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宜宾市1999—2001年疟疾发病及防治分析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宜宾市1999-2001年疟疾发病与防治情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凌,王继红,苏青松[1](2020)在《中国动物疫病经济损失的空间格局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地域广阔,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动物疫病造成的各地区养殖业经济损失也不同。动物养殖业经济损失的空间格局演化反映中国各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程度,借助动物疫病流行指数、ArcGIS、STATA等分析方法,研究动物养殖业经济损失的空间格局演化。结果表明,2012~2016年中国各地区动物疫病流行指数大为不同,其中天津、江西、重庆、贵州等10省区为极高风险区域,浙江、湖北等4省区为高风险区域,北京、河北、吉林、黑龙江等12省区为中等风险区域,山西、内蒙古、福建等5省区为低风险区域。2012~2016五年间中国养殖业经济损失严重地区整体由北向南迁移,中心集中于中部地区,标准差椭圆覆盖范围呈现"扩大-缩小-再扩大"的离散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养殖业经济损失离散特征受地理生态环境、动物饲养生产水平、动物疫病防控管理等因素影响。

许国君,李黎,郁涛,邹晏,吴小红,葛黎[2](2016)在《四川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中期评估报告》文中研究表明了解《四川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目标实现和主要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推进消除疟疾进程,不断完善四川省消除疟疾策略措施提供依据。于2015年8—10月,按照《关于印发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中期评估方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5〕643号)要求,通过听取汇报、资料审核、现场评估等方法,认真开展了四川省消除疟疾中期评估工作。通过评估,认为四川省实现了既定阶段消除疟疾目标,主要任务指标顺利完成,各项疟疾防治措施都得到落实。通过加强培训、建立参比实验室,消除疟疾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促进了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交流了对输入性疟疾开展监测、诊断与治疗的经验,增强了务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通过抽查疟疾流行二类县、三类县进行资料审核、走访乡镇等现场评估,被评估县均完成了《四川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确定的工作指标,实现了阶段目标;根据防治措施、现场考核和保障措施及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评分,4个县的中期现场评估得分平均为94.1分。通过中期评估,总结了防治经验,认清了消除疟疾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四川省输入性疟疾疫情形势严峻,对消除疟疾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输入性疟疾管理涉及社会的各方面,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相关部门参与、责任明确、依法管理、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所以,只有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加强输入性疟疾管理,加强消除疟疾后的监测工作,才能进一步巩固所取得的成果。

陈桢,杨质英,蒲美君,武万芳,张强[3](2015)在《1952-2013年宜宾市翠屏区疟疾流行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1952-2013年疟疾流行趋势及防治效果,为今后完善监测系统,制定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总结分析翠屏区60余年的疟疾发病报告、防治策略、措施、防治效果及流行趋势。结果全区疟疾发病数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每年位居法定传染病前5位,在1952-1992年中有12年发病位于各种传染病的第1名,1998年后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002年后无本地新感染病例。结论 1952-2013年翠屏区疟疾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

李黎,肖宁,许国君,雷杨,张人杰,严大培[4](2015)在《四川省筠连县第一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评价四川省筠连县第一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实施效果,为开展消除疟疾工作提供经验。方法按照全球基金中国疟疾项目的要求,在项目县进行全民健康教育和临床医务人员、镜检人员疟疾防治技能培训的基础上,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积极开展疟疾防治和监测工作。结果项目县疟疾发病率由项目实施前2002年的1.66/万降至2007年0.12/万,下降了92.77%,流行范围由13个乡镇缩小至2个乡镇,漏报率由89.47%降至0。居民疟防知识知晓率由26.86%提高到79.83%(χ2=403.00,P<0.01),提高了197.21%;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由36.87%提高到99.22%(χ2=359.62,P<0.01),提高了169.11%。结论在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支持下,筠连县疟疾防治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居民疟防知识显着增加,疟疾流行得到有效遏制,项目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许国君,李黎,郁涛,吴小红[5](2014)在《四川省疟疾流行态势与消除疟疾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四川省疟疾流行态势与消除疟疾工作进展情况。方法对全省疟疾发病与流行态势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1950-2012年四川省疟疾发病人数由最高时的58多万下降到近年的100余人,下降达99.98%以上,已连续19年年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自2011年及以后全省本地疟疾病例报告均为0,即输入病例占总病例的100%;输入病例散在分布,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分布;人群感染以男性为主(男:女=26.5:1);职业以农民及农民工和工人为多(占72.25%);年龄集中在青壮年(2059岁)占95.15%;输入病例中,恶性疟占输入总病例的57.42%,主要输入地为非洲和东南亚。结论四川省疟疾发病大幅度下降,疟防进程已由控制阶段走向消除阶段。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疟疾监测和流动人员管理,加快消除疟疾工作。

许国君,李黎,郁涛,吴小红[6](2013)在《四川省疟疾流行态势与消除疟疾进展》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四川省疟疾流行态势与消除疟疾工作进展情况。方法对全省疟疾发病与流行态势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1950-2012年四川省疟疾发病人数由最高时的58多万下降到近年的100余人,下降达99.98%以上,已连续19年年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自2011年及以后全省本地疟疾病例报告均为0,即输入病例占总病例的100%;输入病例散在分布,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分布;人群感染以男性为主(男:女=26.5:1);职业以农民及农民工和工人为多(占72.25%);年龄集中在青壮年(2059岁)占95.15%;输入病例中,恶性疟占输入总病例的57.42%,主要输入地为非洲和东南亚。结论四川省疟疾发病大幅度下降,疟防进程已由控制阶段走向消除阶段。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疟疾监测和流动人员管理,加快消除疟疾工作。

李万书,黄雁林,张念军,卓超界,伍秀敏,李春雷[7](2013)在《宜宾市2004~2010年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索实行网络直报以来,宜宾市乙类传染病的发生、流行情况及其变动趋势,为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宜宾市2004~2010年乙类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宜宾市7年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发病63896例,死亡233例,年均发病率为185.61/10万,年均死亡率为0.68/10万。结论 7年间宜宾市乙类传染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肠道传染病仍然是防控工作的重点,艾滋病、肺结核、梅毒的发病和死亡呈上升趋势,应加以关注。

李黎,许国君,肖宁,康杨,郁涛,雷杨[8](2011)在《四川省2006~2009年5个疟疾监测县监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四川省疟疾流行与蚊媒密度变化情况,为制定新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地理分布和疟疾发病情况,选择名山县、合江县、宜宾县、沐川县、岳池县为疟疾监测县,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媒介按蚊密度调查和分类鉴定等。[结果]2006~2009年监测地区疟疾发病率分别为0.079/万、0.073/万、0.019/万、0.017/万,呈下降趋势;4年共报告疟疾病例67例,其中本地病例13例,占19.40%,输入性病例54例,占80.60%;媒介按蚊密度较低,中华按蚊为优势蚊种。[结论]今后应加大监测工作力度,重点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输入性疟疾的防控。

王彬,胡登云[9](2009)在《输入性恶性疟1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叶运莉[10](2007)在《偏远农村居民计划免疫知信行调查及健康教育评价》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当地儿童监护人的计划免疫知识、行为、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对儿童监护人开展计划免疫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改善农村儿童计划免疫的可行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屏边和夏溪两乡12岁以下儿童监护人的计划免疫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开展儿童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对屏边乡儿童监护人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基线调查:当地儿童监护人计划免疫知识知晓情况均差,两个乡水平接近,总平均分为19.93分,及格率为0%;儿童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等是计免知识得分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监护人获得传染病计划免疫相关信息途径主要是医生、防保人员的宣传,其它信息来源屏边乡比夏溪乡少。监护人对儿童计划免疫的主动性与民族、儿童父母文化程度、计划免疫知识得分有关。从未参加过预防接种的儿童比例屏边乡高于夏溪乡;影响当地儿童预防接种的因素主要有民族、家人数、子女数、孩子是否通常由父母照顾、父母的文化程度、监护人计免知识得分、是否愿意主动带孩子接种疫苗等因素。健康教育干预:在屏边乡开展传染病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后,儿童监护人的计划免疫知识总分平均比基线调查提高了1.51倍;未听说过儿童计划免疫知识的儿童监护人比例降低了19.4%;从分发的宣传资料和亲朋好友转达获得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比例和愿意通过报刊杂志、亲朋好友转达获取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夏比例高于对照组夏溪乡;愿意带孩子去主动接种的监护人比例由54.3%提高到了86.0%,也高于夏溪乡。结论目前四川宜宾市屏山县两个乡的儿童监护人计划免疫知信行现状不容乐观;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低、儿童计划免疫宣传少、计划免疫知识匮乏、预防接种观念和意识差等是影响农村儿童计划免疫的接受方的主要因素;在屏边乡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社区干预活动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高了监护人的计划免疫相关知识,以及监护人对儿童预防接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干预对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改善尚不明显;研究在屏边乡发展了一批人力资源,以保证今后类似干预工作的可持续性。

二、宜宾市1999-2001年疟疾发病与防治情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宜宾市1999-2001年疟疾发病与防治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动物疫病经济损失的空间格局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中国动物疫病经济损失的区域差异
三、中国动物疫病经济损失的空间分布分析
    (一)动物疫病经济损失的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1. 疫情空间分布格局描述
        2. SDE主要参数
        3. 标准差椭圆分析结果
    (二)2012~2016年主要动物疫病流行数据及SDE模型建构
        1. 主要动物疫病流行数据
        2. 主要动物疫病SDE计算结果
    (三)2012~2016年主要动物疫病SDE模型结果分析
        1. 禽流感疫情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2. 新城疫疫情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3. 猪蓝耳疫情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4. 猪瘟疫情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5. 口蹄疫疫情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四、中国动物养殖业经济损失差异的影响因素
    (一)变量定义
        1. 地理生态环境
        2. 动物饲养生产水平
        3. 动物疫病防控管理
    (二)数据来源
    (三)面板数据模型建立
    (四)回归结果分析
五、结论及政策启示
    (一)结论
    (二)政策启示

(2)四川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中期评估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疟疾流行历史背景
2实现《四川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阶段目标
    2.1无本地感染病例目标
    2.2消除疟疾进程目标
3 主要任务指标完成及疟疾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1组织保障2010
    3.2病例发现
    3.3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例管理
    3.4健康宣传教育
    3.5完成中央及省级补助项目
    3.6消除疟疾路径分析和验证工作
    3.7开展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中期评估
4 消除疟疾能力建设
    4.1开展培训
    4.2建立参比实验室
5 多部门合作
    5.1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
    5.2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
6 经验总结
7 消除疟疾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7.1输入恶性疟存在潜在隐患
    7.2诊治能力与防疟意识下降
    7.3消除疟疾资料收集与总结

(3)1952-2013年宜宾市翠屏区疟疾流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四川省筠连县第一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实施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防治措施
        1.2.1 发热病人血检
        1.2.2 强化疫情报告
        1.2.3 治疗与管理
        1.2.4技能培训
        1.2.5 健康教育
        1.2.6 监测小学生抗体水平
    1.3 项目评估
    1.4 项目管理与质控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2.2 病例治疗
    2.3疟疾疫情报告
    2.4 发热病人血检
    2.5 疟疾防治技能培训
    2.6 健康教育
    2.7 疫点处理
    2.8 居民防疟知识调查
    2.9 小学生抗体水平监测
    2.1 0 项目管理
3 讨论

(5)四川省疟疾流行态势与消除疟疾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
    2.1 全省疟疾发病概况
    2.2 全省本地感染病例下降和输入病例变化情况
    2.3 近年输入疟疾流行特征
        2.3.1 输入间日疟和恶性疟疟原虫构成
        2.3.2 输入地来源
        2.3.3 时间分布
        2.3.4 地区分布
        2.3.5 年龄与性别及职业分布
    2.4 全省疟疾从控制走向消除
    2.5 全省消除疟疾工作进展
3 讨论

(10)偏远农村居民计划免疫知信行调查及健康教育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问卷调查样本量的估算和抽样方法
    三、研究设计方案
    四、内容和方法
    五、资料统计分析
    六、质量控制
结果
    一、基线调查
        (一) 一般人口学特征
        (二) 计划免疫"知、信、行"情况
        (三) 乙肝检查结果
    三、干预过程
    四、干预结果
        (一) 干预前后一般人口学特征比较
        (二) 计划免疫相关知识认知改变情况
        (三) 对儿童计划免疫态度的改变情况
        (四) 儿童预防接种的改变情况
讨论
    一、关于研究方法的特点
    二、基线调查结果
    三、干预实施情况
    四、干预效果评价
    五、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六、对开展相关研究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附录一
附表二
致谢

四、宜宾市1999-2001年疟疾发病与防治情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动物疫病经济损失的空间格局演化研究[J]. 李燕凌,王继红,苏青松.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0(06)
  • [2]四川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中期评估报告[J]. 许国君,李黎,郁涛,邹晏,吴小红,葛黎. 中国热带医学, 2016(04)
  • [3]1952-2013年宜宾市翠屏区疟疾流行分析[J]. 陈桢,杨质英,蒲美君,武万芳,张强.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15(03)
  • [4]四川省筠连县第一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实施效果评价[J]. 李黎,肖宁,许国君,雷杨,张人杰,严大培.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5(03)
  • [5]四川省疟疾流行态势与消除疟疾进展[J]. 许国君,李黎,郁涛,吴小红.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4(09)
  • [6]四川省疟疾流行态势与消除疟疾进展[A]. 许国君,李黎,郁涛,吴小红. 2013年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3
  • [7]宜宾市2004~2010年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J]. 李万书,黄雁林,张念军,卓超界,伍秀敏,李春雷. 现代预防医学, 2013(14)
  • [8]四川省2006~2009年5个疟疾监测县监测结果分析[J]. 李黎,许国君,肖宁,康杨,郁涛,雷杨. 现代预防医学, 2011(08)
  • [9]输入性恶性疟1例报告[J]. 王彬,胡登云.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9(11)
  • [10]偏远农村居民计划免疫知信行调查及健康教育评价[D]. 叶运莉. 四川大学, 2007(04)


疟疾论文 计划免疫论文 传染病论文

上一篇:2003 年世界椰子油产量将下降
下一篇:关于无法正确读取Gerber文件的问题