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技改降耗,联钢打造生态工厂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技改降耗 涟钢建设生态厂区(论文文献综述)

胡欣[1](2020)在《柳钢的绿色转型、机会追求型环境战略与企业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环境战略自十八大以来,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我国"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中就明确包含了生态文明建设,企业发展与环境问题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缓解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局面,我国掀起了可持续发展的浪潮。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考虑到了环境问题。现有文献中,相关学者对于绿色转型及环境战略与企业绩效的研究己较为深入,然而对于影响机理的研究尚有欠缺,且较缺乏案例研究。因此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案例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在回顾现有绿色转型,环境战略,企业绩效以及研究三者两两关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高污染高能耗行业中的钢铁企业柳钢作为研究案例,对柳钢绿色转型,环境战略的选择,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探索。通过对案例进行研究,本文发现:(1)实施机会追求型环境战略对提高企业绩效有正面的影响。对经济绩效的大部分指标产生了正面影响,其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长期经济绩效上,对环境绩效指标、社会绩效指标都产生了正面影响。(2)柳钢实施机会追求型环境战略,为我国重污染企业合理选择环境战略有借鉴作用。

Nangang Co Ltd;[2](2018)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南钢发展成就》文中研究表明1958年,南钢经周恩来总理亲批成为全国地方钢铁企业"十八罗汉"之一,可以说因钢铁报国而生,因钢铁强国而立。自南钢成立那一刻起,南钢就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南钢人用扁担箩筐肩挑手抬,在霸王山建立起钢铁生产基地,成为江苏现代钢铁工业的摇篮。因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在后续发展历程中,南钢曾两度停滞发展,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南钢的年产量仍徘徊在20多万吨。

红旗[3](2018)在《冶金动态》文中研究说明综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公布最新的中国经济运行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固定资

周雪鹿[4](2017)在《钢铁企业剩余煤气高效再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钢铁企业剩余煤气回收方式以传统煤气发电为主,能量转换效率较低,已不能满足当前钢铁企业的发展要求。随着钢铁企业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要求的日益提高,如何改进剩余煤气利用方式,推广剩余煤气高效再利用项目,已经成为钢铁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论文首先从钢铁企业剩余煤气的来源入手,分析了剩余煤气的再利用价值和利用现状,提出了对剩余煤气进行高效再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分析了传统项目决策方法的不足,以当前流行的超高压煤气发电和联合循环发电方案为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建立了剩余煤气高效再利用项目工艺方案选择的综合评价模型。然后分析了剩余煤气高效再利用项目核心设备、关键配套工程的选型影响因素,并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分法、TOPSIS法等方法构建了研究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最终建立了钢铁企业剩余煤气高效再利用项目的工艺方案和设备选择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最后,将建立的评价方法和模型以某钢铁集团新建剩余煤气高效再利用项目为背景,进行了实例验证。通过对具体方案的建模和计算,将论文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工程实现,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论证了这些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论文为剩余煤气高效再利用项目的评价选择提供了一种理论方法,具有一定实践性和推广价值。

黄导,陈丽云,张临峰,李全功,李煜[5](2015)在《推进节能环保技术管理升级 促进钢铁工业绿色转型》文中研究指明新环保法已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地方政策也密集频繁地发布。绿色发展已成为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化发展、提高钢铁行业社会形象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钢铁行业污染排放的风险和挑战,介绍钢铁行业节能环保管理要点、钢铁行业节能环保技术,指出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创新方向和重要关键技术、实现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工程科技战略等,以期对钢铁行业实现绿色转型有一定借鉴作用。

邓向东[6](2015)在《推进娄底市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文中提出湖南娄底市是全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目前,娄底传统工业在转型发展、优化升级的进程中普遍受到传统发展模式、宏观政策调整和环境容量压力的制约。因此,娄底应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机遇,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精细发展为转型路径,抓住生产过程中的6个环节,建设三大体系,培育九大示范工程,在全国成功探索可资借鉴和推广的循环经济,发展"娄底模式"。

徐小晶[7](2014)在《生态文明视角下长沙市铜官循环基地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大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探讨循环发展模式及战略构思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长沙市铜官基地为研究对象,尝试从生态文明视角下探讨基地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为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具体的战略方针。本文结合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分析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基地发展的内外条件进行评估,并进行SWOT战略选择,在此基础上分析基地的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最后提出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措施。本研究结合实际为基地循环发展模式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在某种程度上,为基地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张永丽[8](2013)在《承德钢铁公司能源系统优化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但是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能源消耗大户。消耗的能源占全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的20%,占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15%。与世界先进国家钢铁企业能耗相比差距明显。我国钢铁企业节能工作已经是处于十分严峻的态势。本文结合承钢能源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成果,首先对承钢能源中心管理系统、生产能耗状况、能源管理系统和能源体系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分析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制约能源管理中心运行,能源损失与浪费不能及时、有效地管控等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整体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解决方案。其次对蒸汽、煤气、氧气、水、电力系统与生产扰动影响问题分析与优化,确定蒸汽、煤气、氧气系统生产运行管理整体优化原则,提出各个系统的优化管理方案。同时对生产、能源设备进行能效管理分析,分别从能源本质管理角度和生产动态控制平衡角度研究能源效率管理问题以及能效管理与控制运行管理体系,确定系统的能效综合管理方案,提出能效管理制度、协同控制生产管控保障体系,实现本质能源管理。最后提出适合现代能源管理中心运行管理体系的运行管理模式,以及关键性的运行管理制度体系,设计适合能源管理中心运行体系的各层级人员素质、能源、水平提升方案,以及能源效率运行考核管理体系。此针对承钢能源系统优化管理的研究将对企业在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周贺云[9](2010)在《实施绿色制造管理打造国际一流清洁工厂》文中认为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唐钢)始建于1943年,是河北钢铁集团骨干企业。钢铁主业具有180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主要装备和工艺技术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钢材产品有板、棒、线、型四大类,共140多个品种。近年来,唐钢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升级,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低碳经济、绿色转型"的新型工业

江东洲,高旗燕[10](2010)在《继续推进再次创业 全力冲刺千万吨钢》文中提出“铁水奔腾如柳浪,钢星飞舞同花鲜”。 2009年,经历了市场与金融危机考验的柳钢,告别“严冬”喜迎“春天”,成功实现突围,走出困境,钢产量突破800万吨,实现历史性跨越。 2008年10月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球,钢铁行业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柳钢作为

二、技改降耗 涟钢建设生态厂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改降耗 涟钢建设生态厂区(论文提纲范文)

(1)柳钢的绿色转型、机会追求型环境战略与企业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图
2 文献综述
    2.1 绿色转型
        2.1.1 企业绿色转型的含义
        2.1.2 绿色转型的路径
    2.2 环境战略
        2.2.1 环境战略的概念
        2.2.2 环境战略的分类
        2.2.3 机会追求型环境战略
    2.3 企业绩效
        2.3.1 企业绩效的内涵
        2.3.2 企业绩效的衡量
    2.4 绿色转型与企业绩效
    2.5 机会追求型环境战略与企业绩效
        2.5.1 环境战略与企业绩效
        2.5.2 机会追求型环境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6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3 基础理论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 权变理论
    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4 理论分析框架
    4.1 绿色转型影响机会追求型环境战略的机理
    4.2 绿色转型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
    4.3 机会追求型环境战略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
5 柳钢案例分析
    5.1 柳钢简介及数据来源
        5.1.1 柳钢简介
        5.1.2 柳钢数据来源
    5.2 柳钢绿色转型的探索
        5.2.1 柳钢绿色转型中已出现的机遇和未来应把握的机遇
        5.2.2 柳钢内部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
    5.3 柳钢机会追求型环境战略的确立
        5.3.1 柳钢环境战略的确立
        5.3.2 柳钢制定的环境战略属于机会追求型环境战略
        5.3.3 机会追求型环境战略的具体实施及成效
    5.4 实施机会追求型环境战略前后对企业绩效分析
        5.4.1 机会追求型环境战略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分析
        5.4.2 机会追求型环境战略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分析
        5.4.3 机会追求型环境战略对社会绩效的影响分析
6 结论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改革开放四十年南钢发展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一、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
    (一)改革大潮中南钢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
        1. 试水改革:南钢管理机制变革(1978-1998年)
        2. 深化改革:南钢管理体制变革(1999-2013年)
        3. 完善改革:南钢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的持续优化(2014年起)
二、产品与技术
    (一)基于产能与需求矛盾的南钢技术与产品创新
    (二)基于低生产效率与大规模产出矛盾的南钢技术与产品创新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南钢技术与产品创新
三、环保与节能
    (一)末端治理,达标排放阶段(1978-2003年)
    (二)清洁生产,总量减排阶段(2003-2017年)
    (三)和谐共处,生态友好阶段(2017年至今)
    (四)节能
四、质量与品牌
    (一)基于人本和政治考核的质量检验
    (二)基于效益驱动型的质量管理
    (三)基于市场和客户价值战略驱动的全面质量管理
    (四)基于品牌战略驱动的全面质量管理
        1. 南钢产品品牌
        2. 南钢公司品牌
五、党组织建设与企业文化培育
    (一)党组织:南钢发展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
    (二)企业文化:南钢发展的动能基因
        1. 南钢“两创”精神的传承(1978-2003年)
        2. 打造南钢“合创”文化(2003-2016年)
        3. 以卓越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2017年至今)

(3)冶金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综合
铁矿石、焦煤、焦炭
冶炼、连铸
轧钢、深加工

(4)钢铁企业剩余煤气高效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钢铁企业剩余煤气的再利用价值及利用现状分析
    2.1 钢铁企业剩余煤气的来源
        2.1.1 剩余煤气的直接来源
        2.1.2 剩余煤气的间接来源
        2.1.3 剩余煤气的成分分析
    2.2 钢铁企业剩余煤气再利用价值分析
        2.2.1 剩余煤气的再利用效益
        2.2.2 提高剩余煤气再利用效率的必要性分析
    2.3 钢铁企业剩余煤气再利用现状分析
        2.3.1 剩余煤气再利用的现状
        2.3.2 剩余煤气利用率较低的原因分析
        2.3.3 提高剩余煤气再利用效率的可行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钢铁企业剩余煤气高效再利用的工艺方案选择研究
    3.1 超高压煤气发电的工艺流程及特点
        3.1.1 超高压煤气发电项目的工艺流程
        3.1.2 超高压煤气发电项目的设备构成
        3.1.3 超高压煤气发电项目的特点
    3.2 联合循环发电的工艺流程及特点
        3.2.1 联合循环发电项目的工艺流程
        3.2.2 联合循环发电项目的设备构成
        3.2.3 联合循环发电项目的特点
    3.3 超高压发电与联合循环发电的综合评价对比
        3.3.1 综合评价指标的建立
        3.3.2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3.3.3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3.4 剩余煤气高效再利用项目的效益分析
        3.4.1 经济效益分析
        3.4.2 社会适应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钢铁企业剩余煤气高效再利用的核心设备选择研究
    4.1 联合循环电站的核心设备介绍
        4.1.1 燃气轮机的结构与特性
        4.1.2 不同燃机的性能研究
    4.2 联合循环电站核心设备的选择
        4.2.1 核心设备选择评价指标的建立
        4.2.2 核心设备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
        4.2.3 建立核心设备选择的评价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钢铁企业剩余煤气高效再利用的关键配套工程选择研究
    5.1 剩余煤气高效再利用项目的关键配套工程
        5.1.1 化学除盐水系统
        5.1.2 循环冷却塔
    5.2 关键配套工程评价方法的选择
    5.3 关键配套工程评价指标的建立
        5.3.1 评价指标的建立思路
        5.3.2 化学除盐水系统评价指标的建立
        5.3.3 循环冷却塔评价指标的建立
    5.4 关键配套工程评价模型的建立
    5.5 本章小结
6 实例分析——某钢铁集团剩余煤气高效再利用项目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建设必要性
        6.1.2 项目建设的原则
    6.2 项目工艺方案的选择
        6.2.1 工艺方案概况
        6.2.2 影响工艺方案的因素
        6.2.3 工艺方案的选择与评价
    6.3 项目核心设备选择
        6.3.1 核心设备概况
        6.3.2 核心设备的评价指标
        6.3.3 核心设备的选择与评价
    6.4 项目关键配套工程选择
        6.4.1 化学除盐水系统选择
        6.4.2 循环冷却塔形式选择
    6.5 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适应性分析
        6.5.1 经济效益分析
        6.5.2 社会适应性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附录

(5)推进节能环保技术管理升级 促进钢铁工业绿色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1钢铁行业污染排放的风险与挑战
    1. 1烧结工序污染排放的风险与挑战
    1. 2焦化工序污染排放的风险与挑战
2钢铁行业节能环保管理要点
    2. 1节能管理要点
    2. 2环保管理要点
3钢铁行业节能环保技术
    3. 1焦化工序节能环保技术
    3. 2烧结工序节能环保技术
    3. 3炼铁工序节能环保技术
    3. 4炼钢工序节能环保技术
    3. 5轧钢工序节能环保技术
        3. 5. 1热轧工序节能环保技术
        3. 5. 2冷轧工序节能环保技术
    3. 6发电环节节能环保技术
    3. 7钢铁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3. 8钢铁废水综合利用
4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创新方向和重要关键技术
    4. 1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创新方向
    4. 2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关键技术
5实现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工程科技战略
6结语

(7)生态文明视角下长沙市铜官循环基地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的提出
        1.1.2 铜官循环基地建设的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文明的研究
        1.3.2 循环经济的研究
        1.3.3 生态文明视角下循环经济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建设现状
    2.1 基地建设的提出
    2.2 基地建设的现状
        2.2.1 基地的经济建设
        2.2.2 基地的土地筹备
        2.2.3 基地的融资途径
        2.2.4 基地的基础设施
        2.2.5 基地的招商引资项目
    2.3 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3.1 循环链条不连续,资源环境效率有待提高
        2.3.2 整体规划滞后,项目布局不合理
        2.3.3 人力资源建设无法满足基地的发展需要
    2.4 小节
第三章 基地持续发展的内外环境分析
    3.1 基地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3.1.1 基地发展面临的机遇
        3.1.2 基地发展面临的挑战
        3.1.3 EFE 矩阵分析
    3.2 基地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3.2.1 基地发展存在的优势
        3.2.2 基地发展存在的劣势
        3.2.3 IFE 矩阵分析
    3.3 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3.4 小节
第四章 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
    4.1 基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2 科学延伸产业生态链
        4.2.1 建设方法
        4.2.2 建设重点
    4.3 合理布局规划,引导培育生态型企业
        4.3.1 建设方法
        4.3.2 建设重点
    4.4 拓展生态产业,提高资源环境效率
        4.4.1 建设方法
        4.4.2 建设重点
    4.5 基地人力资源建设的具体措施
        4.5.1 基地人力资源的引进
        4.5.2 基地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
    4.6 小节
第五章 基地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体系建设
    5.1 循环基地发展战略实施的技术服务保障体系
    5.2 循环基地发展战略实施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5.3 基地发展战略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
        5.3.1 道路交通
        5.3.2 给排水工程
        5.3.3 能源供应
        5.3.4 园林绿化
        5.3.5 环保设施
        5.3.6 防灾工程
    5.4 小节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承德钢铁公司能源系统优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
        1.4.1 采取的技术路线
        1.4.2 实施方法
        1.4.3 实施方案
第2章 承钢能源管理体系与能耗现状分析
    2.1 生产规模与工艺装备情况
    2.2 主要能耗情况
    2.3 能源管理中心系统运行问题
    2.4 工序能耗分析
        2.4.1 焦化工序
        2.4.2 球团、烧结工序
        2.4.3 炼铁工序
        2.4.4 炼钢工序
        2.4.5 轧钢工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电气(汽)系统诊断分析
    3.1 蒸汽系统诊断分析
        3.1.1 蒸汽系统现状
        3.1.2 蒸汽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煤气系统诊断分析
        3.2.1 煤气系统现状
        3.2.2 煤气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气体系统诊断分析
        3.3.1 气体系统现状
        3.3.2 气体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水系统诊断分析
        3.4.1 承钢水系统现状
        3.4.2 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3.5 电力系统诊断分析
        3.5.1 电力系统现状
        3.5.2 电力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能源系统优化设计
    4.1 蒸汽系统优化设计
        4.1.1 采暖及生活蒸汽系统优化
        4.1.2 生产蒸汽系统的优化
    4.2 煤气系统优化方案
    4.3 气体系统优化方案
    4.4 承钢水系统的优化
        4.4.1 污水高效回用优化
        4.4.2 循环水系统的优化
        4.4.3 零排污的实现
    4.5 电力系统优化方案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能效管理优化设计
    5.1 能效管理概况
    5.2 整体能效管理与控制优化策略
    5.3 金属流、能源流同步控制优化设计
    5.4 能效控制方法和基本规则
        5.4.1 设备能效基本控制方法
        5.4.2 生产能效控制策略
        5.4.3 综合能效控制与评价
        5.4.4 能效与装备设计、改造建议
        5.4.5 优化能效管理效益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能源管理中心管理体系设计
    6.1 能源管理中心管理思想和基本架构
    6.2 能源平衡调度与分析生产运行管理体系设计
    6.3 能源集中管控岗位设计与操作能力设计
    6.4 人员培养、培训、考核管理体系设计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技改降耗 涟钢建设生态厂区(论文参考文献)

  • [1]柳钢的绿色转型、机会追求型环境战略与企业绩效研究[D]. 胡欣.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2]改革开放四十年南钢发展成就[J]. Nangang Co Ltd;. 中国钢铁业, 2018(12)
  • [3]冶金动态[J]. 红旗. 冶金管理, 2018(06)
  • [4]钢铁企业剩余煤气高效再利用研究[D]. 周雪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5]推进节能环保技术管理升级 促进钢铁工业绿色转型[J]. 黄导,陈丽云,张临峰,李全功,李煜. 钢铁, 2015(12)
  • [6]推进娄底市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J]. 邓向东. 宏观经济管理, 2015(02)
  • [7]生态文明视角下长沙市铜官循环基地发展战略研究[D]. 徐小晶. 南华大学, 2014(02)
  • [8]承德钢铁公司能源系统优化管理研究[D]. 张永丽. 燕山大学, 2013(02)
  • [9]实施绿色制造管理打造国际一流清洁工厂[J]. 周贺云. 冶金管理, 2010(12)
  • [10]继续推进再次创业 全力冲刺千万吨钢[N]. 江东洲,高旗燕. 科技日报, 2010


南钢论文 煤气论文 能源管理系统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上一篇: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α2b的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经济文化类型的相互影响与各国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