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梅[1](2021)在《科教融合,分类施教——农林院校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科教融合""分类施教"理念为指导,结合农林院校近化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构建了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差异化教学模式。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具有农林特色的创新综合实验、设计实验,最新科研案例及时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对分析化学实验中实施"科教融合"的价值进行了分析。
黄自知,王琼,文瑞芝,王文磊,胡云楚,谢练武[2](2021)在《农林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与实践》文中指出《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农林院校林学、环境、生态、食品、材料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结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实践,将中国大学MOOC、学银在线等优质线上课程资源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融合,两者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将信息技术、实践教学、实验操作、课后指导、课程思政等深度融合,以实现"金课"建设目标。
李洁[3](2021)在《职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文中研究指明职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以往单纯的灌输教学形式向多元化先进的教学形式过渡。借助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达到教学课堂氛围活跃,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效果。文章从职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性提出改革策略。
李芳蓉,孙彦坪,刘凤霞,童丹,王英,李宏伟[4](2020)在《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医药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教改》文中研究指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是新时代高校教改的主题,实验教学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承载体和关键平台。医药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以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本文从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的确定和设计出发;增设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精减验证性实验;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加强团队协作学习;组织举行分析化学实验理论知识竞赛和实验操作技能竞赛;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形式,采用综合多样的考核方法;强化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加强师资培训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开展实施分析化学实验教改;建立分析化学学习网站等方面进行了尝试。为医药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教改及其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刘志景,杨新玲,丁德刚[5](2020)在《农牧应用型本科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农牧应用型本科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课程特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实际学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改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陈素彬,胡振,蒲草[6](2020)在《高职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多层次信息技术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为改善高职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根据高职院校学生构成、认知特点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以设计制作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为基础,以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为目标,提出了基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和SPOC混合式教学的多层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针对以手工方式计算、绘图和撰写实验报告易出错、效率低、不规范等问题,以适应科技发展、丰富实验手段为目标,探讨了将多层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融入实验过程的可行方案。
卢丹青,王文磊,谢练武,张宁[7](2020)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中《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8月,国家三部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着重强调了高校要践行"四个服务",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强调要增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这既是我国高校的办学根本,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追求和根本遵循。此后,湖南省教育厅公布了本省本科院校"双一流"学校建设项目名单,包括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内的七所高校成为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此"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化学实验中心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陈霞,周晓玉[8](2019)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文中认为针对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法四个方面出发,着重探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使之更加适应地方应用型本科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通过教学改革,将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李观德[9](2019)在《高职院校分析化学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当前高职院校分析化学学科的教学现状,如分析化学实验课堂的教学现状;分析化学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现状;分析化学教学方法的应用现状。提出高职院校分析化学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继承传统课堂的教学精髓,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强化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分析化学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能力。
郭鑫,袁寒梦,罗秋艳,肖滕,谢练武,王文磊[10](2019)在《基于翻转课堂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高等林业院校林产化工及相关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情况为依据,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对公共基础课无机及分析化学进行变革与探索。以《无机及分析化学》重要知识点"金属指示剂"一章为例,论述《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课堂独特的教学模式及其优势,证实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显着提高学生课堂效率和加强学生科研创新和思辨能力。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科教融合的研究基础 |
| 2 科教融合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
| 2.1 科研成果转化成特色原创实验 |
| 2.1.1 开发具有农林特色的综合实验 |
| 2.1.2 开设设计实验 |
| 2.2 学科前沿研究成果提炼成教学案例 |
| 2.3“科教融合”教学的设计 |
| 2.3.1 基础实验的教学设计 |
| 2.3.2 设计实验的教学设计 |
| 2.3.3 创新综合实验的教学设计 |
| 2.4“科教融合”教学的学习评估 |
| 3“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的价值分析 |
| 3.1“量身定制”农林特色创新综合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 3.2 体验“科学研究”全流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 3.3 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教材建设 |
| 4 结语 |
| 1《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目的 |
| 2《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内容 |
| 2.1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
| 2.2 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
| 2.3 结合农林院校“环境”“生态”等农林特色,优化教学内容,助推农林院校新农科建设。 |
| 2.4 积极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
| 2.5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
| 2.6 构建科学的课程成绩评价方式 |
| 3 结语 |
| 1 职业院校分析化学试验教学课程存在的意义和功能 |
| 2 职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
| 2.1 落后的教学理论 |
| 2.2 不完善的教学条件 |
| 2.3 不科学的教学反馈 |
| 2.4 教学考核方法单一 |
| 3 职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
| 3.1 借助多媒体技术更新教学内容 |
| 3.2 创新实验教材引导学生学习 |
| 3.3 提高软硬件配备强化校企合作 |
| 3.4 引入试验论文评价模式 |
| 4 结语 |
| 1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
| 1.1 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偏少 |
| 1.2 成绩评定方式片面、局限 |
| 2 医药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教改现状 |
| 3 分析化学实验课教改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
| 3.1 分专业确定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 |
| 3.2 结合本校实际选择和设计实验项目 |
| 3.3 组织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竞赛 |
| 3.4 增设研究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精减基础验证性实验 |
| 3.5“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 |
| 3.6 综合多样的考核方法 |
| 3.7 可持续发展教育、节能减排和绿色化学理念 |
| 3.8 师资培训与教师素质 |
| 3.9 建立分析化学学习网站 |
| 4 讨论 |
| 1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
| 1.1 教学内容偏向验证性实验项目 |
| 1.2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
| 1.3 实验考核缺乏科学、量化标准 |
| 2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
| 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
|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
| 2.3 考核方法的完善 |
| 3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效 |
| 1 线上预习,激发兴趣 |
| 2 增加开放实验,探索未知实验现象 |
| 3 联系理论,深入探究 |
| 1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
| 1.1 教学理念 |
| 1.2 教学内容 |
| 1.3 教学方法 |
| 1.4 考核方法 |
| 2 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
| 2.1 教学理念的改革 |
| 2.2 教学内容的改革 |
| 2.3 教学方法的改革 |
| 2.4 考核方法的改革 |
| 1 高职院校分析化学学科教学现状 |
| 1.1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
| 1.2 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现状 |
| 1.3 分析化学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现状 |
| 1.4 分析化学教学方法的应用现状 |
| 2 高职院校分析化学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 |
| 2.1 继承传统课堂的教学精髓,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 |
| 2.2 强化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 2.3 创新分析化学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
| 2.4 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能力 |
| 1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现状 |
|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现状 |
| 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 3.1 课前准备 |
| 3.2 课堂活动 |
| 3.3 反馈与巩固 |
| 4 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