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颖[1](2018)在《舒适护理对骨牵引患者情绪、疼痛及依从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骨牵引患者情绪、疼痛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骨科92例骨牵引患者,采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将正面纳入对照组(n=47),背面纳入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牵引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情绪、疼痛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依从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P<0.05)。此外,观察组Ⅰ级疼痛例数更多,Ⅱ级、Ⅲ级疼痛例数更少(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提高骨牵引患者依从性,增进患者生理及心理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杨菁,刘梅,杨春静,陈曦,刘曙,王丽元,吴莉,杨红艳[2](2018)在《下肢骨牵引患者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骨牵引术后患者生理维度舒适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1—3月下肢骨折行骨牵引治疗的5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5—8月下肢骨折行骨牵引治疗的56例患者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FOCUS-PDCA)进行生理维度舒适管理,对照组按科室原有的下肢骨牵引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后,评估实验组患者生理维度舒适度的情况,牵引术后第1天、牵引术后第3天、手术前1 d的生理维度平均分均在合格分以上。结论采取FOCUS-PDCA模式进行下肢骨牵引患者生理维度舒适管理,可有效提高牵引术后患者生理维度的舒适度,提升专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张宇[3](2013)在《整体护理在长期下肢骨牵引患者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骨牵引是把不锈钢针穿入骨骼的坚硬部位,通过牵引钢针直接牵拉骨骼,又称直接牵引法[1]。骨牵引经常穿针的部位有:胫骨结节、股骨髁上以及跟骨等处。1护理评估根据主观因素,如患者的主诉和客观因素(医生的观察、体检和相关检查等)进行收集资料之后,进行整理。1.1按照对患者的"十知道",即姓名、年龄、治疗、病情、诊断、护理、饮食、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及心理状态进行有
张福新[4](2012)在《下肢骨牵引病人的护理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下肢骨牵引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年来收治的实施下肢骨牵引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5例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和对症治疗,以及整体护理,所有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康复出院。结论针对下肢骨牵引病人进行全面、细致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促进患者的康复。
郑雪玲,覃浩然,甘金盘[5](2009)在《下肢骨牵引患者舒适度的护理》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老年患者下肢持续骨牵引术后不适的原因,针对性地给予护理。方法:对60例下肢骨牵引的老年患者术后不适原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疼痛、焦虑、担心牵引无效、自理能力下降、活动度受限、腹胀便秘、睡眠不好等是影响骨牵引患者术后舒适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针对性地提供护理,从而提高骨牵引患者的舒适度。
申秋兰[6](2008)在《老年病人行牵引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文中研究说明回顾性总结63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行牵引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包括重视心理护理、保持患肢功能位置、预防并发症、落实基础护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等,认为系列的整体护理工作有助于病人康复。
朱昀菁,王守平[7](2004)在《闭合性股骨干骨折病人行牵引术的护理》文中指出
王静[8](2003)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文中指出 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及生存质量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给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因为老年人股骨颈骨质疏松脆弱,髋周肌群退变,加上局部应力多变,轻度间接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常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各种并发症。因此加强预防并发症的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我科自2002年12月16日~2003年5月23日14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4例中男2例,女12例,年龄45~84岁,其中摔伤10例、车祸2例、砸伤2例、伤前伴有高血压8例、糖尿病
初善芝,张黎明[9](2003)在《膀胱破裂尿道损伤合并骨盆骨折患者护理》文中指出
王蓉[10](2003)在《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文中认为目的总结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自1999年4月至2002年6月36例股骨颈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结果36例患者身躯、心理健康得到良好康复。结论采用整体护理,注重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针对病人不同特点制定相应护理计划,对病人进行全程指导,使病人减轻心理负担,了解与自己疾病有关健康知识,从而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对病人的康复提供良好的护理保证。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2.1 心理舒适护理: |
| 1.2.2 生理舒适护理: |
| 1.3 观察指标 |
| 1.4 统计学方法 |
| 2 结果 |
| 2.1 两组情绪改善情况对比 |
| 2.2 两组疼痛分级情况对比 |
| 2.3 两组依从率对比 |
| 3 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2.1实验组: |
| 1.2.2对照组: |
| 1.3 效果评价 |
| 1.4 统计学方法 |
| 2 结果 |
| 2.1 整体舒适度得分及生理维度舒适度均值 |
| 3 讨论 |
| 1 临床资料 |
| 2 护理 |
| 2.1 心理护理 |
| 2.2 疼痛护理 |
| 2.3 体位护理 |
| 2.4 腹胀便秘的护理 |
| 2.5 并发症护理 |
| 2.6 功能锻炼的护理 |
| 3 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3 统计学处理: |
| 2 结果 |
| 3 讨论 |
| 3.1 |
| 3.1.1 |
| 3.1.2 焦虑、恐惧: |
| 3.1.3担心牵引无效: |
| 3.1.4 腹胀便秘: |
| 3.1.5 睡眠不好: |
| 3.2 |
| 1 临床资料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治疗方法 |
| 1.3 疗效评定标准[1] |
| 1.4 治疗结果 |
| 2 护理措施 |
| 2.1 保持患肢功能位置 |
| 2.2 床的准备 |
| 2.3 心理护理 |
| 2.4 皮肤护理 |
| 2.5 保持牵引的功效 |
| 2.6 预防并发症 |
| 2.6.1 预防褥疮 |
| 2.6.2 预防血栓形成 |
| 2.6.3 预防骨针针孔处发生感染 |
| 2.7 功能锻炼 |
| 3 小结 |
| 1 入院后的主要治疗 |
| 2 护理评估要点 |
| 3 护理实施过程 |
| 3.1 焦虑的护理 |
| 3.1.1 护理诊断 |
| 3.1.2 护理措施 |
| 3.2 疼痛的护理 |
| 3.2.1 护理诊断 疼痛:由于手术创伤和骨盆骨折、骨牵引所致。 |
| 3.2.2 护理措施 |
| 3.3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护理 |
| 3.3.1 护理诊断 |
| 3.3.2 护理措施 |
| 3.4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的护理 |
| 3.4.1 护理诊断 |
| 3.4.2 护理措施 |
| 3.5 知识缺乏的护理 |
| 3.5.1 护理诊断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康复及功能训练的相关知识。 |
| 3.5.2 护理措施 |
| 3.6 护理效果评价 |
| 4 治疗护理结果 |
| 5 讨论 |
| 6 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