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欣[1](2020)在《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行为疗法康复训练方案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脑卒中后尿失禁(Post-stroke Urinary Incontinence,PSUI)作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预测脑卒中后死亡风险和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对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功能状态以及疾病转归至关重要。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排尿行为习惯,改善尿失禁症状,消除药物和与手术治疗后相关并发症给疾病带来的额外费用和潜在风险。然而目前尚缺乏针对PSUI患者的结构化行为疗法康复训练方案,在临床上多采用留置导尿,忽视了膀胱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膀胱管理行为改变的重要性。健康信念模型(Health Belief Model,HBM)通过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感知,进而促进健康行为产生,为本研究构建行为疗法康复训练方案提供了概念框架。本研究运用循证护理、专家会议法及类实验性研究设计,构建基于HBM的行为疗法康复训练方案并在PSUI患者中进行实证应用,为促进PSUI患者形成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膀胱管理行为、加速膀胱功能康复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目的:1.以HBM为概念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循证护理及专家会议法,构建适用于我国PSUI患者的行为疗法康复训练方案。2.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对方案进行临床实证应用与效果评价,为PSUI患者的膀胱康复与管理提供一套结构化、规范化的行为疗法康复训练方案。研究方法:1.运用循证护理理论进行文献分析,整合国内外临床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及原始文献中高证据等级干预策略确定方案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并基于HBM的概念框架,形成PSUI患者行为疗法康复训练方案初稿。随后,开展专家会议,邀请来自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心理精神科的临床医疗及护理专家对方案的框架、结构及具体内容进行评价,并综合专家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和优化,最终形成PSUI患者行为疗法康复训练方案终稿。2.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于2019年04月至2019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本部及江北院区康复医学科68例PSUI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前期构建的行为疗法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实证应用。对照组研究对象实施康复医学科常规护理及饮水计划,干预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HBM的行为疗法康复训练方案。干预时长为4周,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完成时、干预后4周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患者感知膀胱症状情况分级量表、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功能独立性量表、应对效能量表及行为疗法康复训练健康教育知识调查表评价方案对患者的尿失禁症状、疾病困扰、生活质量、功能状态、应对效能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水平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1.经文献检索与筛选,最终共纳入21篇文献进行证据总结,其中临床指南8篇、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实验5篇、类实验性研究5篇。共汇总34条行为疗法干预相关证据,其中推荐级别A级证据21条,B级证据13条,提炼出4个干预方案主题:健康教育、膀胱再训练、盆底肌训练及生活方式干预。在此基础上,基于HBM概念框架形成PSUI患者行为疗法康复训练方案初稿。2.遴选11位来自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心理精神科的临床医疗及护理专家进行专家会议,对方案框架、结构及具体内容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讨论、修正,专家对方案的判断依据系数为0.863、熟悉程度系数为0.818、权威系数为0.841,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对干预方案的内容也较熟悉。最终形成基于HBM的PSUI患者行为疗法康复训练方案,共包含5个训练模块:(1)标准化健康教育;(2)定时排尿与提示排尿;(3)盆底肌训练;(4)延时排尿与急迫抑制策略;(5)生活方式干预。每个训练模块的训练内容、可能出现的困难/障碍、应对策略及训练目标均进行细化。3.共68例研究对象完成资料收集,其中干预组35例,对照组33例。基线资料显示:研究对象ICI-Q-SF均分为(14.13±3.80);PPBC得分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范围为4.00(3.00,5.00);I-QOL均分为(48.50±9.72),逃避和限制性行为维度均分为(24.03±3.76),心理社会影响维度均分为(26.37±4.08),社交尴尬维度均分为(14.28±2.91);FIM均分为(61.85±17.16),运动功能维度均分为(41.54±14.45),认知功能维度均分为(20.24±7.09);应对效能均分为(11.03±3.71)。干预结果显示:(1)干预组PSUI患者干预完成时、干预后4周的I-QOL总分及各分维度得分、应对效能得分显着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或P<0.01),ICI-Q-SF得分、PPBC得分显着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干预完成时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水平显着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干预后4周的FIM总分及认知功能分维度得分显着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运动功能分维度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组PSUI患者干预完成时、干预后4周的I-QOL总分及各分维度得分显着高于干预前(P<0.01),ICI-Q-SF得分、PPBC得分显着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4周的FIM总分及各分维度得分、应对效能得分显着高于干预前(P<0.01)。研究结论:本研究运用文献回顾、循证护理及专家会议法,基于HBM概念框架,从促进健康行为形成的角度出发,构建了PSUI患者行为疗法康复训练方案,并经类实验性研究初步临床应用,验证了该方案在改善PSUI患者的尿失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功能独立性、应对效能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水平,减轻患者疾病困扰方面的有效性,为PSUI患者的早期临床膀胱训练及居家尿失禁自我管理提供了借鉴与参考,既可以作为护理流程加入PSUI患者的临床康复训练中,也可以为PSUI患者膀胱功能管理的干预性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王建业[2](2020)在《栉风沐雨 春华秋实 中国尿控事业发展历程回顾》文中研究说明尿控是泌尿外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最为复杂的领域之一。我国尿控领域的科研与临床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近40年来,在全国泌尿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尿控领域在尿动力学、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泌尿学、功能泌尿学、盆底功能障碍等领域有了飞速发展,取得了显着进步,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一直伴随着中国尿控事业的发展,正值她创刊40周年之际,我们以检索到的杂志发表论文为循证依据展开综述,系统回顾我国尿控事业的发展历程,展示学科建设成果,以兹祝贺《中华泌尿外科杂志》40岁生日,并鞭策激励我国尿控工作者更加努力,共同推动我国尿控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徐坤,张大庆[3](2013)在《中国泌尿外科学的学科建制化: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的贡献》文中研究表明以科学社会学为视角,利用文献和史料,对中国泌尿外科学的学科建制化过程进行了梳理,探究了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在中国现代泌尿外科学建制化发展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分析了其在培养专业人才、设立科研机构、开展专业化教育、创办专业刊物、促进国际交流等方面做出的贡献。
杨子明[4](2011)在《新中国外科暨《中华外科杂志》发展史料(1951年至1978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外科杂志》迄今60年的办刊历史记录了新中国外科事业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新中国外科事业的发展进步。继承传统,光大荣誉,努力开创我国外科事业更加美好的未来,是当代外科工作者肩负的历史责任。为了便于广大外科同道了解历史,铭记历史,从而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我们以《中华外科杂志》及其前身《外科学报》的报道内容为依据,以杂志记载的历史事件、重要学术成果以及外科学会的重大活动为主线,采用编年的形式概要整理了这份史料。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史料"只是历史的片段,并不能完整地、全面地反映和记录历史;同时,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这一史料也难免会有疏漏。第二,1978年之后,随着外科各专科分会的纷纷成立,外科各学科的专业期刊亦纷纷创刊。此后,由于文献资料的相对分散,《中华外科杂志》对我国外科领域重要事件以及外科各学科发展情况的记载已难以做到全面、完整和具体,因此我们对这一史料的整理截至1978年。我们认为,这既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从保障史料的价值和客观性这一角度来讲也是必要的、合适的。
胡波[5](2010)在《第五届世界华人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文中提出2010年5月29日,第五届世界华人泌尿外科学术会议(The World Chinese UrologicalSociety Meeting,WCUS2010)在美国旧金山Moscone会议中心召开。前来参加美国泌尿外科年会(AUA2010)的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美国等地的华人泌尿外科同道300余人同时参加了本届世界华人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山东省立医院泌尿微创中心主任金讯波教授受邀参加了会议。
张凯[6](2008)在《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纪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2008年9月19—21日,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CUA 2008年会)在昆明胜利召开。本届年会收到稿件5130篇;参会代表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共2000余名。会议第1天在主会场设特邀嘉宾发言、大会发言、讲座、辩论、疑难病例讨论等环节;第2~3天设腔道、尿控、肿瘤、结石、英语、移植、男科、中意/中加、中日、护理等10个分会场,会上交流论文315篇;召开卫
王伟[7](2008)在《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召开》文中认为 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办、云南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于9月19-2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本届会议参会人数超过2000名,首次实行网上投稿,收到稿件5130篇,评出了大会优秀论文4篇(其中2篇为护理优秀论文)。今年的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朝国际化方
那彦群[8](2008)在《泌尿外科分会工作报告:团结奋进 续写辉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团结奋进续写辉煌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hinese■ Association是中国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成立于1915年.现有82个专科分会,43万余名会员.以团结、组织广大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工作和卫生工作方针为宗旨。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医学科学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医学科学技术队伍的成长,促进医学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为人民健康服务.
何延瑜[9](2008)在《福建省泌尿外科发展报告》文中指出回顾福建省泌尿外科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奠基、发展初期、发展以及发展壮大等阶段,并且展望我省泌尿外科的发展前景。
冯鲰心,张玲媛[10](2001)在《郭应禄总编辑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第六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文中认为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摘要 |
| Abstract |
| 符号、变量、缩略词等本论文专用术语注释表 |
| 第一章 绪论 |
| 1.1 研究背景 |
| 1.2 研究目的 |
| 1.3 研究内容 |
| 1.4 研究意义 |
| 1.5 研究假设 |
| 1.6 操作性定义 |
| 1.7 概念框架 |
| 1.7.1 健康信念模型的概念 |
| 1.7.2 健康信念模型的应用 |
| 1.7.3 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
| 1.8 技术路线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 2.1 脑卒中后尿失禁疾病概述 |
| 2.1.1 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经济负担 |
| 2.1.2 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危害 |
| 2.2 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现状 |
| 2.2.1 脑卒中后尿失禁的膀胱管理现状 |
| 2.2.2 脑卒中后尿失禁的膀胱功能康复手段 |
| 2.2.3 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膀胱管理的影响因素 |
| 2.3 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行为疗法的概述 |
| 2.3.1 行为疗法的方案 |
| 2.3.2 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行为疗法的应用现状 |
| 2.3.3 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行为疗法的影响因素 |
| 第三章 脑卒中尿失禁患者行为疗法康复训练方案的构建 |
| 3.1 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行为疗法康复训练方案的初步构建 |
| 3.1.1 研究目的 |
| 3.1.2 对象和方法 |
| 3.1.3 研究结果 |
| 3.2 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行为疗法康复训练方案的专家论证 |
| 3.2.1 研究目的 |
| 3.2.2 对象与方法 |
| 3.2.3 研究结果 |
| 3.2.4 研究讨论 |
| 第四章 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行为疗法康复训练方案的实证应用 |
| 4.1 研究目的 |
| 4.2 研究对象 |
| 4.3 研究方法 |
| 4.4 研究结果 |
| 4.5 研究讨论 |
| 4.6 小结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 5.1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 5.2 不足与展望 |
| 致谢 |
| 附录 |
| 参考文献 |
| 作者简介 |
| 1 奠基阶段 |
| 2 发展初期 |
| 3 发展阶段 |
| 4 发展壮大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