸压粉煤灰砖抗压强度测试
    3.2 回归分析
        3.2.1 概述
        3.2.2 一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
        3.2.3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估计
        3.2.4 一元非线性回归
        3.2.5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及误差分析
    3.3 测强曲线的初步拟合
        3.3.1 O rigin软件介绍
        3.3.2 回归模式的选择
        3.3.3 原始试验数据拟合
    3.4 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分析
        3.4.1 砂浆强度
        3.4.2 竖向压力
    3.5 曲线的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蒸压粉煤灰砖测强曲线的建立与验证分析
    4.1 测强曲线的建立
        4.1.1 原始数据的分组处理
        4.1.2 回归方程的建立
        4.1.3 三参数幂函数拟合回弹测强曲线
    4.2 回弹法测强影响因素对测强公式的验证性分析
        4.2.1 砂浆强度
        4.2.2 试验方法
        4.2.3 竖向压力
    4.3 测强曲线的验证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长龄期抗折性能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试件的制备和试验方法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试验结果分析
        3.1.1 抗折强度试验
        3.1.2 抗压强度对照试验
    3.2 试件破坏形式和机理分析
        3.2.1 破坏形式
        3.2.2 机理分析
4 结论

(7)蒸压粉煤灰砖材料性能及砌体干缩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墙体材料的革新状态
    1.2 蒸压粉煤灰砖国内外发展历史与现状
    1.3 研究领域内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4 试验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全废渣蒸压粉煤灰砖的配合比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原材料分析
    2.3 试验方法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2.5 结论
第三章 全废渣蒸压粉煤灰砖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3.1 全废渣蒸压粉煤灰砖的含水率和吸水率试验
    3.2 全废渣蒸压粉煤灰砖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3 全废渣蒸压粉煤灰砖冻融循环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1 前言
    4.2 砌体力学性能试验的原材料
    4.3 砌体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5 结论
第五章 全废渣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干燥收缩性能试验研究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方案
    5.3 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5.4 试验结果分析
    5.5 改善砌体干缩性的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成果
附件

(8)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及砌块长龄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粉煤灰利用研究现状
        1.2.2 钢纤维使用现状
        1.2.3 粉煤灰砖及砌块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试验方法
        1.3.3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2 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和砌块制备
    2.1 粉煤灰的分类及性能
        2.1.1 粉煤灰分类
        2.1.2 粉煤灰特性
        2.1.3 淮南主要电厂所产粉煤灰的性质
    2.2 钢纤维的类别及特性
        2.2.1 钢纤维工作原理
        2.2.2 钢纤维改善方法
    2.3 蒸压粉煤灰砖的制作过程
    2.4 试件制备
        2.4.1 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配合比选择与制作
        2.4.2 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空心砌块配合比选择与制作
        2.4.3 试件养护环境、时间
        2.4.4 主要试验仪器
        2.4.5 试件数量的确定
3 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抗压强度试验
    3.1 试件准备及试验方法
        3.1.1 试件制备
        3.1.2 试验步骤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2.1 试验结果
        3.2.2 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抗折强度试验
    4.1 试件准备和试验方法
        4.1.1 试验准备
        4.1.2 试验步骤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4.2.1 试验结果
        4.2.2 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抗冻性能试验
    5.1 试验准备和试验方法
        5.1.1 试验准备及注意事项
        5.1.2 抗冻性能试验的过程
    5.2 抗冻试验结果及分析
        5.2.1 质量损失结果及分析
        5.2.2 抗压强度结果及分析
        5.2.3 试件破坏的过程及机理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空心砌块抗压强度试验
    6.1 试件制作和试验方法
    6.2 试验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蒸压粉煤灰砖专用利废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及砌体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墙体材料的改革与发展
        1.2.1 墙体材料改革
        1.2.2 墙体材料的发展与问题
        1.2.3 可替代烧结粘土砖的新型墙体材料
    1.3 蒸压粉煤灰砖特点及生产应用
        1.3.1 粉煤灰
        1.3.2 蒸压粉煤灰砖特点
        1.3.3 改善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抗剪性能方法
    1.4 专用砂浆
        1.4.1 砌体结构的专用砂浆
        1.4.2 专用砂浆推广应用中的问题
    1.5 脱硫石膏应用于专用砌筑砂浆
        1.5.1 脱硫石膏性质
        1.5.2 脱硫石膏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1.6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2 蒸压粉煤灰砖专用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
    2.1 试验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细骨料
        2.1.3 粉煤灰
        2.1.4 脱硫石膏
        2.1.5 外加剂
        2.1.6 拌和水
    2.2 砂浆试验方法
        2.2.1 砂浆的制备
        2.2.2 砂浆稠度、保水率、湿密度
        2.2.3 砂浆抗压强度
        2.2.4 砂浆抗折强度
    2.3 砂浆配合比设计及结果分析
        2.3.1 砂浆配合比设计
        2.3.2 砂浆试验结果与分析
    2.4 砂浆配合比计算公式设计
    2.5 配合比计算表
    2.6 本章小结
3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3.1 蒸压粉煤灰砖抗压强度试验
        3.1.1 试件取样与制作
        3.1.2 试验步骤
        3.1.3 结果计算与评定
    3.2 蒸压粉煤灰砖抗折强度试验
        3.2.1 试件取样和试验方法
        3.2.2 结果计算与评定
    3.3 蒸压粉煤灰砖含水率和吸水率试验
    3.4 专用砌筑砂浆材性试验
        3.4.1 专用砌筑砂浆配合比
        3.4.2 专用砌筑砂浆性能
    3.5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抗压试验
        3.5.1 砌体抗压性能试验方案
        3.5.2 试件制作与试验方法
        3.5.3 破坏形态
        3.5.4 砌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3.5.5 砌体抗压强度平均值计算
        3.5.6 砌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
    3.6 砌体抗压变形性能研究
        3.6.1 试验测得砌体抗压应力应变曲线
        3.6.2 砌体受压本构关系表达式
        3.6.3 弹性模量
        3.6.4 泊松比
    3.7 本章小结
4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4.1 砌体沿通缝抗剪性能试验方案
    4.2 砌体沿通缝抗剪试件制作和试验方法
        4.2.1 试件制作
        4.2.2 试验方法及试验设备
    4.3 砌体沿通缝抗剪试验现象及结果
        4.3.1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4.3.2 抗剪试验结果
    4.4 砌体沿通缝抗剪试验抗剪试验结果分析
        4.4.1 抗剪强度分析
        4.4.2 抗剪强度设计值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蒸压粉煤灰砖抗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蒸压粉煤灰砖力学性能
    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2.1.1 原材料
        2.1.2 成型工艺
        2.1.3 蒸压粉煤灰砖配合比
    2.2 蒸压粉煤灰砖的力学性能
        2.2.1 水泥对蒸压粉煤灰砖力学性能的影响
        2.2.2 粉煤灰对蒸压粉煤灰砖力学性能的影响
        2.2.3 石灰对蒸压粉煤灰砖力学性能的影响
        2.2.4 引气剂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蒸压粉煤灰砖的结构特征
    3.1 蒸压粉煤灰砖的孔隙率
        3.1.1 显气孔率
        3.1.2 体积密度
    3.2 吸水-失水特性
    3.3 受冻条件下电阻率变化
        3.3.1 蒸压粉煤灰砖电阻率的测试原理
        3.3.2 室温下蒸压砖的电阻率
        3.3.3 水泥对蒸压粉煤灰砖电阻率影响
        3.3.4 粉煤灰对蒸压粉煤灰砖电阻率影响
        3.3.5 石灰与水泥的比例对蒸压粉煤灰砖电阻率的影响
        3.3.6 外加剂对蒸压粉煤灰砖电阻率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蒸压粉煤灰砖的抗冻性能
    4.1 冻融过程质量变化
        4.1.1 水泥掺量对蒸压粉煤灰砖质量变化的影响
        4.1.2 石灰掺量对蒸压粉煤灰砖质量变化的影响
        4.1.3 粉煤灰掺量对蒸压粉煤灰砖相对质量变化的影响
    4.2 冻融过程蒸压粉煤灰砖力学性能变化
        4.2.1 水泥对冻融过程中蒸压粉煤灰砖力学性能的影响
        4.2.2 石灰对冻融过程中蒸压粉煤灰砖力学性能的影响
        4.2.3 粉煤灰对冻融过程中力学性能的影响
    4.3 冻融过程其他性能变化
        4.3.1 水泥掺量对蒸压粉煤灰砖动弹模损失率的影响
        4.3.2 粉煤灰对蒸压粉煤灰砖相对动弹模损失率的影响
        4.3.3 石灰对蒸压粉煤灰砖动弹模损失率的影响
        4.3.4 外加剂对蒸压粉煤灰砖动弹模损失率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蒸压粉煤灰砖的抗冻模型
    5.1 蒸压粉煤灰砖抗折强度损伤模型
        5.1.1 模型建立过程
        5.1.2 计算模型
        5.1.3 试验蒸压粉煤灰砖的模型输出
    5.2 相对动弹模损伤模型
        5.2.1 模型建立过程
        5.2.2 模型输出
    5.3 工程应用
    5.4 的确定
        5.4.1 试验方法与现象
        5.4.2 试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蒸压粉煤灰砖的性能研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粉煤灰砖在滨港铁路站房工程中的应用[J]. 李松.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2]半干法烟气脱硫灰氧化与应用研究[D]. 宋月.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3]装配式圈梁构造柱约束蒸压粉煤灰砖墙体抗震性能分析[J]. 文波,张路,牛荻涛,罗大明.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8(05)
  • [4]高掺量陶瓷抛光渣制备蒸压砖研究[D]. 甘伟.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5]回弹法推定砌体中蒸压粉煤灰砖抗压强度研究[D]. 裴小放. 湖南大学, 2015(03)
  • [6]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长龄期抗折性能试验分析[J]. 李海涛,马芹永.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4(03)
  • [7]蒸压粉煤灰砖材料性能及砌体干缩性试验研究[D]. 韦展艺.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8]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砖及砌块长龄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李海涛. 安徽理工大学, 2014(03)
  • [9]蒸压粉煤灰砖专用利废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及砌体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陈晨. 郑州大学, 2013(03)
  • [10]蒸压粉煤灰砖抗冻性能研究[D]. 张东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4)


砖砌体论文 粉煤灰论文 钢纤维论文 蒸压粉煤灰砖论文 砌筑砂浆论文

上一篇:异常检测模式判断策略研究
下一篇: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手多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